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2023-04-05魏晓飞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4期
关键词:摊铺骨料沥青

魏晓飞

(1.河北交规院瑞志交通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00;2.河北省道路结构与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石家庄 050000)

1 引言

沥青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路面结构形式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其不仅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还能降低工程造价,减少污染,受到广大使用者的青睐。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一项复杂、烦琐而又重要的工作,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必须做好各项工程控制管理工作,才能确保整个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2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 前期准备工作

沥青路面施工工艺较多,各工序之间相互影响较大。因此,在施工前应对所有环节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从而避免盲目建设或重复建设导致资金浪费。同时还要重视设备的配备和材料的储备,根据实际情况调配人员及机械配置,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首先,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其次,要确定合适的技术方案。另外,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备齐必要的物资、机械设备以及资源,对路面进行综合施工。

2.2 混合料配制

从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生产到运输是整个道路工程中最重要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阶段。混合料制备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工程施工能否顺利进行。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主要包括水泥、集料、矿粉和水。由于受外界因素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制常存在很多问题。例如,集料离析严重、配合比不合理等,这些都需要加以改进。材料配合比不合理会导致混合料黏度过大,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混合料各组分的比例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并进行试拌、试铺试验,确定最佳拌和时间、拌和温度等参数,以保证其设计的合理性,并对沥青材料的掺量进行有效控制,使配合比保持科学、合理的水平[1]。

2.3 摊铺作业

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路面质量问题,降低后期养护成本。因此,应采用机械化程度高的设备,并配备高素质的施工人员,加强现场管理,提高摊铺机操作人员的素质;同时还应及时排除各种不利因素,如振动、冲击等因素造成的损坏及噪声。在摊铺过程中,应确保摊铺的连续性,以保证路面平整。摊铺过程中对摊铺温度要求很高,必须在145℃以上。另外,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应匀速前进,车速不能过快或过慢,否则均会影响摊铺质量。

2.4 混合压实的工艺要点

2.4.1 遵循施工原则

压实度与平整度是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当前公路路面碾压施工需要遵循由上到下、由静到动、先缓慢再快速的原则,并且要分初压、复压、终压3个阶段进行。初压以稳定混合料,预流平为目标,施工中一般选择两轮钢桶静压。复压以提高混合物密实度为主,滚筒的运动要慢、平稳。复压时,一般选择有振动作用的环辊,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温度,温度不得低于80℃。压力的选择可以随施工的需要而定,非必要的可以略去。

2.4.2 对相邻路幅处进行碾压

此施工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消除压实机轮痕,由重型双滚筒压路机进行二次静压,确保拌料温度不低于70℃,最终碾压速度控制在2.5 km/h。碾压时,要遵循从外到里,从下到上的碾压原则。与此同时,压路机不应任意变换线路及方向,也不允许在混合料没有完全冷却或者被压坏的道路上停、刹、拐。此外,对结构缝的处理还须截去。首先采用4 m直尺对尖端进行平整度检查,再用直尺从铺装层结构缝中撤除掏空为限采用刀具进行平整,最后,采用斜轧和人工找平相结合方法对接缝新表面进行找平。

3 提高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水平的措施

3.1 创新施工技术

当前,人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在保证路面施工符合要求的同时,还要对安全与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促进施工绿色化。因此,必须不断优化施工工艺,以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目标。在路面施工中推广应用钢渣沥青混凝土技术,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节省大量骨料(石骨料),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水平、降低建设成本、缓解环境污染[2],同时,还有助于推动国内沥青混凝土再生技术发展,促进旧沥青材料资源化发展,并且能用再生剂配制新型沥青材料、提升材料性能、达到施工作业和使用规范要求。同时,可以借鉴以往的工程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公路养护工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改善其处理效果,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拟定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时应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筛选出适宜的技术方案来指导沥青混凝土的建设。

3.2 采用新检测方法

随着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先进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领域,高新技术的出现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引入新的检测技术后,不仅能减少现场人工劳动强度,而且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成本,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极大地推动我国公路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因此,如何正确使用新的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3]。

