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04-06何祎鸣

新长征 2023年1期
关键词:斗争中国式现代化

■何祎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向全党全国人民庄严发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召,并就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阐释,充分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系统性、科学性与优越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科学指引与实践路径。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百年来,党领导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的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最终实现了现代化在中国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更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自信、越走越宽广。

理论与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博大精深,道路选择兼具世界各国现代化探索的普遍性规律与立足自身国情的独特性特征,但究其本质是一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因此,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政治前提。我们要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定做到“两个维护”,牢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以更加高昂的姿态接续奋斗,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关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砥砺前行,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

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方向指引

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话语霸权,在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走自己的路”,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现代化生动实践的完美结合,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而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方向指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决心和信心,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才能保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奋勇前进。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难点和重点在于必须持续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造中回答好社会主义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这一重大问题。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越性引领现代化建设。在政治建设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经济建设上健全中国特色会社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文化建设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建设上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各方面制度的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全面现代化厚植中国式现代化制度保障、加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另一方面,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各个领域的巨大成就进一步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并不断赋予其新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4万亿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提升到18.5%,稳居世界第二位,国际话语权、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551美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跃升,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必将进一步助推生产关系的优化调整,有利于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追求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明显超越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以资本为核心的排他式现代化道路,虽然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和发展,但是也将资本的贪婪、阶级间剥削发挥到极致,导致物质主义膨胀、两极分化严重、霸权主义盛行,其结果注定不可持续,当下的“西方之乱”就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西方现代化诸多难以调和的现实弊端。

中国式现代化秉承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践行“发展为了人民”。时刻谨记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大幅增进民生福祉。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践行“发展依靠人民”。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和重要依靠,今天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带领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不同于其他国家,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庞大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其难度与挑战可想而知,但只要充分相信人民、最大限度集中民智、汇聚民力,必将凝聚起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践行“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少数人的现代化,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通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底色更加鲜明、更加亮眼。

四、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就是在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础上,全面解放思想、勇于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背后是体制机制的不平衡不充分,体制机制的不平衡不充分背后是改革开放的不平衡不充分。因此,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来说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持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即持续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与立场原则,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牢牢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牢牢掌握改革开放主动权;另一方面应遵循科学方法论,正确处理好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时效度”,稳中求进,进而有为。在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抢抓发展机遇,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稳步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

五、坚持发扬斗争精神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力量

斗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秀品格。社会在矛盾运动中持续前进,矛盾无处不在,斗争就无处不在。我们党依靠斗争创造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要依靠斗争赢得未来,以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增强斗争意识,充分认识到这场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交汇,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更是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战略安全环境不断恶化,国际社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大幅增加,加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其难度与挑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对其提前客观研判、积极有效应对。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必须提高斗争本领,斗争精神实质上是责任担当与能力要求的有机结合。因此,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要牢牢把握斗争的主动权,以正确的斗争方向、立场和原则,正确的斗争策略化危机为转机,化挑战为机遇,依靠坚决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依靠顽强斗争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胜利。

猜你喜欢

斗争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中国式性感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