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保国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路径探析
——基于渗透式教学模式的考察

2023-04-07曾媛媛

保定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保国弘扬思政

曾媛媛

(河北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1)

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同志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山区生态治理以及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他坚持把“三尺讲台”和“田间地头”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同时义无反顾地选择到最艰苦的地方。他每年200多天,35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太行山,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带领当地老百姓利用科技摆脱贫困。习近平总书记称赞李保国同志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太行山上的新愚公”[1]。“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李保国精神是在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和人民需要下产生的,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铸就李保国精神,同时也需要李保国精神。

一、李保国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推出了一系列新举措。思想政治课程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抓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前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教育学生“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2],“立德”是“树人”的前提和基础,“树人”是“立德”的目标和结果[3]。思政课教学应将“立德”和“树人”有机结合起来,教育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李保国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生动、宝贵的素材,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将“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有机融合,对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必要的。

(一)有利于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李保国同志是一名从教30多年的高校教师,他的先进事迹已成为大学生身边的鲜活案例。思政课通过近在咫尺的人物、事迹和精神来感染学生,能够让学生产生自然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我们迎来了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农业大学担负着创新农业科技和培育农业专门人才的重要任务。李保国精神恰好契合了乡村振兴的时代需要以及农业大学的特色,因此将李保国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可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

李保国同志带领贫困山区的老百姓摆脱贫困的成功事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可以参考的模板:通过“农业科技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振兴。李保国同志将荒山秃岭变成金山银山,让科技成果造福于民。他在探索中一次次进行改革创新,完成了28项山区开发成果,创立了128道标准化的苹果生产工序,推广了36项农业实用技术,10多万农民摆脱贫困。科技创新应用于农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动力;通过“农村生态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振兴。李保国同志生前设想将太行山建成生态大花园,在他的努力下,100多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衣,太行山地区实现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协同发展。农村生态化任重而道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通过“农民职业化”的道路实现乡村振兴。李保国同志认为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培养苹果种植专家。岗底村191名农民通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成为职业农民,岗底村也被称为全国第一个“持证下田”的村庄。“把我变成农民,把农民变成我”,李保国同志这句朴素的话语饱含了深刻的蕴意。农民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要像专家一样具有专业素质,要勇于创新,还要有建设农村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展和完善职业农民的培育机制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

李保国一生致力于农业科技的发展,他在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创造了“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发了“板栗节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配套栽培技术”,主持了“太行山高效益绿化配套技术”“太行山石质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术”等等,这些科技创新推动了农业专业的发展。李保国在校任教期间,承担了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9门专业课程。李保国所教本科生中25%考上硕士研究生,所带硕士生中70%考上博士研究生。他的多位学生都为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李保国在农业科技创新和培育农业专门人才方面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二)有利于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下的信息化时代,西方文化通过各种形式对青年学生产生着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引导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任重而道远。李保国同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代表,李保国精神淋漓尽致地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李保国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保国同志对党、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他将全部精力倾注在太行山地区的力量源泉,正是这种强大的信念推动他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需要摆在最高位置。为了带领当地老百姓摆脱贫困,李保国同志扎根基层,克服重重困难,在身患疾病的情况下扎实苦干,奋发作为。他始终不忘初心,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当中,数十年如一日,埋头工作,无私奉献,实现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李保国的优秀事迹具体、生动地验证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相辅相成的,为青年学生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民。

李保国同志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虽然身患重病,但是仍然坚持在教学、科研和农业生产的第一线,践行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他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所学知识和科研的创新成果运用到实践当中,同时把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及时补充到教学当中,取得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青年学生应学习李保国同志爱岗敬业的精神,努力在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创造辉煌的业绩。

二、李保国精神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法与步骤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八个统一”不仅揭示了思政课的特点,而且对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要求。思政课既要统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又要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基于“八个统一”,笔者构建出渗透式教学模式将李保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李保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既要弘扬李保国精神又要实践李保国精神,两者缺一不可。如果弘扬李保国精神偏重的是理论讲授,那么实践李保国精神则偏重实践体验,在一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有机融合,即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渗透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三阶段六步”将李保国精神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弘扬李保国精神)和行动(实践李保国精神)中。

