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复合喉罩通气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3-04-08黄世峰莫增密武贵林罗承昌
黄世峰 莫增密 武贵林 罗承昌
泌尿系统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目前临床治疗输尿管结石主要采用全身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软镜和硬镜下钬激光碎石术。BIS 是临床常用监测患者麻醉深度和意识状态的客观指标,为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和术后平稳苏醒提供支持[1]。本研究拟评价BIS 监测复合喉罩通气对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苏醒质量及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 年1~12 月92 例择期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性别不限,年龄45~72 岁,体质量指数(BMI)19~27 kg/m2,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BIS 监测组和对照组,每组46 例。本研究经过本院道德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血压(BP)等指标。BIS 监测组患者前额用75%的医用酒精清理皮肤,规范粘贴BIS 传感器电极片,术中BIS 值维持在40~60。对照组按照常规全身麻醉操作准备。两组麻醉均由本院经验丰富的麻醉医师完成。麻醉诱导:静脉注射0.03 mg/kg 咪达唑仑、2 mg/kg 丙泊酚乳剂、0.6 mg/kg 罗库溴铵、0.3 μg/kg 舒芬太尼麻醉诱导。BIS监测组置入喉罩通气,对照组插入气管导管通气。麻醉维持:术中泵注3~4 mg/(kg·h)丙泊酚和6~12 μg/(kg·h)瑞芬太尼,罗库溴铵按0.15 mg/kg 间断追加。手术结束前5~10 min 停药,带通气装置转送至PACU。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手术开始到停药用量),即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的用量;②比较两组苏醒质量指标,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苏醒时间、拔除通气装置时间及PACU 监测时间;③比较两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包括低血压、呼吸抑制、躁动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BIS 监测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为(4.95±0.49)mg/kg、罗库溴铵用量为(0.16±0.03)mg/kg、瑞芬太尼用量为(0.17±0.03)μg/kg,均少于对照组的(7.15±1.00)mg/kg、(0.19±0.05)mg/kg、(0.25±0.04)μ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表1 两组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2 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指标比较 BIS 监测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6.19±1.70)min、意识苏醒时间为(4.45±1.29)min、拔除通气装置时间为(1.50±0.60)min、PACU 监测时间为(19.45±5.30)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0.76±2.62)、(9.36±2.71)、(2.38±1.25)、(32.48±6.5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指标比较(,min)
表2 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指标比较(,mi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BIS 监测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研究证实,输尿管软镜转角灵活,几乎可达泌尿系所有患处,碎石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少,恢复快,相同条件下患者住院时间短[2,3]。输尿管软镜碎石在泌尿系结石中得到广泛应用。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为减少手术刺激带来的反应,术中需要大量镇静、镇痛等麻醉药物维持,过量的麻醉药物常导致循环抑制、术后苏醒延迟等问题[4,5]。麻醉深度主要根据麻醉医师经验进行调节,存在许多干扰因素和个体的差异性,无法较准确控制麻醉深度。BIS 将患者的脑电图活动以量化的形式反映出镇静水平和麻醉深度。BIS 值在40~60 时说明麻醉镇静、镇痛深度足够,可满足手术操作,循环也相对稳定[6]。BIS 监测为麻醉医生调控麻醉药物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临床麻醉效率和麻醉的安全性,在临床麻醉工作中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7]。
全身麻醉下气管插管常导致患者有术后咽喉痛、声音嘶哑和咳嗽等不适。而喉罩与咽喉部解剖结构相吻合,且操作简单、插入时对咽喉部刺激小、拔出后咽喉部疼痛不适感发生率低[8]。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在困难气道中可快速建立有效通气,有耗时短、成功率高和相关并发症少的优势[9]。喉罩通气越来越受到临床麻醉的重视,尤其老年及短小手术全身麻醉时应用价值更高。
本研究对全身麻醉下BIS 监测复合喉罩通气和常规插管通气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BIS 监测组患者丙泊酚用量为(4.95±0.49)mg/kg、罗库溴铵用量为(0.16±0.03)mg/kg、瑞芬太尼用量为(0.17±0.03)μg/kg,均少于对照组的(7.15±1.00)mg/kg、(0.19±0.05)mg/kg、(0.25±0.04)μ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BIS 监测可以减少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患者麻醉药物的用量,对麻醉深度的调控有指导意义。结果还显示,BIS 监测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6.19±1.70)min、意识苏醒时间为(4.45±1.29)min、拔除通气装置时间为(1.50±0.60)min、PACU 监测时间为(19.45±5.30)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0.76±2.62)、(9.36±2.71)、(2.38±1.25)、(32.48±6.53)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IS监测组术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35%,低于对照组的17.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BIS 监测可降低因麻醉药物用量而引起的苏醒延迟及循环系统的波动,也可以降低因麻醉药物用量不足引起的术中知晓和术后躁动等风险,可以提高麻醉管理水平[10],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完全性,利于患者后期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BIS 监测复合喉罩通气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容易掌控麻醉深度,术后恢复快,提高患者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