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肝与情志的关系探析胃神经官能症*
2023-04-06康丽杰丁娜娜李益东周恩慧许二平
康丽杰 丁娜娜 李益东 周恩慧 许二平
胃神经官能症是一组胃综合征的总称[1],主要是由高级神经活动障碍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进而致使胃肠功能发生异常的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与生活节奏的加快,胃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其中青壮年人群较为多发[3]。胃神经官能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上腹部不适、胃脘胀满疼痛、痞满等症状,还常常伴有神经衰弱、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4,5]。现代医学认为该症无器质性病变,但其病机较复杂,临床上尚无根治的方法,缺乏特效药物,且疗效一般,易产生依赖性,复发率比较高,且容易产生不良反应[6,7]。
在中医学中并无“胃神经官能症”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将其归于“痞满”“呕吐”“嗳气”“反胃”“吐酸”“嘈杂”“胃痞”等中医病证范畴[8]。中医认为胃、脾、心、肝等脏腑是其主要的病位所在[9]。认为该病病机主要为忧思不遂所导致气机郁滞、肝郁攻克脾胃,则临床多表现为嗳气、呃逆、呕吐等症,肝郁化火,肝火扰动心神,则临床多表现为神情错乱、淡漠、焦虑、精神抑郁等心理症状[10]。
1 中医理论渊源
1.1 情志所伤 首伤心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载:“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邪客》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疾病类》亦载:“心总五脏六腑,为精神之主……皆听命于心”。都说明心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心在人的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宰作用;心藏神,主持着人体的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云:“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医宗金鉴》亦云:“心静则藏神,若七情所伤,则心不得静,而神躁不宁也”,表明心与精神情志关系密切。《景岳全书》亦云:“情志之伤,虽五脏各有所属……无不从心而发”。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载:“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说明心安则五脏皆安,心不安则五脏六腑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吴医汇讲》提出“胃之权在心”,《素问·脉解》亦指出:“阳明络属心”,可表明胃的功能活动与心密切相关。心主神志与胃之体用息息相关[11]。若心之神机清明,则脾胃功能正常,脾胃运化调畅,气血化生充足,功能正常;若心神受损,神无所依,虑无所定,则心气涣散,影响脾胃正常运行,脾胃失于滋养,运化失司,则出现呃逆、纳差、痞满、胃胀等一系列脾胃症状。
1.2 将军之官 起病之源肝为将军之官,与情志关系密切。在五行属性中,肝属木,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调理一身气机,肝在志为怒,一般认为,怒既是中医七情之一,也是不良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12]。若肝失疏泄则会出现多变、复杂的病理变化,不但本经有病,且旁涉诸多脏腑,致气机紊乱。如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提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受病之所”,肝脏受病,往往影响脾胃的正常运行。怒则气上,若患者愤怒焦虑、怒气不息,则易导致肝气横逆乘克脾胃,患者常表现为消化受纳功能异常,多出现嘈杂反酸、痞满等症状。正如《景岳全书·痞满》所谓:“怒气暴伤,肝气为平而痞”。若肝失疏泄、肝失条达,患者烦闷不乐、悲忧善虑,多为所愿不遂、抑郁多思致使肝气郁结,脾土凝滞,导致脾胃不能正常运化水谷,多表现为腹脘胀满、纳呆食少等症状。
1.3 心肝与胃神经官能症刘铁军认为:“脾胃病,心理病,久而久之半疯病”[13]。脾胃疾病大多数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而中医基础理论认为,人的心理情志活动与心肝两脏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灵枢·本神》曰:“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在生理上,肝藏魂,主疏泄,调气血,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总统魂魄,主血脉,心肝二脏对情志的正常与否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表明心、肝两脏对于情绪的影响至关重要,心肝两脏,相互为用,共同调节情志,维持正常的精神心理活动,同时指出肝具有辅佐心神进行思维和情志等精神活动的作用[14]。从经络上来看,心肝两脏同为阴经,属性相同,经气相通;从五行属性上来看,心肝两脏,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主要从二者五行相生的关系来展现肝的疏泄作用对心气和乏的影响,从而影响情志活动。若情志不遂时,心神失养,肝气郁结,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则导致脾胃运化失司,出现一系列消化不良的症状。
2 中医临证辨治
在总结前人经验和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指出,该病主要由精神因素引起,发病时常伴随着情志的改变,与患者的精神情志关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要多从脏腑生理病理联系出发,注重心肝两脏在情志方面的作用,提出疏肝健脾、宁心安神之法治疗胃神经官能症。
2.1 安养心神调治脾胃中医学历来重视“形神合一”的理论,“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认为心神清明是情志调畅的关键。因此,在临床治疗上要重视情志因素,重视心藏神的生理功能,要善用情志疗法,调节精神活动以治其神,主张通过调心神来和脾胃,安其母以治其子,在诊疗消化系统疾病时不忘从心神论治。《本经》指出其“主补五脏,安精神”。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亦专门论述了“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的观点,《医贯·五行》亦指出:“阳明胃土,随少阴心火而生,故补胃土者,补心火”,都强调了从心论治脾胃的必要性。
2.2 疏肝解郁安养脾胃中医理论认为肝脏对人的精神情志及心理活动调节亦具有重要的影响。“肝主疏泄”,“疏泄”一词出自《素问·五常政大论》中,首见于“发生之纪,是谓启陈,土疏泄……万物以荣”。若肝气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条畅,气血和调,情志活动也正常。肝脾关系密切,肝脾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若肝气冲和则胃气顺降,如肝郁气滞则易脾胃升降不利,气机壅滞,从而易致使肝胃不和,故应“醒胃必先制肝”。《类证治裁》云:“暴怒伤肝,气逆而痞者,舒其郁。《金贵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反之亦然。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从肝论治脾胃疾病往往取效较好。
3 现代对于胃神经官能症的认识
胃神经官能症属于功能紊乱性疾病,经医学检查未发现组织学器质性病理改变的一组精神神经症状[15],该病发生与加重心理及精神情绪等因素的改变存在较大的相关性,据报道半数以上的患者可伴有精神异常[16]患者的临床症状可通过精神治疗如暗示疗法而短暂消失[4,17]。
目前,现代研究发现胃受自主神经的支配,情志变化能引起大脑皮层功能改变而导致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紊乱,同时胃神经官能症患者多呈现内脏敏感性,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等心理应激,会导致脑肠互动紊乱和脑肠肽分泌异常,引起胃运动障碍及胃分泌功能紊乱,则会出现胃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增强,从而导致嗳气、厌食、呕吐、上腹部不适、胃痛、胃胀、痞满等一系列胃脘部症状[11,18]。
4 小结
综上所述,胃神经官能症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青壮年人群较为多发。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论是现代医学还是中医学,大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精神情志因素关系密切[19]。本文指出该病病机与心、肝、脾、胃等脏密切相关,心神得养,肝气疏泄,则脾胃健运,得以正常运行。因此,在临床上除了注重脾胃外,还应注重调控精神情志对该病的影响,应心肝同调,方能从根本上防治此病,以达到长期治愈的目的。该理论在临床实践中取效良好,有利于发挥中医“简、便、效、廉”的独特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