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修复理念下的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2023-04-05丁立洲

花卉 2023年4期
关键词:土壤改良城市公园植被

丁立洲

(赣州市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中心,江西 赣州 341000)

0 引言

公园的最大特色就是其自身独有的生态,城市公园设计需要大量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如对地形进行针对性改造、开展更贴近生态修复理论思想的植物配置。通过充分贯彻生态修复理念,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接近自然的途径,城市环境保护及改良可由此获得有力支持。

1 公园景观设计常见问题

1.1 土壤水质盐碱度较高

通过对公园周边环境以及内部环境的勘测考察、样本收集以及样本检测,绝大部分公园区域水质盐碱度偏高,土壤盐碱性明显,土壤EC 值与种植土所规定的标准相比超标严重,且水质也存在严重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市场得到开发,工厂大肆建设,废气、废水乱排乱放现象严重,进而导致周边环境得到严重破坏,根据该区域现状并对土壤进行严格分析,可在该区域合理种植耐盐碱植被,并有针对性制定土壤改良方案并尽快开展相关工作,改良目前植被种类单一且景观生态效果不理想状况,进一步加强植被多样性。

1.2 缺少适合周边居民休闲的功能场所

从公园整体绿化工作开展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公园在植被配置、模块构建和特色塑造等方面存在一定弊端,统筹能力和协调能力没能得到完善,脱节现象严重,彼此之间难以产生连续动力,其社会经济效益不能得到有效发挥[1]。此外,公园绿化单调。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活动场所不够多样化等情况也较为常见。为解决相关问题,在进行公园绿化和生态修复改良工作时,要努力挖掘自身特色文化,应进一步加快综合交通完善进度为特色植被模块建设提供保障。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公园间的联系,融入周边环境,提升场地的利用率及周边地块价值和公园的可达性;另一方面,极大满足人们对活动空间的需求,合理配置植被并对公园整体进行精细化,划分数个模块,通过更为先进技术的应用,打造更具自身特色与功能多元化的植被模块。

1.3 景观植被缺乏生态特征和层次感

对我国大部分湿地公园进行实地勘测发现,现有河岸主要是土质驳岸,水土流失严重,无法为周边环境的生态系统提供有效保障。公园周围景观沟通能力差,自身资源丰富但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且分布不均匀,景观从整体到具体都存在一定问题,整体性表现不明显,层次不清晰,连贯性有待加强。与此同时,各公园间也不存在任何联系,主要是功能不同和植被绿化工作不完善。增强生态格局的连续性并加强各公园之间的互动性和联系度,是进一步完善绿化改造、满足公园景观生态性需求的关键。为进一步稳固生态系统,丰富环境物种多样性,完善水岸建设,具体可采用修复环境、增加植被物种等措施[2]。同时从区域、环境、历史和功能等层面入手,在功能上进一步加强共享性,使不同景观模块间的视觉联系得到保障,逐渐形成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传播当地人文特色和风土人情、尊重当地风俗习惯。

2 基于生态修复理念的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2.1 土壤改良与地形营造

根据现下城市公园绿化植被物种有限、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群落存在不稳定性等现状问题,应加强检测力度并对植物资源本底进行详细评估,为城市公园科学设计与生态恢复改良打下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根据城市公园所处地域土质酸碱性质以及本区域植被生长发育特点,对土壤进行科学合理化改良保证植被茁壮成长。在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开展前,需多采样本通过土壤检测机构对本地域土壤进行化验分析,进一步了解土壤酸碱性,从而通过相应的改良措施对土壤进行改良为当地城市公园林绿化种植提供有利条件。常用的改良对策如下:①树穴土改良,首先对原有中间绿化带乔木,在其周围进行放射性沟槽以及换填沟槽的挖建工作,并将肥料填入换填沟使用改良后的土壤进行回填工作,其次,对两侧绿化带乔木挖建环装沟槽并在其外围挖建换填沟,同样用改良土回填,最后,对新种乔木整体进行土壤改良,为新种乔木茁壮成长提供有效保护,同时对排水也进行科学化改良。②表层土改良措施,当平常的土壤改良方式不再能有效发挥作用时表面换土方式则是应用较多的手段。根据对现场土质进行采样分析并结合现场及周边植被生长状况,划分4 个层次,当标高没有达到规定标高的乔灌木林进行800mm 改良土壤回填,进而达到规定标高;对于道路分带和侧分带,能直接改良现状的,采用600mm厚的现状土并合理混合有机肥料实行改良,但部分区域由于沙子含量高、不规则碎石多等因素,需挖走600mm 现状土并用等量改良土壤进行填充处理;对于植被种植区域,需填置300mm 改良土;对于草皮覆盖区域,需通过人力对该区域进行挖掘翻土200mm 深。③应用结构性改良措施,在植被绿化工作开展前期,根据土壤的酸碱特性,应用排隔盐法提升植物生长环境。通过以上土壤改良措施的应用,加快城市公园生态修复理念的落实,使土壤改良进程加快,为节约成本并使土壤盐分控制得到保障,土壤改良后期可用磷石膏进行后期养护工作。

