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具体措施分析
2023-04-05王莹
王莹
(山西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山西 太原 030012)
0 引言
林业生态保护和天然林保护工作不仅对人类环境的生存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重要影响。因此林业管理人员应当针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通过构建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具体的工作落实措施来加强对于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最终不仅能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出林业资源的重要作用,也能够结合生态建设的发展角度推动国内各个区域实现更加深远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土生态安全目标。
1 生态保护与天然林的概念
1.1 林业与天然林的定义
林业作为我国极为重视的基础性发展和生产部门,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基础上实现对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培育,从而更好地结合林木自然特性发挥防护作用,同样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这些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林业开始在技术和管理工作上实现全面的优化和提升。其不仅能够针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全方位培育,同时也能够结合社会发展的多元需求,发挥出森林的多种资源效益和优势,从而更好地使得林业生产体系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和运营,并最终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的协调发展,同时也为巩固社会公益事业和其他基础性产业的深化拓展起到铺垫作用[1]。
天然林作为天然起源的森林种类之一,不仅包含自然形成的森林区,而且也将人工促成天然更新或者萌生的森林区进行有效纳入。天然林作为森林资源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和精华部分,不仅是林业工作人员主要落实和针对的自然对象,而且也是自然界中群落最为稳定,生态功能最为完备的陆地生态系统。林业工作人员通过有效维护天然林资源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保障我国的国土安全和生态屏障构建,从而更好地将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资源区域进行有效利用。此外,天然林作为林业工作人员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根基之一,也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战略起到呼应作用,并且是建设和发展绿色中国的必然途径之一。天然林资源在进行等级划分的过程中,林业工作人员主要以其退化程度和等级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原生林,次生林和疏林。
1.2 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
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扩大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在采用粗放式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产生了很多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成果。这样的发展过程虽然推动着我国经济实现了较大的发展和跨越,但是也在近些年来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时代发展和观念的进步,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化,逐步推动国内各地区的建设发展逐步开始进行转向和调整,并且将越来越多行业的发展建立在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持基础上。这样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意义开始在越来越多的方面得到体现。
(1)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并且为社会的发展过程提供更加充足的林业资源途径。并且生态环境的保护过程也有助于加强城市周边的空气质量和环境,从而更好地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健康指数起到深远作用。此外,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助于加强和提升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并为改善人民群众的娱乐和出行习惯起到推动作用[2]。
(2)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有效开展能够顺应国家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落实趋势,这不仅能够改善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和利益获取过程中对于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影响问题,而且也能够有效优化和提升未来的发展空间和潜力。站在长远的历史角度而言,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能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带来更大的积极影响,并且能够通过转型经济发展模式来提升经济利益的获取效益[3]。
(3)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也是国家发展过程中不能推卸的历史责任之一。其不仅推动了森林资源造福当代人民群众,并且也能够在保障生态平衡的基础上,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变得更加稳定和谐。最终不仅能够有效激发林业的生态功能优势进行更加深远的发挥,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调节效率,并为实现长期稳定的建设发展目标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
2 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的发展现状
2.1 城乡发展的平衡性仍需提升
随着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推进,在更多的资源和人口红利促进影响下,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乡镇区。这样的发展趋势也造成了大型企业和工厂为了兼顾用工成本和运输成本的平衡性,更多的将工厂和生产部门建在市区和郊区附近。这造成了工业垃圾和生产污染物的随意排放加大了对周边环境特别是林业保护区范围的负面影响,并且也进一步加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林业资源管理部门在乡镇区域的人员队伍规模和资金投入总量相对有限,因此日常的管理工作也存在着疏忽和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这样的实际情况也造成了工业垃圾废弃物的污染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和处理,最终形成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污染恶性循环问题,不仅给林业的生态保护工作和天然林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抑制作用,而且也让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和林区保护工作出现更大的失衡。
2.2 林业制度和政策的合理性仍需优化
近些年来国家开始逐步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工作落实质量,但是由于林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较大的提升潜力,因此在制度和政策的落实合理性上仍然存在着优化空间。例如在解决森林资源的实际问题时,常常会出现林业制度与政策不对口的实际问题。这不仅会造成林业保护措施的落实效率得不到有效保障,也会造成管理和落实队伍人员整体的工作开展力度和发展方向出现一定的偏离,最终影响到区域内整体林业发展和优化的实际质量[4]。除此之外,一些地区的林业制度仍然与实际存在的发展隐患问题存在较大的出入,这造成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与预先制定的制度目标产生较大的距离,最终影响到林业制度和政策的优化质量,也对落实人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2.3 林业资源的开采过度问题仍需解决
