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德育实践
2023-04-06宋彩宏
宋彩宏
初中物理德育中,教师必须清楚存在的具体问题,如教学目标模糊、过程模糊、效果模糊。物理学科教学中,为不断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教师应突出物理德育引导,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物理科学素养与物理逻辑思维,主动开展物理新领域的探究求知,挖掘学生的物理学习潜能。为此,教师应重视物理德育实践工作,并主动创新改革工作模式与路径。
一、初中物理德育概述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导下,为保证初中物理德育工作的质量与成效,教师应紧扣“核心素养”育人要求,落实“双减”政策教育思想与德育理念,使初中生形成物理学科的科学素养,完成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科学观的有效引领。由此可见,立德树人教育、核心素养育人、德育渗透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
分析初中物理课程可知,初中物理主要突出科学事实的观察与物理实验的探究,促使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并建构相应的物理科学模型。鉴于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时,应针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责任、科学交流、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物理观念、实践应用,开展专项教育指导启蒙。
为实现核心素养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教师应主动探索初中物理德育实践的现实路径。通过分析当下初中物理德育实践的突出问题,明确物理德育改革的具体方向,进而采取针对性的物理德育实践方案,发挥出物理德育渗透教育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推动初中物理德育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德育实践问题
新课改的素质教育改革要求中,明确指出初中物理学科的德育要求,突出对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家国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有效培养。分析实际物理德育工作现状可知,由于多种因素的融合影响,物理学科德育仍存在以下共性问题,阻碍了初中物理德育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教学目标模糊
学科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方向与指导,对教师教学活动的组织筹办,起到了定向、调控的重要作用。初中物理德育实践时,应准确界定物理德育实践的教学目标,为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指导。
在实际物理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物理德育工作目标模糊,导致物理德育工作逐渐被边缘化,最终导致物理德育实践工作成为物理学科的标签,并没有充分发挥出物理德育的现实价值与意义,阻碍了物理德育工作的开展,不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与学科品德思维的提升。
(二)教学过程模糊
笔者认为,初中物理德育实践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学过程是重要的德育渗透契机,教师应抓住德育渗透教育时机,完成润物细无声的学科德育滋润,引领学生的学科意识形态与科学思维认知。鉴于初中物理课程教学工作的特殊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主要突出物理探究与实验探索,使学生在知识积累中完成物理知识的深化学习。
在实际物理德育过程中,存在教学过程德育渗透模糊的突出问题,即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物理实验探究学习实际情况,对德育渗透工作进行拓展延伸,促使学生进行深度的德育思考,而是采取“一笔带过”的方式,简要提及相关物理德育信息,导致物理德育工作路径不断被窄化,压缩了物理德育渗透空间,阻碍了初中物理德育工作的高质量开展。
(三)教学效果模糊
物理学科德育阶段,教师必须客观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并持续有效地开展物理德育渗透,在长期的学科德育渗透熏陶下,促使初中生的物理德育思想“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全面提升初中生的物理综合学习能力、科学思维品质、社会品德素养。
受物理德育目标模糊、教学过程模糊的直接影响,导致物理德育效果模糊,无法对初中物理德育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进而导致纯说教的物理德育问题被忽视,教师不能客观认识到纯说教模式的德育缺陷,最终导致物理学科德育价值不断弱化,不利于素质育人工作目标的实现。
三、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德育渗透要点
(一)育知与育德并重
物理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理念,认识到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的统一性,不可由于重视学科知识教育,忽视了品德教育。育知与育德教育工作协同开展,才能保证初中物理德育渗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二)言教与身教并重
教师的师德修养会对教学工作起到不可忽视的影响。学生不仅基于教师的知识讲解剖析完成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会受教师言行的直接影响,进而生成相应的学科素养与科学思维。因此,在初中物理德育渗透过程中,教师应保证言教与身教的有效统一,体现出言传身教的现实价值。
(三)内化与外化并重
初中生学习成长阶段,不仅能基于物理知识学习提升自我文化知识储备,同时能基于物理德育思想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为促使学生成为一名内外兼修的优秀学习者,在物理德育实践教学中,教师应突出德育的内化与外化并重,使物理德育思想不断滋养学生的心灵、浸润学生的精神,助力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
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德育实践路径
(一)物理德育目标显性化
为解决初中物理德育目标模糊的问题,教师应突出物理德育目标的显性化,即在物理德育目标界定时,准确挖掘物理德育目标的“内涵”,并明晰物理德育渗透的具体信息,为后续物理课程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
