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2023-04-05李承融

科技风 2023年6期
关键词:城市规划规划设计规划

李承融

河北工程大学 河北邯郸 056038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构建环保、低碳型的城市环境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方向,人们也对低碳城市建设投入了较高的关注。对于城市的规划和设计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关键性工作,其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并且覆盖范围非常广,也是环境污染防控的重要基础。为此,需要把低碳理念引入城市规划和设计工作中,这样既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还可以引导人们建立正确的思想与理念,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我行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与破坏。

一、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应用必要性

(一)低碳城市理念特点

在城市规划中将低碳城市理念融合其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依托于这一理念,绿色经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实现绿色环保的目标,减少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二氧化碳量的排放,让过去产生的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改变,使人与自然能友好相处。在城市规划中,低碳城市理念还具备节能性特点,让废气污染和排污量全面降低,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有利于社会的长久发展。目前,城市在发展建设期间,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导致生态环境问题被忽视,采取科学且合理的方式,加大对现代化绿色先进技术的利用,加强对低碳城市理念的应用,能让城市规划满足绿色环保需求。该理念的经济性特点显著,从整体角度上剖析,若想让城市规划实现低碳环保目的,必须从多个层面考量,有依据地制订规划方案,将低碳城市理念科学渗透其中,只有这样,城市规划水平才能提升。

(二)低碳城市理念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分析

低碳城市理念的主要目的是要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通过对这一理念的应用,能让规划更为科学合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降低二氧化碳总排放量,保证人们的生活品质能得到改善。在城市规划建设期间,融入该理念原因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对能源需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交通压力的日益繁重,使得碳排放量急剧增长,对生态环境破坏很大,只有将低碳城市环保理念融入城市规划中,才能为城市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现代化建设水平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并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该理念与城市规划融合,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些年,我国一直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加强了对该理念的运用,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但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为保证温室气体排放能有效降低,可以通过运用低碳城市理念,让城市建设水平整体提高。

二、低碳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引导

城市在规划建设期间,城市的运行效率经常会被空间结构所局限,而与城市地理环境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空间结构,可以让城市得到良好发展,有利于城市交通出行率的提高,也能让人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为确保城市规划能更为合理科学,在城市规划建设期间,应该加强对先进技术的使用,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对用地安排协调,保证不会出现用地比例失调的现象,让城市土地利用更为合理,让以往土地功能单一问题得到改善。在城市规划期间,需要综合城市的发展条件,明确城市空间结构、地理环境等,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规划,保证城市原有空间利用率能得到提高。

三、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可持续发展原则

低碳理念应该依据城市自身的特点,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运用低碳理念的过程中,可以对单位GDP能耗实施有效控制,在降低碳排放量的同时,更为科学、合理地规划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同时以城市绿地系统为依托,建立起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大量此类城市会连成城市网络。同时,还要注重城市绿地之中各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以确保城市区域环境的多样化、丰富性。

(二)综合效益最大化原则

低碳理念应该从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城市的综合性效益。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之中,要对现有的材料和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展开合理、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从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经济等方面实现综合性利益的最大化。实际上,其重点在于改善当前的城市功能布局,并且对城市中的建筑、工业以及交通低碳产业链进行完善,另外,还要积极运用清洁能源。

(三)坚持现代化的设计原则

为了实现与时俱进,有效适应时代发展的变动,进一步体现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作用和价值。设计人员需要以现代化的设计理念为基础,结合精细化以及现代化的设计原则开展相关的设计工作,为生态城市的发展以及稳步运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在开展设计工作之前,设计人员需要结合城市的具体发展特征,有效了解周边区域的文化特征以及风土人情,借鉴现代化的设计理念。结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具体要求以及特殊属性提供科学依据和规范,保障设计方案能够满足具体的城市发展要求,实现城市的稳步建设及发展。

(四)完整性、系统性原则

设计人员需要着眼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流程,坚持完整性、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原则,确保设计工作能够做到实处,全面提升整体的设计质量,有效解决生态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矛盾。首先,加强对城市规划设计要求的有效分析以及宏观考量,了解当前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将生态建筑与外部环境相结合,为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及帮助。促进生态城市科学建设工作的有效拓展及延伸,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次,以生态资源的有效分析为基础,了解当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具体要求,主动为设计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充分体现现代城市建设工作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提升整体的生态效益和水平。

四、在城市规划中低碳城市理念的应用价值

(一)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

在城市规划中贯彻落实低碳理念,能够有效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资源是有限的,粗放、无序、高耗能、高排放的城市是不具备持续发展能力的。因此,必须以低碳、绿色环保发展作为重要目标,引导城市积极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拓展生态化城市的建设范围,向城市各个领域不断延伸[1]。

(二)提升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近些年,社会经济逐渐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是在发展阶段中暴露出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空间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越来越严重,城市承载能力逐渐下降,城市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在城市规划当中贯彻落实低碳理念,要充分考虑人、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新的城市规划,才能够让城市规划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优化城市建设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完善城市建设内涵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创新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上升,对于城市精神面貌以及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生态文明的理念,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需求[2]。在城市文化建设当中贯彻落实低碳规划理念,能够进一步完善城市建设内涵,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一)做好城市生态规划发展定位

