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思路探索
——以杭州市为例

2023-04-05王瑞平

花卉 2023年4期
关键词:护岸营造河道

王瑞平

(天津城建设计院有限公司第七分院,浙江 杭州 310051)

0 引言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应遵循科学化的原则要点,构建完善的生态护岸景观设计模式,确保能够通过有效的措施增强生态护岸景观应用的性能和效果,维护城市河道的同时,充分发挥生态护岸的景观功能,为其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1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分析

城市河道主要就是城市区域之内的河段,虽然从历史层面而言,是由人工开挖形成,但是经过多年演化之后,已经开始具备自然河道的渠系特点与运河特点,具有自然河道的功能和特征,和人类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存在直接联系,为城市提供水源的同时,还具备蓄洪排涝的功能。而城市河道生态护岸则是具有可渗透性特点的护岸,通过植物或是利用植物与土木工程有机整合的方式构建护岸形式,此类护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有助于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的岸栖生物共同生长环境,具有渗透性的河岸基底和自然河床,有着非常丰富的河流地貌,能够确保河岸与河流水体的良好交换和调节,具备较高的抗洪强度。而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的构建,则是以生态护岸为基础,营造良好的护岸景观环境,使生态护岸不仅具备一定的护岸功能,还能改善生态,促使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

2 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的营造

2.1 护岸形式的选择

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塑造的过程中护岸形式的分析非常重要。目前,杭州市各大运河主要使用的生态护岸形式。从整体层面而言,杭州各大河道内所采用的生态护岸,主要运用的是松木桩形式、景观块石的形式,整体的生态护岸效果较高。西湖景区中主要使用自然原型的护岸,而对于生态带类型和石笼类型的户外应用数量很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建设生态护岸的过程中,除了确保结构的稳定性还需具有一定的生态性,而石笼护岸无法长出植物,因此采用的数量很少。杭州市电厂热水河采用的生态袋护岸,生长的植物较为稀疏,植物的长势普通。下塘河杭钢厂周围区域的护岸,水下区域使用的是石笼结构,水上使用的是斜坡护毯结构,护毯中设置块石,在上面设置泥土,生态性较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电厂热水河沈家苑区域的护岸采用的是竹片形式,效果非常良好,也值得进行推广。

2.2 植物的合理选择

植物是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不仅具有护岸的功能,还能美化护岸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进行植物的选择,确保能够提升相关生态护岸景观的营造效果。目前,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城市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和岸线具备互相平行的关系。水体的深度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化,部分河道需要进行通行,所以在河道护岸植物方面的要求也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杭州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的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进行植物的筛选,根据杭州城市河道的功能特点等,遵循基本性的植物筛选原则,科学合理进行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植物的筛选。

2.3 生态护岸景观结构的设计

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的过程中,为确保相关生态护岸景观的良好构建,需科学合理进行生态护岸景观结构的设计,提升景观结构构建和设计的效果。

2.3.1 松木桩类型的护岸景观结构

由于松木桩类型的护岸景观结构形式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优势。因此,在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应重点进行相关护岸景观结构的设计和优化[1]。

例如,设计水杉和芒草的护岸景观,外层的部分采用品字形状的两米到四米间隔距离进行植物的配置,主要配置耐水样类型的落叶乔木水杉,不仅能够通过植物根系固岸和防洪,还能在春季和秋季产生良好的景观面貌。与此同时,在水岸方面,则应用具备一定生命力的常绿植物芒草,不仅能够确保护岸的效果和固土的效果,还具备四季观赏的特点,水杉植物和芒草植物相互错落搭配,线条非常分明,护岸的性能较高,景观塑造的效果非常良好。

又如,将垂柳与再力花相互搭配,沿着河道岸边单列以间距4~6m 的距离栽培耐水类型的落叶垂柳,护岸防洪的效果高,春季、夏季、秋季都能够进行观赏。同时配置再力花,能够弥补落叶垂柳冬季不能观赏的缺陷,这样在提升生态护岸营造效果的同时,还能塑造较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景观环境[2]。