对于城市公园而言,水环境的改善也至关重要,在进行土壤改良的同时也要对公园内的水体进行改良和优化,以此解决水体中存在的污染问题。从目前来看,很多城市公园内的水环境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污染问题,在打造景观选择水生植物前,需要对睡生态环境进行持续性改善,从污染源头进行控制以此提高水环境质量。例如,复合式人工湿地微生物作用,即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特性进行分析,从而使微生物群落在微生物群落中的分布特性得到增强,从而达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目的。采用此方法,既能改善森林公园的生态环境,又能有效地控制水体的污染。除上述微生物群落技术外,还可以增加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形成湿地沉水、浮水、挺水等植物,从而有效地保护土壤,减缓水环境的淤积。同时,植物对水体中的有机物质也起到了一定的拦截作用,提高了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的水循环。

2.2 提高公共性与互动性

通过对城市公园空间生态的科学化管理和合理改良,吸引人们积极主动地进入公园参与各项活动,进一步提高了人们与公园的互动性,拉近人们与公园的距离,让人们的参与度和归属感都得到显著提升,是公园景观生态修复的发展方向。

公园区域不同于城市其他区域,具有良好自然条件和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在观赏性等方面也存在显著优势。为更好满足人们生活和娱乐需求,公园应通过更为科学的设计理念和手段进一步扩展改良,修建主园路、休息凉亭、景观亭子、赏鱼台子、音乐台阶、音乐喷泉、温暖草坪、密林幽径,娱乐场所以及跑步路径等多样化区域,由整体到局部进行多样化、精细化改良,为人民活动空间的舒适感和愉悦感提供保障[3]。

此外在对公园进行改良的过程中,还应将生态修复理念贯彻落实,坚持保护生态的原则,最大程度上保护本地生态系统的平稳运行并在此为前提下进行公园景观改良,充分利用公园本身优越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建立符合自然生态的人工景观,进一步巩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状态,使公园自身自然价值得到真正体现。

在对景观改良设计中,还应将文化和人文特色融入其中,只有两者充分融合才能让景观自身价值和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也使其文化性、趣味性得到有力保障。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转化成新的字符,并通过景观形象表现出来,从而赋予公园景观新的色彩。

另外,公园景观设计的核心观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但公园景观设计与人类活动存在或多或少的碰撞。基于此,要根据人们的参与度和公园状况来确定公园景观的设计方案。同时在设计过程也要注重人为因素的重要性,为人们参与活动时的舒适度和积极性提供保障,只有将生态修复理念和以人为本原则进一步落实,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公园景观改良方案的设计,才能让人们对此由心产生好感,得到绝大部分人的认可和喜爱。

2.3 公园植被生态性种植

就目前公园绿化情况分析,该区域横向空间开阔,纵向空间层次浅,现场杂草丛生,层次不清晰,生态系统并不完善,不能为生态环境稳定提供有效保障。公园植被应以生态性、景观性和经济性作为选择标准,多选择防风、抗旱、耐寒、生命力强的植被进行培育种植,打造独具特色的绿色围栏,同时加大对活动场所中下层的设计,实现“一年花不断,四季绿依在”的公园景观。

