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思考
2023-04-06王培娟
王培娟
常州捷佳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从宏观发展上来看,管理会计的应用已经掀起了一股现代企业发展的新浪潮,但是其发展快、应用迅速,相关的理论和体系等多引用国际内容,本土化概念还有待完善,但是就市场构成来看,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要想融入市场,参与竞争,就必须积极引入管理会计概念;从企业微观需求上来看,管理会计作为一项有力的财务管理手段,对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方面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管理会计与成本控制概念界定
所谓管理会计,就是从传统会计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企业会计分支,是一门专业学科。通过对财务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企业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以及控制等职能,如果说财务会计是为企业“记录价值”,那么管理会计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有如下几个明显特点:
服务对象。管理会计也叫“对内会计”,着重为企业管理部门有效改善生产经营进行最优决策及时地提供有用的财务与管理信息,参与企业经营管控,而财务会计也成为“对外会计”,其服务对象是外部有关方面。
工作中心。财务会计面向过去,管理会计针对未来。通过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信息,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以达到评价经济活动的目的。
程序方法。财务会计有固定的工作模式和程序,且受到相关会计准则等的约束,而管理会计则对企业自身服务,其工作模式和程序灵活多样,目的在于更准确简单地传递信息。
所谓成本控制,就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内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系列预防调节措施,保证成本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管理行为。在不同情况下企业成本控制的分类也有所不同:
按照控制的时间分类,包括事前成本控制、事中成本控制以及事后成本控制。事前包括产品投产前的设计、试验等内容,对涉及到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规划;事中主要是按照成本标准控制费用,同时预测未来成本发展趋势,并遏制浪费苗头,同时反馈成本偏差信息;事后则是对实际成本形成后的综合分析,发现其与目标成本脱轨的原因,确定责任归属。
按照控制的对象分类,包括产品成本控制和质量成本控制。前者指生产产品全过程的控制,后者指质量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有机结合。
按照控制的手段分类,包括绝对成本控制和相对成本控制,前者侧重于“节流”,主要是针对各关键节点的控制,控制浪费;后者则注重“开源节流”,除了节约措施之外,还要充分利用生产能量,以达到相对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
(一)从财务角度控制企业运营,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管理会计属于企业财务的一部分,它能够从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中发现企业当下经营的优劣势,进而调整企业经营重心。从财务角度出具意见,最终其调整效果也会通过量化的数据展现,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能够发现有效的管理会计可以降低企业成本控制的结构复杂率,高效提升企业的经营业绩。
(二)实现企业价值转换,提升市场竞争力
企业要想在经济市场持续生存,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客户需要,即站在客户角度考虑问题,不断吸引客户,挖掘市场潜在消费力,始终让客户在企业的营销体制内,不断培养客户的忠诚度,这样才有利于企业扩大经营。而管理会计能够通过定量的数据分析优化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营销策略,通过营销资源的投入调整,提高客户对产品的接受度和满意度,这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盘活企业存量资金,提高企业资金周转率
企业之所以进行成本控制,是因为其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存在浪费、损坏的相关问题。管理会计能够对企业的销售量进行综合衡量,以此确定企业生产和采购规模,最大限度控制库存积压,盘活企业存量资金,不仅避免了存货成本风险还提高了资金的流通速度,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营运管理能力。
三、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问题
(一)全员性应用不到位
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并未形成全员控制,只局限在个别部门或人员身上。一方面,制造企业管理层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表明,只有得到企业管理层支持的策略、措施等其应用效果才会越明显,但制造企业一直以来的管理重心都在前端产品生产和市场开发上,对于起辅助作用的财务管理工作来说重视度明显不足,且制造企业作为典型的粗放式管理企业,其成本控制也多集中在整体控制上,精细化程度不够,例如水电、公共区域管理等,这些细节方面的成本支出明显被忽视;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并未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大多数都由财务部门牵头兼任,这也直接导致应当面向企业全员的成本控制工作成了财务部门的片面行为,不利于成本控制作用的发挥,甚至很有可能因为财务人员的操作不当、对制造企业其他部门的成本消耗情况不了解等情况,反而增加了成本支出。
(二)现有信息系统的支持力度有待考察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其主营业务与上游供应商、下游销售端等关联度较高,其中涉及到采购、存储、领用、生产以及销售等多个环节,其各个环节应用的系统软件也各有不同,系统供应商不同,且信息系统上线时间不同步,各环节应用程度不同,系统间的对接明显不到位。以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为例,目前,虽然制造企业上线了财务管理系统,但是企业财务数据在迁移过程中复杂性高、碎片化明显,且部分财务上的工作仍依靠手工处理、汇总,未完全实现自动化处理,也增加了线上合并的难度,阻碍了管理会计的真正落地,甚至增加了线上线下的沟通成本,违背了企业成本控制的理念。
(三)管理会计成果转化困难
虽然信息系统的应用未完全达到理想状态,但各项管理会计工具的应用也让企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从整体上来看,企业的管理会计成果较零散,尚未达到规模化、标准化以及制度化的要求;从企业单个部门的成本费用控制指标来看,无法真正检验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更无法发现管理会计在成本费用控制中发挥的作用,管理会计的成果转换较为困难,无法具体化显现。
(四)组织结构的包容性有待提升
