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历史,关注现实,展望未来
——浅谈中考历史复习的几点感悟

2023-04-05蔡雅新

学苑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史实中考历史

蔡雅新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市第一中学,福建 石狮 362700)

初中历史学科作为学生必修科目之一,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它通过给学生呈现中外历史发展的进程,力争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本的历史史实基础上能够鉴古知今、认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开拓视野、培养家国情怀。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初三阶段的中考复习工作是重中之重的环节之一,它需要学生把初中中外历史内容进行梳理、整合、消化、吸收,这对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可谓是内容繁杂、千头万绪;同时,初中生对中国古代史、世界史的了解相对较少,再加上其他学科的复习也要占据一定的时间,因此很多学生在中考历史复习中总是学不得法,甚至出现了焦虑心理。要想提高历史学科中考复习的实效性,就需要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勤学好问,还要以科学的方法为指导。对此,笔者结合长期一线教学积累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感悟与建议,以期对当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和学生的备考复习有所帮助。

一、高瞻远瞩,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与发展规律

对于历史学科的中考复习教学来看,学生之所以觉得“乱”或者“难学”,其重要原因就是在孤立地、机械性地进行知识的记忆,并未透过现象看本质,即没有应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来纵观全局,站在时代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瞻远瞩的来审视学习的内容,在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角度来梳理知识,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的思维体系,进而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混乱的是第六、七课所涉及的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其涉及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且政权、人物、事件多,知识之间的逻辑性不明显,学生感觉知识凌乱,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对此教师可以以“大变革”为核心,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民族关系的角度来掌握这一阶段的发展趋势:

政治方面:从分裂走向统一。诸侯间的争霸和兼并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统一的因素形成了。从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在表面错综复杂、纷争不已的战争及动荡的现象下,贯穿着新旧两种社会制度的交替、变革的历史发展主线。而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例如商鞅变法正是这一主线的反映。

经济方面:封建经济逐渐形成,在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下,原来的奴隶社会的“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逐步形成,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就是其具体体现,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思想方面:百家争鸣。时代的变革需要思想理论的指导,而各个学派、思想家的主张的提出不仅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而且为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通过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华夏族和周边各民族逐步融合,出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也为后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以上的四条主线贯穿于春秋战国整个历史阶段,彼此相互交织,又互相促进、互相影响,这体现了春秋战国的“大变革”时代特征,而且为接下来秦朝的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打下了基础。这样引导学生进行“高度”上的整体认知,方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归纳和理解,也就提高了教师复习教学的效率。

二、夯实基础,为从历史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要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它由最早的“双基目标”调整到后来的“三维目标”,目前再次调整为“素养目标”,即要培养学生在历史学科中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学生对历史史实以及分析问题基本方法的轻视,导致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法以准确的史实或者阶段特征为依托分析问题,进而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复习教学效果。实际上,学生历史学习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就涵盖对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因此在中考历史复习教学中还是要首先抓好基础,特别是具体时空条件下把握历史发展状况,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素养,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并且将人物、事件、想象等准确的置于历史发展的特点阶段或者总体进程中去分析,再尝试从历史发展的不同角度去认识其历史地位、作用,这样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才会有抓手。

例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复习时,第一课《鸦片战争》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其主要体现就是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教师可以再次引导学生复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概念,然后回顾《南京条约》的内容,分别得出其对中国领土主权、贸易主权等方面的破坏;在此基础可以及时联系后来的《五口通商章程》、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对中国主权的破坏,然后辅之以地图让学生了解被迫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的具体位置,进一步感受其对中国经济、主权的冲击,这样学生就能够充分的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内涵,当学生遇到新问题、新情境时也就能够顺利解决。

三、独立思考,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来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历史