在林业生态保护和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除了发展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之外,林业资源短时间内的开采过度问题也会大大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一些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增加生产和建设利润,通过将资金投入林业部门来大量开采林业资源。这样虽然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投入成本,但是也造成了林业自然资源大规模减少,并给长期的稳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除此之外,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问题也会进一步提升我国保护性措施的落实成本,并且在长期的恶性循环当中进一步加大企业后续的投入成本。最终不仅影响到林业资源自身的工作开展效果,也会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打击。
3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优化探究
3.1 建立正确的理念发展观念
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林业资源的生态保护质量,管理和落实人员首先应当针对自身的行业发展观念进行全面的优化和塑造,必须通过以下3 个方面内容进行深入落实。
(1)岗位人员应当有效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这不仅能够立足于资源增加和生态改善的基础,从而满足社会各个方面对林业资源的需求,也能够在另一方面有效深入行业和企业当中,挖掘和分析生产经营者的投入和收入问题,并最终为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和解决基层生产者的收入问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岗位人员还应当针对自主经营的林场和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的管理和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贫困职工在生产生活方面进行更加高效的建设和提升,也能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基层力量逐步步入小康社会的建设行业。
(2)有效构建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道德观。这主要体现在林业岗位人员应当秉持着不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的重要原则,从而能够更好地保护现有的资源储备,又能够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留下更加优质的发展资源和生态环境。
(3)有效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这主要体现在林区管理人员应当不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技术手段提升生态保护和天然林保护的工作效率。这样的工作过程应当以林业建设最基础的评价标准来实施,并且能够为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全面深化起到深远意义。
3.2 结合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由于森林资源提供的生态效益远远大于物质产品的实际效益,因此在进行林业资源的保护和使用过程中应当建立更加长远宏观的发展视角,并通过经济手段的结合来创立更加科学的生态建设动态机制。这样的创新发展思路能够摆脱传统依靠政府进行资金投入的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引入私人投资来实现整体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也能够通过经济手段的独特优势推动生态效益的市场化和货币化,最终实现林业资源国家多元化的利用途径探索和发展,也能够为提升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经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5]。
3.3 有效加强宏观调控
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主要以维护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主,因此也需要结合自然和经济规律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的宏观调控。国家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和生态改善的重要性进行深入考量,这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大林业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规模,而且也能够通过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带动社会系统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参与,最终为社会发展提供生态和环境美化的工程建设效果。
4 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优化探究
4.1 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和体系
由于天然林资源是林业资源当中的重要核心,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岗位人员的工作开展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管理人员应当有效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和系统体系。首先,体系应当针对保护天然林的保护行为和现象予以大力支持,并且通过加大宣传和保护工作的带动作用来扩大积极影响。其次,机制和体系应当针对破坏天然林的行为设置严厉的制裁和处罚条例,从而更好地对后续的工作开展起到重要的威慑作用。此外,管理人员应当针对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和遭受破坏区域问题进行相应的体系制度设定,从而更好地结合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补救办法来解决后续问题,也能为全面提升天然林的保护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4.2 有效控制林业区域的砍伐规模
林业资源的过度砍伐对于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常常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并且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能够得到恢复。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提升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开展效果,林区管理人员应当针对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砍伐规模进行有效控制,并且配合科学有效的规划和设计进行工作开展。通过秉持适度的原则,能够在合理砍伐的过程中促进天然林植被和树木的生长发育,并且能够通过引进先进优质的树种方式来提升天然林的资源质量和整体规模,也为后续的森林资源使用规模起到有效的提升和促进意义。
4.3 需要加强防护和宣传质量
在天然林的保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森林火灾是最大的负面因素和安全隐患,同时也会给后续的资源利用带来毁灭性打击。因此林业管理人员应当针对森林火灾的防护工作进行高度重视,不仅需要在清明节等特殊节日进行邻居周围的防火工作巡查,从而避免出现烧火和放鞭炮等行为。而且也需要在另一方面结合日常的防火工作开展降低自然起火的发生概率,也为林区资源和防护人员自身的人身安全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此外,林区岗位人员还需要加强天然林区周围的宣传工作质量,不仅能够有效提升附近农民群体的林区资源保护意识,结合相应的法律和工作内容进行普及和讲解,从而更好地扩大邻区保护队伍的发展和建设。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也有助于扩大人工造林和环境保护的建设队伍规模,也能为创设社会环境中人人参与、人人建设的积极氛围起到积极影响。
5 结语
总而言之,在国家和社会对于未来深化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求指导下,林业管理人员应当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工作开展积极性,从而更好地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制度和优化资源利用的途径来加强生态保护与天然林资源保护的措施落实质量,并为最终推动社会环境的不断优化起到重要的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