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体现*

2023-04-06陈奕文

陶瓷 2023年2期
关键词:陶艺家艺术创作陶艺

陈奕文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江苏 淮安 223001)

我国现代陶瓷艺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传统陶瓷艺术以实用性和装饰性为主,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其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极具张力的表现特点、十分强烈的寓意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内涵和审美理念。近代以来因历史等原因,我国传统文化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陶瓷艺术也不例外。我国陶瓷艺术人才的培养甚至沿用的是西方的教育训练体系,陶瓷人刚开始接触的也是西方陶瓷的创作方法,这使得我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西方化比较严重。受此影响,我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出现了以西方陶艺为主的思想,对我国优秀的陶瓷文化缺乏了解,盲目追求西方陶艺的创作理念和创作方法,这是文化不自信的体现。因此,将文化自信理念融入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十分重要。

1 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文化自信的现状分析

1.1 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忽视

由于现代陶瓷艺术侧重于对陶艺家内心情感和现代观念的表达,更主张突出个性和自由。如果传统艺术是土与火的碰撞,强调的是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代陶瓷创作过程中已经充分掌握了高温与火候。现代陶艺更加注重的是瓷土和彩釉的探索,使得现代的瓷器色彩多样、造型各异。现代陶艺更加追求的是作品所体现出来的陶艺家的设计理念,忽视了传统陶瓷艺术的工艺性,缺乏对瓷土和工艺的追求,盲目地追求新理念。现在很大一部分陶艺作品有着明显的工艺缺陷,而陶艺家往往会用设计理念来搪塞公众。在烧制瓷器的过程中,色彩淡了可以加点油漆,瓷器裂开可以加上特质胶水再回炉重造,瓷器烧制变形那就是独特的现代设计艺术。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对传统陶瓷工艺的忽视,导致现代陶艺的审美过于宽泛,在传统陶瓷艺术标准下视为残次品的瓷器,反而备受现代陶艺家的追捧。“现代”二字仿佛成了陶瓷作品创作失败的借口,粗制滥造的陶瓷作品充斥在市场上,直接影响了现代陶瓷艺术发展。

1.2 创作中盲目追求多元性

现代陶瓷艺术和现代社会一样是多元开放的,同时也是浮躁的。由于对多元化的盲目追求,导致陶艺家很难静下心来专注于设计理念和制作工艺,为了表达自己独特的创作理念,强调自身的创新意识,陶艺家往往剑走偏锋,仿佛越特殊的东西就是越好的。陶艺家对创新、多元的设计理念的追求往往陷入迷失自我的情况中,导致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创作中充斥着西方标准、西方文化和现代理念,找不到中国现代陶瓷艺术的根基所在,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缺乏惟一性且缺乏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长此以往,中国的现代陶瓷艺术只是表面上的繁荣,最终会因缺乏自身特色而被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1.3 轻视传统陶瓷艺术,重视西方陶瓷艺术文化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天灾人祸等使中华儿女仿佛置身于一片黑暗中。这时西方文明夹杂着西方文化,给当时的知识分子带来了一丝光亮,大部分人觉得传统的中华文化已经过时,盲目地追求西方文明。现代陶艺文化深受这种思潮的影响,传统的制作工艺、制作理念被摒弃,反倒是西方陶艺文化大受追捧。不少人把西方标准奉为先进,而对于中华传统的陶艺文化丧失了自信心。再加上目前我国陶艺创作者大部分接受的是西方的艺术培养体系,受西方陶艺文化的影响较深,对中华传统陶艺文化存在错误的认知,导致轻视传统陶瓷文化,重视西方陶艺文化,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严重缺乏文化自信。

2 文化自信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分析

2.1 有利于对中华传统陶艺文化产生正确的认知

中国的陶瓷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制作工艺精良,自出现以来引领世界潮流,在中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陶瓷一直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其中明清时期是我国陶瓷技术发展的巅峰时期,同时也是我国瓷器外销的重要时期,中国瓷器传入欧洲之时,备受欧洲皇室和贵族阶级的追捧与喜爱,收藏精妙绝伦的中国瓷器成为当时各国崇尚文明、追求高雅乃至炫耀国力的象征。清代末年随着国力的衰退,中华传统的陶艺文化也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使得西方陶艺一跃成为世界陶瓷文化的中心。这导致大部分人对我国传统陶艺文化不看好,认为传统陶艺重工艺、重内涵、追求精湛的制作手段已经过时,盲目地把西方陶艺文化视为真理,进而导致现代陶艺创作者西化严重,在追求西方标准和西方理念的同时,失去了对自我的认知。树立文化自信的理念,有利于加强陶艺创作者对中华传统陶艺文化的认知,让我们在学习外来文化时有辨别的能力,在历史潮流中有立足之地。

2.2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陶艺文化

传统陶艺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陶瓷艺术经过千年的积淀,不断地吸收和接纳外来优秀文化,陶瓷艺术创作者精益求精提高了工艺水平,造就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陶瓷工艺和卓越的陶瓷艺术。树立文化自信的理念,有利于加深当代陶瓷创作者对传统陶瓷文化的认识,让陶艺创作者成为优秀传统陶艺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和发扬者。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融合最新的创作理念,在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传统陶艺文化,让传统陶艺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向世界。在文化自信的引领下,现代陶瓷艺术将能够更加鲜明地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领域营造出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使中华优秀传统陶艺文化得以在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继续薪火相传[1]。

