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属性、内涵意蕴与传播表达

2023-04-05郭治鹏

新闻爱好者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公园黄河流域黄河

□徐 峰 郭治鹏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库和组成部分。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辐射范围广泛、文化类型丰富多样等特点。紧紧抓住“文化”这个核心,深入挖掘和传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独特魅力,对科学、高效、长久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属性特点分析

(一)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历史脉络

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提出“国家文化公园”概念。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中首次出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随着《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方案》等一批方案出台,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目标、体系和内涵逐渐明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作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内容写入其中,为国家文化公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但由于提出时间尚短,国家文化公园特别是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理论逻辑、目标任务、实现路径等尚未健全,需要进一步强化研究,推动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国家文化公园概念的理论逻辑

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国的首创和独创,是中国文化自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没有先例可循,它将极大展现中国文化特色和自主发展路径。

从名称结构看,“国家文化公园”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一是“国家”,即要能够充分代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底蕴、底色和底气,必须有深厚的文化积淀、蓬勃的文化韵律,是立足过往、面向未来的优秀文化;二是“文化”,即要通过公园的建设起到挖掘、保护、传承、弘扬文化的作用,达到坚定文化自信的目的;三是“公园”,即公益性、开放性、人民性。同时“公园”一词充分体现了建设工作的权属和组织结构,体现了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和先进性。这三个层面构成了对国家文化公园最基本、最根本的要求。

从横向对比看,“国家公园”的概念源自美国,其更加注重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具备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等功能。“世界遗产”中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更加强调艺术价值,世界自然遗产更加强调自然景观保护,这些均没有国家文化公园强烈的国家层次性、文化发散性和时代引领性。因此,国家文化公园更加强调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作用,同时兼备其他功能。

从发展规划看,已出台的方案、规划均明确国家文化公园拥有文化教育、保护传承利用、旅游观光、公共服务、休闲娱乐、科学研究等6项功能设定,是文化内涵鲜明、具有极强开放性的公共文化载体。其建设重点有历史文化管理控制和保护、文化主题展示与交流、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传统文化挖掘与利用4类主体功能区,充分体现了国家文化公园是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文化资源、文化精神或价值观为主要目的,兼具爱国教育、科研实践等文化服务功能。

(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概况与建设意义

在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黄河流域在3000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演变,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品格,具有非常高的文化辨识度和代表性,具有担当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任的文化禀赋。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以黄河为轴线,串联起青、川、甘、宁、蒙、陕、晋、豫、鲁9个省(自治区),涵盖了源远流长、各具特色的文化类型。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赋予黄河流域不同文化一个共同的称谓和载体,有利于深入挖掘、统一整合、高效利用区域文化,促进文化交融、交流和发展,提升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当前,“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这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目标高度契合。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对完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意蕴

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历史悠久、类型丰富、底蕴深厚,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要站在坚定文化自信的高度,充分突出文化资源特色,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梳理和彰显其内涵意蕴。

(1)世界文化发轫之源。黄河文明是中华文明最为重要的发源地,英国考古学者Glyn Daniel认为,文字、城市和复杂的礼仪中心是文明产生的三项要素,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和最高齐备这三项要素的地区。同时,黄河文化是诞生以来从未断流的文化,其独具特色的新(旧)石器文化、都邑邦国文化、汉字文化、宗亲文化、科技文化等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首先要高度认同黄河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的源头地位和对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作用。

(2)中国文化思想之根。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黄河流域诞生了灿若星辰的文化成果,其中成熟完备的思想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完善的根脉所在。甘青文化、河洛文化、海岱文化吸纳了各地区文明精华,出现了城郭、农业生产社会化、礼制规范化等聚落形式。河图洛书、《周易》、百家争鸣等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影响。凸显黄河文化原创性、思想性、独特性是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其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3)执政文化主流之干。国家文化公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用优秀文化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经验参考和理论滋养。黄河流域孕育出“大一统”“亲仁爱民”等一系列丰富的执政文化,这些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宝贵文化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领导干部要汲取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休养生息”等传统思想智慧,而这些理念正是在黄河流域诞生并发展的。所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要从黄河文化中挖掘历史上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文化助力。

(4)精神文化养成之基。在与黄河、与自然的斗争中,黄河流域人民形成了昂扬奋进的精神文化体系,成为中华儿女与生俱来的精神特质和中国优秀精神文化的根基。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盘古开天地、神农尝百草、木兰从军、精忠岳飞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集中体现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勇于创新、善于探索的精神,是打开中国人文化基因密码的钥匙。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就要充分发挥黄河文化的斗争性,为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注入动力。

