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校合作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2023-04-05王燕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德培小学
王燕波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潘火街道德培小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小学教育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更加注重并逐渐加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和教学。除了理论知识的教授外,还需要持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了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理想的效果,使其对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学校发展的价值最大化体现,就需要持续优化课程安排和设置,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致力于在三者的共同努力下,有计划、有措施地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有关活动的开展。
但从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现状来看,仍存在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实践性不强、课程内容空泛、活动方式单一、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在持续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变革和创新的时候,需要积极加强馆校合作,构建一个更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实际需要,弥补和解决以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其中,博物馆、公共图书馆、科技馆在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重要作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宣传与服务功能。通过加强馆校合作,有助于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而对于这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能持续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和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于此,本文将从合作搭建教师团队、编写课程教材、拓展综合课程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构建更加系统完善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状和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及一系列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能促使学习目标、价值观培养目标、能力提升目标等更好地得以实现。同时,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也能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和掌握一些传统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发展、人文内涵等,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以德树人”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理念。当前,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认识到综合活动课程建设和有关教学活动、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逐渐提高了对此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加大了投入力度,持续健全和完善课程体系,围绕课程目标要求组织和开展主题、实践、体验等不同形式的相关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探究。
但在实际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持续改进和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个几方面:
一是课程缺乏系统性。由于部分学校及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的内涵、性质等了解不够深入,在课程设置和活动开展的时候往往比较简单,课程规划设置缺乏系统性。此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相对单一,主要还是以课堂讲述和学生交流、校内实践为主,校外实践活动课比较少且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参与综合实践课程及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最终影响课程建设及教学活动价值和作用的发挥。
二是师资水平不够。当前大部分小学校缺乏综合实践专业性教师,进而影响了课程设置和内容的选择,导致课程资源、形式和内容不够丰富,很多教师无法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有针对性、高水平的指导。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固定教材,也就出现了很多教师不会教学的情况,在课程建设阶段往往缺乏对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综合考虑,缺乏对各种有利教学资源的科学整合和利用,存在照搬、照抄等情况,教学内容空泛、活动缺乏创新性、整体教学没有重心等多方面问题。
三是馆校合作缺乏。以往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还是在校内开展,大多由负责该课程的教师实施教学,缺乏与社会、家庭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即使开展了馆校合作,也往往深度不够,一般是带领学生到博物馆、科技馆等地进行参观,但时间比较短,在这段时间内学生能够了解到的知识十分有限,收获更加有限。
馆校合作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要积极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变革和优化,学校、教师、社会和学生都需要充分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共同参与并积极配合;要持续优化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和开发环节更好地凸显出实践和互动的特点,要对学生有吸引力,要保证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样,且具有价值和内涵,使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提高学习能力,增加体验感,培养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全面的认知,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向,根据制定的总目标逐层进行教学,保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计划、有措施的开展和落实;过程中还需要合理利用各种优势教学资源,合理利用教材和生活中的素材,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的教授,需要持续加强学校、社会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在其共同努力下,构建一个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操作、生产劳动、社会活动,走出课堂,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对此,加强馆校合作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和推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渠道,有助于创新实践活动形式、丰富课程内容和素材,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探索、自主学习和深入分析。此外,新时期博物馆等的职能和作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本职工作外,还具有积极参与教育宣传和服务指导的作用,在学生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例如,配合学校组织和开展一系列参观展览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提供资源和资料信息,拓宽学生知识面,实现综合教育的目的;共同搭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团队,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要,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和指引;创新和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和内容,使其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等。
馆校合作构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路径和对策