学科教育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学目标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学科德育的内容与方法,进而对最终学科德育成效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分析物理德育工作可知,物理德育的渗透要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完成,凸显出物理德育渗透的隐蔽性。鉴于此,在初中物理德育实践时,教师应深入研究分析新课程教育标准,在考量学科知识教学要求的同时,挖掘物理学科德育目标的内涵,使德育目标显性化,实现初中物理学科育人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磁生电”相关物理内容教学时,教师提炼物理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元素,围绕“科学责任与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为实现核心素养育人要求,教师要挖掘物理德育目标,围绕“科学—技术—生活”的逻辑线路,引导学生在“磁生电”相关内容学习后,进而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科学责任与科学态度。为此,教师可设定如下物理德育目标。
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基于物理实验探究,使学生了解“磁生电”的科学原理,即导体在磁场运动时,将产生相应的感应电流。
目标二:课内德育目标
学生以法拉第提出的电磁感应定律为核心,主动收集相关物理资料,了解电磁理论与电磁研究史,进而客观认识到电磁研究的发展历程,并在收集整理中,学习物理科学家共有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目标三:课外德育目标
学生学习掌握“磁生电”相关物理课程内容后,将相关内容进行合理迁移,发现电磁感应的现实应用事例,并归纳总结电磁感应的科学发现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辩证、客观地思考物理科学知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
设定物理德育目标时,教师应突出物理德育目标要求的螺旋式上升,使初中生的物理综合学习实力与素质得到循序渐进的提升。首先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其次完成物理知识与德育思想的融合,最后突出科学精神与思想观念的升华,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学习思考,实现一体化德育目的。
(二)教学过程突出学科特点
为实现物理德育预期目标,教师应在备课时细致梳理物理德育过程,围绕物理核心素养教育要求,明确物理德育工作的具体方式方法,为德育渗透提供更多切入口,完成物理学科与德育的深度融合。
物理学科是基础性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引导学生探究总结自然生活中特殊事物的基本结构、物质的相互作用力、物体运行的一般规律,进而使学生形成科学探究思维,不断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在物理学科教学阶段,教材中蕴含的科学思想、探究方法、科学精神、合作意识,均属于特殊的德育元素,教师应对其进行合理运用,突出物理学科特点,保证物理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笔者认为,物理科学史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教师在初中物理德育实践时,应挖掘物理科学史的德育资源,提炼物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与人格魅力。在物理科学家的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坚持不懈、求真务实、去伪存真、辩证思考、实验探究、不畏艰难、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个人光芒影响下,促使初中生形成一定的科学素养与学科素养,脚踏实地地努力学习,夯实物理基础知识,向高阶物理科学领域进发。
例如,教学“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基于牛顿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的学习,学习物理科学家牛顿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教师为保证德育渗透的有效性,在德育渗透时要突出物理学科特点,即科学实验与科学探究,是在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后,引导学生验证相关科学定律,促使学生进行专项科学实验探究,并在“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探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延伸,完成对牛顿第二定律的学习认知。
在学生学习掌握物理内容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定律的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每一个物理科学定律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物理实验进行延伸,需要科学家秉持科学精神,对原有的科学认知进行质疑,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基于物理课程内容与德育思想的融合,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并形成正确的科学精神,为后续的物理学习与人生成长铺垫基石。
(三)物理德育效果具象化
为使初中物理德育工作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预期效果,教师应推动初中物理德育效果的具象化,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践行物理德育思想,完成对物理德育思想的内化吸收。在物理德育效果具象化时,教师可将实践活动作为工作抓手,有序推动物理德育工作的开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初中生学习物理德育思想后,为保证学生完成物理德育思想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检验思考所学的物理科学知识、德育思想。基于学生的自主实践,不断增强学生的主观情感体验,使学生自发地学习和思考物理德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物理德育主观认知,由理性的科学知识升华到感性的道德思想,为初中生今后的文化知识学习与人生成长铺垫基石,体现出初中物理德育实践工作开展的价值与效能。
综上所述,笔者以初中物理德育实践工作为例,阐述了核心素养育人要求下,如何高效推动物理德育实践工作,旨在说明物理德育实践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在初中物理德育创新时,教师应紧扣素质育人要求,突出物理学科教育特点,打造具有物理课程特色的德育渗透教育模式,挖掘物理德育工作的潜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