(一)铺垫阶段:教师进行课前准备

第一步,了解学生。大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兴趣和需求,研究表明:“大学生的需要主要由安全需要、生活质量需要、尊重需要、交往需要和发展实现需要五方面构成,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需要排序不同。”[4]了解教育对象的特点和兴趣,确定教育对象的需求是思政课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发放“学生需求”的相关问卷,再对收集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分析,以达到初步了解教育对象的目的。

第二步,教学设计。教师要充分搜集李保国同志各种形式的相关资料,例如专著、论文、影视作品、相关短视频、报告等等,全面了解、深入钻研李保国事迹,然后进行教学设计。第一,设定教育目标。在教育目标的设定上,弘扬李保国精神与实践李保国精神齐抓并重,改变当前思政课教学偏重弘扬李保国精神,轻视甚至忽略实践李保国精神的状况。对于弘扬李保国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讲好李保国故事,弘扬李保国精神”这一教育目标。具体来说,讲好李保国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正是由于共产党员李保国同志不求索取、为人民办实事才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这就有力地论证了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讲好李保国同志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从一位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资深农业专家,在这个过程中,他刻苦钻研理论知识、深入田间地头,用自己掌握的科学技术造福百姓,是“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正是由于李保国同志的不懈奋斗,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不断创造社会价值,才为大学生树立了优秀的榜样,激励他们在学习中保持奋斗精神、努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现个人小梦的过程中实现国家大梦。讲好李保国作为一名普通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是“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正是由于李保国不怕磨难、奋发进取、扎实苦干,才从一个有喜有忧、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成长为可亲、可敬的时代楷模。大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向李保国同志学习,做生活的主人,活出精彩的人生。“共产党员、知识分子、普通人”的三个维度既统筹了“立德”与“树人”,又观照了国家、社会与个人,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有温度”的课[5]。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从这三个维度理解李保国精神,课堂教学结束之后主动弘扬李保国精神。对于“实践李保国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大学生将李保国精神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相联系,让他们体会李保国精神对于自己当下生活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践李保国精神;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继续引导、督促学生坚持实践李保国精神。第二,设置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大学生真正感受、领悟李保国精神的内涵,激发大学生向李保国同志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同李保国精神,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进一步弘扬并且真正实践李保国精神。第三,教学方法以小组探究式学习为主,在这个过程中融入合作学习法、讨论法、发现法、启发法。教师要将课堂时间的百分之八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交给学生,剩下的时间做到科学引导与总结,将学生在课堂上自我探索所获得的感受和体验进行理论上的提升。第四,发送课前预习资料并设置任务。由于大学生学习比较繁重,课前发放的学习资料既要注意适量又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将电影《李保国》发送给学生,并布置学习任务——寻找影片中自己感触最深的事件、片段、镜头或者话语。

课前准备阶段不仅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作铺垫,而且为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作铺垫。

(二)思想渗透阶段:以小组探究式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

学生了解李保国精神并不难,难的是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自觉弘扬、主动实践李保国精神。思想渗透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体验李保国精神,将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当中。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探索李保国精神的内涵,呼吁实践李保国精神。渗透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探索李保国精神的内涵,而且创造实践李保国精神的机会。

第三步,准备。首先,进行课程导入。教师以亲身经历讲述自己对李保国精神的理解及其对自己的影响,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然后,教师概括说明李保国同志的先进事迹。最后,明确课堂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小组探究式的方法完成。4~6位学生自由结组,选择《李保国》电影中感触最深的部分,结合自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困惑或者社会热点,每组选择一种喜欢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展示的形式可以是表演、演讲、座谈会、绘画、歌曲、讲故事等等,展示时间控制在5分钟内。每组学生有15分钟的讨论和准备时间。教师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在教室里巡视,注意观察、倾听并记录各小组的讨论情况。这样教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对李保国精神的认知和实践程度,从而为引导学生做准备。每个小组是一个团队,学生要想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准备好课堂展示,需要团队成员之间高度的团结与协作。因此,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又提供了打造团队的机会。

