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

2023-04-08戴斌荣

关键词:时代思想工作

戴斌荣

(盐城师范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7)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宣传思想工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始终处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工作和社会主义建设工作的重要地位。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党牢记党的宗旨,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1]。2023年1月,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深刻把握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任务要求,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宣传思想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2]。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守正创新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力,全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一、充分认识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意义

(一)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应对复杂多变国内外环境的现实需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3]。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各种风险挑战,特别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果;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香港局势实现由乱到治的重大转折;面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坚决开展反分裂等重大斗争,进一步巩固国际社会一个中国的格局;面对外部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打压等复杂的国际局势,展示了不畏强权的坚定意志,在斗争中维护了国家尊严和核心利益。但在看到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成就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严峻且充满挑战。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4]。我国改革发展面临不少深层次问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正面临不少顽固性、多发性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不时出现,网络舆论乱象丛生,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国家安全受到严峻挑战,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对高校而言,非常态的意识形态斗争会以各种形式在高校出现,他们通过互联网、影视、书刊等各种形式传播西方社会思潮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他们极力渲染西方政治制度和生活理念,极大地削弱和贬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地抓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积极传递正能量、唱响主旋律,确保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坚定方向。

(二)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引领社会发展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5]。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个“中心任务”、“两步走”战略、三个“务必”、五项“重大原则”、五个“必由之路”、六个“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我们唯有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保持志不改、道不变的决心,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才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保持战略定力,将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形成的共识,国家和社会发展亟需思想武装和正确引领。高校作为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必然要自觉地肩负起引领当前社会发展的使命,坚定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发展建设的指导思想,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帮助人们厘清主流和非主流及其关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推进文化自信,引导人们破除各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和侵蚀,着力化解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风险,坚决打赢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仗。

(三)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精神动力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事关高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重大问题,事关高校乃至国家的安全稳定大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高校是青年汇聚之地,大学时期正是青年学生人生“拔节孕穗期”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能否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理想信念坚定、自立自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能否立德树人的关键。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无不与宣传思想工作息息相关。坚定理想信念是其灵魂,始终贯穿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各过程、各环节;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是关键,是衡量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成效的“晴雨表”;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导向,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奋进指向;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是根基,赓续和彰显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文化使命和力量;立足学生全面发展,承载着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和价值旨归[6]。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应有作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育人合力是一项任重道远、道阻且长的重要课题。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无疑为高校更好地将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落实到学校教育全过程各方面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四)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证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重大战略,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走向释放了强劲信号。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其必由之路。我们要充分认识党中央关于高等教育的深远战略眼光,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化解矛盾,集聚优秀人才主动服务和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聚焦复兴使命、扛起时代重任,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引领带动、增强共识、营造氛围、把握方向等多方面作用,为全面深入推进高校的综合改革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要求

(一)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理念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7]。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特别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做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系统而深刻地阐述了怎样认识宣传思想工作、怎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不断深化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就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8]。这“九个坚持”,是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纲领性要求和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重要职责,必须把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中心环节,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9]。近几年,党中央先后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深刻阐述了事关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供了纲领性文献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把新理念新要求贯彻落实到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机遇新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各种经济、民生、稳定等问题正日益凸显。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上瞬息万变疫情的叠加影响,国际国内形势严峻复杂,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特别是境内外敌对势力对高校意识形态的渗透日趋严峻,我们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和麻痹,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任务十分紧迫。加上新媒体和自媒体的迅速发展,社会风险逐步向网络空间转移,意识形态阵地也由传统领域转向网络新空间。西方文化霸权在网络上横行霸道,并向青年大学生渗透,使我国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来自外部网络空间的严峻挑战。网络社会存在着虚拟化、无界性的特征,由此衍生出的不同价值观念和非主流网络意识形态给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带来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历史告诫我们:以斗争求安全则安全存,以妥协求安全则安全亡;以斗争谋发展则发展兴,以妥协谋发展则发展衰。我们必须丢掉一切幻想,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坚持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部分社会问题和突出矛盾在高校不同程度地凸显出来。加上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迅猛发展,信息传播和舆论生成方式日新月异,如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优势、更好发挥正面宣传作用,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三)深刻把握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使命新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工作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这既对新形势下广大宣传思想工作者提出了新期待和新要求,又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10]。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高校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为党和人民事业服务,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11]。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坚定的目标引领、高度的思想共识和良好的内外舆论环境。所以,一定要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更坚强的党性和更强烈的责任感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坚定必胜的信心、保持前行的定力,坚决扛起责任与担当,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高校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三、奋力开拓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局面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

