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樟吉高速改扩建的“厂外无厂”建设管理模式

2023-04-06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樟树至吉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刘红芳蔡裕谢华

中国公路 2023年4期
关键词:场站建设

■ 文/图 江西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樟树至吉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办公室 刘红芳 蔡裕 谢华

立足新发展阶段,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中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推行涵盖交安施工大标段模式的基础上,首次探索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领域“厂外无厂”布局新模式,积极探讨创新创优赋予工程建设管理的活力与效益,为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发展提供了参考借鉴。

樟吉高速公路现有路况实景

樟树至吉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樟树枢纽,与G60沪昆高速、S42东昌高速相接,途经宜春市樟树市,新余市渝水区,吉安市峡江县、吉水县、吉州区,止于吉安南枢纽,与G45大广高速吉康改扩建项目相接,路线全长约105公里,全线按双向八车道标准进行扩建,改建和新建枢纽互通7处。樟树至吉安高速公路是江西省高速公路“十字型”主骨架纵向主干道中的一段,该项目的建设将大幅提升江西省北上南下的通行能力,对策应江西省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战略,推动赣粤交通走廊沿线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新理念带来新突破

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体量较大,项目穿越水网密布的基本农田区,面临生态保护压力大、取弃土困难、固废体量大、消纳路域外钢渣及城市建筑垃圾社会责任大、保通条件下耐久性保障难度大等诸多难题。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办公室(以下简称“项目办”)自成立以来,精心策划,广泛征求意见,数易其稿,最终提炼出“111”总体管理脉络,即:1个愿景、1个模式、1个目标。立足“樟显品质 吉成美德”的建设愿景,探索“厂外无厂”布局、“工匠馨居”培育、“低碳耐久”建造新模式,致力于“建成高品质工程,争创詹天佑大奖”的目标。

科学规划 赋能精准发力 “厂外无厂”布局,即在以往“两区三厂”模式基础上改革升级,积极响应国家、交通运输部和江西省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工业化、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等要求,以“集中管理、集约节约建设”为出发点,经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后打造出的高品质综合场站,内含“工匠馨居”、产业工人教培中心、数智调度指挥中心、小构智能化预制中心、梁板集中预制中心、钢筋集中加工配送中心,以及混凝土拌和中心等10个中心,简称“一厂十中心”。

在场站内,道路、绿化、围挡、供电、洗车设施、污水处理、地磅设施,以及机械设备等高质量共享或共用。场站实行集中封闭管理,内设超市、理发店、医务室、健身休闲中心、教培中心等,在进行现代化施工生产的同时,使大家足不出厂便可享受便捷配套服务,增加工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莲花形路段鸟瞰图

高位推动 聚焦品质建造 为推动中标单位选优配强项目建设管理团队,加强技术力量和施工资源的支持力度,真正从集团公司层面引起各中标法人单位高度重视、高位推动,2022年5月21日至6月13日,项目办党委书记、主任余小晴一行先后前往5家中标单位上门送中标通知书,就项目基本情况、文化建设及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含“两区三厂”建设)等内容,着重与各中标单位的法人代表及相关人员深入座谈交流,争取集团公司层面的最大支持,确保项目施工一次成优、勇争一流,为实现项目建设目标、促进多方合作共赢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中标单位进场后,严格按照招标文件规定,加快“两区三厂”方案编制,项目办牵头邀请江西省内外优秀项目办主任、行业专家及上级单位领导召开多次评审会,把好高水平策划源头关,进一步优化提升实施方案。研究编制了专项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和工点标准化实施方案,广泛调研省内外先进经验做法,深度融合标准规范和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要求,结合项目建设实际情况编制了《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标准化建设图册》,将综合场站高品质建设标准落到实处。

永临结合 发挥资源优势 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最大程度节约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沿线群众和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该项目大力推广永临结合、“投建管养运”一体化、全寿命周期资源消耗最小化等建造理念,并在建设前协议中明确相关事项。

在项目准备期,各参建单位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协调相关单位,争取多个备选用地方案。结合沿线实际,除部分标段项目经理部因地制宜通过租用地方既有建筑、升级改造相关硬件配置、完工后交付地方使用以外,在全线建成A1至A5标5个综合场站,有机融合了永临结合和“厂外无厂”的新理念,推动“分散建设”向优化配置的高质量“集中建设”转变。

新实践促成新转变

众所周知,高速公路为典型的线性工程,具有施工线路长、技术工艺复杂,运输距离长、工序交叉多,结构物众多、施工组织难等特征,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特别是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还需要重点考虑施工期交通安全保畅方案设计、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工程、新旧路拼接等问题。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直面行业痛难点,探索的“厂外无厂”布局新模式最大限度解决了传统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存在的厂站分布广、分散管理难、资源消耗大、标准化及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A1标综合场站效果图

A2综合场站实景一角

A3项目经理部

A4标力学室全景

布局集中化 凝聚建设合力 项目办立足樟吉高速沿线自然地理格局,顺应地形总体起伏平缓、沿线农田水网密布,借土填方多、取土调配困难等实际,按照集中规划、集中管理、集中生产、集中供应的原则,全线5个综合场站规划建设均在210亩左右土地范围内进行。引导各标段对土地空间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使用基础上,实现布局集中化、建设标准化,场站内各功能区科学设置,各区域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形成内部循环、外部封闭的花园式综合场站。