推动城市生态规划发展,要做好生态规划发展的定位工作。结合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强化城市生态规划的韧性,全方位建立健康导向、多样性的城市生态规划体系。[3]为了提升城市生态规划发展绩效,要从长远的角度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各行各业自觉化、内在化生态意识,为城市生态规划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弥补传统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二)规划城市产业,完善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的发展方式和规划设计工作与乡镇有明显的区别,城市中涉及各行各业的发展,其总人口数量也远远超过乡镇,这就导致其在繁荣的发展背后也容易带来诸多环境问题,从而导致城市环境的破坏[4]。传统的城市旅游中的游客活动一般为参观古今建筑、进行购物和游乐园游园,这样的旅游经济往往造成交通拥堵,形成高碳排放的污染。在低碳城市设计中,政府努力打造“生态景观”,还可对景观进行优化设计,从而降低交通拥堵率,形成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在丰富园林植被的同时,还可以适当扩展园林面积,使之更好地适应低碳社会的发展需求。

(三)减少能源消耗加强有效环保

我们应该认识到水体设计是在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的形态变化能够为人们带来一种独特而新奇的感受。与此同时,对水体设计的合理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储存水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建造出一个小型的生态环境区,能进一步调节该地区的环境与气候,如降低温度、增加湿度等不同情况。尤其是在夏季,一些湖面的温度比城市商业广场的温度低,更适合人们进行休息与游玩。而工作人员在进行水体低碳环保设计的过程当中,还要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对自然水体尽可能地就近使用水源,根据水源的基本特征和地形、地貌的状况来对水体位置进行控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并最大程度的降低消耗的能源。而人工水体要进一步确保水体在总量上是保持不变的,并确保水资源可以进行循环利用。

(四)加快城市产业结构升级

有关部门应该对城市中严重污染的传统产业实施升级改造。需要深入调查分析城市的产业结构,而且结合具体情况,合理制订完善的城市结构升级计划,也要将更多的资金投入产业结构升级中。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要对其整改时间进行确定。比如政府有关部门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传统产业参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这里提到的优惠政策主要是指资金扶持、减少税收等,使传统企业运用高新技术不断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除此之外,针对不配合整改的企业,可以依规给予处罚。此外,企业对人才进行招募时,也必须要尽可能多引进一些优秀的复合型人才,为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和新鲜血液。

(五)建设低碳城市交通体系

1.低碳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在总碳排放量中占了较大比例,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例如,在城市内建立便捷高效可贯通各城市的高速主干道,使市内的车辆能够在各个区域间迅速通达。合理配置道路等级及路网密度,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造成的环境污染。

2.绿色城市交通系统

低碳交通设计的核心是注重公共交通,鼓励慢行出行。以TOD为导向,优化交通,实现紧凑功能布局。对我国的一些城市,有较大出行要求的如大学城、工业园区、商务办公区等,地方政府也可引进以长距离大运量轨道和快速公交系统作为对外交通方式,以实现城市跨地域间的人口点对点的大规模快速运送。加强政府引导市民环保出行的能力,对私家车的出行制定有效措施,以围绕公交站点的紧凑功能布局鼓励“低碳或无碳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应在城市绿地、园区、商场等地规划以自行车路网和散步道为首的“都市慢道”。同时,也应重视道路交通景观的绿化与安全工作,通过构建充满魅力的公共空间,建立景观宜人、空气质量清洁、设施安全的都市慢行环境,提高低碳出行比例。

(六)鼓励绿色出行,提倡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城市首先需要对交通道路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将原有的绿化面积和其他地形地物与必要的交通道路联合到一起进行规划设计,使得道路的功能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并对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工具进行合理的规划,不仅需要鼓励大家绿色出行,还需要保证绿色出行的效率优于私家车出行等方式,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绿色出行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降低能源损耗以及环境污染的目的,更有助于加快实现低碳城市。

(七)大力推进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

交通和建筑是现代化城市运作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最高的两大产业,大约共占总能耗的十分之七。为此,必须要加大力度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创建以公共交通为核心的交通方式,大力提倡低能耗出行方式。要想推动建筑节能的发展,可以从很多方面进行,比如可以通过对非节能建筑开展改造工作,这样就能够有效增加节能建筑的数量,还可以对地热能与太阳能进行相应的研发与利用,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物照明、热水供应等方面的能源消耗。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集中供热系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对于交通节能进行交通能源结构相应的调整,同时对公共交通进行相应的改进,提高出行效率。并且还需要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从而有效地建立绿色与低碳的城市交通体系。

结语

目前,我国一直在努力探索低碳经济生态环境的研究,已经逐步扩大了打造低碳城市建设的数量。但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依然缓慢,至今仍没有一个完全适用我国低碳经济的评估标准,对低碳城市的发展仍然缺乏有效的指导作用[5]。这就要求我国应该加快出台相关低碳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从而为建设低碳城市规划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国低碳城市未来发展应立足国情,分步实施,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完善低碳城市发展制度,并加强监督指导,创新低碳城市的发展治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实现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规划规划设计规划
规划设计作品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物流园区出入口规划设计及其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