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山东民歌《包楞调》

2023-04-06蒋秀莲刘扬

剧影月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小调民歌山东

■蒋秀莲 刘扬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属于中国华东地区,也称为“齐鲁”是大家熟知的“孔孟故里,礼仪之邦。”齐鲁文化对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有大量贡献及深远影响,在这有着深远历史文化的地方,诞生了大量优秀的民歌作品,这里的民歌作品凝聚了山东的地理特点,还有质朴、醇厚、粗犷的人文特点。下面,我就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作品《包楞调》的作者、作品演唱技巧等几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让我们对山东民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魏传经,山东省成武县文化馆副研究馆员。在他20 岁时,从成武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成武县文化馆工作,收集了民歌370余首,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包楞调》《花蛤蟆》《花开蜜蜂来》等,参加过1963年和1983年山东省民歌会并由上海唱片厂灌制了唱片。经过魏传经老师收集并二度创作,包楞调从一个民间不成形的小调变成一首完整独立的声乐作品,也就是我即将要分析的这首同名曲《包楞调》,这首歌曲后来也广为传唱。包楞调是土生土长、原汁原味的山东传统民歌的一种小调。1963年在《歌曲》杂志上发表,并由上海唱片社灌制成了唱片,后来通过民族声乐家彭丽媛的演唱,火遍了大江南北,自此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众所周知,民歌来源有很多种,大部分是当地所发生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或者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景色或者是风土人情,包楞调地来源于成武县,而成武县属于山东菏泽市,这个地方建有众多的寺庙,所以作品是结合了当地的佛教文化和风俗习惯,这种演唱方式与这些是密不可分的。我们都知道中国的民歌大部分是五声民族调式,例如山东另外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民歌《沂蒙山小调》,就是较为典型的起承转合式的形式,《包楞调》不同的点在于,它是来自佛教音乐,所以作品中加入了七声调式,其中有很多的变化音,但整体演唱下来不失山东民歌的特点的同时,又增添了别样的韵味。

这首作品的起源一开始是一些年长的妇女去佛寺请愿,后来随着越来越多烧香拜佛的人才得以流传开来。每逢庙会,这些人就会在去烧香拜佛的路上挑着扁担,随着行走的节奏加一些唱词;也有一些人手抚莲花盆,一边唱曲一边即兴舞蹈,这种形式后来被称为“担经”。晚清时,随着“担经”的人的减少,会唱的人愈发减少,但是包楞调的这种曲调却以民歌的形式将担经的元素流传于民间以及后人,所以说《包楞调》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首口口相传的民间音乐,更是对于历史的传承,意义非凡。

《包楞调》又叫《包楞戏》,唱词很多,一唱就是几十段,我们现在的《包楞调》只是其中的一首诗组成的词。它的曲式结构为带尾声的非方整性四乐句单乐段结构,运用了山东小调惯用的“起、承、转、合”,曲式结构图如下:

先来说调式调性,这首《包楞调》运用了降B宫七声雅乐,这在山东民歌中的七声调式音乐作品中其实很少,究其根源,首先是受曲调出处的影响,如上述所说《包楞调》来源于“担经”,也可以说受佛教音乐的较大影响,大家都知道,佛教音乐善用七声音阶及各种变化音,所以受此影响,该地区歌曲的曲调也尤为丰富;其次,受方言的影响,众所周知,《包楞调》是魏传经、孙啸天二位老师在历史流传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编创的作品,为使唱腔、唱词更好与山东地方语言特征相融合,使旋律更口语化,二位老师收集了大量的山东本土方言和地域特色为素材,使这首作品更加脍炙人口;第三,这首歌曲的曲式结构虽为带尾声的非方整四乐句单乐段结构,但是也充分展现了山东民歌常用的“起、承、转、合”,使歌曲在演唱时朗朗上口的同时又新颖好听。这首作品的音乐材料虽然很精简,但是旋律发展手法却独具匠心,就拿结束部分来说,如谱例第33-44小节是该作品的结束部分,旋律五度摸进了核心材料,变化重复,深化了歌曲的主旨情感,结束在调式徵音上,使人回味无穷。