为对公园进行精细化设计,需保证不同板块都有其独有的特点。如中心广场,以造型黑松为“主角”,麻栎、巧华怪柳、紫薇等作为“配角”与之相互映衬,地被多以龙柏为主,如此设计,简洁大气,层次分明,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让人们的内心变得平和、放松,塑造简洁明亮的活动空间,将现代都市气息完美体现出来,为人们提供充足的交流、娱乐空间并在城市中塑造让人心情舒悦的天然氧吧。南侧带状公园,以香味较清淡的槐树和樱花为主,雪松和绒毛白蜡为辅,味道上一清幽一厚重,给予人一场嗅觉上的冲击[4]。并将香花槐赋予行道树的身份,打造令人心旷神怡的林荫小径,引导周边居民和儿童乐于到此游玩、散步,并提供温暖草坪打造更适宜玩闹嬉戏的娱乐空间,在吸引儿童来此游戏的同时为儿童游戏场所的安全性提供保障,进而极大增加家长对公园的好感。北侧带状公园,以银杏、银杉为主体,搭配雪松、麻栎,赋予环境一定的历史色彩并给予人心灵上的安抚,好像生活中所有的艰辛和不幸都被其驱散,使人们的心情由忧愁转向欢乐,与此同时,人们也可在此地进行运动锻炼,极大满足人们对活动场所的需求。

此外,公园植被品种应多样化,通过对现用树苗和大力采购观赏性高的其他品种进行科学合理配置,构建多样植物群落,凸显其内在价值,满足人们对公园观赏的需求。丰富公园自身物种资源,打造更为稳定的生态系统,塑造更为良好的生态环境,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公园景观[5]。

2.4 服务体系的提升

对于服务体系的提升应从以下3 个方面进行:①交通系统,公园的交通系统包含公园内部交通、外部交通、停车场等,应具备准确、快捷的指导作用,为游客提供正确的游览路线。湿地公园应将停车场、主要道路建立在非生态敏感区,避免对湿地保育区造成不良影响。另外,人们自身需求不可忽视,应科学合理设计亲水栈道,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让人们更近距离感受自然。道路的铺装可以选择透水砖,而亲水栈道则可以选用防水木头,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②景观构建,包括人为建设的观赏亭、休息平台、走廊、栈道等可供人们放松休憩的场所,具有代表性,能够凸显现场的景色。景观构建所用的原材料、色彩、高度等都应与公园环境相呼应,根据公园环境挑选合理的建筑材料,坚持生态环保理念,将功能性与多样性落实。还应进一步加强对安全性的管理,如湿地公园建立在水中的凉亭或水上的走廊、栈道等建筑材料应选择不锈钢材质,这是由于不锈钢材质与木质材料相较而言耐腐蚀性更强,安全性更高。木质虽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更高,但一味追求木质会导致经济的损失同时人们的自身安全也得不到有效保障,不符合以人为本的原则。③其他服务设施,包括座椅、台灯、标示等,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也能为人们提供适当的休息环境,为游客提供快捷、贴切的服务[6]。应选择与公园环境切合的耐用材料,可将场地原有的废弃物品进行收集并打造成该区域自身特色以此将环保思想贯彻落实,如效仿香港湿地公园设计,将多国语言进行融入并结合图片设计展示牌,生动形象讲解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种类,这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标识系统也可因地制宜进行设计,根据各模块自身特点开展多样化设计,不仅要给游客视觉上的盛宴,也能让游客充分了解该模块的特色以及能够清楚知晓自身所在位置。其他景观,如假山、镂雕等,设计时应将公园环境融入其中,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并更好地衬托出当地环境的优美。服务设备应符合生态文明,为景观内在品质更好体现提供保障。

3 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和用地占地资源需求逐渐增大,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越发严峻。通过将生态修复与景观设计牢牢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好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做贡献,公园绿化与生态修复的结合可同时为城市生态系统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为更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应设法强化公园自然资源保护,充分贯彻生态修复理念,同时充分结合城市自然资源实际情况开展绿化和生态修复,通过构建多样化、多层次的城市公园绿化结构体系,凸显当地文化特色和人文风貌。

猜你喜欢

土壤改良城市公园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设施葡萄土壤改良必要性及措施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腐植酸在退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土壤改良技术的不同阶段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