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偶戏剧助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初探

2023-04-06邱一霞

师道(人文) 2023年2期
关键词:木偶戏小红帽木偶

邱一霞

从人与人的关系看,语言是交际方式和交流思想的手段。《3-6岁幼儿学习发展与指南》明确提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木偶活动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式,能够直接激发幼儿的语言兴趣,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并成为语言表达、交往的话题。因此,教师可以借助木偶戏剧本身独有的艺术特性,为幼儿营造一个艺术世界,引导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和互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

一、在木偶戏剧中强化幼儿的语言互动能力

幼儿的年纪都比较小,在提高技巧和了解知识点上,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托于情感和兴趣爱好。而使用木偶戏剧可以一边操作木偶,一边搭配语句和歌曲,使原来抽象枯燥的教学活动内涵更加有趣、生动,这对于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趣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当幼儿对事物形成一定的兴趣爱好之后,就可以增进幼儿和其他幼儿间的交流,以便更好地训练他们的口语能力。教师在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发挥木偶戏剧的优点,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使幼儿在快乐戏剧排演中发展语言素养。

例如,在《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木偶戏剧活动中,为了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活动的开端,老师可以先为幼儿提供一个木偶工具,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程序给幼儿表演“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故事,使幼儿形成对木偶戏剧的初步认知。紧接着,老师把木偶的运用方式介绍给幼儿,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木偶,为以后完成木偶戏剧节目做好准备。当一切准备就绪后,老师依次要求每个幼儿上台,套着“大灰狼”和“小红帽”的木偶表演,让幼儿们在模仿大灰狼与小红帽的互动中,逐步地增加交流与沟通,从而提高口语水平。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在引导幼儿开展集体游戏的过程中,能够借助木偶戏剧,让幼儿在自我动作表现与角色模仿的活动中,增进相互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开发自我的语言技能。

二、在木偶戏剧中发展幼儿的语言想象能力

在幼儿最初的成长与发展阶段,老师常常要借助生动形象的语言活动,来提高幼儿了解与认识周围事物的能力,并启发幼儿对语言的想象,从而更好地接受语言信息。而木偶戏这样生动十足、融入生活人物的情景化演出,对于幼儿而言,无疑是最合适的模式之一,它不但可以唤起幼儿内心对所经历事情的记忆,帮助幼儿掌握语言信息,还可以让幼儿在声情并茂中发展语言想象能力,进而让幼儿的口语能力得到提升。

例如,老师在训练幼儿说话技能的过程中,可通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木偶戏,来逐步开发幼儿的语言想象力。在戏剧排演的过程中,老师可组织几个幼儿共同就自己了解的戏剧内容加以说明,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然后鼓励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在老师或父母的支持下,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进行自由修改,或通过木偶剧表演,把自己演出的木偶故事记录下来交给教师,加以保存。

三、在木偶戏剧中提升幼儿听说能力

在以往的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少幼儿都未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口语的表达也不够流畅,究其原因,主要是这部分幼儿的聆听能力偏弱,并且尚未形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当他们听不清或无法理解问题时,语言的表达能力自然而然地就会减弱。所以,要想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教师可从幼儿的听说能力入手进行训练,通过具有艺术特点的木偶游戏,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热情,从而让幼儿在夸张、好玩的艺术表演中,有效地训练听说能力。

以《三打白骨精》这个戏剧故事为例,在活动的开端,老师可以引导幼儿开展一些游戏活动,让部分幼儿蒙着双眼,通过对面同伴的歌声去寻找自己的同伴,从而在提高幼儿听力的同时,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然后,师生排演木偶戏剧,把孙悟空与白骨精间的对话内容加以演绎,从而让幼儿在欣赏、聆听与模拟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内容,并体会掌握语言表达的快乐。

老师应该理解幼儿渴望表达的特点,给幼儿充足的表现自我的空间,让幼儿在玩耍中自由发挥。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做好适恰的指导,既不能过度干预,也不能撒手不管,把握好引导的“度”,关键是促使幼儿自由说话、自由学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语言知识的开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须从幼儿的身心成长特点和规律入手,给幼儿创设有效的情景活动和丰富的文化氛围,促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木偶戏剧表演正好和幼儿的成长特征相符合,幼儿通过木偶戏进行集体游戏,在与伙伴交流的活动中,充分调动了自身的多种感官,自由地互动交流,开发语言想象力,训练听说能力,从而为语言能力的开发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木偶戏小红帽木偶
木偶和木偶戏
传统戏剧——木偶戏
木偶戏
木偶戏
小木偶找智慧
走近木偶传承人
木偶
把小红帽吐出来
木偶的眼泪(一)
小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