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老龄化背景下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及发展路径探究

2023-04-06汪睿琦

声屏世界 2023年3期
关键词:建设性老龄化新闻报道

□ 汪睿琦

根据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2021年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总数达26402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8.70%,未来60岁以上老龄化人口很快会突破3亿大关,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9064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3.50%。[1]为了应对国内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国家提出“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等一系列应对老龄化的中国方案,这也标志着我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已进入一个积极的新阶段。

积极老龄化(Active Aging),由世界卫生组织在1999年首次提出,主要指老年人群体不应是需要被关怀和照顾的弱势群体,而应是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与协作者。老年人可以在没有疾病和痛苦的情况下,拥有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健康,完成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健康”“参与”“保障”是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核心元素,指老年人在身心健康的情况下,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积极参与到家庭、社区、社会生活中,继续完成自己的价值实现,而政府、社会、家庭等多元主体,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服务老年人群体,保障其基本的尊严与权利。

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托的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是一种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面向未来的新兴新闻报道方式。它强调新闻媒体、行业专家、民众与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人口老龄化现已成为困扰我国乃至全球的社会问题。从疫情时代到后疫情时代,老年人群体不仅在身体上受到病毒的威胁,同时在疫情防控常态下,他们也承受着因社会隔离而不断积压的心理健康威胁。在这种情况下,“积极”“主动”作为“积极老龄化”与“建设性新闻”的共通点,二者间的有效连接将有助于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发挥建设性新闻联结民众、消解负面情绪、增进参与度等重要作用。

建设性新闻在积极老龄化中的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国内出现了一些具有典型性的老年人建设性新闻报道,它们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建设性新闻在积极老龄化过程的价值也日益凸显。

关注老年心理,参与国家治理。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影响不容小觑。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3月份公开的科学简报显示,2020年全球重性抑郁障碍(MDD)病例增加27.6%,焦虑症(AD)病例增加25.6%。[2]相较于其他年龄段人群,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多存在身体免疫力弱化、基础性疾病缠身等问题。因此,老年人群体也成为新冠病毒感染后更易发生重疾、并发症和死亡的高危险性群体。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承担比其他群体更强的心理压力,但是老年人群体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常常受到忽视。世界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2022年2月刊载的《世界精神病学协会抑郁症重大报告》指出,老年人群体由于年龄增长导致的身体自然衰老、生体机能老化、患有疾病等问题,使得该群体患抑郁症的问题通常被忽视或低估。

建设性新闻在应对老年人心理问题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第一,由西方而来的建设性新闻着眼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传入我国后,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指导下,我国的建设性新闻更加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报道导向,对“人民性”的坚持也塑造了我国新闻事业服务人民的社会角色。建设性新闻对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关注是其积极融入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体现,从2020年初的武汉疫情到2022年4月的上海疫情,呼吁关注疫情中被社会隔离的老年人群体相关的建设性新闻报道不断涌现。虽然它们与其他议题的新闻报道在数量上相差甚远,但将两次疫情期间新闻媒体对老年人群体的相关报道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关注老年人群体的相关报道数量,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心理问题的报道数量有所增长。其中,报道主体不仅有主流媒体的参与,更有不少网络媒体如搜狐网也积极参与其中。此外,深度报道、新闻特写、众筹新闻等各种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均有相关报道出现。

第二,建设性新闻主张以正面积极的态度和视角报道新闻,这不但平衡了新闻报道中关于老年人群体相关的负面报道,还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所强调的“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报道原则。如上海疫情期间,《中国青年报》旗下的《冰点周刊》通过对上海疫情中年轻志愿者群体的典型人物深度报道(见表1),从侧面呼吁更多人对疫情中的老年人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帮助。

表1:武汉疫情与上海疫情期间我国媒体对老年人群体的典型新闻报道

缓解年龄差异,减少报道回避。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57个国家的83034人中进行调查,发现他们中有50%的人持有中度或高度年龄歧视。[3]年龄歧视在老年人群体中更加突出,表现为对老年人群体生命的不尊重以及对他们遭受病痛折磨和死亡的忽视。这种歧视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为老年人群体的集体失声与报道回避,导致老年人群体在新闻报道中的形象缺失或是负面报道丛生。在国内,2006年由“彭宇案”引发的一系列关于老年人的负面报道,不仅未能发挥出积极的新闻舆论引导作用,反而加深了公众对老年人群体的刻板印象,甚至导致了更严重的年龄歧视与社会群体撕裂。

缓解年龄差异,减少对老年人相关的报道回避现象,这既是积极老龄化的核心所在,也是建设性新闻的题中之义。疫情期间,老年人会在群体感染的影响下产生恐惧情绪,做出一些如不按规定进行居家隔离、抢购物资等过激行为,但这些都是老年人在面对危机时的正常反应,媒体在新闻生产环节要保证相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不丑化老年人形象。此外,在新闻传播环节,媒体要保证老年人相关议题在议程设置排序上不被忽视。如在上海疫情期间,被社会隔离的老年人群体吃不上饭、购买药物不便、就医困难等议题应被置于媒体与受众议题的前列,而不是被一些过度娱乐化、戏谑化的新闻议题侵占公众的媒介议程。

