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路径的研究
——以纺织服装类专业为例
2023-04-05唐琴
唐 琴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00)
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来,各高职院校纷纷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众所周知,“1”与“X”不是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简单的加和关系,而是两者相生相长的标准体系[1],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一制度的实施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整个改革实施过程中,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能力会直接影响到“1+X”证书制度的落实。在此背景下,纺织服装类高校如何紧跟时代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
1 “1+X”证书制度下纺织服装教师岗位能力需求
高职教师是为社会培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其能力水平是“1+X”证书制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岗位能力主要包括教学能力、实践技能、科研能力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等。
1.1 教学能力需求
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为适应新时代的教学发展需要,教师的教学能力也需要不断调整优化[2]。教师首先需要根据纺织、服装专业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和内容,不断补充和完善专业知识,理顺和重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其次在开展“1+X”证书制度的教育活动中,引入纺织服装企业的真实项目,对课程进行科学开发,以提升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和技能综合应用能力等;最后需要掌握纺织虚拟仿真、服装3D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将最新信息技术融入教学。
1.2 实践技能需求
高职院校重点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为更好地推行“1+X”试点工作,教师不仅需要熟悉企业不同岗位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具备开发真实实操项目的能力。教师需要对照纺织服装岗位技能要求,亲身参加岗位项目实践训练,将考核的学习任务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衔接,旨在培养学生的工作实践能力和素养,同时随着“1+X”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提升,教师还应具备与之对应的专业技能,进而满足教学需求。
1.3 科研能力需求
随着纺织服装产业不断升级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的涌现,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不断更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内容不断调整,对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1+X”证书推广过程中,为更好地适应时代需求,培养更多创新型技能技术人才,教师具备产品工艺设计创新能力尤为重要,如纺织面料设计、服装陈列设计等中级证书的考核,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教师在与企业合作项目的过程中,可带领学生参与其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4 服务社会能力
在“1+X”制度执行时,教师除了需要完成教学任务外,还需要承担证书推广活动中技术培训和技术支持等相关工作。在“1+X”证书开发过程中,职业院校教师要与企业合作,结合行业、企业作业标准,共同研制纺织面料设计、服装陈列设计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规范自己院校的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同时,在“1+X”证书推广过程中,高职教师还需要起到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协调沟通的桥梁纽带作用,承担证书推广运用的社会服务职责。
2 “1+X”证书制度下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分析
“1+X”证书制度有利于推动职业院校教学体系的改革和教师能力的发展[3],但教师能力水平与“1+X”试点工作开展不适应的情况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 部分教师专业知识陈旧,课程开发能力不足
随着纺织服装行业的不断变革,学生需要掌握行业最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目前,部分老师主要承担一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专业知识系统性不强;对于行业出现的最新技术不够熟悉,缺乏对行业发展新理念和新趋势的理解,知识更新不够;在课程开发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对纺织服装类职业资格标准掌握不够全面,不能将标准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存在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两张皮”现象。教学方面往往是以理论讲授为主,没有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课堂,课程设计不够科学。此外,信息化教学手段欠缺,如纺织服装的虚拟仿真、增强现实(AR)技术、虚拟现实(VR)技术等信息技术仍无法被广泛运用。
2.2 实践锻炼机会较少,教学实践能力有待加强
目前,负责“1+X”制度试点工作的教师多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他们学历高、知识体系偏理论,本身缺乏实践经验。据调查发现,高职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师参加的“1+X”证书培训类型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评价组织和行业组织的培训,且多以理论培训为主,缺乏纺织服装企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另外,有部分职业院校还会受到培训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的限制,未能与企业深度合作,有理论培训替代实践锻炼的倾向。此外,部分院校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重视不够,没有专门为教师提供下企业锻炼的制度保障或激励政策,因此,教师下企业锻炼实践或进企业研修的意愿不强。
2.3 科研意识薄弱和创新能力不强
教师是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传授者,其本身需具备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据调查,参加“1+X”试点工作的高职教师以教学为主,教科研并重型教师比例非常少。“1+X”证书制度的提出正好为职业院校教师的科研开辟了新的路径。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院校教师对科研创新不重视的现象,如部分教师科研意识薄弱,认为是否具备科研创新能力对专业教学并无影响;部分教师对科研定位不清晰,缺乏思路或科研素养不高;有些学校对科研任务没有明确规定,教师唯一的科研动力就是职称的评定等。随着“1+X”证书的深入推进,教师创新能力不足与“1+X”试点工作开展不适应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