学习是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有助于及时充分地掌握当前形势,把握政治方向,筑牢思想之基。“确保用科学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引前进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特优势。”[12]新时代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迫切。做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持续深化理论学习、宣传宣讲和研究阐释,不断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一是完善理论学习制度。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重视理论、学习理论的历史。高校建立健全理论学习体系,完善中心组学习机制,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巡学旁听制度、专题调研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重要指示批示,提升学习质量。抓实理论学习全覆盖工作,基层党组织要组织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建立学习记录台账制度,推动学习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强化理论宣传。要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重心和主线,持续用力、久久为功。要创新宣传形式,切实增强理论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积极搭建宣讲平台。要建好理论宣讲队伍,发挥好高校社科专家、思政教师、思政专业优秀大学生的作用,开展对象化分众化理论宣讲工作。三是做好研究阐释。理论研究不仅为了发文章、评职称,还要把服务决策、服务现实、服务师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和教研成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高校的人才支撑和智慧力量。四是提升学习实效。要突出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核心内容,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作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团日)活动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二)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高校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摆在学校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下大力气筑牢思想防线,加强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保持安全稳定大好局面。一是要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高校要定期开展全校性自查自纠工作和重点检查,进一步加强分析研判,织密防范问题风险的责任网。要主动树立引领主流价值的“高线”,发挥好意识形态工作专项督查的重要作用,建好用好意识形态责任清单、风险预警提示清单、问题督办清单。二要严格落实主管主办原则,持续完善阵地管理体制机制。意识形态阵地都要建立管理制度,建好检查管理的台账。高校内部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联动协同,管好课堂教学主阵地,把好教师聘任考核关,严格审核学生社团活动、校园活动方案,做好现场监督和管控,落实对敏感问题和风险点的防控检查。修订完善会议场所管理规程,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场所管理和会议活动主办承办单位责任。严格对照学校出台的有关规定,规范管理好各单位的网站、媒体平台和公众号等。

(三)聚焦立德树人,深入推进“三全育人”体系建设,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要坚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一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筑基工程,要旗帜鲜明地抓、理直气壮地抓,让理想信念的明灯永远在心中闪亮。要凝聚核心价值之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运用先进典型引领价值取向,充分挖掘校园典型,积极开展“核心价值观在课堂”等活动,传递主流价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果更加饱满、更有张力。二要持续推动思想政治课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重点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持续加强建设,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13]。要扎实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切实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育人合力。三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提出了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系列要求,因此高校要坚持不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既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14]。四要弘扬时代文明之风。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局性的突出位置,健全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在师生中开展文明养成教育,充分发挥学科、专业、师资等优势,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共建活动。加强学校文化内涵与软实力建设,积极培育校园文化品牌,努力营造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更好地满足师生员工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四)聚力高质量发展,全面做好新闻宣传和融媒体建设,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聚焦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舆论导向正确就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我们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不断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一要重视宣传教育内容。要讲好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要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要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提升宣传宣讲策划水平,聚焦学校中心工作谋划选题、找准线索,推出一批高质量宣传作品。二要积极开展重大主题宣传。2023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强调,要紧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扎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唱响强信心的社会主旋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高校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积极宣传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不断提升正面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统筹用好各种资源,综合运用内宣外宣、线上线下各种形式,推动学校形象更广泛、更深层次传播。三要提升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健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加强和改进新闻监督工作。互联网时代,面对舆情生成传播的新特点,高校要主动设置引导话题,努力对冲负面影响,对重大舆情,要统一指挥、及时应对、主动发声,确保及时处置、化解,防止发酵蔓延。对校内外出现的错误思潮言论,要旗帜鲜明亮明态度、正本清源,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四要加强融媒体建设。充分发挥媒体传播效应,打造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在深化“大宣传”格局的基础上,以新媒体为重点构建传播矩阵,推动媒体平台联动,强化媒体融合,进一步提高主流舆论传播力和影响力。

四、始终坚持党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

宣传思想工作,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是主责主业,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动队伍建设,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切实做到“两个维护”,奏响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最强音”。

(一)加强政治建设,永葆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政治本色

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旗帜鲜明讲政治,时刻在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确保党中央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在高校落到实处。要坚决履行政治责任,坚持“一个高举”(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两个巩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个建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强大感召力和影响力的中华文化软实力),自觉担负起宣传思想工作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二)坚持以师生为本,走好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群众路线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15]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服务对象是师生,根基力量在师生,任务落实靠基层。师生关注什么、喜欢什么、盼望什么,宣传思想工作就应该研究什么、解决什么、提供什么。要坚持“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研究师生群体的多元需求,把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嵌入宣传思想工作中。要站在全国全省大局、学校工作全局考虑工作,跳出“宣传”看“宣传”,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谋篇布局,展示新担当,作出新作为。

(三)围绕“四力”提升本领,加强新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16],不断转变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工作作风,把增强“四力”作为提高宣传思想文化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的“金钥匙”,努力解决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高校要进一步重视和强化队伍建设,把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培养规划。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优秀人才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培养一大批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强化宣传骨干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宣传委员、网络评论员等研修培训工作,加强专题性、经常性、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努力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勇于担当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

猜你喜欢

时代思想工作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不工作,爽飞了?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