管理会计作为后期新加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对原有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都造成了一定冲击。除了人员工作内容的调整外,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和岗位分布等也要随之产生变化,但是专注发展的制造企业在该方面工作明显不够。其一,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上未体现出管理会计的地位,现有的管理模式上无法满足管理会计的工作需要,并未单独出管理会计的职责内容。由于其主要集中在财务部门,大部分工作都有财务人员进行,无法保证管理会计下的成本控制质量;其二,企业管理会计制度缺失,作为制作企业,其受传统会计核算和监督影响深远,在缺乏制度的约束和指导下,管理会计发展缓慢,无法深刻融入到企业的实际操作上,出现了明显脱节现象,直接削减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思考
(一)提升企业全员思想认识
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不仅在于财务数据,更多的在于业务数据,包括企业内外各种相关信息,因此管理会计虽有固定的岗位和人员,但是其在成本控制中的成功应用,离不开企业全员的努力与支持。首先,加强制造企业管理层的思想认知,使其客观地认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发挥管理层的带头、权威作用,将管理会计全员参与的压力传下去,通过内部网络宣传、主题讲座、政策引导等,多措并举;其次,强调管理会计的“普适性”,让企业全员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并非完全属于财务人员的工作,自身或多或少也是管理会计中的责任体之一,承担着提供数据、协助管理的角色,尤其是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更是需要企业全员的配合。
(二)加大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信息化建设是制造企业进一步提升基础工作水平的重要保证。在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先进管理理念并行的局势下,制造企业只有积极引入信息化,并将信息化与企业自身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市场。一方面,制造企业需以会计准则为基础,在保证业财相关业务处理一致的情况下,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基本会计核算规范和方法,加大如资金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以及业务管理系统等的应用,有效地将线下数据逐步迁移到线上管理,充分发挥大数据、物联网等筛选管理作用,提升企业财务工作效率,为管理会计的落实提供准确数据;另一方面,在企业对各项系统软件应用熟练后,需打开系统间的渠道接口,统一数据口径、数据标准,实现数据无差别传输,强调企业财务共享。其中,制造企业尤其注意的是,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并非短期性阶段性行为,而是需要持续、长期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制造企业要做好规划,避免投入资源过多或短缺,都会对信息化系统的持续工作造成影响。
(三)通过考核强化价值转换
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还需要发挥业绩考核的作用,对业绩考核指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具体的人身上,同时强调预算管理,发挥预算管控的均衡调节作用,紧密结合企业运营需求,发挥考核指标的引导、激励作用,稳步强化企业的价值转换。先看预算管理,强调预算管理的全过程管控,从预算管理编制入手,严格执行“两上两下”的预算执行程序,强调预算分析汇总,全面覆盖企业资金等资源,将预算管理的效果与相关人员的薪酬绩效结合,强调预算考核,加以警醒,发挥管理会计的分析作用,以此提高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再看管理会计分析结果的应用,制造企业必须加大对管理会计数据的利用,注重不同数据间的融合,以此提升企业决策的科学性、标准型,将企业的发展目标成本控制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充分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价值,稳步推动企业进步发展。
(四)优化企业现有组织队伍
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成本控制中的作用,最终都是通过具体执行人员表现出来,因此除了企业全员环境、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外,还要强调职员的自我管理意识,不断扩充其知识体系,使管理会计在制造企业的应用能够保持稳定的进步。针对企业内部已有的人员,制造企业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定位和整体框架优化现有的财务队伍,构建业财一体化管理模式。从企业层面出发,为相关职员定制个性化的培训计划,为其提供学习机会,丰富其知识体系,尤其注意管理会计引入后的财务岗位设置调整,强调财务程序的建设,加强企业上下联动,强调管理会计的对上服务、对下总结能力,保证内部管理的一致性,对复杂且不规范的业务进行梳理,加强内部沟通,尤其是业务与财务部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模式,创建和谐的文化氛围。此外,企业还可从外部直接引进复合型人才,明确管理会计应用下制造企业所需人才类型,给定标准,打开外界招聘渠道,积极吸纳优秀人才,全面提升企业的管理会计质量,也要注重这部分人员的新人培训、专业培训等工作,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到制造企业的工作环境中。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成本控制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价值。通过本文对相关内容的论述,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一,制造企业对管理会计以及成本控制、二者综合运用等的思想认知不深入;第二,制造企业现有的信息化水平对管理会计落地的支持力度较弱;第三,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战略目标确定上的作用表现不明显;第四,企业复合型财务人才较为缺失。同时本文也从如下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强化制造企业全员对管理会计的思想认知,创建基本的文化氛围;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拉近制造企业与现代企业的距离;通过预算管理、业绩考核等加大管理会计的应用,将其作用反映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成本控制上;注重培养专业的管理型会计人才,从根源上不断提高管理会计的质量。本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笔者对相关文献、理论等解读不到位,且实务经验较为缺失,提出的观点、策略等也不深入,指导性欠缺。此外本文阐述的主体是制造企业,对其他行业、领域的指导作用未知,未来会加强该方面的学习,力求提出更具实操性的优化策略,帮助指导企业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成本控制中的作用,不断提高企业发展质量。但就目前制造企业的管理会计应用现状来看,在未来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