第四步,展示与引导。每个小组进行课堂展示,每组展示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引导和评分,其他小组也为该组评分。根据评分结果,选出“最佳团队”。评分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保障每组课堂展示的效果。评分标准包括课堂展示形式的创新程度、与李保国精神的关联程度、对自己的感触程度、小组成员是否都参与课堂展示四个方面。教师在进行引导的时候,既要注意运用自己掌握的各种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又要注意将课堂内容进行理论上的提升,使课堂教学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和“高度”。所有小组轮流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形式既丰富多彩,又始终不离初衷,不忘初心——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

每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一遍遍演绎李保国精神,而且这些形式是学生易于接受且乐于接受的。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一遍遍感知李保国精神,有意识地将李保国精神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自主地运用李保国精神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形成对李保国精神的认知。李保国精神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而不是被教师以说教的形式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

课堂教学采用小组探究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需求,创设适宜的情境与学习的最佳氛围,让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来感受和领悟李保国精神,产生实践李保国精神的动力,并且引导学生塑造积极的人格、实现自我发展,达到“立德”与“树人”的双重目的。

(三)行动渗透阶段:进行持续性、多元化的课后评价

当前的思政课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课堂教学结束就意味着思政教育的终止,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思政教育绝不仅仅局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结束不是思政教育的终止,而是新的开始——检验思政教育目的成效的开始。课堂教学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认同、实践李保国精神,将弘扬与实践李保国精神渗透进学生的思想当中。能否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弘扬和实践的程度如何,体现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每一位学生的行动当中。适宜的课后评价可以将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渗透到学生的行动当中。

第五步,习惯养成。利用打卡小程序,让学生每天记录一个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小事件。记录字数不限,内容包括事件概述、该事件与李保国精神的关系、自己的感悟和反思。教师每天为学生的记录进行点评,点评不打分,而是肯定、欣赏和鼓励学生,为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意见,便于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调整。教师在所有打卡的事件当中选出精华,一方面可供其他学生参考借鉴,另一方面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打卡。与此同时,学生之间要互相点评。打卡可持续21天:第1~7天,学生需要刻意提醒自己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学生感到不自然和不舒服;第8~14天,学生需要提醒自己改变,但是感到比较自然和舒服;第15~21天,学生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行动逐渐成为自然,需要继续坚持,稳固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习惯[6]。通过习惯养成,学生能有意识地将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渗透到日常学习和生活的行动当中,将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内化于心。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经历更加深刻体会李保国精神对于当下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

第六步,延展行动。习惯养成涉及到的是学生本人,接下来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从而形成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良好社会风气,这一步称为延展行动。学生在李保国精神的驱动下,会产生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动力,自然而然地进入“延展行动”。学生可以选择丰富多彩的形式进一步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比如成立社团,专门讲述李保国事迹、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社团;各种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本身就是在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校内演讲,关于李保国事迹以及自己践行李保国精神的亲身经历;新媒体,通过视频号、抖音、快手、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微电影,拍摄相关微电影进行展播;话剧表演,排演李保国同志事迹的话剧等等。学生在班级群里及时分享各种活动的情况、效果与反响、心得体会等等。教师全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行动渗透阶段的课后评价呈现出持续性和多元化。“习惯养成”和“延展行动”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学生每天的坚持,这就实现了课后评价的持续性。课后评价的多元化体现在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上:评价主体不再只局限于教师,学生自身和同学之间也可以评价;评价方式不再是“唯分数论”的单一的定量评价,而是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

教师课前及时了解学生,课堂教学过程中关注、重视学生的需求和情感体验,课后经常与学生交流、沟通,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平等、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而然地达到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教学目标。

结语

渗透式教学模式依托传统课堂“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评价”的形式, 表面看似和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实质上却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通过说教“拽”着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学习。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进行引导。每个学生都能够从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出发,主动地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究。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进行理论提升。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持续性、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在渗透式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动探索李保国精神的内涵,寻找日常实践李保国精神的机会并进行演练,从而达到发自内心地认同和弘扬李保国精神。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继续去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形成弘扬和实践李保国精神的习惯。

猜你喜欢

保国弘扬思政
弘扬爱国精神
京剧《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流变考
弘扬爱国精神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邱保国研究员辨证论治不同时期高血压病验案举隅
A GNSS Signal Blind-decoding Algorithm at Low SN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