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干部接力

2023-04-06张枨

党员文摘 2023年4期
关键词:村民

文/张枨

欣欣向荣的乡村面貌,离不开党领导下的广大基层干部的辛勤工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出台一年来,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状态如何,我们通过一组故事来观察。

倾囊相授,壮大师资队伍

“纽芬兰渔场由哪两支洋流交汇形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高级中学高三(21班)地理课上,老师赵新文问道。教室后方,校长麦活洪和其他几名老师正在听课。

“王凤金,你来答。”

“是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

“正确!我们接着来回顾洋流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赵新文在黑板上写下知识要点。

此时,麦活洪在笔记本上记录:讲练结合、师生互动较好,课堂氛围可再轻松些。

有着27年教龄的麦活洪本是广东省鹤山市第二中学副校长。2022年,作为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队伍中的一员,他来到天等高中。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强力支撑。我们参加帮扶的老师有10位,既有去天等高中的,也有去天等县职业技术学校的。”麦活洪介绍,通过“组团式”帮带,他们想把先进教学理念、成功办学经验尽快“移植”过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麦活洪到任后,在学校发起“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培养活动。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班主任担任指导老师,在教学、师德、业务技能上对青年教师予以指导。在不久前的两次高三联考中,学生成绩有明显提高。

“这里的老师责任心强,学生勤奋又淳朴,我打算帮扶两年,绵绵用力,努力实现帮扶目标。”麦活洪说。

组团帮扶,守护群众健康

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急诊室内,一个突发重病的中年女子情况十分危急。

刚来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不久的北京丰台医院急诊科医生刘常海没有片刻犹豫,立刻组织当地医生开展抢救。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经过近3个小时的抢救,病人脱离了危险。

2022年7月,根据京蒙协作的需求,丰台区精心选派由丰台医院张文、刘盛敏等5名医生组成的新一批医疗帮扶团队,来到扎赉特旗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两年的医疗帮扶工作。

“目前扎赉特旗人民医院急诊科治疗基础病问题不大,但碰到一些危重病患可能缺乏经验。我们通过临床授课、手术指导等方式,不断帮助他们提高诊疗能力。”48岁的刘常海希望能给当地医生带来更多经验。

“2022年9月,一位60多岁的老人检查出癌症,起初老人想放弃治疗。经过我们耐心解释,老人放下顾虑,最终手术成功。”医疗帮扶队队长张文表示。他们还指导当地医生,帮助他们完成前列腺、膀胱肿瘤等手术,让几名本想到大城市就医的患者,在家门口的医院得到了满意的治疗。

干群合力,升级基础设施

“走,去看看矿山公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东流村党支部书记刘中凡晃了晃手里的车钥匙。驻村第一书记龚正小跑着上了刘中凡的皮卡车。

过去,东流村地势崎岖,路不好走。这些年,东流村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载满农产品的货车飞驰而过,翻山越岭驶向城市。“不过,有些路还是需要提档升级。”龚正说。

随着皮卡车颠簸到矿山公路旁,刘中凡来到修路工人中间,询问着施工进度。

“别看这条路不长,等路通了,就能过大卡车,货物出山的速度就更快了!”龚正一边检查施工质量,一边展望着。

村民养虾想扩大规模,需要更稳定的电力支撑,龚正跑到县里协调拉来一根专线;老乡家门口的土路要硬化,涉及矛盾纠纷,刘中凡苦口婆心做工作;为了让饮用水从有到优,刘中凡带着龚正四处寻找水源……基础设施提档升级的背后,是当地干部和驻村干部的共同努力。

“这里要发展养殖,那里是蔬菜大棚……”龚正边走边指点。作为中央外办派驻彭水的帮扶干部,龚正适应了大山里的冬天,也听懂了老乡们的方言。“去村民家里走走看看,听村民说掏心窝子的话,才能把事情办到老百姓的心里去。”龚正说。

看着不远处刚刚建成的培训中心,龚正说:“接下来,我们打算邀请农业专家给村民们上课,有了这个平台,‘培训+产业振兴’将为东流村带来更大改变。”

