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世危言》农业科技思想内容和特点探析

2023-04-05田成英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4期
关键词:郑观应农事农业

田成英,宋 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44)

《盛世危言》是清朝郑观应的代表作,其中的新思想为“国富民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改造方案。郑观应作为启蒙运动的前驱,其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农事、垦荒、旱涝、治河等篇章蕴含丰富的农业技术思想,对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建设有重大的启发意义。鉴于此,笔者介绍了《盛世危言》蕴含的农业科技思想、农业科技思想特点、局限性和当代价值。

1 《盛世危言》蕴含的农业科技思想

1.1 勤于农事——“使一亩之田变为数亩之用”郑观应认为技艺精湛的农民,土地能够丰收,获得的产量高,可以养活的人数更多,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同此土田,同此树艺,而收获之多寡迥乎不同者,农功之勤惰为之也”[1]。 可见勤于农事带来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提高农业产量,使一亩农田的产量大大增加,是以往的多倍。勤于农事可以从多方面着手:

1.1.1重视人力。王祯《农书》中说:“风行地上,各有方位,土性所宜,因随气化,所以彼此之间风土各有别也”[2]。中国自古以来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形成了各地区环境、土壤不同,作物有不同的风土观。传统的风土观认识到了气候对作物的影响,但是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作物种植和引进受限。《盛世危言》指出,水旱等自然灾害出自“天”;土壤肥沃与否取决于“地”,而人对于土地的利用和改造可以改变土地所处恶劣环境“补天地之缺陷而使之平”[3]。可见,郑观应突出了人力的作用,勤于施粪、抽水可使土地肥沃。当然天时、地利是获得百谷丰收的前提条件,而人力突出体现人改造田地和自然的过程,使得人本质力量和主观能动性得以彰显,是获得百谷丰收的必要保证。土地并非恒久肥沃或者贫瘠,人的懒惰可致使土地贫瘠,而农夫勤于耕作可以改善恶劣的自然环境。发展农业产业要学习古人的屯田法,在沙漠地区开挖河道种植树木,发展种植业,在山谷地区养殖家禽家畜,以使农不失其时,地能尽其力。

1.1.2广开阡陌。我国自古以农桑为本,广开阡陌。然而,近代以来,西北干旱,农事不勤;一些地区的当地居民不懂耕作之法;加之人多地少的现状致使土地不足以养民,于是沿海地区的民众多到西方国家谋求生计。这一方面造成北方大量土地被撂荒,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内地人粮食得不到供应;另一方面,土地荒凉,赤地千里,人烟稀少,以至邻邦觊觎,边陲不安,无以言军事、练兵、粮饷等,边疆岌岌可危。因此,郑观应建议丈量边疆土地,配置给百姓,鼓励内地居民举家前往,充实边塞。可见移民垦荒不仅可以满足粮食需求,解决内地人因没有生产资料而偷盗、漂泊的问题,还可以维护边疆稳定。“除此移民实边,更无善策。而功非旦夕所能竟,事非晷刻所可成”[4]。垦荒守疆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上下同心,持之以恒,可见郑观应的农业思想中体现了军事思想。

1.2 提高农技——“使犁云锄雨之农夫知晓农事精要”古代有诸多农学专著,如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元代初年司农司编纂的《农桑辑要》、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等,记录了前人关于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知识:论及作物栽培、家畜家禽养殖;保墒技术;在不同天时、地利情况下的耕作方法;不同品种的特性、如何选种;如何保持地力、用地养地技术;轮作方法;嫁接技术等,这些都是符合科学的经验总结。如果能使犁云锄雨之农夫知晓农事精要,则可以大大提高农业产量。但古代很多精要之说,大体上是为文人学士博览所用,犁云锄雨的农夫并不知晓,官民之隔相距甚远,理论不能用于指导真正从事农耕的农夫进行农事活动,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而郑观应提倡政府总揽农事,以使土地各尽其力,百姓人尽其工。提高农业技术的具体办法如下:

1.2.1研究农业理论。派专门的官吏对农业技术进行研究,到西方学习种植、农桑、养蚕、牧畜、机器、耕种等。设立专门的农政部门,总体规划,集中了解各个地方的物产,了解花果树木、牛羊牲畜的优劣,研究病虫草害如何防治,牲畜生病之后如何治疗,探索浇灌施肥、深耕细作的具体办法。由专门学者对农业进行考察、对农事规律进行研究,使得感性的直观所获得的个别、具体、形象的认识转化为具有普遍经验的农业认识规律,形成农业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做到“—切善法泐为专书,必简必赅,使人易晓”[5]。

