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左右互搏:闻一多学术文章的话语方式

2023-04-06向天渊

江汉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贾岛文章

向天渊 黄 波

一、小引

朱自清曾评价说,闻一多(1899-1946)有“三重人格”——诗人、学者、斗士,从时间上看,三者前后衔接、略有重叠,就精神而言,却又三位一体、密不可分,“学者的时期最长,斗士的时期最短,然而他始终不失为一个诗人;而在诗人和学者的时期,他也始终不失为一个斗士。”①1919年11月到1928年1月,闻一多创作一百多首新诗并出版《红烛》《死水》两部诗集,自此以后,除少量译诗之外,公开发表的新诗作品大约只有3首:《答辩》《回来》《奇迹》。作为学者,闻一多早年主要从事文艺评论,和新诗创作大体同步;自1927年7月发表《〈诗经〉的性欲观》,闻一多学术兴趣开始转变,特别是1930年代以后,从倡导艺术救国转而“向内走”,钻入故纸堆,誓做“杀蠹的芸香”,对唐诗、《楚辞》《诗经》《庄子》《周易》以及古代神话展开深入研究,不仅发表数十篇论文,还撰写大量表谱、传记、疏证、校勘、札记、书信等。抗战胜利后,闻一多投身于反内战、反独裁、争民主的战斗中,遭国民党嫉恨,被特务暗杀,不幸遇害。应该说,罹难之时,闻一多作为诗人大体定型,作为学者,却如日中天,假设再有十到二十年,他定会更上层楼,再创新境界。可即便如此,在新诗评论、古代文化特别是古典诗歌研究上,闻一多已经闯出一片新天地,取得巨大成就,至今仍在观念和方法上给予我们诸多启示。大半个世纪以来,包括郭沫若、朱自清、傅璇琮、费振刚、董乃斌、夏传才、黄曼君、袁謇正、邓乔彬、苏志宏、鲁洪生、刘殿祥等在内的众多学者,从个案、类别、通观等不同层面,对闻一多学术研究的方法做过阐释与评价,纷纷表彰其正本清源的立场、开阔通透的视野、刨根问底的精神、大胆新奇的想象,但对其学术文章别具一格的话语方式,并未给予特别关注。除去类钞、考证、校补、表谱以及未完成的手稿,闻一多公开发表的论著,大多汪洋恣肆、元气淋漓,而且往往以“左右互搏”的方式,营造出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的强大气场。在中国现代述学文体中,可谓独树一帜。

“左右互搏”又叫“双手互搏”,源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是老顽童周伯通为排解寂寞而创立的怪异武功,左手与右手相互攻防,后经郭靖提醒,转化成武林绝学。这里借用过来描述闻一多学术文章中常见的话语方式:自我辩难。其实,早在轴心时代,几大文明古国,如印度、希腊、以色列,已经形成相互辩难的学术风气,中国也不例外,先秦诸子大多具有鲜明的论辩色彩,汉代儒学的今古文之争、汉赋中的主客问答、魏晋玄学的有无本末之辨、宋明理学与心学的书院讲会,薪火相传,论辩精神可谓绵延不绝。一般说来,论辩须是双边行为,但也存在自我辩难的现象,最典型的要算魏晋时期的王弼。据《世说新语·文学篇》记载,王弼拜访何晏,何晏将先前谈客所论之精妙玄理转告王弼并询问道:“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除此之外,赋体文章中的主与客几乎都是虚拟人物,所谓子虚、乌有、亡是公之类,形式上是客主问答,实际却相当于作者的自我辩难。知晓以上情况,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闻一多左右互搏的话语方式。