中考历史学科的考查方式也日趋灵活,尤其是考查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也体现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因此在中考历史复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改变仅仅是机械的记忆知识的应试学习思维,而是要在准确掌握史实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思考,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历史,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作用,进而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初三阶段的中考历史复习教学的最终任务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也就是要使学生能够独立面对新问题,这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科学的认知去解决新问题,这也是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例如在复习背诵的历史是,学生通过对北宋建立后的政权建设的相关史实的学习与了解,可能会觉得北宋“积贫积弱”,但这样的认识会与单元主题“发展与社会变化”难以对应,甚至会使学生误认为两宋时期的社会经济较隋唐时期是落后的,对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第二单元的所有内容对两宋时期进行全面分析,要重视史论结合。这样学生很快找到了这些史实:经济方面,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继续南移并完成;宋代城市和商业兴盛,不仅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繁荣,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出现了专门负责海外贸易的机构。文化科技方面,也呈现高度繁荣的特征,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三大发明相继出现以及外传。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被称之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宋词繁荣,适应城市发展的世俗文学“话本”出现。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更是我国甚至世界画坛的不朽之作,它用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北宋都城开封汴河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这一切能够充分佐证我国两宋时期社会的新发展。而其政治上的问题则是与这些因素有关:首先是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带来的弊端,然后让学生回顾北宋建立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得出其在解决旧问题时也产生了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其次是北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关系的紧张,不是“不败而败”,就是“战无不败”,签订屈辱的和约,大量的赔款——岁捐、岁币,成为北宋人民沉重的负担;最后,官僚特权严重,保守性强,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相继失败,改革举步维艰,是北宋王朝难以改变积贫积弱的原因之一。北宋王朝就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下生存与发展,转换视角,我们对北宋历史的认识更加科学、公正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历史问题,不至于失之于偏颇,甚至钻牛角尖儿。

为了实现对学生这方面的锻炼,教师可以在完成本节内容的复习后,给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对于辛亥革命的认识存在三种观点,即成功论、失败论和不彻底论,请尝试以史实为依据进行三种观点的论证。”这就能够起到“趁热打铁”的训练效果,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意识。

四、重视比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开放的世界意识

比较法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也是历史复习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比较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复习史实,还能够在比较中进一步深化对主干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古代史学习中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近代史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世界史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等,以及中外历史的相似问题的比较,如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等。在比较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史实的复习与梳理,还要注意跳出教材,对学习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这不仅能够给复习教学提供一定的趣味性,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在复习鸦片战争后新思想的萌发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要求学生整理基础知识,把握新思想萌发的相关史实,如林则徐编著的《四洲志》、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徐继畬编著的《瀛寰志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重点讲述《海国图志》的命运,即虽然在书中首次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并希望通过这本书找到富国强兵的办法,然而,《海国图志》问世后,备受冷落,几乎无人问津。相反却受到了守旧官员的斥责甚至是谩骂,甚至有人还把它付之一炬,在腐败的清政府眼中它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之书,最终在国内印刷量极低。但这部《海国图志》传到日本后却是备受欢迎,大量翻印,完善了日本维新派的思想体系。在汲取《海国图志》的精髓后指出,日本发展之路必是“东洋道路与西洋技术的结合”,于是维新派推翻了统治日本六百多年的幕府统治,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明治维新,从而摆脱了民族危机,日本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成为东亚第一强国。通过比较,进一步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体会到鸦片战争后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其作用仅仅是停留在刚刚敲醒中国人民那沉睡已久的心灵,仅此而已,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变革现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具有开放的世界意识——这正是新世纪对它的建设者和主人的要求,也有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立足历史,关注现实,展望未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生在初中阶段历史学习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能够鉴往知今、以史为鉴,进而启迪思维与智慧。而从历史中考的角度来说,也特别重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因此,在中考历史复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既要立足历史史实,还要关注现状,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展望未来,坚定“四个自信”,发挥学科的德育教育功能。

例如在复习中国古代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时,立足基本史实,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西晋的统一结束了三国的历史,隋的统一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历史,元的统一结束了辽宋夏金的分裂,在此基础上得出中国历史上有分裂有统一,但分裂是短暂的,而统一是长期的,是历史的主流: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则荣,分则辱;合则兴,分则衰。我们再从历史回到现实中来,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应坚决拥护祖国“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政策,反对任何台独势力和外国势力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的阴谋。展望未来,我们对祖国早日统一充满了无限希望。

再如讲述世界史当中的两次世界大战时,战争带来的灾难至今仍令人难以忘记,这是人类历史上两次空前的浩劫。战争的爆发固然有它的必然性,可是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是否应该有新的思考:各国都致力于发展自己的经济,增强维护和平的力量,缩小彼此的差距;采取较为文明和理性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生存与发展,各国是否可以放弃或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等等。环顾我们的四周,有许多问题触目惊心:不断恶化的环境问题,日益膨胀的人口问题,硝烟弥漫的中东问题……面对这一切我们该何去何从。

六、结语

综上所述,历史教师要继承和发扬历史上以人为本,帮助学生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猜你喜欢

史实中考历史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放松一点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