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沿海城市经济报道的三个维度
——以厦门日报、厦门晚报为例

2023-04-05林润

中国记者 2023年1期
关键词:特刊厦门经济

□ 林润

媒体融合对传统媒体来说,不仅是如何借助互联网科技手段提高传播力,占领舆论阵地的过程,还是一个如何根据自身地域特点和媒体特色,完成本地化的过程,对沿海城市报纸的经济报道来说尤其如此。比如,深圳、厦门、杭州、宁波等沿海城市报纸,与中西部城市报纸相比,尽管在宏观经济报道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因为区域经济特色明显,其在经济新闻报道的视野、深度、形式、手段等方面有独特性,这是由城市特色、经济发展、受众需求等决定的。横看纵比这些年的探索和实践,可以发现,优质、创新、独特,是沿海城市报纸经济报道的三个维度。

一、优:一体化策划,深挖细采讲好经济故事

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作为优质内容供应商和内容生产专家的定位不能变。要用互联网思维和媒体融合的理念,从选题到采集、制作,从多元化产品到多渠道发布,从纸媒、两微一端到抖音视频号等多方面多角度进行一体化策划。要进一步增强“四力”,深入调查研究,探访企业一线,感受发展脉动,发现典型样本,讲述时代故事,推出更多精品力作。

(一)深入调查研究,寻找经济发展中的新典型

调查研究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新闻记者只有真正走出去、沉下心、俯下身,深入市场、深入企业,采取解剖“麻雀”的方式,深挖细采,才能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趋势规律,写出接地气和有烟火气的新闻佳作。

2022年5月24日,商务部网站公示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评审结果,厦门国贸股份入围这一名单。国内的供应链产业集中度不是很高,竞争者众多,厦门国贸股份是如何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走向“顶流”的?厦门晚报财经记者深入国贸股份进行调查研究,聚焦供应链业务模式,采访了20名高管和员工。调研发现,国贸股份的供应链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花了整整40年“编织”而成。比如,自主开发供应链一体化协同平台“国贸云链”,通过赋能式的服务带动企业共同发展,通过资本化共赢深度介入产业链上下游,探索出一种有创新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这篇报道最后以一个大连版的形式呈现,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国内多家经济类报刊转载。

除了深入一家企业调查研究、解开企业成功密码之外,经济新闻报道还应该深入一个行业,特别是新兴产业,聚焦新现象,探寻新可能。厦门在元宇宙领域有哪些创新?企业在元宇宙领域的探索处于什么阶段?厦门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比较巧妙地从“四个端”的角度进行报道:硬件端——打造元宇宙的基础设施;软件端——把工厂装进元宇宙;用户端——新技术解锁交互新体验;政策端——把握先发优势加速产业布局。最后延伸到“发展元宇宙产业厦门有何优势”之问。报道既全面又有深度,既关注整个行业又紧扣厦门本地,让读者感受到元宇宙与实体经济融合的魅力,以及厦门布局新赛道的努力。

(二)讲好人物故事,探寻企业家的成功之道

善于讲经济故事,关键是要善于讲述企业家的故事。厦门晚报经济新闻注重挖掘人物新闻,通过专访、对话企业家,讲述企业家的成功故事,揭秘企业的成长之路。2019年改版推出《创城记》周报,开设“创客”专栏,每周一期,每期一个版,讲述发生在厦门这片热土上的创新创业故事。他们中有的是“专精特新”企业的掌舵人,有的是初创公司的创始人,有的是上市公司的董事长。他们的成长,是这座现代化国际化之城发展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是人们了解被称为“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的厦门的钥匙。

2021年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厦门晚报特别策划推出系列报道《星辰大海 四十风华——厦门经济特区建设者口述史》,以记者面对面采访、视频记录等方式,探访厦门经济特区建立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通过他们的口述,回望过往的岁月,汲取前行的力量,弘扬特区精神。系列报道推出后,通过报纸、视频、微信等多渠道传播,深受读者好评。