二、自问自答:转换话轮,增强气势

(一)闻一多喜欢且善于在学术论文中设置问题

相比同一时期的其他学者,闻一多擅长在文章中设置问题,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闻一多全集》第2卷“文艺评论”部分收录47篇文章,除去介绍、提纲性质的少数几篇,其余40多篇都设置了或多或少的问题,有10篇还超过10个自设问句②。比如,《电影是不是艺术?》,全文六千多字,有22个问句;又比如,《宣传与艺术》,两千多字,14个问句。我们熟悉的《诗的格律》五千来字也有17个问句。更奇特的是,《为彝族乐舞团演出题词》总共3句话,居然有2个问句!或许有人会说,文艺评论的现实针对性强,话题本身具有争议性,设置问题予以辩难,岂不顺理成章?我们先不急于下结论,且拿朱自清的类似文章做个比较。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朱自清全集》第2卷题为“散文编”,收录《国文教学》《读书指导》《新诗杂话》3部集子共39篇文章,有问句的只有12篇,约占三分之一,总数也就20来个,仅仅堪比闻一多的一篇文章,反差何其之大!或许有人还会说,那是因为闻一多与朱自清,一狂一狷,性格不同。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尽然。闻一多与梁实秋(1903-1987),年龄相差不到4岁,都从清华毕业然后留学美国,同属新月派且是好朋友,性格颇多相似之处,还合作出版过《〈冬夜〉〈草儿〉评论》,此外,梁实秋早年也以批评家闻名,其现实针对性较强的评论文章,除《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之外,大多收入《偏见集》。较为有趣的是,闻一多的《〈冬夜〉评论》和梁实秋的《〈草儿〉评论》篇幅相差不大,设置的问题分别是14个和17个,梁实秋还略胜一筹。但一篇文章不能说明问题,我们再看《偏见集》。该著收录31篇文章,平均篇幅比闻一多的“文艺评论”多出百分之十五的样子,其中设置问题的有28篇,1至2个问句的大约占一半,10个以上的仅有4篇且篇幅较大。两相比较,还是闻一多更喜欢使用问句。

不仅是文艺评论,在古典文学研究中,闻一多生前已发表且属于阐释、论述性质的文章,同样设置了较多的问题。《闻一多全集》第10卷中的“文学史编”共9篇文章,5篇属于提纲、年表、摘录,非常客观,不宜发挥,另外4篇探究性质的文章,都设置了5个以上的问题,其中《律诗的研究》因篇幅稍长,自设问句达到15个。其他各卷中关于《诗经》《楚辞》《庄子》、唐诗、神话研究的论文,每篇都有若干问句,平均每千字达到2个,与“文艺评论”部分大体相当。也有特别突出的,比如《匡斋尺牍》,全文约1万9千字,除去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引文,不足1万6千字,自设问句达到63个,每千字约4个,频率很高。此外,《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伏羲考》《诗经的性欲观》《庄子》等都超过20个问句。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闻一多的确喜欢在评论和学术文章中设置问题,不仅如此,他还善于发问,请看以下例证:

但是为什么叫“ ”呢?是因为 之本义为升,而云气能上升,故称云气为 吗?然而云气可曰升,虹亦可曰升吗?何以古人又称虹为 呢?我以为诸家中,只有后郑训《周礼》的 为虹,宋均训《春秋感精符》的 为晕气,是切当的,其余或曰升气,或曰升云,都不免望文生义。原来这 字是个假借字,所以它的意义和训升的 绝对无关。何以知其然呢?《周礼》 故书 作资。作资,我想确乎比作 近古些。因为资字从次,次字则无论在形或义上都可以与虹云气连贯得上, 字便毫无这样的可能了。③

这段文字先是连珠炮似地步步追问,个别问句中还藏匿着答案线索,接着予以回答,再问,再答,层层推衍,气势强劲。类似的例子,在闻一多的论文中还有不少,之所以举出这一段,是因为其中的问答比较简洁、紧凑而已。

如所周知,包括现代汉语在内的大多数语言,其句子类型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疑问句又存在有疑而问、无疑而问两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闻一多的文章,有疑而问相对较少,无疑而问数量更多。

(二)有疑而问:特指问最多,是非问其次,选择问最少

从语法上讲,有疑而问的句子叫询问句,分三种类型:特指问、选择问、是非问,三者的疑问域分别是点、局部和整体④,其语法表现功能依次由弱到强:“疑问域小的问句所需要的答案信息量小,往往标志着一个话轮的结束;疑问域大的问句所需要的答案信息量大,常常标志着对一个新的话轮的诱导,也就是说,广义是非问句常常在话轮转换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⑤这里所说的“话轮(Turn)”是会话分析的基本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哈维·萨克斯等人提出,语言学家威利斯·埃德蒙森认为“话轮”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在会话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成为说话者的机会,二是指某人作为讲话者所说的话。⑥

就闻一多论文中的询问句来看,特指问最多,是非问其次,选择问最少,但无论哪一类,随着问、答角色的交替,话轮都获得转换,问答越多,转换越快。请看:

贾岛和他的徒众,为什么在别人忙着救世时,自己只顾做诗,我们已经明白了,但为什么单做五律呢?这也许得再说明一下。孟郊等为便于发议论而做五古,白居易等为讲故事而做乐府,都是为了各自特殊的目的,在当时习惯以外,匠心的采取了各自的工具。贾岛一派人则没有那必要。为他们起见,当时最通行的体裁——五律就够了。一则五律与五言八韵的试帖最近,做五律即等于做功课,二则为拈拾点景物来烘托出一种情调,五律也正是一种标准形式。然而做诗为什么老是那一套阴霾、凛冽、峭硬的情调呢?我们在上文说那是由于癖好,但癖好又是如何形成的呢?这点似乎尤其重要。如果再明白了这点,便明白了整个的贾岛。⑦

这段话设置了3个问句,每个都有疑问代词,属于特指问,需要有答案。一问一答,话轮转换,话题更新,行文跌宕起伏,对话性、论辩性话语特征得到充分体现,不仅如此,内容上也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直至最终揭示晚唐出现贾岛现象的根本原因:时代疲惫不堪,思想和感情都需要休息,“休息,这政治思想中的老方案,在文艺态度上可说是第一次被贾岛发现的……从这观点看,我们不妨称晚唐五代为贾岛的时代”,而且“每个在动乱中灭毁的前夕都需要休息,也都要全部的接受贾岛,而在平时,也未尝不可以部分的接受他,作为一种调济,贾岛毕竟不单是晚唐五代的贾岛,而是唐以后各时代共同的贾岛。”⑧这样的论证与判断,让这篇文章成为贾岛研究中里程碑式的成果:“如果说,贾岛是第一个在文艺态度上发现了‘休息’方案的人,那么闻一多则是第一个末世贾岛现象的发现者和论述者。”⑨的确,文章的成功,与巧设问题、追根溯源进而直抵本质的思维与话语表达方式密切相关。

(三)无疑而问:设问少,反问多

无疑而问又分设问、反问两种形式。既然是无疑而问或明知故问,其首要目的就不是获取答案,而是达成某种修辞功能。具体而言,设问的作用是“提醒注意,引导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波澜起伏,有所变化”;反问的作用则在于“加强语气,强调观点,构成心理上的优势”。⑩

从具体文本来看,闻一多的学术论文更喜欢使用反问句。典型的例证是《类书与诗》。该文首先界定“类书”的性质,然后举证唐代类书数量惊人、官修比例很大,进而提出问题:

一个国家的政府从百忙之中抽调出许多第一流的人来编了那许多的“兔园册子”,这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岂不滑稽?⑪

从形式上看,这是反问句,答案就在问句之中,否定式发问,意味着肯定性答案。但闻一多反其道而行,紧接着对此种“滑稽”之论予以否决、反驳:

不,这正是唐太宗提倡文学的方法,而他所谓的文学,用这样的方法提倡,也是很对的。⑫

真可谓陡起波澜、出人意料,充分印证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道理。随后,作者从六朝时期顺流而下,由隋至唐,阐释“文学便不能不愈加实际化”,“便终于被学术同化”的历史事实。在具体论证中,有“更不能不”“实在已经是”“既……,又……,于是……”“便不能不”“便终于”等一系列关乎逻辑推衍的连接词,行文气场强大,势如破竹。接下来,依次讨论这种情形所带来的三个后果:章句的研究、类书的编纂、文学本身的堆砌性。在两千来字的阐释中,共用6次反问、1次设问⑬,对三种后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细致剖析与辩驳,最后得出结论:“唐初人的诗,离诗的真谛是这样远,所以,我要说唐初是个大规模征集词藻的时期。我所谓征集词藻者,实在不但指类书的纂辑,连诗的制造也是应属于那个范围里的。”⑭《类书与诗》就这样抽丝剥茧、披沙拣金,诊断出唐初诗歌的病征及其原因,为品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是非功过做好了铺垫,当然,那是题为《四杰》的另一篇文章所完成的任务。

三、虚拟对话:辩论商榷,引起共鸣

(一)闻一多喜欢且善于和虚设之“你”进行对话

闻一多学术文章中还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直接与第二人称“你”进行对话,营造出辩论、商榷的氛围。其实,中国古代文化中“设辞对问”的“主客模式”可谓源远流长,早期兵家以“主客”论兵,《论语》《庄子》《列子》以及屈原的《卜居》《渔父》都采用主客问答模式,这对汉代辞赋有直接启示,进而又对后世诗文甚至诗文评产生影响,南北朝时期范缜的《神灭论》、唐代张为的《诗人主客图》、宋代苏轼的《赤壁赋》、明清时期的某些小说序跋,都是典型例证。闻一多熟悉古代文化,从中获得启示的可能性非常大。