馆校合作搭建教师团队 为了确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更加理想的教育效果,需要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综合指导能力。对此,要引导教师转变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局限于对教材内容的教授,还要综合考虑和分析学生实际和发展需要、学校实际情况和资源状况,要学会科学有效整合和利用各种有利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程资源、形式和内容,并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此外,还要引导教师持续加强课程设计和创新,开发、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参与度高的活动,教学时多引用一些生活案例,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开展活动,努力打造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强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过程中可以有效促进馆校合作搭建教师团队,以持续提升师资力量,提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能力和实践能力。
不仅如此,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基础课程体系当中唯一的一门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学校要培养和选择优秀的实践课教师、语文、数学、美术、德育等学科的教师,共同组建一个课程开发团队,博物馆等也需要抽调博物馆学、教育学、考古学等方面的人才协同开展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保证校馆之间的良好沟通和交流,在共同努力下高质量地开发课程,并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和校园,回归自然和世界,进行渗透教学。
馆校合作创新教学形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操作、生产劳动、社会活动,走出课堂,并在课程教学和活动的开展实施中渗透德育教学理念,融入学习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综合素质等水平,促使学生获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此,除了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还需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拓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度和广度,要善于挖掘博物馆、科技馆和图书馆等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素材,并整合网络教学素材等,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不断优化,丰富实践内涵和活动形式,从而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基于此,为了确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要保证课程开发建设及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有场所,学校就要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计划和方案,并优化参与、考核和总结过程,打造一个系统性的课程。同时,课程活动要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探究。教师要给予学生适时的讲解和指导,适时进行渗透教育、开展综合考评;要转变单一的实践教学方式,内容和素材、课程设置等要做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在综合考虑和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分层次地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其中,加强馆校合作便是创新教学形式和内容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要清楚地认识到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等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设置、有关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中的职能和职责,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其宣传教育和服务指导职能和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和体现。主动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的资源,提供实践和参观学习的场所等;图书馆和科技馆等可以作为第二课堂,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建设;通过构建博物馆等与班主任、实践课教师协同教育机制,促使其更好地挖掘丰富资源,为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素养、教学管理等服务,在馆校协同下组织和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其次,有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要做到因地制宜和与时俱进,在综合考虑和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实际需要、博物馆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自由参观式、学习单参观式、引导体验式、探究发现式等,以确保馆校合作工作开展和实施更有效。在此过程中需要增强互动性和体验性,确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内容和方式对小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学生在其中具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在发现问题、提出主题、调查研究、分析论证、解决问题等探究性学习环节中获得知识,并提高综合素质和素养。
馆校合作打造系统课程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努力实现跨学科融合,以确保课程设置和安排更加系统和科学、有关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施更加有效。通过持续加强馆校合作,在二者共同努力下实现资源的整合和科学利用,并打造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首先,围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要求和博物馆等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喜好、认知能力和水平、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和水平、跨学科教学的目标要求等,选择科学的综合活动主题,其中又包含满足课程教学需要的各个小的主题,在馆校合作和共同引导下,让学生就各主题进行讨论和探索。其次,围绕不同的主题,需要结合实际需要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有关活动的开展和实施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确保活动的可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效果。最后,通过撰写研究报告、开展汇报演讲、策划展览等,将学习成果更好地展现和呈现出来。其间,馆校要加强合作,共同做好前期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教师要就主题活动和内容、注意事项及问题、目标和要求等解读和分析,提供科学的指导,博物馆要积极配合,提供资源和场所等;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并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有所收获,如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加强对博物馆内容和资源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等的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核心素养、思维创新能力等。此外,交流和总结、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与参与活动同等重要,在这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讨论和交流本次活动中自己学习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哪些还需要改进,并完成最终的实践活动报告,或者是写一篇小作文,记录活动过程、感想和收获。在汇报成果环节,可以采用教师综合点评的方式,也可以采用主题演讲、PPT 展示等方式,还可以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制作博物馆课程内容海报、模型等。
总而言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的学科,也是一门跨学科实践性课程,要求充分认识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意义,持续加大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解决以往工作中课程规划缺乏系统性、实践性不强、课程内容空泛、活动方式单一、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加强馆校合作有助于构建一个更系统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实现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利用,能持续丰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创新和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因此,要从合作搭建教师团队、编写课程教材、拓展综合课程等多方面入手,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持续改进和优化,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和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