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迹微更,智慧创新
2023-04-05策划本刊编辑部
策划/本刊编辑部
执行/张杰 李晓春
2022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和建筑风貌,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提出,“要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并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列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大项目。
政策利好,《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也将继《深圳经济特区城市更新条例》《上海市城市更新条例》施行后,于2023年3月1日起施行。这对城市更新,进一步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奠定了政策基础,更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提供了契机。
2023年第一期,本刊聚焦了城市空间布局的更新和优化,并介绍了实际案例,获得一些反响。本期,本刊继续延续上一期城市空间发展的相关内容,从城市微更新角度入手,借助空间句法理论、循环设计思路,以及多种数字化模拟手段,进一步探讨以人为本、注重舒适性的城市更新发展演变,以期延续建筑传统风貌和肌理,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和谐发展,推动城市空间更新技术的创新、高质量发展。
基于风环境多情景模拟的旧城住微更新策略研究
石晗玥,朱骁 ,黄飞飞
以南京老城某小区为例,运用scSTREAM软件建立风环境模型,对南京某老旧住区分别进行夏季、冬季及年平均风环境模拟分析。通过模拟分析得出多场景下老旧住区场地主要人行尺度内的静风区或旋涡区,并基于多场景风环境模拟结果比较,总结出老旧住区微更新策略。希望对旧城更新中的广大老旧住区更新提供数字技术方法与思路借鉴,通过较小拆除代价的局部式微更新策略,营造舒适宜居的人居环境与空间品质。
“循迹而新” ——邯郸串城街北段更新研究
王晓健,李佳新
以邯郸市串城街为例,通过Depthmap对街区空间进行数字化模拟,展开对历史街区更新中行为路径与视域环境的研究,从空间句法的视角分析串城街街区空间形态特征和使用效果。
社区微更新视角下社区营造和空间重构——以成都抚琴西南街片区为例
郑思娴,强茹晗
通过对成都金牛区抚琴西南街社区的更新改造相关实践案例的讨论,深入研究社区公共空间的重构与更新。
“人性化”语境下的城市公共空间更新设计方法研究
李心瑶
从城市公共空间“人性化”缺失的现状问题出发,梳理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原则和策略,结合实际案例从空间、材料、设施等层面,综合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提出城市公共空间更新的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