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探讨
2023-04-05李彦龙
李彦龙
(山东省沂南县青驼镇人民政府,山东 沂南 276300)
农田水利是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科技不断进步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物质文化需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水资源问题更加重视了许多疑问,比如,水资源总量不足、水环境恶化以及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都说明了我们要加强节约用水意识,并积极进行节水灌溉技术创新来解决这一系列民生热点话题。
1 农田水利工程概况
农田水利灌溉是我国农业生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现粮食增产、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改善农民生活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性作用。现阶段我国政府已经开始了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进行管理和规划。从整体上来看,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已完成了基本的现代化水利工程设施配置与完善工作。但是,由于受到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因素影响,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以促进当地农业水利事业的发展,所以,当前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在实施传统灌溉模式。在新时期下,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创新,使得现代农业得到了很好的改善。现阶段很多地方都开始使用先进技术来进行灌溉作业并且取得良好效果。但是,受到地理位置等自然因素影响,许多地区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效率低下以及水利设施建设不完善等问题存在着严重性。
2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和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及科学技术快速进步,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已经实现了传统灌溉方式与新科技、高效节水理念相结合。但是,当前很多地区在建设水利项目时,都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区域气候条件及土壤状况情况等问题,导致农业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却难以发挥效益,无法满足现代农田水利发展需求。当前,农田水利灌溉节水技术已经在国内得到了一定发展,并且对农业生产也产生着积极影响。就目前我国整体的经济情况而言,还不能满足高效节水灌溉理念。因为我国地域辽阔且人口数量庞大、水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导致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其次就是很多地区没有完善配套设施,使得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和采摘,造成经济损失,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开展效率低下以及效益降低。
3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
3.1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原则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必须遵循科学合理、高效便捷和经济实用原则。在进行规划设计时,首先要对当地区域地理环境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其次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该地区自然条件及社会需求的节水政策。再次就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来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与信息化程度,实现资源共享。最后是提高灌溉技术应用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投入和劳动力消耗量。农田水利灌溉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途径。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时必须遵循因地制宜。不同地区土壤性质、环境条件等都存在差异性和复杂性,所以,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当地实际需要并适用于全国各地区,同时还应结合区域气候特征与农作物生长习性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
3.2 农业节水灌溉用水定额与节水量
农业节水灌溉用水定额的标准要根据不同地区和具体情况来进行制定,在实际应用中,对于不同区域,其节水水量也会有所区别。一般来讲农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土壤湿度高以及地形较为复杂等原因,都导致了作物产量相对较低。而工业发达地带则是由于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水资源匮乏问题,所带来的影响使得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从而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利润空间较大。内陆省份地区因为地势高低落差大且土壤多为沙土或者淤泥,所以降水量多在200毫米左右。农业节水灌溉用水定额是指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条件,结合农田水利用途,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灌溉用水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地区农作物对水资源需求量进行综合考虑。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方气候差异明显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导致各地区农业发展不平衡情况严重,以及农作物种植不合理现象普遍出现。因此,要想实现高效节水灌溉,就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和科学施肥,提高土壤含氧含量及养分循环程度,来满足不同区域的需要。
3.3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生态
在农田水利灌溉的过程中,合理运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首先,要对土壤结构进行改善,农业部门需要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相关政策法规。其次,加强节水技术研发工作,科学施肥、减少农药使用量等都是有效措施来节约水资源。再次,增加农作物产量以及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能实现农田水利灌溉质量提升,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等。此外,对于一些节水设施进行合理利用与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田水利灌溉的节水方式主要是通过对水资源在进行合理配置,进而实现农业用水率最大化。具体措施是,首先,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采取因地制宜、分类利用等技术手段。可以将农作物作为重点节水种植作物,同时也能够对地下水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其次,对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以及有毒气体含量较高的地区,应该加大管理力度并制定相应处理标准,通过科学有效合理规划水资源使用方案,实现高效用水。
4 农业节水灌溉对策
4.1 加强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建设
农田水利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改善水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因此,要加强农田灌溉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例如,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完善梯形沟渠、灌排系统等设备,来增加对农作物生长进行有效栽培技术指导;对于一些干旱区域或者干旱区域,需要加大节水灌溉面积和减少水利用水量等,以促进农业生产水平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4.2 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教育工作
在当前的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施工人员应重视节水技术知识与理念,加强科学灌溉意识以及节水观念教育工作。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讲座、培训等形式,让广大农民了解先进实用的灌区设备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也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推广活动,来强化人们对水资源保护重要性认识和积极性。另外,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农业水利系统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所出现问题及解决方法。
4.3 科学化管理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科学化的管理是实现高效节水灌溉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通过合理规划水资源配置和优化配置。来提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效益。首先。要根据不同区域土壤类型、气候特点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其次,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浇灌方式。最后。还要注重施工成本与后期运行维护费用控制,制定出施工工期短且实用价值较高的高效节水灌溉设计方案,从而实现水利资源利用最大化和经济收益最大化。
综上,通过对农田水利灌溉的研究,发现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灌区布局不合理、土壤湿度过大等。所以,我们要在传统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与优化。首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化的方案。其次,提高管理力度和效率,以达到高效节水效果以及节约成本。最后,加大资金投入,实现水资源有效利用并减少浪费现象,从而保证农田水利灌溉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