2.4 社会服务能力还需增强
据调研,在“1+X”证书试点的开展过程中,目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主要承担着学生培训和考试等相关任务,在证书推广活动中,有关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够深入。一方面,教师在“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研制方面的参与度不够,与企业、培训评价组织等联系不够紧密,职业标准还不能有效融入教学标准、课程标准等;另一方面,教师参与“1+X”证书各类资源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不够,如纺织面料开发实训基地标准建设、纺织服装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立体化教材建设等。此外,目前高职教师与培训机构多为单向联系,缺乏校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多向交流,不利于将“1+X”制度进行全面推广。
3 “1+X”证书制度下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路径分析
3.1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提升专业教学能力
教师需紧跟时代需求,自觉更新教学理念,以工作任务为导向,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教师需先掌握“1+X”证书制度岗位鉴定标准,将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行业规范等考核标准融入课程内容,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水平;另一方面,教师在专业课程设定之前,对企业进行市场调研,让企业参与课程的整合,结合企业的生产要求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标准要求,对课程进行开发和设计,构建“岗课赛证”合一的课程体系。
在实施中,首先可以确定纺织服装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纺织面料开发、服装设计等职业能力分析和职业标准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使行业特色更鲜明;其次依据岗位工作任务所需,开发课程内容,使纺织服装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企业要求;最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注重过程评价的同时构建成果导向的新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项目式教学,使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质的提升。
3.2 加强师资培训和教学资源建设,促进教师成长
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可以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水平。一方面,校企双方组建专业的培训团队,根据市场需求和“1+X”证书推广情况,拟定教师培养规模,开展教师和学生各等级资格证书的培训;另一方面,在增加校内设备的同时,可采取校企联合合作的模式,在师资和设备资源方面共建共享。创造良好的外在环境,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较为全面的培训规划和相关配套设施。
加强教学资源平台建设,促进教师知识储备和技能的提升。教学资源可涵盖课程资源、专业教学资源和顶岗实习资源,涉及专业教学、仿真实训、综合设计、工学结合、对外培训等,如牵头开发国家级纺织和服装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基于产业链的纺织服装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涵盖纺织面料设计、服装陈列仿真教学平台、3D服装陈列设计系统、服装营销等仿真系统资源,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3.3 参与企业真实项目实践,提升专业实践技能
在推广“1+X”制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技能尤为重要。教师须熟练掌握学习任务中的所有实训操作步骤及流程,这样才能指导学生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一方面,利用学校的实训条件成立相关工作室,承担部分纺织面料设计、服装设计等各类项目研发任务,将市场需求与日常培训相结合,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以企业的生产项目为纽带,参与企业真实的生产与研发,在实践中锻炼教师的职业技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4 通过企业挂职和研修,增强岗位认知和专业新技能
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使个人发展与行业企业需求接轨,是提升专业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一方面,学校可以建立教师到企业挂职管理机制,采取集中式、挂职式、短期培训式等形式[4],选派教师下纺织服装类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教师以企业员工的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活动,接受企业岗位和企业工作任务,锻炼自身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企业研修等方式,参与企业工程项目研发,不仅能熟知企业文化、岗位需求、职业标准等,还能快速了解到专业领域新变化,掌握纺织服装行业的最新技术,提升职业素养,将企业挂职的成果运用于教学中,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
3.5 搭建产学研平台,组建创新型双师团队
校企紧密合作,搭建纺织服装产学研平台,有利于教师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首先,构建校企协同创新机制,院校与企业在产学合作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优势,教师负责各专业技术的研发,企业则是应用技术生产产品,共同开发纺织服装新产品。其次,院校间可合作建立交流平台,使不同院校的教师能进行技术沟通与交流,加强校内与校外教师间的技术碰撞,实行企、校各类特色资源的整合和集成,推动纺织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最后,学校可以引进不同层面的专业教师,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由知识与技能互补的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组成,助力学校打造创新型双师团队[5]。
4 结语
“1+X”证书制度是对以往双证书制度的突破和超越。在深入推行中,高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势必会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学校需要出台相关激励制度作为保障。同时,国家、企业、学校、教师需多方联动,根据行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结合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形势,规划更完善的教师成长路径,打破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面临的困境,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创新型双师队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