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红楼梦》的叙事
——以赵姨娘为例
2023-04-06于杰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固原756000
⊙于杰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 固原 756000]
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自问世之日起便得到了世人高度的关注和激烈的讨论,新中国成立以前的学者多从考证、索隐等角度对《红楼梦》进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并得出了许多可圈可点的结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继续进行本体研究(即对《红楼梦》进行文本本身的解读和分析)的基础上,学人又将《红楼梦》研究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在本体研究中,小说的叙事艺术一直是研究和讨论的热点,袁行霈先生曾对《红楼梦》的叙事艺术有过一段很精彩的论述,他说:“(《红楼梦》)在叙事角度上也创造性地以叙事人多角度复合叙事,取代了说书人单一的全知角度的叙述。”“书中人物语言能准确地显示人物的身份和地位,能形神兼备地表现出人物的个性特征。”正是因为这些叙事手法的运用,才使《红楼梦》中的每个人物都具有极大的讨论空间和价值,使人们感受到这部小说所描绘的世界的真实,使人们能够在阅读小说时或自觉或不自觉地观照现实,使《红楼梦》这部小说成为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本文以小说中对贾政之妾、探春和贾环之母赵姨娘的描写为例,来探讨《红楼梦》的叙事艺术和叙事手法。
一、变全知视角为限知视角的叙事手法
全知视角也即我们常说的上帝视角,指的是“作者,尤其是虚构叙事的作者,对其作品中的人事、心理和命运,往往拥有全知的权力和资格”,这是说书体小说常用的一种叙事视角,而《红楼梦》则抛弃了这一叙事视角,而采用限知视角来讲述故事和描写刻画人物。限知视角相对于全知视角而言,“反映了人们审美地感知世界的层面变得深邃和丰富”,诸如《红楼梦》这样的以虚构故事为内容的小说,若以全知视角开展叙事,则会使得故事情节索然无味,而若以限知视角来进行叙事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则会使其更加委婉曲折、耐人寻味,同样也更能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让读者有种参与到作品所描绘的故事中去的体验。小说中对赵姨娘这一人物形象的刻画便采用了限知视角,不直言其性格和地位,而通过王熙凤、贾母、探春和贾环等与赵姨娘具有密切联系的几个人对她的评价和态度,对其形象进行了刻画,通过别人的评价可窥其形象之全貌。我们先来看王熙凤眼中的赵姨娘:
正说着,可巧凤姐在窗外过,都听在耳内,便隔窗说道:“大正月又怎么了?环兄弟小孩子家,一半点儿错了,你只教导他,说这些淡话作什么!凭他怎么去,还有太太老爷管他呢,就大口啐他!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环兄弟,出来,跟我顽去。”(第二十回)
贾环素日怕凤姐比怕王夫人更甚,听见叫他,忙唯唯的出来。赵姨娘也不敢则声。凤姐向贾环道:“你也是个没气性的!时常说给你:要吃,要喝,要顽,要笑,只爱同那一个姐姐妹妹哥哥嫂子顽,就同那个顽。你不听我的话,反叫这些人教的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的。自己不尊重,要往下流走,安着坏心,还只管怨人家偏心。输了几个钱?就这么个样儿!”(第二十回)
小说第二十回,赵姨娘训斥贾环,被从窗前经过的王熙凤听到后,故而有了上述这两段话。第一段话毫不掩饰,明晃晃地批评赵姨娘训斥教导贾环的方式不恰当,而第二段话虽然表面上看是在教训贾环,实则是在暗戳戳地嘲讽赵姨娘,“歪心邪意”“狐媚子霸道”“下流”“坏心”这些词语,都是赵姨娘在王熙凤眼中的形象。在王熙凤眼中,赵姨娘就是一个身份低贱、心术不正的人,虽生有一儿一女,也算是个主子,但仍然不受待见。在王熙凤看来,贾环是贾府中正经的主子,而赵姨娘只不过是一个下贱的奴婢罢了。因此赵姨娘教训自己的儿子贾环,从本质上来说是母亲教导孩子,即使教导方式不合理,也不至于使王熙凤说出那些话来,唯有从内心里没把赵姨娘当主子看,才能使王熙凤在其言语低俗地教育贾环时说出那句:“他现是主子,不好了,横竖有教导他的人,与你什么相干!”。通过王熙凤这两段话,我们便可知赵姨娘在以王熙凤为代表的贾府掌权者眼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下面我们再来看贾母眼中的赵姨娘是什么样子的。在小说第二十五回中,赵姨娘与马道婆勾结,给宝玉和凤姐施魇魔法,在宝玉和凤姐性命垂危,贾母等人哭作一团时,赵姨娘说了这么几句话:
赵姨娘在旁劝道:“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了。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裳穿好,让他早些回去罢,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第二十五回)
接着贾母照赵姨娘的脸啐了一口唾沫道:
“烂了舌根的混账老婆,谁叫你来多嘴多舌的!你怎么知道他在那世里受罪不安生?怎么见得不中用了?你愿他死了,有什么好处?你别做梦!他死了,我只和你们要命。素日都是你们调唆着逼他写字念书,把胆子唬破了,见了他老子还不像个避猫鼠儿?都不是你们这起淫妇调唆的!这会子逼死了他,你们遂了心了,我饶那一个!”(第二十五回)
赵姨娘对贾母说的话,让她的阴险歹毒暴露无遗。按照人之常情,当家中有亲人眼看即将离世时,即使再不喜欢这个人,至少也要在旁人面前装一下悲痛和不舍。显然,赵姨娘的阴险歹毒以及想要置宝玉和凤姐于死地而让自己的儿子贾环“上位”的心思使她甚至连装都不想装一下,而是赤裸裸地盼着二人早日一命呜呼。素日向来疼爱宝玉、器重凤姐的贾母听到这等混账言论自然是气得青筋暴起,从而有了那段回答。在贾母的那段回答中,有几个关键词,其实已经对赵姨娘的人物形象进行了交代,那就是“混账”“多嘴多舌”和“淫妇”,这个评价与第二十回中凤姐对赵姨娘的评价结合起来,便使得赵姨娘这一人物的形象愈发丰满起来。然而,毕竟凤姐和贾母代表的是贾府中的掌权者,也就是说,无论是凤姐说她“下流”还是贾母说她“淫妇”,都只能代表掌权者眼中赵姨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下文中探春和贾环对赵姨娘的评价,则代表了子女眼中赵姨娘的形象。第五十五回,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死了,赵姨娘为了给兄弟多争一些银子,去找到当时代理管家的女儿探春并大吵大闹,气愤之下,探春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这大嫂子也糊涂了。我拉扯谁?谁家姑娘们拉扯奴才了?他们的好歹,你们该知道,与我什么相干。(第五十五回)
第二十七回中还有这么一句:
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第二十七回)
这两句话传达了相同的信息:探春压根不认自己的生母赵姨娘,更谈何去承认自己还有一个“奴才”舅舅?如果没有前后故事情节而单看这两句话,我们很容易误认为探春是不孝的,对自己的生母尚且如此,对待旁人更谈何善良?可是当我们了解了第二十回中赵姨娘训斥贾环、二十五回中置宝玉和凤姐于死地和这一回中无理取闹地与女儿争吵给女儿丢脸这些事件后,我们方能明白探春内心的无奈和苦闷。探春能够得到贾府上上下下主子和奴才的尊敬和认可,其能力和为人是决定性因素,而这些内在的优秀品质无疑是因为探春从小与王夫人亲近,在王夫人的教导和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形成的,而如果探春从小便与赵姨娘亲近,那么长大后的探春便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贾环”了,同样不讨人喜欢。对于要强的探春来说,承认自己有这样一个母亲,无疑是痛苦和无法接受的。而小说中出现的探春对赵姨娘的多处评价,无一不透露着其对赵姨娘的厌恶,也从侧面交代了赵姨娘的不讨喜和地位低微,自己的女儿都不喜欢自己,可见其不讨喜程度几何。
如果说探春不喜欢赵姨娘是因为自己争强好胜以及与贾府里其他主子在一起久了的缘故,那么从小就跟在赵姨娘身边,受她影响颇深的贾环对她的评价,则可以更进一步看出赵姨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了。第六十回中,芳官用茉莉粉代替蔷薇硝糊弄贾环,赵姨娘教唆其“给这些下人们点颜色瞧瞧”时贾环的回答,则更能够看出赵姨娘确如贾母所言“多嘴多舌”,也体现出其阴险歹毒和胆小怯懦的性格特征。
从贾府中的掌权者,到自己的亲生儿女,曹雪芹以四个代表不同群体的人物对赵姨娘的评价,刻画出了赵姨娘阴险毒辣、身份低微的形象。相较于全知视角,以限知视角塑造赵姨娘的形象,最大的优势便在于能够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分析赵姨娘这一人物形象,每个人了解到的赵姨娘都是不全面且带有主观情绪的,但将不同人在不同场景下从不同角度对她的认识汇总起来,则可以相对全面地反映这一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现实中我们了解一个人,除了亲自去与这个人相处之外,只有通过别人的描述来认识这个人,而每个人在评价他人时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一些主观情绪,因此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很多人对这个人的评价来尽可能全面客观地了解他。因此,这种以限知视角刻画人物形象从而让读者自己去总结和评价该人物的做法是符合人的认知心理的,这样做,也从某种程度上拉近了作品与作者的距离。
二、人物语言富有个性的叙事手法