(5)艺术文化发展之萃。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审美观,通过丰富的文化艺术作品,将人民对美的认知刻画进中华民族的骨子里。“二十四史”等史学艺术、唐诗宋词等诗歌艺术、豫剧等戏剧曲艺艺术、“四大发明”和《伤寒杂病论》等科技艺术,是跨越国家和民族,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这些种类繁多、被人们熟知和广泛接受的文化艺术,是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最为庞大的财富,也是黄河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6)中西文化交融之桥。黄河文化具有极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从所涵盖的内容看,包括了河湟文化、甘青文化、河套文化、泾渭文化、关中文化、河汾文化、河济文化、河淮文化、河洛文化、汶泗文化、齐鲁文化、海岱文化等不同类型。黄河流域还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主要途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东西方交流的道路,促成汉族和边疆少数民族乃至中亚、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化交融。8000多公里的丝绸之路,黄河流域占据3000多公里,西安、洛阳等黄河流域名城是其东端起点。在当前“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以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形式开发和彰显黄河文化的对外交流属性,是题中应有之义。

(7)红色文化传承之魂。黄河流域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也是中国红色革命文化的集中地之一,其孕育的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沂蒙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等红色革命文化,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流域红色革命文化集中体现了黄河儿女敢于抗争、为实现民族独立和繁荣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担当和作为,是黄河传统文化的集成和发展。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其必然属性。

当然,在以上内涵意蕴之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还应包括生态文化等更多因素,有待进一步进行分析研究。

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传播表达

国家文化公园最为内核的特质是“文化”,而“传播”则是实现文化价值的必然要求,是达成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目标的关键环节。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呈现“小集中、大分散”“地下多、可见少”等特点,具有典型的中国线性文化遗产特征,更加需要其构建富有特色的传播与表达体系。

(1)学术传播与理论表达。加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传播表达,基础就是要通过学术研究回答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构建理论、学术体系,为其由内而外的信息传播、思想交融、价值传递、外观展示提供理论依据,提升建设的规范化、长效化水平。要坚持古为今用的理念,理清黄河文化的本源、本质、本意、本性和代表性符号、地域文化特色与流域文化共性的关系,理清黄河文化对增强文化自信的作用机制。要坚持 “走出去”战略,从世界文明交融、国际文化交流的视角去宣传介绍、发展弘扬黄河文化。

(2)大众传播与通俗表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人民性要求其必须走大众传播的路径,而通俗表达是实现大众传播的基础。通俗表达是指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为主要载体,通过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展现黄河文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不仅要作为显性实体为戏剧、曲艺、舞蹈、民俗、文创等艺术形式提供载体和平台,还要作为隐性实体,组织开展古籍整理、图书出版、非遗认定等文化遗产保护。要挖掘文化内涵与外形表达的深层次关系,通过艺术化、视觉化的外形加工,集中展现黄河文化之美。

(3)实体传播与物化表达。实体传播具有显性传播的优势和易于符号化的特点,是促进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物化表达是实体传播的常规方式,即通过文化地标建筑、遗产遗址、主题景观、展览展示等可视化方式,反映文化内涵、突出文化主题、串联文化主线。《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打造黄河干流和伊洛河、贾鲁河、沿豫北太行山、沿豫西秦岭余脉等10条展示支脉,其中要重点打造50处核心展示园、20条集中展示带、130处特色展示点,这些都是物化表达的典型代表。作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物化表达可以给予最直接的视觉冲击,可以通过文化的底蕴辐射和带动环境整治、生态环保、经济发展、民生产业等多个领域,实现“1+N”的发展模式。黄河流域历史文化的鼎盛时期集中在汉唐宋及其以前,其显著的特点就是地下遗址遗迹多、地上可视化文化少,实体传播和物化表达的任务较重,需要结合自然景观、近现代革命文化遗址、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表达技术等进行整合和重构,注重体验式、参与式、情景式表达,增强物化的内涵和格调。

(4)网络传播和虚拟表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既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保护、展示和利用,也要进行发展、丰富和革新。网络、虚拟仿真、大数据、元宇宙等技术的发展为黄河文化的生命力焕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通过虚拟技术、网络平台可以更为真实地感受黄河文化的产生背景、身临其境地体会黄河文化的壮美伟大、时空变换,参与黄河文化的发展演变,可以破除时间、空间的限制,更加全面系统地感受黄河文化贯通中西、贯通古今、纵横奔流的特质。当然,虚拟表达往往与物化载体建设、学术体系建设等紧密相关。近年来,高等院校、博物院(馆)使用VR、AR等虚拟仿真技术建设红色革命文化体验室、网络博物馆等都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虚拟表达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鉴。

(5)组织传播和治理表达。组织传播是“成员—组织—环境”之间的信息互动,是一种有组织、有一定规模、有目标的信息交流活动。治理表达即通过治理体系建设强化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外形表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纵横数千公里,建设区域不连贯,跨省市行政主体界线不清;跨越我国一、二、三级台阶,地域类型复杂多变,自然环境、人们的生活习惯差异明显;区域内文化多彩多样,风格迥异。因此,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定统一的组织领导和健全的治理体系。要优化机构设置、强化联调联动、加强评价评估,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机制优势,统筹生态环保、遗产保护、金融支撑、政策引领、科技助力、综合开发等各方资源,为文化的传播搭建平台和载体,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文化公园黄河流域黄河
生态环境部启动新一年度黄河流域“清废行动”
积极推动江苏国家文化公园立法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河北省人大常委会 就“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专题调研
『黄河』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密洛陀文化公园游记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