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印章

2023-04-07

中国篆刻 2023年3期
关键词:封泥官印印文

在中国印章史上,唐宋印章继秦汉至南北朝后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自秦代建立印章的基本制度,汉承秦制到南北朝一直沿用了这一制度,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动。六朝以降,印章产生了巨大的变动,颠覆了之前印章形制。这种变化不是偶然的,是由于印章作为实用凭信的物质载体发生了变化,不再是钤印在竹简的封泥上,而是随着纸绢的使用逐渐普及,印章由竹简封泥转换的纸绢钤印,从而对印章的变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观阳县印

唐·奉使之印

唐·金山县印

纸绢的普遍使用直接导致印章随之变化,纸绢作为钤印载体,使用面积较大,小印难以与之协调,印面自然扩大。隋唐官印的尺寸明显增大,一般在5 至6 厘米见方,如“观阳县印”“金山县印”“奉使之印”等,印章虽然变大,但印文仍以小篆为宗,篆法圆劲朴茂,生动流畅。这些官印基本上都是“阳文”,这一现象反映到秦汉印章中正是封泥上钤印出的印文(秦汉官印基本为“阴文”,钤印在封泥上正是“阳文”),而隋唐以后的官印正是从封泥上逐渐转化过来的“阳文”。尺寸的扩大,对于文字的分朱布白也带来挑战,“阳文”本身就细的线条不能满足印面的需要,容易显得疏散零落。因此,隋唐以后的官印逐步脱离了小篆的风貌,将线条进行屈曲盘旋,四面充实,布白对称饱满,越来越缜密,有时一个字有七八叠,甚至十叠以上,也被称为“九叠篆”,如“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嘉兴府金山防海水军统领印”等印。从宋元到明清时期的官印,一直沿用“九叠篆”,形式上越来越规矩,审美上越来越整齐划一,缺乏艺术审美价值。

宋·嘉兴府金山防海水军统领印

宋·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计司印

在传统的印学史上,认为唐宋进入“沉沦”时期,清代篆刻家蒋元龙《论印绝句》云:“摹印由来溯汉秦,法流唐宋渐沉沦”。清桂馥言:“摹印变于唐,晦于宋”。然而,作为西泠八家之首的丁敬对唐宋印章有独特的见解,在《论印诗》中写道:“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土云。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在“印宗秦汉”的时代背景下,丁敬发出六朝唐宋的印文舒卷自如、变化多样,同样具有可以吸收借鉴的精妙之处。

六一居士

楚国米芾

唐宋以后的官印走上了程式化的标准样式,没有新的突破空间。但是,官印的程式化、标准化,却推动了私印的精彩纷呈,尤其是文人印在这一时期产生了萌芽,如“六一居士”“楚国米芾”,进而引领了以文人为主要使用群体的斋号印、诗句印、鉴藏印等,如“端居室”“翰墨流戏”“秋壑珍玩”等,为文人印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端居室

翰墨流戏

秋壑珍玩

猜你喜欢

封泥官印印文
战国封泥
秦封泥选
新莽封泥选
东汉封泥选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从几枚官印看辽统治者如何以佛教来巩固他们的统治
基于印文印迹特征判别印章类型技术的研究
浅谈司法鉴定中手工制作硬质印章因盖印条件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西夏官印史
关于光敏印章印文鉴定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