人的语言与人的性格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人说什么样的话,或者说具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是由这个人的三观所决定的。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则可窥见其性格特征等。《红楼梦》这部小说便意识到了人物语言对人物形象刻画的重要作用,因此曹雪芹对每个人物的语言都进行了精心雕琢,以此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赵姨娘这一人物的语言也同样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我们先来看第二十回她训斥贾环时都说了哪些话:
赵姨娘见他这般,因问:“又是那里垫了踹窝来了?”一问不答,再问时,贾环便说:“同宝姐姐顽的,莺儿欺负我,赖我的钱,宝玉哥哥撵我来了。”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顽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第二十回)
“垫了踹窝来了”“下流没脸的东西”,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母亲训斥自己的儿子时使用的词语,言语如此粗鄙不堪,也无怪乎凤姐从窗外听到后骂她“下流”。宝玉、黛玉和晴雯素日里也会嬉笑打骂,但很显然,如此粗鄙不堪的话语,他们是说不出来的。能够对这些低俗词语“信手拈来”,也可以看出赵姨娘地位低贱和缺乏文化涵养,这也为后边写赵姨娘的蠢笨做了铺垫。
因为没有文化涵养,所以才会是非不分,容易被旁人“带节奏”,虽为主子,却极容易被下人挑唆,由此也可以看出她的愚笨和歹毒。最典型的便是第二十五回为了陷害宝玉和凤姐与马道婆的对话以及六十回大闹怡红院前与婆子的对话:
马道婆见他如此说,便探他口气说道:“我还用你说,难道都看不出来?也亏你们心里都不理论,只凭他去。倒也妙。”赵姨娘道:“我的娘,不凭他去,难道谁还敢把他怎么样呢!”马道婆听说,鼻子里一笑,半晌说道:“不是我说句造孽的话,你们没有本事也难怪。明不敢怎么样,暗里也就算计了,还等到这时候!”赵姨娘听这话有道理,心里暗暗的欢喜,便问道:“怎么暗里算计?我倒有这心,只是没这样的能干人。你若教给我这法子,我大大的谢你。”(第二十五回)
这段话一方面反映了赵姨娘的阴险歹毒,在直接面对宝玉和凤姐时,虽然对他们极为不满,却也是大气都不敢出一个,可是在背后却一直揣着坏心思想要通过耍阴招置二人于死地;另一方面则反映了她的是非不分和愚笨,虽然她想报复宝玉和凤姐,但毕竟如贾环所言“胆子小”,也没有什么实际行动,然而马道婆这种下人三言两语便带了她的节奏,让她产生了用实际行动对宝玉和凤姐进行打击报复的想法,但凡赵姨娘文化水平再高一点,也不至于被一个下人两句话便给带了节奏,而是会充分考虑到这样做的后果自己是否能够承担得起,而她的愚笨则体现在为了陷害宝玉和凤姐,被马道婆忽悠走了所有“私房钱”,甚至还打了一张五百两银子的欠条。恶毒之中透露着蠢笨,使得这一人物形象更加充满了喜剧感。
下面我们再来看第六十回大闹怡红院前赵姨娘与夏婆子的对话:
赵姨娘直进园子,正是一头火,顶头正遇见藕官的干娘夏婆子走来。见赵姨娘气恨恨的走来,因问:“姨奶奶那去?”赵姨娘又说:“你瞧瞧,这屋里连三日两日进来唱戏的小粉头们,都三般两样掂人分两放小菜碟儿了。若是别一个,我还不恼,若叫这些小娼妇捉弄了,还成个什么!”夏婆子听了,正中己怀,忙问因何。赵姨娘悉将芳官以粉作硝轻侮贾环之事说了。(第六十回)
为什么说夏婆子听了以后“正中己怀”呢?很显然,夏婆子早就对怡红院里的那些女孩子心生不满了,而赵姨娘虽然在下人眼中算是个主子,但其“气恨恨”“一头火”及说的那句话,无疑让夏婆子感觉到赵姨娘这个人“没有脑子”,也就是蠢笨,因此正好可以借赵姨娘之手报一己私仇且自己不会损失什么东西,于是便开始先吹捧她,使其飘飘然后再煽风点火,怂恿她去大闹怡红院。就如后来探春所言,一个正经主子,哪怕真的想教训下人,哪用得着自己动手,让下人去教训便是了,况且赵姨娘的这通操作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因此便更加体现出了她的蠢笨和愚昧。
三、结语
限知视角的运用,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人眼中不同的赵姨娘:王熙凤眼中的赵姨娘是“下贱”的,贾母眼中的赵姨娘是“多嘴多舌”和“恶毒”的,探春和贾环眼中的赵姨娘是“蠢笨”和“怯懦”的,每个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赵姨娘的评价都是片面且因所处事件背景不同而带有主观情绪的,但当把所有人对赵姨娘的评价综合起来,我们便可以看出赵姨娘原来是一个地位低下、阴险歹毒但又蠢笨怯懦的人,这种人物形象塑造方法的应用,不仅能使读者更加多元地观察赵姨娘这一人物,而且也拉近了读者与小说文本之间的距离。若说旁人的评价是外在的,那么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则从内在展示了这个人的形象和性格,通过对赵姨娘个性化语言的分析和解读,读者便更加确定了其是一个阴险歹毒、蠢笨至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