资源集约化 助力降本增效 紧扣改扩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便利等特点,各综合场站均紧邻樟吉高速主线,远离人群聚居地,既能满足项目安全及环保水保要求建设,又方便后续快速上路施工。所有场站采用统一钢结构全封闭建设,场地进行硬化处理。场区内道路规划总长1000米至2000米,大幅减少原材料和成品多次周转,降低运输成本和投资成本,降本增效的同时,便于各项目经理部一线指挥,在第一时间对各项决策部署及各类突发问题或事件积极响应和处理,进行统筹调度,从而大幅提高施工管理效率。

生产标准化 打造智慧工地 各标段均按要求打造“1个中心+4条生产线”,即建立数智调度指挥中心,混凝土拌和生产线、钢筋加工生产线、梁板预制生产线和小构预制生产线。生产线从物料入库、半成品加工、成品检测出库等,全过程智慧化管控。规模化推广应用成套钢筋自动化加工设备、智慧生产系统、智慧检测系统、自动喷淋养生系统、智能用电系统、“环境监测+智能联动”系统等,实时监测预警,真正实现“工艺在线、数据在线”。新的工业化模式成功推动了“传统制造”向“工业智造”转变。该项目还引入了第三方产品认证机构,实施预制构件产品的施工方案评估、驻场监造和工厂检查,最大限度提升对施工质量的控制水平,扎实推动“预制构件”向“工业产品”转变。

组图 A2标数智调度指挥中心 石新娜 摄

工人产业化 促“民工”变“匠工” 该项目主动适应交通发展需求,联合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培训机构,首次探索“生活社区+职业技能培训”的“工匠馨居”产业工人培育模式,“工匠馨居”内科学设定全体参建人员生产、生活及生态空间,完善配套服务设施,聘请专业教师授课培训,拓宽工人技能素质提升和职业证书获取渠道,通过集中化社区、物业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努力打造出一支素质优良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三型”产业工人队伍,促使其完成从“传统民工”向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转变。

形象一体化 彰显品牌效应 该项目要求各标段将项目“樟显品质 吉成美德”建设愿景和“建成高品质工程,争创詹天佑大奖”的目标贯穿始终,将“金樟润安 吉行千里”品质文化和“七彩樟吉 匠心筑路”党建文化双品牌创建及自身企业文化有机融合,实行统一场站外观颜色、统一项目标识、统一活动方案编制的“三统一”,逐步做强做优做大项目品牌,为进一步推进品牌形象一体化工作提供思想引领和舆论引导,提升项目核心竞争力,推动项目高质量发展奠定软实力基础。

新格局提升新效益

历经近一年的策划实践,樟吉高速改扩建项目依据标准规范探索打造出的“厂外无厂”布局新模式已呈现出一个清晰的轮廓,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成果已逐渐突显。

突出规模效应 提升经济效益 经综合测算,单个标段可节约征地及复垦费用87.03万元,场地硬化费用363.9万元,围栏建设费用42万元,供电、洗车、污水处理、地磅、装载机等各类设施建设费用356万元,通过提升管理效率节约人力成本253万元,共计约1100万元,全线5个标段共计节约5500万元。

统筹协调并举 提升生态效益 经综合测算,全线A1至A5标5个标段,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减少临时用地155亩,通过节约的土地复垦、场地建设等施工,可减少碳排放9113吨。所有场站内生活污水及垃圾等实行集中处理,仅A4一个标每天可实现污水净化10吨,在三年施工期内预计节约用水10800吨,减少碳排放量450吨,以实际行动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目前,该项目综合场站建设已完成90%,下一步,根据施工进度,将尽快完成沥青拌和站、水稳拌和站的建设。

助推地方经济 提升社会效益 场站集中封闭管理,最大程度减少对沿线群众的干扰,提升工人的作业环境。项目建成后,部分场站将移交给地方政府,助力地方打造经济开发区等,有利于地方更好的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避免拆除浪费的同时,还能节约地方重新建设的费用和时间,实现路地双赢。

优化施工组织 提升安全效益 依托“工匠馨居”,对工人进行集中安全教育、交底和管理,避免以往工人居住分散,安全管控难以覆盖的局面。同时,采用就近上班可大大减少工人路途中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效率更高,平安建设更扎实,安全宣传氛围更浓厚,也有助于疫情反复情况下开展更加精准高效的疫情管控。此外,“厂外无厂”模式下,所有场站风险点置于集中管控范畴内,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可立即召集应急救援队伍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和处置,将事故遏制在萌芽或初发阶段,有效降低生产安全事故风险。

“在设计阶段就从功能布局、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管理优化等多方面分析低碳耐久举措。确定布局后,通过集约节约建设场站、优化设计建管方案、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等方式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过程中,既有效强化风险管控,还能协调地方发展,降低环境影响,夯实安全保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降本增效,践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觉得我们实施的‘厂外无厂’布局新模式是一个很好的探索,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樟吉改扩建项目办党委书记、主任余小晴如是说。

猜你喜欢

场站建设
天迈科技助力深圳东部公交场站标准化建设 打造场站新标杆
重大事故后果模拟法在天然气场站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场站架空管道点蚀组合检测技术及应用
浅谈天然气场站设备及安全管理路径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考虑武器配置的多场站多无人作战飞机协同路径规划方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对天然气场站工艺管道安装技术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