二、新:多形态生成,围绕“三感”做足文章

这个“新”字,主要体现为创新传播方式,聚焦城市高新企业和新经济,挖掘新模式新经验新故事。

(一)把握方向感,紧跟热点释疑解惑

经济新闻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必须把握正确的方向感,不能偏离中央经济政策,不能引发混乱。舆论要靠引导,经济新闻的舆论引导,很多时候是通过对新政策、新举措进行释疑解惑来实现的。2021年厦门日报推出的首个融媒体专栏“读策”,定位为“一图读懂新政新知”,专栏针对政策解读类内容偏硬、可读性较差的痛点,运用全新视觉表达方式,采取丰富多元的图形化包装手段,推动重点内容在厦门日报及旗下的“潮前智媒”客户端、小程序、官方微博等同步发布,内容包括新闻发布、新规新政、权威解读、数据新闻、办事指南、工程图解、科普知识等,突出权威性、实用性、易读性,形式生动活泼,社会反响热烈。

2022年前5个月,厦门经济运行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成绩亮眼。厦门晚报及时推出《“数读”厦门经济新活力》系列报道,小角度切入,对创业就业、研发制造等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探究厦门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消除人们对经济发展的疑虑,增强发展信心。

(二)营造氛围感,提高新闻感染力

一篇高质量的报道,在传递信息之余,往往还能给受众强烈的“氛围感”。这种氛围感,是新闻的现场感、可信度、说服力,依靠高超的叙事技巧、新颖的表达方式,让受众产生穿越感、代入感,似乎置身新闻场景中,从而产生情感共鸣。

在厦门日报《鹭岛起宏图·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喜迎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中,有一篇是关于军营村、白交祠村发展绿色经济的新闻。这两个村庄是厦门海拔最高的偏远山村,1986年和1997年,习近平同志两次来到这里调研,针对山区乡村发展的实际,提出“山上戴帽、山下开发”的发展思路,指导这两个偏远山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脱贫致富有机结合的绿色发展之路。文章一开篇就很注重氛围感的营造——

夏茶季,从同安区莲花镇高山村空中俯瞰——新采的茶青,在家家户户门前铺成绿色矩形,大小不一、错落分布。

如果再飞高一点,就能看到青山叠叠,云雾重重,公路蜿蜒盘旋,绕上近千米海拔,不时有游客开车转过数百个弯,抵达厦门最接近天空的村庄。

这满山的茶树、满山的绿色,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写照,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同样关于这两个村庄的新闻,《同安军营村村民喜领“压岁钱”》写出了村民拿到合作社分红款的喜悦心情——

“快来快来,分红了哟!”上午9点,刚到莲花镇军营村褒歌广场,就听见村党支部书记高泉伟的大嗓门。这一天,是全村村民年前最期待的日子!

“昨天村干部通知我,今天早上来广场领取村集体经济分红的钱,听了这个消息很高兴,一大早就来等着咯。”村民高福来兴奋地对记者说。昨日上午,莲花镇军营村举行集体经济分红仪式,不少村民都早早来到现场等候。

依次排队、核对、签字、领钱。“我家一共11口人,每个人200元,一共领到2200元,很开心。”高福来清点好现金,高兴地把钱揣进兜里,“这些钱我要拿去买点年货,比如烟酒,但最重要的是要给孙子包个大红包!”