在闻一多的古典学术论文中,与虚设人物“你”进行对话的篇章,最典型的就是《匡斋尺牍》,其他如《歌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诗经〉的性欲观》《庄子》《屈原问题——敬质孙次舟先生》《宫体诗的自赎》《贾岛》《杜甫》《英译李白诗》等,都采用这种方式。他的文艺评论文章也不乏此种现象,比如《黄纸条告》《评本学年〈周刊〉里的新诗》《诗人的蛮横》《戏剧的歧途》《时代的鼓手——读田间的诗》《画展》等。与文学创作相似,学术论文中与虚设之“你”进行交流、碰撞,同样能够拓展思维空间,多维度、思辨性地阐发作者的观点,还能移步换景,波澜起伏,增强文章的亲切感、趣味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虚拟对话的几大功能

具体来看,闻一多学术论文中虚拟对话的话语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之一:交流与商榷。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匡斋尺牍》。该文由14小节构成,作于1930年代初,彼时闻一多任教于青岛大学,1934年《学文月刊》第1卷第1、3期刊载前10节,后4节由梁实秋于1967年公布。虽然名为“尺牍”,但该文并未透露收信人的任何信息,第一节开头讲:“说起回信何以来得这样晚,撇开了事忙一类的遁词,还有一个较正大的理由。你提出的几个问题……”这样一来,就将虚拟情形真实化了,可谓假戏真做,后面虽不是每节都遵循书信格式,但也偶尔照应一下,尤其是与“你”对话的情形在前10节中都存在。整体来看,全文语气相对平和,大多属于平等交流与商榷。请看:

你这回读诗,我想,《芣苡》是凭着它的劣诗的资格,不是好诗的资格,而赚得你注意的。如果这样是你当时的印象,我毫不诧异。但这只是你的印象。对不对,还待商量。至于给你留下发生这印象的余地,似乎责任又该《芣苡》负。惟其如此,《芣苡》才有讨论的价值。因为《三百篇》里这样的诗很多,而《芣苡》又是其间最好的例,所以它便有提早讨论的必要。这首诗你果然选对了。⑮

这样的话语方式,带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哲学家马丁·布伯说过:“当我们使用‘你’这个词时,语境中就必然隐含着基本词‘我—你’之中的‘我’。”⑯从日常经验来看,“我与你”远超“我与他/它”,是最直接、最亲密的关系;而在马丁·布伯看来,“我与你”的连接是最为真实、纯洁、神圣的“相遇”,可以比肩而立、相互照亮。阅读这样的文字,油然而生亲切之感。

功能之二:质询与辩驳。设置一个“你”,让“你”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对“你”进行质疑和反驳,不仅能营造氛围,增强气势,还能加大说服力。请看以下这段充满质询的文字:

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在桃花,结子是快乐的满足,光荣的实现,你晓得吗?对于五更风,她是感激之不暇的。结子的欲望,在原始女性,是强烈得非常,强到恐怕不是我们能想象的程度。不信,看《三百篇》便知道。例如《螽斯》《桃夭》《椒聊》不都是这样欲望的暴露吗?这篇《芣苡》不尤其是母性本能的最赤裸最响亮的呼声吗?正如它的表现方法是在原始状态中,《芣苡》诗中所表现的意识也是极原始的,不,或许是生理上的盲目的冲动。⑰

这里使用了3个问句,第一个属于是非问,因为是虚拟对话,没有非答不可的必要。其余两个都是反问,承接前文,加之有“尺牍”作为语境,当然是在向“你”发问,营造出强烈的现场感,获得当面对质的力量和效果。

除了质询,还能对“你”的看法进行辩驳,达到从反面再次论证自己观点的效果:

然而兮字省去,究竟是一个损失。“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试把兮字省去,再读读看,还是味儿吗?对了,损失了的正是歌的味儿。你说那不过是声调的关系,意义并未变更。但是你要知道,特别在歌里,“意味”比“意义”要紧得多,而意味正是寄托在声调里的。⑱

这是《歌与诗》(1939)中的一段,作者先亮出自己的观点并举例正面阐释,再用反问来加强说服力,然后由虚设的“你”从另一角度提出不同看法,接下来对“你”的看法进行辨析和批驳。如此一来,不仅自己的观点更加牢固,行文也变得错落有致,跌宕多姿。

