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流域中蜂简约式养殖技术解析(二)
——中蜂蜂群扩繁的技术要点
2023-04-05邱晨柯亚露黄峰王伟金如兴宋正海蔺哲广吉挺
邱晨 柯亚露 黄峰 王伟 金如兴 宋正海 蔺哲广 吉挺 │文
1 苏州市吴中区畜牧兽医站,215100;2 苏州东山莫厘居蜂产品专业合作社,215100;3 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动物防疫站,215100;4 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225009
近几年,我们在太湖流域开展了中蜂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围绕着当地优质特色蜜源枇杷蜜采收,试验总结推广了适应当地气候和条件的“购蜂育王、繁蜂取蜜、售蜂授粉”简约化中蜂养殖模式,该模式利用中蜂分蜂特性及快繁技术实现养蜂时间短、养蜂效益高的生产目的。本期我们将继续介绍蜂群快速繁育技术,即购蜂后通过繁育足量适龄采集蜂以生产成熟优质的枇杷蜜。
中蜂高效繁殖和生产技术须牢记两大口诀:即“三足两新”“双繁单取”。所谓“三足两新”是指蜂足、蜜足、粉足、新王、新脾。蜂足是蜂群发展和生产性能的保障,蜜足是蜂群正常运转的基石,粉足是群内个体健康生长发育的营养基础;新王是蜂群健康和延续性的基本保障,新脾可避免有害物质残留并提升蜂王产卵速度。“双繁单取”即双王繁殖、单王取蜜,在蜂群扩繁阶段利用双王群实现快速发展,而在生产前期扣1 只王,通过单王群实现蜂蜜高产。
1 .蜂场选址与蜂箱摆放
应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适度遮阴的场地。太湖流域枇杷蜜源十分丰富,山间基本是碧螺春茶和枇杷间作,蜂箱可放于枇杷树荫下。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同一场地蜂群数不宜超过100 群,两蜂场之间距离尽量大于500m。蜂场应远离人群聚集地,避开糖厂、蜜饯厂等地点。可将5~6 个蜂箱环绕在1 棵枇杷树下,距离树干1.5m 左右,蜂箱巢门朝外摆放,不同朝向的蜂箱可避免工蜂错投。
2 .繁蜂时间
该养蜂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对时间的精准把控和精细管理,若掌控不到位,会不同程度影响当年的枇杷蜜收成。购蜂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紧接着,繁蜂的2 个关键时间点是10月10日和11月10日,蜂王在此时间段产下的卵大约在11月20日至12月20日发育为青壮年采集蜂,采集枇杷花蜜的能力强,而这期间正是枇杷的大流蜜期。
3 .蜂王准备
选好蜂种是养蜂成功的首要条件。新王尽量在当地购买,颜色黑色,个体适中为最佳,体型过大或偏小一般都不是上乘蜂王。蜂王产卵连续性好,卵圈大,卵圈内空巢房少,没有在同巢房重复产卵的行为。若盲目从较远的地区引种蜂王,会存在不适应本地气候、采集枇杷花蜜能力差等问题。蜂王母群需健康,抗病力强,全年未发生过病虫害,或发生过病虫害经治疗后易康复的蜂群。
4 .蜂王介绍
由于该养蜂模式时间安排紧凑,当地多采用直接诱入法,一般是在10月5日左右。为避免围王,在诱入蜂王时,提前向待接收群喷洒花露水,有利于混合蜂群与蜂王的气味,从而提高介王成功率。诱王时间宜选择中午,此时采集蜂等年长蜜蜂正忙碌工作或不在巢内;蜂王在诱入前可用清水或稀蜜水喷湿以防止飞逃,从巢框底部将蜂王小心放入无王群内。
5 .加础时间
新王介绍入蜂群后,将箱内巢脾抽出一半,如4框蜂紧到2 张脾,此时蜂多于脾,为蜂群繁殖创造有利条件,防止新蜂出房前的群势下降对蜂群保温造成不利影响。控制加巢础的时间节点可有效防止分蜂热的产生。10月25日左右,在新王后代羽化出房前,加入第1 张巢础,为幼蜂筑巢脾做准备,并在此之后7 到10 天加入第2 张巢础。需要注意,巢础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蜂群的繁殖、发展和养蜂经济效益,应选择高质量、蜂蜡含量高、可闻出蜂蜡芳香气味的巢础。劣质巢础会导致工蜂建造巢房不平整、蜂王不愿产卵等现象。
6 .饲喂方式
在枇杷花流蜜期到来前,当地蜜源植物较少,秋繁蜂群花粉和花蜜缺乏,蜂群需要积极补充花粉、糖、水的人工饲喂,从而保证工蜂幼虫浆水足、健康发育。在蜂群出现雄蜂幼虫前,应进行奖励饲喂,糖水比1∶0.8;而出现雄蜂后,宜进行补助饲喂,糖水比1∶0.6,若仍奖励饲喂,便易导致分蜂热的产生,效果适得其反。需要注意,糖应选择优质白砂糖或者甜菜糖;中蜂健康饲养不宜使用代用花粉,天然花粉如茶花粉、荞麦花粉、油菜花粉等,建议选用茶花粉,饲喂量以巢脾存有3~4cm 的花粉圈为佳。花粉用白糖和水混匀,可加入适量纳豆粉,有助于蜜蜂健康并避免花粉霉变;花粉贮存建议冷藏,推荐比例3∶2∶1∶0.1,例如30斤茶花粉、20 斤白糖、9.5 斤水、1 斤纳豆粉。
7 .双王群组织
双王群不但可以控制分蜂热,而且能弥补中蜂群蜂王产卵力弱的缺陷,不仅可保证生产期强群取蜜,且利于花期结束后将蜂群一分为二,作为授粉群销售。若前期购买的蜂群势较强,可以在原群基础上组建双王群,即去掉老蜂王后,加立式隔王板,左右两侧分别介绍1 只新王;若是将两群蜂合并组建为双王群,可用湿布糊上隔王板数日以防止工蜂厮打、围王等问题。双王群利于蜂群快速发展,但在第一次摇蜜(即清除底蜜)前10 天,需扣其中1 只蜂王以保障蜂群采集效率,提高生产性能,即“双王繁殖,单王取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