2.3.2 石笼护岸景观结构

杭州城市河道护岸景观塑造期间,由于石笼护岸景观形式具有一定推广价值,因此在护岸景观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石笼护岸结构形式的搭配。例如,将花叶芦竹与原生境野草相互搭配,主要因为原生境野草具备较为顽强的生命力,将其制作成为石笼能够有效进行护岸固土,但是存在缺陷的是原生境野草缺乏一定的景观观赏性。因此需要搭配花叶芦竹弥补景观的缺陷,构造出具有景观观赏价值、护岸效果的良好格局。又如,将梭草鱼植物、狭叶香蒲植物、金脉美人蕉植物相互整合,配置石笼护岸景观,在整体护岸结构中密植梭鱼草,除了能够起到减缓水流的作用,还能进行护岸固土,4 个季节都能进行花和叶的观赏,同时配置经脉美人蕉植物,各类植物的色调映衬之下能够塑造良好的景观环境[3]。

2.3.3 竹片护岸景观结构

为确保能够提升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的营造水平,建议合理进行竹片护岸景观结构的搭配。例如,将梭鱼草植物、间植色带植物、垂柳植物相互搭配,对梭鱼草进行片植处理,在河道形成一条绿色的景观,和植物色带的颜色变换对应,色彩非常丰富,再加上垂柳和灌草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能够打造良好的护岸景观结构,视野非常开阔。又如,将梭鱼草、风车草、麦冬、山茶、风车草、迎春相互整合,搭配护岸景观结构,主要因为此类植物搭配之后能够确保护岸固土效果的基础上,4 个季节的植物花色有所变化,层次非常分明,能够为人们营造良好的河道护岸景观环境。

2.3.4 生态袋护岸景观结构

此类景观护岸结构的设计,主要是在护岸结构属于生态袋护岸的情况下,科学合理进行植物的搭配。例如,将花朵和叶片颜色不同的植物设置在相同空间内,搭配黄菖蒲植物、萱草植物和垂柳植物等,每年四季都会有不同颜色的变化,在河道内倒映出天空的颜色,营造具有一定美感的河道护岸景观形象[4]。

2.3.5 自然原型护岸景观结构

如果采用的是自然原型护岸的结构形式,那么在景观搭配的过程中,就可以将芦苇植物、水生植物、鸡爪械混交林相互搭配,塑造深浅不同的绿色景观。由鸡爪械植物的红色进行点缀,水杉在秋冬季节黄色搭配,塑造具有高低错落,塑造具有高低错落性和良好景观效应的河道护岸景观结构。同时,也可以将芦苇植物、鸡爪械植物和三角枫植物相互搭配,沿着河道护岸种植芦苇形成水上风景,岸上设置片状混直的机械类植物。夏季绿色、秋季红色的植物景观具备一定观赏价值,整体层次高低错落,空间格局非常明显,四个季节都有良好的景观,鸡爪槭植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景观特色,值得推广应用。

总而言之,在杭州城市河道护岸景观营造的过程中,应按照不同河道生态护岸的特点,选择地域性的植物,确保景观植物长势较为良好,绿化覆盖率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当地区域的春季、夏季的护岸景观植物的观赏性高,而秋季和冬季稍有逊色,植物迹象特点缺乏丰富性,感染力较低。再加上受到水质因素的影响,生物栖息地构建缺乏一定的生态功能,因此在生态护岸景观营造期间,还需做好当地区域的水质调查工作和生物栖息地的构建需求等,科学合理进行景观植物的搭配,结合护岸的类型和实际情况,配置不同的景观植物,确保能够提升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塑造的效果和水平[5]。