功能之三:提点与教导。我们还是以《匡斋尺牍》为例。在第三小节中,作者抄录《芣苡》全诗并稍作解释之后写道:

换言之,除了一种机械的节奏之外,你并寻不出《芣苡》的“诗”在哪里——你只听见鼓板响,听不见歌声。在文字上,唯一的变化是那六个韵脚,此外,则讲来讲去,还是几句原话,几个原字,而话又是那样的简单,简单到幼稚,简单到麻木的地步。艺术在哪里?美在哪里?情感在哪里?诗在哪里?——你该问。⑲

这段话中虚设的“你”,看似个体,实则代表普通读者,对“你”内心困惑的揣测,也是对“我们”阅读感受的描绘。接着抛出的几个问题,既是提醒“你”该怎样去思考,也是向读者指明解困之策。与此同时,还设置了悬念,激起阅读的欲望。

功能之四:综合效应。1929年11月,闻一多在《新月》发表《庄子》一文,其中一段,既有反驳、商榷,也有指点教导,将虚拟对话的形式用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或许你要问:《庄子》的思致诚然是美,可是哪一种精深的思想不美呢?怎见得《庄子》便是文学?你说他的趣味分明是理智的冷艳多于情感的温馨,他的姿态也是瘦硬多于柔腻,那只算得思想的美,不是情绪的美。不错。不过你能为我指出思想与情绪的分界究竟在哪里吗?唐子西在惠州给各种酒取名字,温和的叫做“养生主”,劲烈的叫做“齐物论”。他真是善于饮酒,又善于读《庄子》。《庄子》会使你陶醉,正因为那里边充满了和煦的、郁蒸的、焚灼的各种温度的情绪。向来一切伟大的文学和伟大的哲学是不分彼此的。你若看不出《庄子》的文学,只因他的神理太高,你骤然体验不到。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就下界的人们讲的,你若真是隶籍仙灵,何至有不胜寒的苦头?并且文学是要和哲学不分彼此,才庄严,才伟大。哲学的起点便是文学的核心。只有浅薄的、庸琐的、渺小的文学,才专门注意花叶的美茂,而忘掉了那最原始、最宝贵的类似哲学的仁子。⑳

先借虚设之“你”以连续发问的方式提出不同看法,且理直气壮地表明:《庄子》“只算得思想的美,不是情绪的美”。接下来,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进行辩论,首先承认“你”说得“不错”,随即以反问方式加以辩驳,再引出典故,用和“你”协商的口吻,呈现自己的观点:“向来一切伟大的文学和伟大的哲学是不分彼此的”。看似激烈交锋,实则举重若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接着又以教导的口吻,解释“你”之所以判断失误的原因,进而辨析文学与哲学之关系的理想境界,呼应前文提出的看法:庄子“思想的本身便是一首绝妙的诗”㉑。

总的说来,在学术文章中,无论是特殊问、是非问,还是设问、反问,又或者是虚拟对话,从本质上看,都是作者“左右互搏”式的自我辩难与商榷。这种话语方式,并非闻一多的独门绝技,但在他的笔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仅多维度、多方位揭示出研究对象的繁复意蕴,还让学术文章显得抑扬顿挫、张弛有度、气势恢弘,成为独具魅力的“学术美文”㉒。

四、原因与启示

如上所述,闻一多的学术文章善于自我辩难已是不争之事实。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是,闻一多为何喜欢且擅长此种话语方式?时至今日,又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首先,我们知道,闻一多出生于书香世家,先入改良家塾,后到武昌就读新式小学、民国公校、实修学校,既打下坚实的国学基础,又接受新思想的洗礼。1912年冬,年仅13岁的闻一多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直至1922年夏留学美国,前后将近10年,与新文化运动一起成长,可谓名副其实的“五四一代”。清华没有多少传统文化的包袱,学生非常活跃,闻一多因为“写字秀遒,作文华美,图画高明,口才卓绝”㉓,“始终是各种组织的核心人物:他一直担任着辛酉级级长或会长之类的职务”㉔,经常参加中英文演讲和辩论比赛,总是能够取胜、获奖。此外,他还积极编剧、参与演出,热衷戏剧改良运动。这些从少年到青年时期的丰富经历,培养、造就了他出色的论辩才华、戏剧化的思维方式,而我们所揭示的自我辩难、虚拟对话,正是这些精神品格在学术研究中的具体表现。