1.2.2推广农业技术。借鉴世界农业的先进经验。郑观应自己为农业技术的推广做出了尝试,他印刷了美国如何种植棉花的书籍,发放给乡村里的农夫,帮助村民购置美国的棉花种子,试验之后确实比当地的土棉花效果更佳。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要解民惑民忧。民众有质疑,政府要予以指导;有农事不清的,可以由农技专家进行技术普及;有民众之力不足以发展农业的,政府应当给予资金上的支持、政策上的资助;有推广农事困难的,政府应当为其扫除障碍。郑观应指出,教会农夫使用“电气”之法,高寒地区的作物能够提高耐寒性,温带地区的作物可以一年多熟。只有“农部有专官,农功有专学”[6]才能实现“朝得一法,暮已遍行于民间”[7],大大提高农业科学转化为农技实践的效率。

1.3 参仿西法——“穷究其所以然,效法于人,蕲胜于人”

1.3.1考察农事。首先,考察种植环境。设立专门的农业机构集中了解各地方的风土人情、水文环境、地方特产,因地制宜地发展当地适合的农业作物。委派精通化学、种植技术、测量技术的人亲自到田间地头,考察了解村镇的数量、河流港口的数量、山林树木的数量、高田和低田的数量、已经开垦和没有开垦的土地数量,了解当地的天气、土壤环境,确定是否适合发展种植业或者养殖业,了解作物的耐水性和耐旱性,哪些适合在北方种植、哪些适合在南方种植,如果发现有矿藏的要进行标注;了解当地士、农、工、商、客籍、游民等登记在册,只有这样当地官员才能做到“一县情形如指诸掌”[8]。当然,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当地官员也要定期进行走访,对农事情况有变更的进行登记和上报。这种对种植环境进行详细考察的做法不仅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从事农业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能够做到因地制宜的基础。其次,进行科学研究。对农作物生长所需元素以及其元素来源进行考察,“西方人考察植物所必需者,曰磷,曰钙,曰钾。[9]”西方对农事考察、确定农业种植方向以及对农作物的生物属性、化学性质做了充分研究,中国要实现国富民强,就需要“以农为经,以商为纬”[10]。只有本末备具,才能做到强兵富国。最后,考察养殖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如牛、羊、犬、豕之属,皆当因地制宜,教以牧畜,庶使地无遗利,人有盖藏。”教农民学会放牧,利用土地资源以使百姓获得一定的积蓄。

1.3.2引进技术。 中国自古有劝课农桑,令民众富裕的做法,然而近代很少有人留心农事。康必达提倡西学引进机器,改善养蚕之法,受到反对而不了了之。一些仁人志士想要学习西方之法因为担心阻碍重重而踌躇不前。对此郑观应提出,西方有“用电”的方法,农作物无论草木、果实、蔬菜,还是庄稼通过“电气”之法可以使其快速发芽、生长,同时避免了寒地的农作物受到寒冷、霜冻的摧残,温带地区也可以提高种植效率,提高庄稼产量,郑观应称其为“巧夺天工”。引进西方农业技术、农业工具可以使人类在从事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改变靠天吃饭的状态,突破农作物种植的空间障碍,也有利于新品种的培养,减少自然条件对作物的限制以及自然灾害对庄稼产量的影响。

1.3.3引进良种。“佳种尤不可不拣[1]。”种子的优劣事关农业产品的产量、质量、抗自然灾害能力等,因此要学习考察西方的优良种苗,结合本土的实际情况,引进产量高、质量好的种子。郑观应主张效仿西法,重视引进和推广良种优种,建议在东南各省适宜种棉花的地区引进美国的种子,鼓励考察天气环境和水土环境考虑能否在上海种植。

1.4 兴农劝功——“重赏严罚,使天下之民有其豸矣”“中国官尊民卑,民欲望官之颜色”[3]。可见,官尊民卑使得百姓望官员颜色行事,官员不知乡情村情,百姓不知农业技术,使得官民之距甚远。一些官员对于当时的土地和民情一无所知,在进行农业科普宣传的过程中只是象征性出一张告示,告知村民要辛勤播种,而没有实际技术上的引导,更有甚者借口骚扰百姓。因此,农事顺利进行需要上下一心一德,即政府和百姓之间通力合作,方能实现上通而下达,郑观应主张奖罚分明:

1.4.1责任到人,对于政府官员进行奖惩。“每省派藩、臬、道、府之干练者一员为水利农田使,责成各牧”[3],于规定日期内对土田肥力、农功勤劳程度、农事中的有利举措、不利因素等进行统计汇报,不得产生形式主义、扰民生事的行为。重赏严罚表现为3个层次:其一,如果官员们带领百姓富裕的政策能够行之有效,开辟生财的道路,使当地居民日益富裕,家庭安居乐业,则予以升迁。其二,如果只是断案催租,则勉强算是恪尽职守。其三,如若贪污腐败,骚扰百姓,一经发现进行革职,从重治罪。在重赏严罚的制度下则官员各尽其职,农夫勤于农事,不愁农事不兴、国家不强。

1.4.2对百姓进行奖励,提高百姓积极性。将荒田分上、中、下3个等级,让百姓分领并进行垦荒。对于富人集资开垦的不发放开垦费;对于百姓垦荒的,第1年可按照土地等级向政府领开垦费,3年之后开始征收赋税。“领垦之人,国家例有奖励,垦愈多,赏愈加。[3]”开垦的越多,奖励的就越多,奖励官职、免税或者土地,以此来表扬功劳。对百姓奖励的方式并不只是单纯给予物质的奖励,其奖励方式是多样的。农民处在农业活动和农业生产的第一线,农民的积极性对农业产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对农民的物质奖励和官职奖励兼以实现了农民的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并为农民的阶层流动提供了可能,也有益于听取民众的建议。对官员责任到人进行奖罚,对活动在农事生产第一线的百姓进行奖励,抓住了农业发展的政策理念层面和实践落实的根基,最终实现政府和百姓齐心同德,共同发展农业。

1.5 预防农灾——“治其根本,以厚民生”

1.5.1防涝御旱。自古以来人们就用修筑水利工程、开挖沟渠的方式预防洪涝灾害。涝时吐纳川流,溢水泄洪;旱时引水灌溉,滋润土地;平时沟通河道,通航运输。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工程,如芍陂、都江堰、灵渠、汴渠等都是水利技术智慧的体现。然而,战争使得黄河南北水利设施被毁,加之百姓不知远谋,各图私利,当北方出现水旱灾害时政府只是通过赈灾、拨款或者私人义捐避险救灾,长期依赖这种方法只是舍本逐末。郑观应提出了从根源上治理水患和洪灾的具体办法。第一,开渠。通过责任分工落实到地方官吏,查明各地方的旧渠数量、废弃数量;挑选农田使深入基层进行绘画测量,对损坏者进行修复,对适合挖掘的进行建设。同时政府也应规劝百姓多开沟渠、多建水塘。第二,种树。广泛种植可以使土壤肥力提高,变贫瘠为膏腴;也可以保持水土,避免大量泥沙入河抬高河床,损毁田地。同时也可以抵挡风沙;名贵树木本身也可以做经济作物带来经济收入。种树需持之以恒,对于有经济价值的树木更要扩大种植面积,年年增种。“十年则官伐而售之,仍以此款修理川涂,广兴水利。此种树之法也[3]”。第三,惩罚伐木者。“凡伐一树,即须补种两株。立法甚美[1]”。责令官员劝导百姓广种树木,对于砍伐树木者进行惩罚。郑观应开渠的主张是对古人水利思想的集成,种树思想则蕴含着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有利于保持生态的平衡。郑观应在预防农灾方面,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标本兼治,对农业生态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1.5.2治理河工。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源头,黄河的安澜事关农业的兴旺。数据显示,从先秦时期到新中国成立黄河决堤1 500多次,改道20多次,我国对黄河的重视可追溯到大禹治水。因此治理黄河一直是安邦兴国、发展农耕的大事。治黄的关键是治沙。治沙的方法有制造贴龙爪和揭泥竿,或者用滑车绞动,挠荡泥沙,用船疏浚河道,在黄河沿河种柳蓄草,达到“不使河积沙,水落而沙已刷,不与河征地”的目的[3]。治理黄河并非一朝一夕,因此郑观应提出了治理黄河的4个举措:缓上游、开支河、宣积潦、开大河以蓄水。治理黄河的思路是顺应黄河自身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

