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布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

2023-04-05魏小利

北方牧业 2023年2期
关键词:布病家畜氏杆菌

魏小利

(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内官营畜牧兽医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布氏杆菌病也被人们俗称布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不仅可以引起家畜、野生动物感染,还会导致人发病。布氏杆菌主要侵袭生殖器官,引起妊娠母畜早产、流产、不孕不育等生殖系统障碍,也可以引起公畜睾丸炎,影响精子质量,人感染后,很难治愈,使病人丧失劳动力,带来终身痛苦。布病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分布范围很广,对人畜的危害极大。我国在20 世纪50~70 年代畜间布病发病率很高,病情严重的地区,阳性率高达60%~70%,随着国家对布病疫情防控的重视,阳性率逐渐下降,20世纪80~90 年代阳性率降低到0.09%~0.28%,2000 年以后,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畜间布病的阳性率有所上升,导致人间布病的发病率上升,给养殖业和人类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 病原

按照传统的分类,布氏杆菌有6 个种19 个生物型,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分离到的生物型有15 种。对人畜都有致病力的主要有猪、牛、羊、犬四种类型,但是不同种类布氏杆菌的致病力和毒力都不同,感染后的发病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其中羊种布氏杆菌的毒力最强,可以感染牛、羊、人发病,其次为牛种、猪种,犬种布氏杆菌一般只感染犬科动物,其他动物和人很少感染。布氏杆菌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强,在土壤、乳肉制品、污水中可以存活很长时间,不耐热,100℃的环境下可以立刻将其杀死。布氏杆菌对消毒药非常敏感,来苏水、2%的火碱溶液、5%的新鲜石灰水溶液等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杀死。

2 流行病学

很多动物都对布氏杆菌易感,其中牛、羊最为敏感,发病率最高。一般情况下,某种动物的布氏杆菌病由对应的布氏杆菌类型引起,如羊布氏杆菌病由羊种布氏杆菌引起,但是在混合养殖的情况下,也可以引起交叉感染。病畜和带菌动物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流产的胎儿、胎盘、羊水,感染家畜的阴道分泌物、精液、乳汁等都含有大量的病菌,健康家畜通过消化道、皮肤黏膜、配种等途径直接或者间接接触感染源导致感染发病。布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一年之中任何时间都可以感染,一般呈地方性流行。饲养管理不科学、消毒不严格、应激、引种等是导致发病的关键因素。

3 我国布病的发展趋势

20 世纪80 年代以前我国布病疫情比较严重,尤其畜牧业比较发达的西北、东北地区发病率较高,20 世纪80 年代以后布病的阳性率显著降低,大流行的情况基本消失,尤其随着免疫预防措施的加强,家畜对该病的抵抗力增强,县区大范围流行的情况已经没有,但是个别的乡镇仍然存在小范围的暴发和散发情况。近些年,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尤其牛、羊等草食动物的养殖规模增大,不仅西北、东北等牧区养殖的数量增多,其他省市的养殖户数量和养殖规模也逐渐增大,导致布病的发生率又有回升的趋势,而且布病疫情也从牧区向城镇蔓延。另外,消费者对乳制品、肉制品的需求增多,导致畜产品的检验监督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被污染的畜产品也成为人间布病的传染源。牛羊养殖业的发展,也导致牛羊的流通范围增大,养殖户从外省市或者国外引种的数量增多,也导致输入型的布病病例增多。

4 防控措施

布病是我国二类动物疫病,该病的潜伏期长,而且多为隐性感染,发病症状不明显,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导致经济损失严重,因此,加强对布病的防控非常重要。

4.1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给家畜接种适合的布氏杆菌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最有效方法。布氏杆菌疫苗种类很多,到目前为止已有200 多种,常用的类型主要有弱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DNA 疫苗等[1]。弱毒疫苗是目前应用比较普遍,也比较有效的疫苗,常用的有布氏杆菌猪型2 号弱毒活疫苗(S2菌苗)、布氏杆菌羊型5 号弱毒冻干苗 (M5 菌苗)和布氏杆菌牛型19 号弱毒活疫苗 (S19 菌苗)。其他种类疫苗的免疫效果不如弱毒疫苗,但是安全性要高于弱毒疫苗,如牛型45/20 灭活苗安全性好,但免疫期短,保护力相对较差。在养殖生产中,一般牛羊首免多用S2、M5、S19 菌苗,然后每隔1 年免疫一次。

4.2 加强养殖场的净化和消毒工作

加强养殖场的净化和消毒工作,清除和控制传染源是防控布病的关键。要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颁发的《布氏杆菌病防治技术规范》做好该病的各项防控措施。首先,要加强养殖场的净化工作,每年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检疫检测。一般规模化牛羊养殖场,每年由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2 次普检,其他的养殖场每年最少抽检一次。对于检出的阳性家畜,要再次进行检查,确诊后要全部扑杀。出现过感染病例的畜群,间隔30~90 天再检测一次,共检测3 次。如果在以后的检测过程中,又出现了阳性病例,就要从头开始,反复检测,直到没有病例出现为止[2]。其次,扑杀后的阳性家畜以及流产的胎儿、胎盘以及其他污染物都要进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圈舍、用具等都要进行彻底地消毒,彻底消灭传染源。一般阳性场,每天要消毒1 次,健康以及假定健康的养殖场每周消毒一次,每月进行一次全场大消毒。

4.3 完善检疫监测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要完善检疫检测体系,尤其要做好异地调运的审批和检疫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对跨省市调运的种用、乳用家畜要经过省级卫生监督机构的审批,对于异地调运的活羊、活牛、活猪等动物要加大检疫力度,严格禁止活动物从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调运,严厉打击病畜的买卖以及私屠滥宰行为。

4.4 做好宣传工作,完善补偿机制

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对布病的宣传力度,让养殖户和人民群众认识到布病的危害,提高防控意识。同时,要根据《动物防疫法》完善动物扑杀补偿机制,阳性家畜是布病的危险传染源,有的地方由于补偿不到位,养殖户无法承担扑杀阳性家畜造成的全部损失,致使养殖场出现回避检疫,隐藏阳性牛的现象,因此,地方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补偿机制,对于扑杀的阳性病例要给予适当补偿,以减少养殖户的损失,提升养殖户参与疫病检疫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布病家畜氏杆菌
冷泻冷治 热泻热治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一例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诊断
家畜类圆线虫病的分析、诊断和治疗
引种牛羊时布病防控策略
中医治疗家畜腹泻有妙招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布病的危害、诊断及其防治
麋鹿巴氏杆菌病的诊治
蒙药治疗老年性布病81例疗效观察
奶牛布氏杆菌病的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