2.4 做好景观塑造评价工作

为了能够更好进行杭州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的营造,在科学合理进行护岸结构选择和景观塑造的基础上,需深入进行景观塑造的评价分析,明确是否存在景观塑造的不足或问题,为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的良好营造和塑造提供基础保障。例如,采用专家评价法进行评价分析,以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为基础,使用打分的方式定量分析,为专家评价法的应用方式。但是由于专家评分法的准确度稍低,和专家的阅历或是经验等存在直接联系,因此,为了全面准确进行护岸景观塑造效果的评价,可联合采用AHP 评价方式,将复杂问题分解成为不同的层次和因素,各类因素进行对比计算,明确各类方案的权重,为方案的选择提供保障。选择具体的评价方式之后,对城市河道护岸景观进行功能性评价、生态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和景观性评价,最终按照评价结果选择最佳的河道护岸景观结构[6]。

3 案例分析

目前,杭州市余杭塘河开始重点进行区域河道的整治。对五常港到绕城阶段的河道进行综合整治和保护,以促使水循环应用、维护河道安全、丰富河道水文化、塑造良好水生态环境、增强水景观效果等为目标进行河道整治。在对河道进行整治之前,整体的护岸修筑风格缺乏统一性,局部结构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船只的数量很多,需要河道具备一定的通航性能。与此同时,整体河道东段区域的用地两侧多数都是农居用地,分布非常密集且杂乱,而且和河道之间的距离很小,河道受到了一定的污染。因此在进行整治的过程中,将保证河道通航安全作为目标,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和恢复,确保能够和其他的湿地景观之间相互协调。同时按照具体的地段情况,设计不同护岸的形式,确保河道通航安全性,改善护岸的景观形象,科学合理设计绿化植物,满足生态系统需求的基础上,恢复原本的自然景观,保护生物多样性。余杭塘河整治的过程中进行护岸结构的建设,能够提升护岸结构的应用效果和稳定性[7]。

护岸结构设计之后,设计水陆交错地带的生态景观结构。以河道原本地貌特征和水文特征为基础,建设滨水生物带,有效进行滨水动植物栖息地的恢复和保护。为了能够为动植物留下较为良好的栖息地,预防出现周围农业土壤营养流失的问题,在河流两岸区域的水陆交错带,保留宽度为十米的部分。如果在河流两岸设置缓冲带,植物就能够自然重新生长。同时,也可采用人工种植植物的方式,种植灌木类型和乔木类型的植物。目前,在杭州余杭塘河的整治项目,对河道生态护岸景观进行设计和塑造,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例如,在自然滨水地带,使用石笼类型和斜坡护毯类型的驳岸景观设计方式,将岸边到河床持续性降低的缓坡作为基础。设计乔木和灌木、地被植物等,构建错落有致的生态景观环境。从护岸到岸边水体过渡的浅沼泽湿地,配置湿生挺水植物,之后在水深浅变化的情况下,配置复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直到深水区配置漂浮类型的植物,在此过程中边坡主要栽植夏季能够开花的麦冬植物和再力花植物。同时,种植常绿类型的石楠植物、冬季能够开花观赏的蜡梅植物和山茶植物等。另外,种植具有一定观赏特点和固土护坡性能的植物,如水杉、落羽杉、乔木。这样不仅能够固土护坡,还能通过植物的枝叶枝干,避免大雨天气雨水对边坡的冲刷,有效维护边坡的稳定性,并且还能四季进行景观的观赏,营造较为良好的景观环境和形象[8]。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河道生态护岸景观塑造的过程中,应按照城市河道的特点,科学合理进行护岸形式的选择,筛选最佳的护岸形式。同时根据不同护岸形式的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护岸景观结构,选择与搭配具有固土护岸性能、观赏性的植物,确保整体护岸景观具备护岸固土和观赏的价值,提升城市河道护岸结构和景观结构建设的效果,达到预期的规划和设计目的。

猜你喜欢

护岸营造河道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
治理城市黑臭河道的方法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