3.3 控制质量影响因素

3.3.1 材料与机械设备控制因素

原材料是公路工程中最为基础的建筑材料,直接关系到道路结构强度、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所以,在采购时首先应确保所需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其次,应尽量采用优质原料,还要尽可能选用低残留污染物含量和无毒无害的环保材料,这样才可减少环境污染,并避免因材料本身不合格导致事故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常用的机械化作业方法需要一次性使用大量物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材料和机械设备是决定产品质量的两大关键因素,通过科学设计和合理选用原材料,采用现代化的机械加工设备以及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成本,进而获得较高的收益。质量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工作,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对路面摊铺、碾压作业需要的仪器、设备,应当进行性能检查、测试,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并切实保障碾压作业效果[4]。

3.3.2 人员培训

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时,相关企业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系统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水平,把握好各方面的技术要点。作为施工的主体人员,要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相应了解,并且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进行防范,从而避免沥青路面在施工中发生问题。

3.3.3 加强对现场环境的管理

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业施工过程极易受现场施工环境影响。现场环境中空气温度、湿度、粉尘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坏。这些状况一旦出现,会导致车辆行驶速度降低,道路通行能力下降,最终引发交通事故或人员伤亡,同时还可能导致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环境。为此,必须制定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制度,做好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为施工现场创造舒适健康的环境[5-6]。

3.4 强化现场巡视检查力度

在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智能手段,例如,视频监控系统和机械设备在线监控技术,组织沥青质量管理人员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现场进行巡检,落实全过程质量控制,在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各环节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消除质量问题。通过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控,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效果以及使用寿命,从而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7]。

3.5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3.5.1 严格材料质量关

1)沥青质量控制。首先,在选择沥青类型时要考虑交通荷载等级、路面等级、施工层数、气候条件及施工条件;道路条件复杂,纵坡持续长陡段适宜使用SBS改性沥青进行沥青改性,中间层与上层之间宜使用混合料优化级配;明拌摊铺要用橡胶沥青或者高水化石取代矿粉水泥;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应符合以下条件:顶层不超过16.0 mm,中顶层及底层不少于16.0 mm,基层不少于26.5 mm。

2)骨料质量控制。仔细测试并控制粗粒细粒含泥量及力学性能,保证粗粒细粒质量达到技术要求。施工期的工艺骨料应放置在硬化的施工现场,并采取充分的保温和防水措施,以避免发生交联。要对细骨料进行覆盖与防护,以免细骨料含水量变化而影响混合料品质。另外,若粗骨料黏结力不能满足结构技术要求时,可使用改性沥青或者防溅剂等处理措施。

3.5.2 对矿物沥青混合料进行温度控制

结构温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有重要影响,施工单位摊铺前应先将拌和料加热至温度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后才能施工。如施工被打断,混合物须再升温后才能复工。另外,沥青混合料温度控制时应注意如下几点:(1)一般混合料拌和温度不宜高于180℃。(2)骨料加热温度通常高于拌和温度20~25℃,因为骨料含水率直接影响干燥时间及加热温度,因此,骨料水分控制在拌和准备阶段必须加强。(3)最佳初压温度应在轧制施工之前试验路段上设定。复压与终压的温度可差15~20℃。(4)一般沥青混合料的初压温度不得小于135℃,终压温度不得小于80℃,适用于东北地区或者低温条件;SBS沥青混合料初压温度不得低于155℃,终压温度不得低于100℃,运输时拌和料表面应覆盖篷布,比普通表面多铺2~3层篷,且确保拌和料到达施工现场后,其下表面温度6 cm不应低于160℃。

3.5.3 增强路面的抗水性

雨水腐蚀是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加强对路面水密性的控制对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建设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沥青混凝土铺好以后,一定要对公路两边进行热沥青反复刷涂,使暴露空腔密封。另外,用于道路排水的盲沟为雨水渗入路面的途径,为保证盲沟坡度符合国家与行业标准的规定,需要对盲沟土壤、盲沟进行夯实并采用防水材料进行处理。

4 结语

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都会对公路工程质量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同时给出了提高技术水平的策略。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本身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在施工期间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在沥青路面的施工中,施工单位除了对拌和与运输混合料、铺设混合料以及压实混合料这3个环节进行控制外,还必须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良好的控制,有效保障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人们的出行安全。

猜你喜欢

摊铺骨料沥青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水泥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与天然骨料主要性能对比分析
骨料自动温控技术
单机全幅摊铺在广乐高速LM5标的应用研究
如何让你的摊铺业务获得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