歌唱艺术,就是通过人声来表达情感和诠释思想内容的一门艺术。古人曰: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我们的嗓子是大自然赐予我们最好的乐器。要想使歌唱艺术完美呈现,既要有娴熟的声乐演唱技巧,又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的理解,达到歌者与音乐作品灵魂的契合。良好的演唱源自两方面:第一,是天生良好的嗓音条件和与歌唱相关的身体功能的敏锐度和协调性;第二,就是不可缺少的后天的努力和文化艺术修养。

山东的大多数民歌都豪爽泼辣,但又旋律婉转,例如《沂蒙山小调》。但这首《包楞调》不仅有山东民歌标志性特点,还有一些佛教音乐的变化音,这些变化音的元素都集中表现在歌词中的“楞”上,使这首歌曲具有风情又有特点。整首歌的故事线是循序渐进的,例如从“月亮”到“太阳”,从“棉花”到“高粱”,从“飞鸽”到“百花”。先是进行了一个景色的描写,月沉日出,然后田里的葵花追随着太阳的升起,虽然是描写的景色,实际暗喻了共产党就是歌词中所写的“太阳”,意思是共产党领导着老百姓们过上了幸福又美满的日子,让人民的生活美好的同时又充满了希望。思路进行得非常清晰,让人很有画面感,这些景象描写,表达了老百姓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但最具有特点的是从“大姐”到“二姐”到“三姐”再到“大家”,给人的感觉是从一个人到三个人,再到热热闹闹的一群人,这种非常清晰的剧情推动,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让人脑海中呈现清晰的画面,也表现了当地村民一片邻里友好,欣欣向荣的景象。

此曲中很多快速的跳音“楞”字,这就对气息的控制要求非常高,容易高低不一致。演唱时要非常灵活,在此基础上要保持轻松清晰的咬字,不可以因为节奏快歌词密就对咬字疏忽。在演唱时可以稍借嘴唇着力,使声音更灵巧华丽。这首歌曲从描写景象开始切入,从皎洁的月色到火热的阳光,此处应当身临其境,声音应稍柔和,到后边“葵花多多向太阳,条条那个道路通北京”这里随着音高升高,相应地灌入了感情,表达日子逐渐好了起来和老百姓对于共产党的感恩之情,此处气息应稍加流动,感情对比之前要略微起伏。

到后边的“大姐”“二姐”这里,此处就不只是描写景象和感情,还加入了一些情景,此处较多的“楞”是整首作品的高潮部分,正是展示民族花腔的地方,是整首歌曲的华点,应当有非常强而有弹性的气息控制力,才能唱出声断气不断的感觉,展示花腔技巧,渲染主题,给人一种村庄中劳作的女性在嬉戏的场景,和平美好,令人心中向往。

再就是到了整首作品的尾声,尾声这一句没有歌词,全部都用的“楞”字,但是这短短的几个“楞”,将成武县的老百姓对生活的热爱,对现有生活的满足,对共产党的爱戴,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等等这些感情全部容纳进来。这一句最重要的是做到气息充沛的同时还要收放自如,前五个“楞”是在高音上进行的拖腔,演唱之前一定做好充分的气息准备,才能感情最为充沛地将其唱出,如果气息准备得不充实,音高可能上去了,但是情感的表达上会差点火候。气口后边这五个“楞”则是给人一种叙述感,这里气息不用像前面那么饱满,但是也不能松懈,否则就会像截断式的变化,这种发展是非常不科学的,也不符合听众的音乐审美,还是要字正腔圆,像在回忆以前发生的事情一般,应当是像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自由延长之后也就是最后一个“楞”,又回归到了断音,寓意从回忆中回归到当下,这时就照应了主题,同时以断音结束,给人以回味无穷,新奇之感。

