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情意行”:基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的同伴教育认知

2023-04-05毕晓燕麻彦坤

江苏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同伴建构

毕晓燕 麻彦坤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同伴教育在国际上一直受到推崇。同伴教育是具有相似或相同生活、学习或工作背景的同龄群体共同分享知识、观念或行为技能,相互传递思想和分享体验,以唤起情感上共鸣的一种教育模式,该模式有利于促进社会规范的个体内化。作为在不同人群中解决教育、社会和健康问题的一种方式,同伴教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强有力的手段,可以让人们就一系列敏感话题进行交流。对于儿童来说,同伴教育更是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同伴赋权同伴的方式有利于助推儿童快乐交往、积极合作、健康成长。

同伴教育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是伙伴关系而非师生关系。伙伴之间相处更加亲密,彼此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因而这种关系更有利于促进同伴有效交流、彼此理解、相互支持、共同进步,同时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增强社交能力,体验积极情感,形成健全人格。同伴教育创造了一个平等的沟通平台,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同伴的帮助下,通过模仿和自我努力来完成学习任务。

同伴教育可视作一个从认知逐渐上升到行为的过程,这恰恰与“知情意行”四个过程相吻合。“知、情、意”是人类心理活动的三个基本过程,而“行”是前三者整合后的外在体现。具体而言,“知”指的是认知、观念,“情”指的是情绪、情感,“意”指的是意志,“行”指的是行为与表现。基于此,这里主要探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知情意行”的高级行为模式与同伴教育产生的关联。

一、“知”:同伴教育的基本过程

“知”是同伴教育的基本过程。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者在丰富的社会文化情境中,通过与同伴的协商互动而主动建构知识,获得认知能力的发展。[1]在知识建构过程中,个体接受到的外部刺激对其认知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在特定情况下,如某种社会文化环境,学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适当的学习资源,创造自己的意义,这便是学习发生的过程。同伴的交流、合作、沟通与协商促进了知识的建构,促进了个体认知的发展。知识建构的过程,亦是同伴教育的过程。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同伴教育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肯定了知识产生的建构性、互动性、情境性,关注学习过程中社会环境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强调学习者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里通过与他人互动完成知识建构的。在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成员进行对话、交流、协作,通过互帮互助,使个体的认知发展趋于完善,情感交流更为融洽,行为表现更为和谐。在经验的共享与交流中,在不同思想的碰撞过程中,个人不断成长进步,日常的非正式与正式的交流模式促进了知识建构,在此过程中同伴教育的作用得以发挥。[2]

二、“情”:同伴教育的情感归属

“情”是在认知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化的心理体验,即情绪或情感。[3]“情”渗透在儿童发展的整个过程,在同伴教育中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它衔接了个体对世界的认知,也关联着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改造。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情感是“在社会关系形成进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建构,与儿童个性发展、健康与幸福密切相关,涉及人的社会需要”。[4]

个体可以通过同伴教育中的互动获得情感体验。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可以促进人际互动,构建积极的情感环境,引导与帮助学习者在情感上适应新的课堂氛围,促进个人情感的发展,实现身份建构。在同伴互动的过程中,成员通过沟通完成同伴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获得情感归属。同伴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以建立,随着交流内容的不断深入,双方达到情感上的共鸣,信任度提升,原有隔膜被打破。当信任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同伴之间更容易接受彼此的观念、态度,同伴教育的效果就会取得突破性进展。可见,情感归属在同伴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意”:同伴教育的重要条件

“意”作为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感知,主要包括自觉性、自制性和坚韧性,是“情”的进一步升华,同时也是同伴教育的重要条件。[5]良好的意志是保证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预定目的的重要条件。同伴群体作为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对个体意志发展产生重要作用。

社会建构主义强调个体发展的社会性和情境性,个体知识的形成和规则信念的建立需借助于人与人的互动与合作,并形成相应的意志品质。对于儿童的发展而言,每一个儿童都必然要参与并认同某个社会群体。在儿童的发展初期,家庭是儿童意志品质培养的主要环境与认同群体,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日常约定形成一定的习惯模式,培养儿童的自律意识。然而,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与独立性的增强,家庭的主导作用逐渐减弱、淡化,被同伴影响甚至取代。此时,同伴群体一旦形成,就成为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儿童通过同伴群体学习社会文化,内化群体规则。[6]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意志品质也随之发展形成,最终成为其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行”:同伴教育的外部表现

“行”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综合外部表现。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习应该是实践导向、参与导向的动态过程,同伴之间共享意义、共享知识,个体通过同伴群体充分参与活动,促进行为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个体逐渐构建自我的认知,趋向与他人、社会取得共识,并加以“外化”,实现同伴群体之间的“社会建构”。由此可见,整个建构的过程就是“认知”通过“交互”不断“内化”为个体知识,再在“践行”的基础上不断“外化”,最后综合表现为行为。良好的行为表现在合作、互动,以及学习共同体不断朝积极的方向发展。[7]因此,可以认为行为是同伴教育的直观表现,内部建构将最终以外化行为为具体表现。

基于同伴教育对个人行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基本原理,同伴教育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得到普及和实践,在促进学生知识学习、素质提升过程中呈现了一定优势。同伴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天然的联系性与契合度,将同伴教育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在心理课中参与度不高、理解不深刻、内化与迁移不足等现象;在德育工作方面,同伴提供了观察学习的对象,发挥示范作用,提供情感支持,共同发展进步。同伴教育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渗透方法显示了明显的优势,同伴群体之间在性别、年龄、关注的事物、目标等方面具有共性,更容易接受彼此的观点,通过正向的榜样影响改变彼此的认知、情感、思想,从而外化为行为。学生从身边的榜样身上获取信息并进行学习,以个体为圆心产生辐射性影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协同成长。

同伴教育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知情意行”既是同伴之间相互影响的基本过程,又是同伴教育的效果体现,认知发展、情感体验、意志锻炼、行为养成之间的辩证作用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得到了较好阐释。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同伴建构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寻找失散的同伴
建构游戏玩不够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