善于提供方案,促成各方协作。“参与”作为积极老龄化的三大核心之一,与建设性新闻强调的“面向未来”“提供方案”也有相通之处。积极老龄化的“参与”强调老年人是社会公众的一员,鼓励老年人在能力所及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以家庭、社区为单位提供劳动、志愿服务活动,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其中,其他主体如政府、媒体可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发挥老年人群体的智慧、知识和经验,丰富他们的晚年生活。建设性新闻在老龄化问题上,要充分关注老年人群体心理问题的未来解决之道,如澎湃新闻旗下《澎湃思想市场》栏目在2022年1月发布的《被忽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对于如何“变老”,我们准备不足》,不仅将问题聚焦于面对老龄化“现在该怎么应对”,还考虑到“未来我们需要做什么准备”,保证了对老龄化问题报道的持续性与连续性。

此外,有学者调查研究指出,能提供具体解决方案的建设性新闻中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这增加了受众相关的潜在参与意愿,如捐赠行为等。[4]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澎湃新闻共同发起的针对高龄独居老人防疫生活关爱包募捐行动——“‘疫’起护老”,实现了慈善机构、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协作,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活动,解决疫情期间高龄独居老人基本的生存问题。

唤醒积极情绪,实现社会高度参与。首先,积极老龄化与建设性新闻可以唤醒老年人群体自身的积极情绪。我国的积极老龄化倡导老年人积极主动参与社会以及政府、社会要主动提供配套保障,建设性新闻则通过正面宣传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政策,重新搭建老年人群体和其他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系,改变长期以来老年人群体“数字难民”的形象,强调我国未来“银发经济”的巨大发展潜力,鼓励更多老年人积极参与进积极老龄化的进程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积极老龄化与建设性新闻也可以唤起其他群体的积极情绪。“社会支持理论”作为积极老龄化理论依据,强调来自亲友、同事等其他社会成员的社会支持与参与,如物质支持、身份尊重、社会理解等主客观行为,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社会参与和自身发展的基本方式。正面积极的建设性新闻报道,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前期报道、后期解决方案的提出,激发公众的相关讨论,对社会情绪进行引导并最终影响公众行动。此外,正面积极的建设性新闻还可以唤醒公众积极参与的意识,改变被动的参与行为。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1998)提出的“拓展—建构”理论(The Broaden-and-buildtheory)也强调积极的情绪可以拓展人们的行为与认知,建构个人资源以消解消极的情绪,营造出积极的社会心理氛围。[5]因此,建设性新闻的积极属性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加入积极老龄化进程的参与度。

建设性新闻在健康老龄化中的发展路径

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是一体两面的关系,积极老龄化是健康老龄化的前提,健康老龄化又是积极老龄化的内在支撑。在积极老龄化的背景之下,通过健康老龄化的助力,建设性新闻在多元主体参与、多层次解决方案供给、老年人参与度的提升下将迎来更进一步的发展。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完成从主体性向主体间性的转变。当前,媒体、组织、专家、政府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建设性新闻的报道中来是东西方建设性新闻实践的主要模式。在健康老龄化的建设性新闻报道中,应利用好多元主体的优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媒体在各主体间的协调作用,鼓励各年龄段群体为积极老龄化进程发挥自身所长、建言献策,通过各主体间的互补组合、协调参与,完成各主体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即从媒体与受众间的“主—客”二元对立关系向各主体间平等交流、对话、沟通与协作的“主—主”主体间性关系转变,最终形成多元共建共治的健康老龄化模式。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供多层次解决方案。建设性新闻可以通过搭建垂直化的健康信息服务共享平台服务公众,在动员公众参与上具有积极意义。首先,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需要对老人予以更多的关注。建设性新闻可以搭建信息共享平台,为家庭成员提供基础的科学知识,以便家庭成员识别出家中老年人出现的记忆或认知障碍等健康问题,避免老年人在家庭层级中遭到忽视。其次,专业的医生、专家群体可以在平台上分享简单的筛查知识或与老年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帮助有需要的老人和家庭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最后,在养老机构和老年看护机构中的老年人,更需要通过建设性新闻的报道获得更多的关注,这些老年人在心理上更敏感脆弱,也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除了更多的关注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需要定期接受专业的心理知识培训,还要提升与老年人沟通的方式技巧,维护老年人的基本权利与尊严。

培养老年人的参与意识,注重报道效果。老年人群体参与建设性新闻报道,不仅体现在老年人作为信息接受终端的受众,还在于其作为建设性新闻生产的合作者与传播者。一方面,作为建设性新闻的传播受众,老年人群体的数字健康素养亟待提高,无论是从对健康信息的检索、识别、分享还是在智能健康设备的普及和使用上都有待于提高;另一方面,提高主体意识、采用主体视角、直接参与建设性新闻的报道,不仅利于老年人个人价值的发挥,也能达到更好的新闻传播效果。线上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线下老年大学培训、社区健康传播、家庭代际传播和企业宣讲等形式,都可以更加系统地提高老年人群体参与建设性新闻的参与度与接受效果。

结语

新冠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管理,使我国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更加复杂多样,但是社会隔离只是保持身体上的社交距离而不是心理距离。在后疫情与后老龄化时代,要发挥好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关注容易被忽视的老年人群体并与他们保持沟通与联系,科学有效地应对老龄化问题,以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积极老龄化”目标。

猜你喜欢

建设性老龄化新闻报道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健康老龄化与养医结合
应对老龄化 中法共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