2 《盛世危言》农业科技思想特点

2.1 借鉴西方经验发展农业技术《盛世危言》以“救国”“图强”为核心,深刻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危机下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其农业思想也以富强救国为时代特征,以爱国主义为指导。 为了不“坐使万里疆陲他日拱手而失之强敌”,提出了“移民实边”的政策[4]。俄国和英国巨商来中国开垦土地,威胁国家安全。因此郑观应提倡我国一方面要重兵把守,种树放牧,开荒守疆。他指出,俄国在中国西北境高屋建瓴,想以中国作为沟壑,泄暴涨之水,到时水源齐涌、水势凶猛,对我国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要化害为利,既保证人民耕地又保护国家安全。可见发展农业不仅为提高农业产量,也为保护边疆稳定,以实现富国强民的目标。然而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现状使得农业的发展层层受阻。郑观应认识到了西方农业技术的先进之处,因而提倡中西结合,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西制为质,而集古籍及近世利病发挥之[4]”。他主张传承古人农课耕作、仿效古人屯田之法,开渠;又学习西方技术,以尽得其法,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导下,发展农业技术。

2.2 注重农事发展的综合性《盛世危言》将农业发展看作一个综合发展的整体,因而在理论中注重工业科技思想的科学研究,在实践中注重政府综合管理农事,处理好农业发展的多方利益:①综合管理农业理论和农技实践。提倡农部设立专门官员,农业研究设立专门学问,以便于快速传递上层的农业政策和先进的农业知识,教会百姓学会种植、养殖。②关注农业发展中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农业的发展、河工的治理不仅为实现经济价值,也应关注其生态价值。“况河流既清,而舟舶之往来于其中者,毫无艰阻,则舟楫之利达于北方[3]”。这是对农业发展中经济效益的关注,对河流的治理不仅便于交通也方便南北货物的沟通,促进经济的发展。“鱼性喜清而不喜浊,黄河之鱼无多者,水浊耳[3]”。这是对环境效益的兼顾,对河流的治理是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促进可持续发展。可见,治理河流不仅仅是出于农事发展的目的,同时也关照河流中生物的生存,具有生态价值。③综合规划农业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 “曰:‘天下事因仍者易为功,创始者难为力’,又曰:‘小民难与图始、可与乐成’。”因此,政府要发动民众的力量,引导群众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2.3 调动人的积极性发展农业《盛世危言》闪烁着人本精神的光芒,百姓的积极性的调动是促进农业发展的关键。首先调动人的积极性,强调人定胜天,完善抗旱防涝技术。“夫中国之人动曰黄河有神,决口、合拢皆一归之天意,而不然也[3]”。黄河多次改道、决口影响庄稼生长,为患严重,治理困难,但是黄河所带来的灾难无关天地鬼神,而是受制于自然规律。因此治理黄河、保护耕地是人力可以实现的,即使“天灾流行,国家代有”[3]。然而“人力胜天,旱潦无患矣[3]”。其次,调动人的积极性体现为安定民心,团结一致,最终使人民受益。“故治河之事,尤贵得人。然而责之河官,不如责之疆吏,责之疆吏,不如责之乡绅,盖生长聚族于斯,则痛痒相关,不敢自贻伊威也”[3]。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官员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因此无论是治理河流还是垦荒守疆都需要人民的支持,因为人民生于斯长于斯,必不愿意自己家乡被毁。出于长远计当地的官员、乡绅沿河种树、市场修理堤坝,尽力保证黄河安澜,保卫国家,以此实现充实边塞,国家富强的目标。

2.4 因地制宜引进农业科技并注重科普①引进作物。考察当地的自然环境,全方位了解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土壤、水分、气候环境,考察国外的优良品种。例如,提倡引进美国的棉花种子,发展中国的棉花产业。②引进技术。不能因循守旧,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学习西方的先进农业技术、机器,引进西法。委派政府官员到西方学习先进经验和“电气”之法,引进树艺、农桑、养蚕等技术,更新理论知识。③注重科普。向不同地区的群众,依据其生存环境普及知识,改进农技。西北地区多沙漠,因此主张在沙漠地区开挖沟渠种植树木,发展种植业;山谷地区温暖湿润,适合放牛牧羊,因此主张教给农民剪取羊毛织成毯子的方法;东南边界地区适合种植棉花、茶叶,则教给人民种缫丝、制茶的方法,增加产品产量,拓宽销路;东南各省适合种植棉花,则引导当地农民尝试洋棉,提高产量。

