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学方法
2023-04-05贵州威宁县麻乍镇红岩教学点
◇闵 纲(贵州:威宁县麻乍镇红岩教学点)
科学是小学时期的一门重要学科,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理念提出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综合发展成了小学教育的首要目标,科学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因此得到了快速提升。科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可促进学生思维拓展、智力发育。如今,信息化教学成了教育界争相探讨的热点话题,并成为小学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将多元、深奥的科学知识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不仅能加快教学模式创新,还能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养成,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综合性素质人才。然而在信息化教学形势下,仍有一些老师固守传统思维方式,不重视对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导致学生面临较大学习压力。因此,老师要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信息技术,创新、灵活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启发学生在学习中深入思考,以全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小学科学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强劲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持,并为我们提供了丰富且多元的教育资源。小学老师在进行科学课教学时,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以便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做出及时调整。同时,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好习惯,引导学生探究发展规律,进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老师在加强学生探究力培养的基础上,也要考虑他们的个体差异,通过因材施教、平等沟通,让学生的知识面得到进一步拓展。事实证明,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为小学科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强大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小学科学教学方式发生了颠覆性改变。老师和学生都不再满足于教材讲解,而致力于深层次、多方位拓展。不管是常见的科学现象还是深奥的科学原理,都能引发学生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探究意识、综合素质得到有效培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可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因此,需要授课老师在科学知识的讲解与分析上下足功夫。实践表明,将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感悟,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保障老师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带有极强的开放性,使师生之间可围绕知识点进行探讨、交流,既拉近了彼此距离,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还可强化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因此,小学科学老师要灵活应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趣味性、多元化课堂氛围,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被有效调动,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三)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小学生处于思维发展和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拓展、创新能力培养很有帮助。而且,不管是问题探究还是知识学习,都能给学生带来深刻领悟,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信息技术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不仅能推动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还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思考空间,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知识解析、问题探讨中得到培养和发展,进而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综合素质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二、信息化视野下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师生互动少
在信息化的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少老师仍固守传统观念,沿用陈旧、落后的方法教学,没有认识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并保持密切互动的重要性,只是侧重于笼统地讲解基础性知识,师生间的互动不足、沟通不到位,使得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被忽视,他们只能被动地吸收、消化知识。不仅如此,师生之间互动不足、交流不到位也会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小学生各方面能力都处于有待激发与培养的重要阶段,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干扰,不良的学习环境会对其学习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如果师生之间互动不充分,会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带来阻碍,而僵化、沉闷的课堂氛围,也难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教学和学习质量自然得不到保障。
(二)信息化教学应用过于单一
笔者经深入调查发现,当前有部分老师采用信息化教学模式时,仍沿用呆板、沉闷的教学方法,缺乏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刻、全面了解,只是将信息技术作为展示课件内容的辅助设备,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态度表现及问题观点,导致学生持有的探究热情被不断消耗,也不能多角度地思考和探究问题。科学教学工作具有很强的挑战性和探究性,但是很多老师在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并没有根据学生近况表现对其学习状态及时做出调整,以至学生难以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使得教学成效不及预期。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老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并据此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给予明确指导。应通过信息技术的综合、灵活运用,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状态,这对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大有裨益。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学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打造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综合应用以多媒体等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也就是利用立体、直观的视频或图片等,将抽象、复杂的科学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打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全面掌握知识点,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飞跃式提升。翻转课堂自提出以来就引发了业界学者争相探讨其备受教育工作者认可与推崇的根源,在于其重视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发挥,可让学生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放于自主学习和问题探讨上,彻底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优势突出,而且特征鲜明,可在课堂教学中全面推广。
笔者认为,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无论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大有裨益的,它既能减轻老师的教学压力,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精神,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科学老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利用现有资源,立足于教材及学生发展需求,全面构建翻转课堂,以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一方面,应通过设计自主探究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养成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有深刻理解。另一方面,小学科学老师也要定期优化教学流程,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思考,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有效锻炼。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下,小学科学老师应借助信息化手段,打造与课程知识点高度契合的教学情境,从多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具体来说,不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特点,也要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时给予科学指导,以加深学生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认知,从而使学生养成自主探索、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实现综合素质培养的教育目标。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打造特定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对授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统筹协调能力提出了要求。它需要老师从多视角出发提出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并在考虑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科学指导,唯有如此,才能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的价值和魅力,并在轻松、欢快的情境中学会如何高效而全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小学科学老师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还要结合新课改要求,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应用时机,通过情境的精心设计与高度还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基于生活现象与深化学科知识增强情境的真实性,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尤为重要。
(三)利用信息技术还原科学实验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要想科学教学活动高效、正常开展,就必须将科学实验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因此,小学科学老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借助信息技术将科学实验的全过程加以完整、直观展现,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背后的原理有全面且深刻的认知与理解,还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与发展起到良好推动作用。由于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他们在知识探究方面的表现也会大不相同。这就需要小学科学老师立足于信息化教学背景,以强大且灵活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将抽象且复杂的科学知识及其背后的原理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以让学生获得深刻感悟。此外,也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出差异化教学方案,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因此,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科学实验还原时,可通过倍速播放将不同阶段的科学现象完整、细致地展现出来,让学生对科学现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帮助学生完成实验操作。笔者认为,小学科学老师还可以技术为载体搭建一个全面且严谨的自主发展平台,引导并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获取更多实验资源,并通过自主探究学到更多知识、得到深刻启迪,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综合素质发展。
(四)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互动协作
互动协作是拉近师生、生生距离的有效举措。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学科学老师要认识到加强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要在引导上下功夫,更要做到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在具体教学中,老师可采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这既可增加课堂趣味性,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实质性互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还能提高课堂效率,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笔者认为,除了师生、生生之间的直接互动外,还要关注人机互动,从教育流程和相关要求入手,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并让学生与技术设备产生互动,促使学生获得启迪,这也能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学习能力提高起到助推作用。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老师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增强小学科学教学的趣味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提出了几项可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实施策略,意在以此打破沉闷、乏味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