众所周知,民族声乐中演唱讲究“依字行腔”,它与其他外国语言不同的是,汉字是单音节,有声母和韵母之分,每个咬字吐字的发声过程都是旋律的进行。外国歌曲演唱时需要注意的是多音节,这就对技巧比较重视,比如说哪些地方需要吞音哪个地方不需要,但是与此同时,情感方面的表达会有所削弱。一些外国人说中国人说话就像唱歌,因为我们的语言有平仄起伏,所以我们单音节语言的演唱,对于歌曲情感的要求就会比较高,这并不是说对技巧就不加以要求,而是在掌握成熟的演唱技巧的同时,情感的把握要更为透彻,更要打动观众。我们国家有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所以各地民歌艺术的发展相对成熟一点,中国的地方民歌统一特点就是衬词较多,这首《包楞调》更是把这一特点体现得非常透彻,结合了花腔和结尾句的拖腔,但最后的尾音又是果断结束,一改传统风格,使这首歌曲别具一格。

这首作品曲式结构简单,歌词也简洁,但是唱过这首歌的同学们都会有同样的感觉,想把这首歌唱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我们有了一定的作品积累之后,尤其是我们民歌演唱者,越是结构简单歌词简洁的歌曲就会越难唱,对我们演唱者的声乐技巧和对歌曲感情的理解要求会更高。我们在处理歌曲时,任何一个地方稍不留神,缺点就会放大,会让观众听得非常清晰,所以在我们学习处理这首歌曲时,一定要细致再细致,不仅要逐字到逐句再到段落,直至整篇歌曲,处理歌曲的呼气吸气,气口的划分,还有就是每段的感情理解,除了要遵循歌曲的原本的主旨大意,还要加上自己的理解,形成二度创作,这样才是一首完整成功的表演。

老一辈的民族歌唱家大多数来自民间,素材都较为原生态,所以歌唱时使用真声较多。但没有老一辈歌唱家打下雄厚的基础,也不会有如此丰富的民歌宝藏。我们年轻一辈的民族声乐学习者应当采用科学健康的演唱方式,结合美声唱法中立体式咬字和上下通透的方法、新式民歌演绎方式,使声音与气息技巧、腔体共鸣训练更加强化。在演唱民歌时从“声、情、字、味、表”五方面入手,在遵从歌曲原本的情感主旨,增加自己对山东民歌演唱风格新的认识。也就是说在保留山东民歌本色的同时加入个人风格,增强情感内涵的个人修养,做到科学演唱演绎民歌小调作品,才能前景长远,源远流长,我认为这是我们年轻一代民族唱法学习者需要做到的。

综上所述,山东民歌的演唱与本地的地域风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成就一方艺术。山东民歌像是朴实温暖的山东老百姓,真实,朴素,有力量,有价值,山东民歌以顽强的生命力,朴实的风格流传于历史,为中国民歌宝库献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音乐的审美水平日益提高。一些民间小调在保持它原汁原味的基础上,还要迎合大众的口味,这其实对于民间小调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要拥有个性的同时还要容纳多样性,而《包楞调》就很好地融合了这些元素,所以它才能在众多民歌之中脱颖而出,在人民群众之间广为流传。这些元素决定了它可以在千变万化的时代中生存下去,这对于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天道酬勤”,声乐的学习需要一点一滴的提高。尤其是我们民族声乐,更多的是细节上的处理,身处在中国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尤其是近几年的疫情时代,让我们更加了解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越性,也使我们的国家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地位更上一层楼,引用最近比较流行的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这句话也适用于我们民族声乐学习者,民族声乐的流传和发展,也是属于我们的“长征”,我们应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走出属于我们的“长征”,相信中国的民族声乐一定会走向世界音乐城堡的塔尖。

猜你喜欢

小调民歌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五河小调
藤县水上民歌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