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开学礼物 做实学校德育
——浅析开学礼物对小学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2023-04-06姚亚妮
◎姚亚妮
多年来,学校德育低效常被人诟病。实践证明,要提高德育实效,更新观念、创新做法无疑是必要的,但更关键的一点是必须找到合适的、学生喜闻乐见的载体,只有当学校德育为学生所接纳,并进而内化于心,这种德育才可能真正产生实效。近年来,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找到了“开学礼物”这一有效的德育载体,
从2009年开始,学校即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精心选取紧贴社会进步和时代脉搏的主题“开学大礼包”,为每个学期的德育工作“备好礼、开好头”,让校园始终充满时代精神和正能量。开学礼物体现的不仅是学校对学生新学期的鼓励和期盼,也通过礼物背后有意义的元素和相关课程及延续活动,为学生送去温暖而有内涵的见面礼,让学生自然而然生出一种积极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学校德育也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一、开学礼物的主题选择要有导向性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据此,学校围绕社会热点设计开学礼物,让学生在小小礼物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体系。
如适逢建党百年之际,学校紧扣“喜迎建党100年,争做党的好少年”打造红色主旋律,为每位学子送上DIY南湖红船模型作为开学礼物。学生亲手制作红船,并和爸爸妈妈一起讲述红船的故事和波澜壮阔的党史,铭记坚定信念的红船精神,将红色精神、红色传统根植于心。
再如为树立学生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的意识,引领节约健康的“新食尚”,为广州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助力,学校精心设计了印有“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的东风东学子专属冰箱贴。冰箱贴上附有二维码,内含数码记录功能,可以记录学生班级姓名,晚餐有无光盘,剩下食物如何处理,垃圾如何分类等等。师生们回家后可以贴在冰箱门上,每天记录用餐情况,争做爱惜粮食的小卫士。
“一带一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项重大战略。学校将“一带一路”沿线风光明信片作为开学礼物,并借此设置活动课程,带领孩子们了解“一带一路”相关历史、地理、人文等知识,拓宽视野,培养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蓬勃发展的今天,“创造”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能力和素养。为此,DIY万花筒、鲁班锁、多米诺骨牌、汉诺塔、玲珑拼图等等充满智慧和挑战的开学礼物令孩子们欢喜不已。学校借经久不衰的经典玩具启迪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动手创造,用童眼感受精彩的世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可见,开学礼物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贴近社会进步实际,主题鲜明,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选取学生与家长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国家重大事件和改革开放成果作为开学礼物的题材,以生活折射德育之光,化点滴育新苗,融平凡显至理,更有利于开学礼物派送活动的意义为社会、家庭所理解和接受。
二、开学礼物的派送形式要有多元性
德育活动的开发和设计要关注学生心理及能力发展需求。为此,学校大胆探索开学礼物的派送新途径,注重加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力求虚拟与现实交融,不拘泥于“一字一画一物”(即传统的书法、字画、手工作品),还可以选择“一网一屏一播”(即网络云端平台、班级电子屏实时宣传屏显、红领巾电视台直播);不只是派送形式实体化,还力求网络数字化,始终保持开学礼物派送活动的宣传效应。
如学校曾为全体师生设计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物——《牵手》,这是一份别具匠心的新学期礼物。其亮点在于先通过V校网络空间打造沟通平台,将全校师生名单导入,设置“拆盲盒”式的“牵手配对”游戏,在开学第一天找到自己的牵手朋友(神秘朋友可能是老师,也可能是同学),并以任务驱动的形式开启整个学期的牵手同行:同看一本好书,共同参观1-2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同参与一次志愿者活动,共同创作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共同开展一项体育活动并成为一种习惯等。只要师生愿意,所做所学所得都可以在V校空间、班级电子屏幕展示,还能在红领巾电视台实时播报,让全校师生都能见证他们的友谊,分享他们成长的快乐。这样把无形转化为有形,从生活延伸到网络,以个体影响群体。在此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锻炼了与人交往的能力,种下与人友善相处的种子,养成相互合作、相互尊重的习惯,获得和谐为善的感悟,更将他们之间的友情延伸为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友情,真正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发展。
又如学校将传统的派“利是”赋予新的生命力,让学校德育渗透其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新年“利是”红包上印有学校校徽,里面装着祝福书签和一块巧克力。按要求,“利是”封需一直保留到母亲节,到时再制作成爱心红包,以此表达对母亲的感恩。显然,这份开学礼物装载了一颗感恩之心,并通过系列活动的细微传承,深化了学生孝顺和感恩意识。
三、开学礼物的受众人群要有社会性
开学礼物的受众不能局限于学校和家庭,还需纵横联合,携手社会各行各业,积极拓展开学礼物派送活动的普及面,提升德育工作的社会效应。“请进来”(将优秀的社会楷模请进校园,讲述发人深省的故事)与“走出去”(让孩子们迈出校园,走进社会,在观摩实践中体验生活)相结合,开学礼物派送活动场所不光在校园,还有广袤的社会天地。开学礼物的受众不再只是学生,更应是社会面人群,以此积极寻求社会力量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支持。
如学校将蛇年生肖邮票作为开学礼物,旨在让孩子把这枚邮票变成爱的信使,在五一劳动节前夕,写一封感谢信寄给最普通的劳动者,用特别的方式赞美感谢每一位默默奉献、辛勤劳动的工作者。以此告诉学生,职业不分高低,身份不分贵贱,用双手创造美好的人都应该被看见,都值得被感谢。
又如给每个学生发一包植物种子,品种不同,颜色不同,开出不同的花、结出不同的果,寓意播撒梦想的种子。学校将有经验的种植专家请进课堂,给学生讲授科学的种植方法,播下劳动的种子。以“故事的种子从哪里来?”为主题,把“辫子姐姐”请进校园,一同探究灵感的奥秘,播撒写作的种子;请百个革命遗址蹲点记者进校园巡讲,上好思政第一课,播下红色教育的种子;赴佛山黎家醒狮工作室学习,共研醒狮制作的奥秘,种下非遗传承的种子。小小的礼物埋下的还是科技的种子、快乐的种子、奋斗的种子,承载的是孩子们的梦想和追求。
应该说,少年儿童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未定型的时期,这要求学校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