3 《盛世危言》农业科技思想的局限性

唯物史观认为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评价应该站在其所处的时代,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方法,探讨其思想价值。郑观应对于农业的认识、农业科技的引进、农业生态的关照、农业与商业之间的关系、农业灾害的防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郑观应能够在国家内忧外患的困境中打破传统,引进西方的农业设备、学习西方的农业技术经验,凸显了创新精神。“上而以此辅世,可为良药之方,下而以此储才,可作金缄之度[4]”。他站在“辅世”“储才”的高度,提出富农、强农的举措,具有世界眼光。然而,郑观应的农业科技思想在实际的落实和运用中受到限制。“《盛世危言》,虽已进呈御览,但并无实际效果。其策不能行,一腔热血,报国无门。[5]”其策并无实际的效果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没有彻底摆脱传统农业的束缚,在理论上受到局限。郑观应所处的时代,儒家学说占据社会的主流,大多数知识分子也抱有天朝上国的观念,因此郑观应的农业科技思想并不具备革命性,长期受到小农耕作思想的影响,不能从根本上摆脱束缚。郑观应在见到西方先进的工业技术中会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寻找根源,将二者强行联系在一起,使得农业科技的发展不能得到真正意义的解放。另一方面,在引进西方先进农业技术后,其在实际运用和推广中阻碍重重。“曾倩华人到外国学习,尽得其法,并购备机器,欲在沪仿行,格于当道未准。其机器尚存格致院中[1]”。可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引进的机器想要在上海推广,却受到阻碍,机器被束之高阁与格致院,没有发挥其作用。“今吾邑孙翠溪西医颇留心植物之理……尚欲游学欧洲,讲求新法,返国试办。唯恐当道不能保护,反为之阻遏,是以踌躇未果[1]”。有想要去西方学习新法回国试办的,结果踌躇不前,犹豫不决,可见引进西方的农业科技不能得以运用。

4 《盛世危言》农业科技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坚持重农固本,重视三农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要围绕农业、农村、农民3个方面进行。农业方面要坚持保证农产品的供给数量和产品质量,保证农民吃得饱吃得好,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风土民情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农村方面,要完善农业公路、电子商务服务站、乡村学校、医疗卫生、厕所、垃圾处理池、体育健身场所、农村书屋等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改善农村环境;在农民方面要培养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业管理人才、销售人才,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吸引有文化的人才留在农村,从事农业,建设农村。

4.2 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刘陶曰:“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7]”。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因此要确保粮食产量,保障粮食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耕地就那么多,潜力就那么大,在粮食问题上不可能长期出现高枕无忧的局面[8]”。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严守耕地,要从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和保证耕地面积上下功夫。优先保证耕地种植棉花、粮油、蔬菜等作物,保护基本农田。疫情的大环境下更要保证耕地产量,减少粮食对外依赖。要挖掘耕地的生产潜力,做到季节不留闲、土地不留空,提高耕地的利用效率。目前我国的耕地面临着盐碱化、沙化、酸化、退化的问题,要保护好耕地,治理好耕地,严管违规占用耕地的行为。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提高土壤质量,让耕地得以休养生息。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坚持农业创新,培育新种,进行育种技术研究和新品种选育。

4.3 坚持绿色引领,发展乡村振兴“搞新农村建设,绝不是要把这些乡情美景都弄没了,而是要让它们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8]”。乡村振兴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坚持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种植方面,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工作,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减少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绿色产业;在养殖方面,合理处理禽畜养殖废弃物,禁止过度养殖、过度捕捞。只有农村环境好了,生态农业、生态康养、生态旅游才能红火起来。

5 结语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强调:“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9]”。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的发展或许可以从先哲那里获得思维和行为的启发,当然这离不开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发展和更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思想。“只有立足于时代去解决特定的时代问题,才能推动这个时代的社会进行”[10],《盛世危言》为我们提供了农业发展的闪光智慧。

猜你喜欢

郑观应农事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郑观应的家庭教育思想与实践
郑观应经济思想研究综述
郑观应边防思想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