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思考
2023-04-05赵博伟刘浩窦炳军河北省畜牧总站
□赵博伟 刘浩 窦炳军(河北省畜牧总站)
近年来,国家及河北省相继出台加快草食畜牧业发展政策,肉牛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22 年,新冠肺炎疫情及较高的饲料价格对肉牛产业造成一定影响,但人们持续增长的牛肉消费需求趋势未根本改变,肉牛产业预期总体平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高质量发展是肉牛产业必由之路。
一、肉牛产业发展概况
全球肉牛存栏约10 亿头,出栏量约3 亿头,全球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均约6000 万吨,产量前列的国家为美国、巴西、欧盟、中国、印度、阿根廷、澳大利亚等。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均牛肉需求量从2011 年的人均4.68 千克提高到2021 年的6.58 千克。2021 年全国肉牛存栏量9817 万头,肉牛出栏量4707 万头,较上一年度呈增长趋势。我国肉牛进口增长较快,反映了我国牛肉总体仍供不应求。
2021 年河北省肉牛存栏量230.1 万头,居全国第13 位,肉牛出栏339.1 万头,牛肉产量55.8 万吨,居全国第四位,承德、唐山、张家口3市肉牛存栏约占全省半数。从调研数据分析,2022 年河北省肉牛存栏量较去年有所上升,其中规模以下肉牛场户增幅大于规模养殖场。
从市场情况看,2022 年牛肉供应相对充足,市场价格运行平稳,全年牛肉价格走势相对温和,猪肉价格变动对牛肉消费有一定影响。从养殖投入产出看,精粗饲料投入持续增加,子畜费持续下降,调研显示2022 年肉牛总成本比上年度有所增加。架子牛售价有所降低,基础母牛养殖利润不高,在200 元左右,集中育肥牛利润稍好,为2000~3000 元,预计2023 年基础母牛养殖保持微利,集中育肥牛利润可能增长。
2022 年河北省肉牛产业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通过规划引导,“北繁南育、西繁东育”格局更加明显,坝上地区及燕太山区以分散母畜繁育为主,平原农区和黑龙港流域以规模育肥为主,环京津雄地区重点发展肉牛屠宰。二是规模化率明显提高。通过推进养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2022 年肉牛规模化养殖率比2017 年提高了17%。三是养殖科学技术得到推广。低成本非粮饲草料资源替代、犊牛腹泻防治、运输应急综合症防控、绿色养殖减排等技术广泛应用。四是政策支持力度增大。出台了系列促进肉牛产业文件,继续实施肉牛产业集群建设、隆化国家级肉牛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肉牛增量提质等项目,引导产业发展。五是肉牛种业创新加速。依靠2 家国家级肉牛核心育种场,3 个种公牛站,加快了种业创新和品种改良进度。
二、产业优势及制约因素分析
河北省肉牛产业特点,一是出栏比存栏多。每年从外省购进架子牛育肥,应从精准育肥管理和精细屠宰下功夫。二是奶公犊存量大。河北省奶牛存栏全国前列,按照奶牛存栏和奶公犊800∶160 的比例计算,奶公犊资源可观,应加大科学利用力度。
河北省肉牛产业优势,一是市场优势。河北省环京津及雄安新区,高消费群体及消费市场大。二是资源优势。河北省粮食生产功能区4500万亩,粮食及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平原适合肉牛育肥,北部西部山区适合母畜养殖。三是养殖传统和人才优势。河北省有悠久的肉牛养殖传统,产业基础较好,京津冀技术人才聚集。
影响产业的制约因素,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受土地、环境等条件约束,大规模发展数量受限,必须走高质量发展路子。二是良种繁育相对滞后。应加快培育当家品种,加速品种改良。三是屠宰大而不强。河北省肉牛屠宰能力大,但知名品牌较少,精细分割占比不高。应采取措施优品质做品牌。
三、2023 年展望及今后发展方向
河北省肉牛产业发展思路应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靠政策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将科技作为推动产业提档升级的主动力,最终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是继续优布局调结构。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条件,科学规划肉牛产业,平稳有序发展。核心是分区域分阶段饲养,提高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和肉品质量,在数量变动不大的条件下,大幅提高肉品产量和效益。
二是提高良种覆盖率。健全良繁体系,推广优良品种,重视杂交和品种改良,尤其是山区本地黄牛改良。大规模生产高产量、中等质量的肉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生产高档肉牛。
三是提高屠宰水平和品质品牌。改造一批落后的手工或半机械化屠宰企业,培树一批规范化的大型屠宰企业,提高精细分割占比,提高产品附加值。
四是提高肉牛养殖科技水平。肉牛与其他畜种比养殖水平低,要建立健全肉牛生产标准化体系,从良种改良、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多方面发力,向现代化肉牛养殖转变。
五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肉牛产业投资大、周转慢、风险高,应在政策和资金上应予以倾斜,加大现代化生产设备、粪污等环境设施改善、培训等方面扶持力度,调动养殖肉牛的积极性。
六是母畜适度规模发展。目前母牛大规模养殖存在生产成本和繁殖率难题,肉牛产业发达国家户均能繁母牛数为几十头,今后母畜发展要提倡适度规模,但集中育肥场提倡规模化。
七是重视奶公犊开发利用。鼓励奶公犊开发利用,增加牛肉产量,促进资源再利用,实现奶牛业和肉牛业和谐发展。注意采取适合奶公犊的饲养策略,不能套用传统的肉牛育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