其次,闻一多对从事古典学术研究的目的有清醒认识。他在致臧克家的信中曾以“杀蠹的芸香”自喻:“你想不到我比任何人还恨那故纸堆,正因恨它,更不能不弄个明白。你诬枉了我,当我是一个蠹鱼,不晓得我是杀蠹的芸香。虽然二者都藏在书里,他们作用并不一样。”㉕他所说的“蠹鱼”不仅指古代典籍中虚伪、腐朽的内容,“尤其那圣人或‘圣人们’赐给它的点化”㉖实则“深文周纳”㉗之处。这样一来,芸香杀蠹就是“把假冒的、错误的、没有用处的、没有意义的文化清除掉,而给我们以真实的、正确的、有用的、有意义的文化。”㉘闻一多去世之后,郭沫若发文称赞说:“他虽然在古代文献里游泳,但他不是作为鱼而游泳,而是作为鱼雷而游泳的。他是为了要批判历史而研究历史,为了要扬弃古代而钻进古代里去刳它的肠肚的。”㉙这与闻一多的自喻高度吻合,都强调其学术品格的战斗性与批判性,而以“左右互搏”的话语方式进行辩难,既是这种品格的外在表现,也是达成这种品格的理想途径,可谓是形式与精神的高度统一。

最后,闻一多既是画家,也是诗人,语言凝练,注重形式,其学术研究也显出强烈的艺术气质。在他的论文中,“我”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主体意识特别鲜明,诗性表达相当普遍,感叹号更是随处可见。这些都表明,闻一多善于营造氛围、渲染情绪,加上严谨的思辨演绎,其学术文章自然显得气势磅礴、元气淋漓,充满迷人的魅力。

时至今日,闻一多去世已经大半个世纪,他的伟大人格和爱国主义精神仍然在鼓舞、激励着我们。同样,在人文学科的表达规行矩步、千人一面的今天,回望闻一多既任性豪放又细致绵密的话语方式,或许可以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我们打量过去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见贤思齐,力争像他那样创造出有深度、有激情、有味道的学术成果。

注释:

① 朱自清:《开明版〈闻一多全集〉序》,《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42页。

② 本文进行统计时,都不包括引文、转述中的问句。

③ 闻一多:《高唐神女传说之分析》,《闻一多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

④⑤ 参见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

⑥ 参见周红编著:《汉语研究方法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206页。

⑦⑧ 闻一多:《贾岛》,《闻一多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7、60—61页。

⑨ 邓乔彬、赵晓岚:《学者闻一多》,学林出版社2001版,第378页。

⑩ 马洪海主编:《现代汉语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386页。

⑪⑫⑭ 闻一多:《类书与诗》,《闻一多全集》第6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5、8—9页。

⑬ 使用的反问词有“又何尝”“岂不是”“许不算”“不干脆就是”“又何尝”“不简直”;设问句是“比起前面那两只名句如何?”

⑮⑰⑲㉖㉗ 闻一多:《匡斋尺牍》,《闻一多全集》第3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02—203、205、202、199、214页。

⑯ 马丁·布伯:《我与你》,任兵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年版,第2页。

⑱ 闻一多:《歌与诗》,《闻一多全集》第10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页。

⑳㉑ 闻一多:《庄子》,《闻一多全集》第9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10、8页。

㉒ “学术美文”的特点是“充满了史家的睿智和胆识,哲人的深思和敏锐,诗人的激情和细腻,至如表述之优美,描绘之形象,比喻之生动,笔调之诙谐,覃思浅语,隽词妙笔,可谓比比皆是。”参见邓乔彬、赵晓岚:《学者闻一多》,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51页。

㉓ 浦薛凤:《忆清华级友闻一多》,转引自闻黎明编著:《闻一多年谱》,群言出版社2014年版,第21页。

㉔ 刘志权:《闻一多传》,团结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㉕ 闻一多:《致臧克家》(1943年11月25日),《闻一多全集》第12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㉘ 刘殿祥:《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价值取向略论》,《光明日报》2011年2月14日。

㉙ 郭沫若:《论闻一多做学问的态度》,《大学》第6卷第3、4期合刊,1947年8月20日。该文后作为开明版《闻一多全集》的《序》。

猜你喜欢

贾岛文章
贾岛寻医记
文章词不达意如何破
文章导读
贾岛碰瓷
歌声嘹亮
歌声嘹亮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贾岛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