组织有力,助推多元发展

2022年冬天的一场寒潮后,乌蒙山区大雾弥漫,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娜姑镇发基卡村内,5000多亩石榴经受着寒冬的考验。

云南省委办公厅派驻发基卡村第一书记易硕玮紧急联系了云南省农科院果树专家,开展石榴防寒措施专题培训。“农闲时不能闲,乡村振兴事务繁多,我们更要把工作做在前面。”易硕玮说。

在易硕玮看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工作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从脱贫到致富,工作标准高了。要完成目标任务,还得靠支部!”易硕玮说,村里通过“组织引书记、书记引能人,党员带头示范、能人带动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如今,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党员+农户”发展模式,村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7家、家庭农场20家,解决了87户116人的就业问题,户均增收1.8万元。

别看现在党组织有力,但组建干部队伍并不容易。为了从能人里选干部、发展党员,易硕玮没少下功夫。书勇合作社负责人杨勇会技术、懂市场、人缘好,易硕玮不断做思想工作,终于说服他出任村小组长。在换届工作中,村里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敢担当的优秀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

做强产业,带动增收致富

2023年春节前,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香卜路村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门冰异常忙碌。进门对接养殖户,出门联系经销商,即将出栏的土鸡,可得卖个好价钱。

香卜路村海拔2500多米,气候阴寒、土地贫瘠,没啥产业。过去,村民有养鸡的传统,但都是散养几只,从未想着能赚钱。“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在外打工。”门冰说,村子“空心”,症结在产业“空”、人心“散”。开过数次村民大会后,门冰决定利用闲置土地发展家庭土鸡养殖。

在质疑和观望中,村民赵会霞先行先试,建鸡棚、买鸡苗,参加养鸡技术培训。门冰还帮她对接北京、兰州、成都等地市场,拓展销售渠道。两年下来,赵会霞养的鸡增加到近千只。“2022年纯收入有3万元呢。”赵会霞说。

眼见赵会霞成了养鸡大户,村里人纷纷算起经济账:比起打工,养鸡既能挣钱,又可顾家。如今,村里成立了养鸡专业合作社,全村土鸡养殖户达106户。

养殖业上了轨道,门冰又琢磨起种植业。他和村干部一起做功课,请教专家,赴外地学习先进经验,最后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在2022年种下150亩万寿菊。

“产业兴带来乡村兴,家家户户走上致富路。”门冰说,下一步,他们将努力提升品牌竞争力,让特色产业更有前景。

走村入户,提升农业技术

2022年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大河乡大河村的枸杞田里,张进甲同20多位老乡忙碌着。大家人手一只竹篮,盛满了肥料。张进甲走在前头,弯腰、双手稍用巧劲,肥料便被均匀地撒在田里。

“这是宁夏农科所新开发的有机肥,冬天施肥更利于枸杞树养分积累。”50岁的张进甲做着动作示范,“大家看,施肥宜深不宜浅,田埂的杂草也要清掉,不然都会帮害虫越冬。”

身为大河乡林业站干事,张进甲成为科技特派员已近十年。精通枸杞病虫害防治、果园管理等技能的他,一年到头不停歇,走村入户传技术,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多半做过他“徒弟”。

为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张进甲制订了详细的“课程表”,每个时节对应着的农技应用,他总能及时告诉乡亲们。“大河乡种植经济林的农户都存着他的手机号,每次他都有问必答,随叫随到。”村民齐亚军说。

曾经黄沙滚滚的荒滩、盐碱地,变成一片片果林。经济苗木不仅防风固沙,而且带动了村民增收,这让张进甲信心满满。

张进甲望着成片的枸杞地,眼中满是期待:“春暖花开时,地里又是一串串小红果!”

猜你喜欢

村民
西瓜种植让村民过上“甜蜜”日子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走进苏村,共赏苏村民歌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村屯被“市化”后,村民这些顾虑如何破解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