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04-10买吾拉江马木提苏比努尔吐尔孙
买吾拉江•马木提,苏比努尔•吐尔孙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脏病重症监护,新疆 喀什 8440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是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虽然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临床早期诊治慢性心力衰竭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患者预后仍然不理想[2]。尤其是随着病情的进展,肝脏容易出现新陈代谢异常,诱发肝功能损伤,逐渐发展为心源性缺血性肝炎、肝硬化等[3,4]。因此,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不仅利于临床早期鉴别诊断,而且可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肝功能损伤,改善患者预后[5]。为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在我院诊治的87 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21 年1 月-2022 年12 月在我院诊治的87 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4 例,女43 例;年龄45~74 岁,平均年龄(61.93±3.18)岁;心功能分级:Ⅰ级12 例,Ⅱ级23 例,Ⅲ级:42 例,Ⅳ级:10 例;肝功能分级:5~6 分45 例,7~9 分26 例,>10 分16 例。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6];②均经实验室、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确诊[7];③未合并非心源性肝功能不全[8];④均合并肝功能损伤。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急性冠状综合征、心肌炎、肺栓塞等;③合并影响心功能指标的非左心疾病;④纳入前使用影响肝功能的药物。
1.3 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心功能分级、肝功能分级、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实验室检查指标(ALT、AST、TBIL、白蛋白、GGT、ALP、LVEDD、LAD、RVEDD、RATD、PASP、LVEF)。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心功能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患者肝损伤阳性检出率和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白蛋白、GGT、ALP)水平、不同肝功分级(5-6、7-9、>10 分)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LVEDD、LAD、RVEDD、RATD、PASP、LVEF),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 20.0 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心功能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Ⅳ级心功能患者ALT、AST、TBIL、GGT、ALP 水平均高于Ⅰ级、Ⅱ级、Ⅲ级,且Ⅲ级高于Ⅰ级、Ⅱ级,Ⅱ级高于Ⅰ级(P<0.05);Ⅳ级心功能患者白蛋白低于Ⅰ级、Ⅱ级、Ⅲ级,且Ⅲ级低于Ⅰ级、Ⅱ级,Ⅱ级低于Ⅰ级(P<0.05),见表1。
表1 不同心功能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1 不同心功能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Ⅰ级、Ⅱ级、Ⅲ级比较,*P<0.05,与Ⅰ级、Ⅱ级比较,**P<0.05,与Ⅱ级比较,#P<0.05
2.2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单因素分析 不同肝功分级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单因素分析[(%)]
表2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单因素分析[(%)]
2.3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5~6 分患者ALT、AST 水平与7~9、>10 分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表3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肝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5~6 分患者比较,*P<0.05;与7~9 分患者比较,**P<0.05
2.4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5~6 分患者LVEF 高于7~9、>10 分患者,且7~9 分患者高于>10 分患者(P<0.05);5~6 分患者LVEDD、LAD、RVEDD、RATD、PASP 均低于7~9、>10 分患者,且7~9 分患者低于>10 分患者(P<0.05),见表4。
表4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表4 不同肝功能分级患者心功能指标比较()
注:与5~6 分患者比较,*P<0.05;与7~9 分患者比较,**P<0.05
2.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RVEDD、RATD、LVEDD、PASP 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5。
表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随着对慢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其早期诊断、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多数患者仍然处于进行性恶化过程,并且均合并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伤[12]。研究显示[13],肝功能损害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和预后也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等情况,可为临床筛查、治疗、判断病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临床通常通过实验室方法检测与肝功能代谢相关的指标,以反映肝脏基本状况[14,15]。但是目前关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方面的实验室指标无统一定论,危险因素更是存在争议,还需要临床进一步探究证实[16]。
本研究结果显示,Ⅳ级心功能患者ALT、AST、TBIL、GGT、ALP 水平均高于Ⅰ级、Ⅱ级、Ⅲ级,且Ⅲ级患者高于Ⅰ级、Ⅱ级,Ⅱ级高于Ⅰ级(P<0.05),Ⅳ级心功能患者白蛋白低于Ⅰ级、Ⅱ级、Ⅲ级,且Ⅲ级低于Ⅰ级、Ⅱ级,Ⅱ级低于Ⅰ级(P<0.05),提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肝功能损伤患者ALT、AST、TBIL、GGT、ALP 指标均上升,白蛋白降低,且随心功能分级升高,上升幅度增加。分析认为,可能是由于心力衰竭加重,神经体液激活越显著,肝细胞溶解破坏,白蛋白降低,肝脏低灌注,肝脏表现出缺氧、缺血[17,18]。故,肝功能损伤随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升高而加重。同时研究显示,不同肝功能分级(5~6、7~9、>10 分)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症、心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肝功能评分患者GGT、ALP 水平存在差异,ALT、AST 无显著差异。因此,临床可将GGT、ALP 作为判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另外,肝功能评分5~6 分患者LVEF 高于7~9、>10 分患者,且7~9 分患者高于>10分患者(P<0.05),肝功能评分5~6 分患者LVEDD、LAD、RVEDD、RATD、PASP 均低于7~9、>10 分患者,且7~9 分患者小于>10 分患者(P<0.05),提示不同肝功能损伤患者心功能指标(LVEDD、LAD、RVEDD、RATD、PASP、LVEF)存在差异,可作为评定肝功能分级的重要指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时,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变,循环血容量减少,从而可引起LVEF 降低,且随肝功能损伤加重逐渐降低。同时心衰会增加右心房、中心静脉以及肝静脉压力,使LVEDD、LAD、RVEDD、RATD、PASP随着肝功能损伤进一步升高。说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损伤与心功能不全有一定的关系,且随肝功能损伤与LVEF 成负相关,与LVEDD、LAD、RVEDD、RATD、PASP 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RVEDD、RATD、LVEDD、PASP 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临床应予以重视,可通过定时检查、综合评估,并针对危险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最大化降低危险因素造成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损伤。
综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肝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肝功能损伤随心功能分级升高。同时患 者GGT、ALP、LVEDD、LAD、RVEDD、RATD、PASP 越高,LVEF 越低,合并肝功能损伤越严重,且RVEDD、RATD、LVEDD、PASP 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肝损伤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