除了现场感之外,氛围感还包括重大主题报道的喜庆感、热烈感,需要媒体通过精心策划和连续报道来达成。比如,2022年11月1日是厦门首个营商环境日,是厦门经济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厦门日报和厦门晚报等本地媒体提前策划,融合传播,会前推出《营商赢未来》特别报道,16个版聚焦厦门一流营商环境和企业发展成就。当天,厦门日报社进行即时、热烈的全媒体报道,两微一端、抖音、视频号齐发力,营造厦门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重视企业发展、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

(三)增强形式感,让经济新闻更易读

经济新闻最忌枯燥,因为经济报道很多时候靠数字说话,但数字多了会令人敬而远之。要避免枯燥,可以通过图形化、动漫化的新颖形式,抓人眼球,降低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难度,提高接收信息的便捷性和愉悦感。

增强报道的形式感,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表达、展示经济数据,再通过短小精悍的分析,点出数据背后的意义,对读者来说极为重要。

10多年前,厦门日报专门招聘3D设计师,探索新闻图形化的路径,做出了特色,全国许多城市党报前来学习交流。每年9月8日在厦门举行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称“投洽会”)是我国重要的招商盛会,全国媒体聚焦厦门,厦门媒体更是将其当作一次新闻战,使尽浑身解数,出新出彩。2022年第22届投洽会的报道,厦门晚报利用漫画人才的优势,推出全新栏目“手绘九八”,连续三天以手绘图的形式,辅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投洽会的看点、亮点和热点。“3·15”特刊《“益”起美好》和《优享公平》,将手绘漫画作为整个特刊的主元素,轻松活泼,读起来赏心悦目。配套推出的H5,分别用一只纸飞机和一杆公平秤作为视觉锚点,串起全部页面,用户点击纸飞机和公平秤,还可以查看版面更详细的内容,增加了互动性。

三、特:多平台传播,奏响经济报道交响乐

“特”,就是抓住具有本地特点的经济现象、优势产业等,通过特稿、特刊、特别报道、特别策划等,浓墨重彩进行全媒体、多渠道、多平台传播。

(一)特刊+特稿+特别报道+特别策划,共同唱响经济发展“主旋律”

在重要节庆、重大主题宣传中,经济报道需要在“特”字上多着墨,围绕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特别策划,推出特稿特刊,做出特别精彩的报道,齐声唱响经济发展“主旋律”。

厦门日报社紧紧围绕“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特色,创新报道模式。每逢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重大会议,均以“特稿+消息+评论+特刊+新媒体”的形式,集中力量做好政策解读、工作部署、亮点成效的报道;每逢年终岁首推出“观察特稿”,回顾一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展望来年的发展机遇。同时,着重打造系列特刊,产生集束宣传效果。2020年共策划推出20多个特刊,累计300多个版,主要特刊有:《浩荡东风鼓春潮》《四时鹭岛一城花》《与特区共成长 与厦门同欢歌》《援梦2020》等。这些特刊内容充实,版面富有视觉冲击力,令人印象深刻。2021年再发力,系列特刊数量达27个,创下新高。

(二)报纸+网站+两微一端+视频直播,合力弹好线上线下“协奏曲”

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宣传报道为例,厦门日报社着力做好“三个联动”文章,推出宣传报道约2000条,总阅读量逾2亿。

一是报社旗下各大媒体联动。厦门日报推出5篇大通讯和40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40周年大型视觉礼赞》特刊,与厦门晚报、海西晨报同时开设“乘风破浪一路高歌”专栏,形成规模气势。

二是与头部平台联动。通过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视频号、抖音号等多个平台,运用海报、长图、动图、短视频、H5、微信SVG等多种形式,立体式多角度做好报道,如展现特区腾飞的原创视频《百年风华·四十扬帆》《原来你是这样的特区厦门》,记录特区40年变化对比的SVG《40年!刷新厦门!》,再现厦门特区建设中高光时刻的原创微信《40年,厦门那些耀眼瞬间》、H5《40年,穿梭“一”厦印迹》等。

三是与深圳、珠海、汕头、海南等经济特区主流新媒体联动,开启《我们都是新时代追梦人》大型直播,推出《我们这一年——筑梦特区,你我同行》大型特别节目,通过央媒和15个副省级城市联盟平台等渠道播出,吸引了全国网友的关注,反响热烈。

猜你喜欢

特刊厦门经济
厦门正新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偶”遇厦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厦门猫街
食在厦门
两会特刊
奥运特刊
奥运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