2.3 有利于更好地学习和借鉴外来陶艺文化

对于外国先进文化,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借鉴不同文化之间的精华,真正达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境界。理智地面对先进文化,分析自身的不足,要有所取舍,学习并不是一味地接受,也不是盲目崇拜,忽视自身的优势所在,贬低自身,仿佛先进的文化就全都是好的。我国很多陶艺师就犯了这样的错误,接受了西方陶艺文化的熏陶之后,轻视我国传统陶瓷文化,忽视我国陶瓷艺术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把西方理念和西方标准奉为真理,生搬硬套西方陶瓷艺术文化,把它运用到我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最终结果只能是“东不成,西不就”。学习外来文化时,树立文化自信的理念,以中华优秀陶艺文化为基石,懂得取舍并学会消化吸收,汲取外来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丰富和发展本土文化。在对外陶艺文化交流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应立足于本土实际,与我国陶艺文化的价值理念和制作工艺相结合,最终为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2]。

3 文化自信为指引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发展策略

3.1 加强对传统陶艺文化的弘扬力度

传统的陶艺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要在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充分体现文化自信,就必须加强对传统陶艺文化的弘扬力度。加深陶艺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让传统陶艺作品从博物馆中走出来,拉近优秀传统陶艺文化与人们间的距离。甚至可以毫无保留地将传统陶瓷的制作工艺和制作理念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给观众,让人们了解古人烧制瓷器的情形,明白瓷土是如何一步步经过烧制变成精妙绝伦的瓷器,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制瓷人又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找到合适的瓷土,如何调配、烧制、上色,最终才能完成瓷器制作。在没有现代技术支撑的情况下,又是如何掌握制瓷的温度和时间。通过纪录片的形式不仅传播了传统陶艺文化,还使得人们在观看纪录片时对陶瓷产生深刻的认知,让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到陶瓷艺术,同时也传播了中华优秀的陶艺文化,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

3.2 以文化自信为理念培养专业的陶艺人才

弘扬传统陶艺文化是为了增强人民的文化自信,那么以文化自信为理念培养专门的陶艺人才就是为了增强陶艺创作者的文化自觉,使得陶艺创作者在文化自觉的过程中更加坚定文化自信。陶艺人不仅要对我国辉煌的传统陶艺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还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西方先进的陶瓷制作工艺和制作理念。目前,我国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确实和西方陶艺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陶艺人必须要正视这个问题,理性分析外来的先进文化,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学习理念,继承和弘扬传统陶艺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习外来文化的优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为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开辟一条光明的道路。文化自信并不是让陶艺人才沉浸在辉煌的历史中,藐视一切外来文化,而是要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以优秀传统陶艺文化为主,不断地吸收和学习外来文化中的优点,充分挖掘优秀陶艺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断与时俱进来丰富自身,最终实现现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壮大。

3.3 构建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创作体系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步伐逐渐加快,如今世界文化呈现多元迸发的局面。要想在纷繁错杂的世界潮流中站稳脚跟,必须要构建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创作体系。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不但要弘扬优秀的传统陶艺文化,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外来文化的先进部分,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实现传统陶瓷艺术理念和现代陶瓷艺术创作的有机融合。只有这样陶瓷艺术创作者才能把握时代潮流,对传统陶艺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有清晰的了解,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并且学习外来先进文化,吸收并融入陶瓷艺术创作中。同时要规范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评价体系,文化自信并不是简单地对传统文化加以利用,更不是把传统因素堆砌到自己的作品中,而是要在传承中发展,必须要将传统陶艺文化中的精华和现实相结合,从而焕发传统陶艺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构建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体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陶艺行业以及大量的陶艺专家和陶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3.4 创新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形式

实践是创新的土壤,无论是优秀的传统陶艺文化,还是外来先进文化,都要植根于实践的土壤中才有可能长出果实。目前,市场上充斥的陶艺作品,要么是传承优秀的传统陶艺文化,要么是学习西方的文化,只有很少部分是结合时代理念,在陶瓷艺术创作中融入创新元素,推陈出新,创作出真正符合时代和大众要求的陶艺作品。很多陶艺工作者缺乏创新的世界观、文化观和价值观,在陶艺作品创作过程中,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知半解,又受到了西方陶艺文化的熏陶,没有做到中西结合,导致他们的创作工艺不娴熟,创作理念不成熟,最终呈现的作品也很难让人理解,没有创新使得现代陶艺作品缺乏灵魂。陶艺工作者可以与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拓宽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形式,除了精妙绝伦的工艺品,还可以设计一些日常的器具,把陶瓷艺术真正融入生活中。同时还可以把生活中的元素应用到陶瓷创作中,比如服装设计、食品设计、广告设计等,丰富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形式,让陶瓷作品从冰冷的展柜里走出来,融入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让设计理念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实现陶瓷艺术作品的实用性。

近代中国陶瓷文化的衰落并非在于工艺,更多地在于丢失了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3]。因此,在陶瓷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必须要有文化自信,把我国优秀的陶艺文化融入现代陶瓷艺术的设计中,让古老的工艺和创作理念在新的环境中继续焕发生机与活力。同时对外来的先进文化,要始终理性看待,坚持“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价值观,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文化,不断丰富现代陶艺文化。要始终以文化自信为引导,开展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实践,加强对传统陶艺文化的弘扬力度,以文化自信为理念培养专业的陶艺人才,构建以文化自信为核心的现代陶艺创作体系,不断丰富现代陶瓷艺术的创作形式。只有真正立足于文化自信,才能打造现代陶瓷艺术的辉煌。

猜你喜欢

陶艺家艺术创作陶艺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疯狂”的陶艺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
学陶艺
做陶艺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NO.2)
陶元浴素——中国当代陶艺家黑白影像(十一)
中外现代陶艺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