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2023-04-05主懋
主懋
(昭通市昭阳区应急管理局信息中心 云南昭通 657000)
1 露天矿山的特点
露天矿山有开放型和季节性特点,矿区的地质条件、地理环境、气候、天气等都是采矿工作开展的影响因素,此外,矿区与外界相连,使得矿区的安全不仅关乎作业人员的安全,还关乎矿区周边场地的整体安全。露天矿山作业人员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尤其是一线开采人员流动性大,人员整体素质、人员安全意识水平参差不齐。
2 露天矿山开采隐患分析
2.1 高处作业及边坡隐患
露天矿山常要求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给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危险性,不仅是在作业人员出现失误时容易从高处跌落造成危险,还有作业场地边坡落石、落物对作业人员的砸、碰等危险。
2.2 作业环境隐患
根据报道研究,在露天矿山的作业环境里,容易导致有害物质累积,对作业人员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加上长期体力工作,劳动强度逐年上升,在劳累时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袭。另外,作业机器产生的噪声、粉尘等对作业人员产生长期的影响与侵害,工作人员的听觉系统、呼吸系统都容易产生病变。
2.3 爆破作业隐患
爆破作为实际开采过程中常见的开采手段,在露天矿山中十分常有,然而爆破同时也是一种威力巨大且危险性巨大的开采手段。一旦爆破出现操作不当或失控的情况,炸药不仅威胁到现场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更威胁到整个矿山、矿场建筑乃至周边环境的安全。
2.4 机械隐患
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逐渐进入人类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机械的优点在于超出人力的精确、力度、作业时间等,为现场工作带来便利,但缺点在于机械无法具有分辨能力,操作失误造成的损害也远超人为。同时由于露天矿场环境类型复杂、变化大,容易使机械产生故障、损耗,使机械设备更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5 运输设备隐患
近年来,机动车辆造成的交通事故率呈上升趋势,矿山的运输工具多为大型车辆,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惯性大、视野盲区大、车辆灵敏度低,对驾驶员的要求更高。而目前在运输过程中仍存在运输超载、驾驶行为不规范、酒后驾驶等危险行为。
2.6 电气设备隐患
电力是目前用途最为广泛的能源类型,因此电气事故常常被人们忽视或轻视,而在露天矿场的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时,容易造成火灾、爆炸等危险事故。同时,触电、短路、甚至静电和雷电都有可能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
3 露天矿山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要想营造安全高效的作业环境,就必须合规、合理地进行开采作业,从建立制度入手,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工作。矿山开采工作的几乎每一个环节都伴随着安全事故的风险,尤其是爆破、车辆运输、机械操作、电力设备等环节,一旦操作不当或是出现失误,不仅仅对作业人员来说有着较大的风险,对整个矿场甚至矿山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威胁。要想避免这一类风险的发生,就要从安全管理制度入手,严格把控每一步操作的规定规范,坚决杜绝不合规、不严谨的操作,对每一步具体操作进行合理检查,避免失误或不当操作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在露天矿山作业过程中,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4 露天矿山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
4.1 缺乏安全意识,安全管理人员不足
(1)安全管理意识不到位。露天矿山相比地下矿山生产作业更为简单,在行业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从事矿山开采的相关人才缺乏,并且由于矿山企业规模较小,从业者大多更注重高效与节省,许多矿山并未配备相关安全管理的人才岗位。现阶段,大多数矿山的生产、作业、管理方式过于简单,作业人员与管理人员普遍业务素质较低,年龄较大,在安全管理方面意识不到位[1]。
(2)安全管理人员工作形式主义。由于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许多安全管理岗位形同虚设,安全人员责任无法明确到人,在安全检查时走形式的工作态度严重,在事故发生后管理机构、人员之间责任不清。
4.2 开采过程管理不规范
在露天矿山的开采过程中,边坡管理不严谨是最主要的安全问题,容易造成后果严重的安全事故,采场边坡的设计不合理或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当、违规、违章甚至自然地质变化都会导致边坡失稳从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爆破作业中,爆炸物也是最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的物品,爆炸物的存储与运输管理不规范容易导致爆炸物失控造成人员伤亡,同时爆炸物在使用时操作不严谨容易导致出现冲击波、飞石、地震波等爆炸连锁反应,此外还有盲炮、早爆等问题也会造成安全事故发生,边坡管理和爆破管理不到位是目前矿山开采过程中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2]。
4.3 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事故多发
一方面,露天矿山在作业过程中环境较为复杂多变,作业条件较差,气候因素、地理因素、地形因素甚至天气因素都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目前矿山在开采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容易受到各类因素影响而造成机械事故,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不及时也会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3]。另一方面,露天矿山多采用机动车作为运输工具,而运输过程中道路不良与行车的不规范如:路宽、转弯半径、车距等不规范,也会造成运输车辆发生侧翻、碰撞甚至自燃的危险情况。在机械生产和车辆运输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完善、作业人员行为不规范不仅威胁到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更有可能威胁到作业地以及运输路途周边人群的生命安全,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5 露天矿山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5.1 做好安全风险识别与安全检查工作
5.1.1 做好危险源的辨别工作
采场环境中:边坡浮石、岩石裂隙、温差变化、地质灾害、雷雨大风天气、洪水、泥石流等有可能带来危险事故。在穿孔作业场景中:钻杆的水平升降、钻机平台的不稳定、电缆线暴露等是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在爆破作业中:静电与杂电引起爆炸、爆炸带来的地质变化(塌方、山体滑坡等)、爆炸引发的冲击波与地震波、爆炸产生的飞石等都是危险源。在铲装作业中:残留炸药清理不到位、挖掘机之间安全距离不足、作业现场无关人员未撤离、挖掘机司机未按规定关门作业等都容易造成事故发生。在机动车辆运输过程中:道路影响、雾天与雨雪天气影响、车辆超载、超速等危险行为都容易造成事故发生。在爆炸物存储仓库及油库中:静电、雷电、易燃易爆物质、仓库通风系统、仓库温度等都容易造成爆炸物失控或油库火灾爆炸等危险发生。在电气设备使用中:漏电、雷击等都容易造成人员直接伤亡或造成火灾隐患。
5.1.2 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进行安全检查是有效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包括定期检查、专项检查、巡回检查等方式,在分析确定危险源后可以确立检查内容,制订安全检查方案,包括确定安全检查人员、时间、内容等,在检查后制订整改计划,明确整改内容、时间以及验收超时或不合格的惩罚制度等,确保安全检查按规定、按计划顺利进行。
5.2 制定并严格落实安全管理相关规章制度
参照《矿山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各类矿山的不同特性,充分研究矿山场地的地理环境因素、气候条件因素等,制定完善的矿山安全规章制度,建立矿山安全管理部门、机构,设置安全管理岗位并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坚持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4]。明确矿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进行整个矿场的最高层安全管理工作,由矿长向下层层管理安排,设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考核制度,避免因工作分配不合理、不明确造成的责任不清或互相推脱。同时,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仅要渗透在开采作业的每一个环节,更要涵盖整个矿山生产生活的所有场所。只有硬性、规范化地要求作业人员,明确个人责任与义务,才能从源头杜绝安全意识不到位、安全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安全事故。
5.3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响应体系
在矿山开采作业中,避免灾难发生是第一要务,但当灾难发生时,避免事故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为保证在突发的地震、海啸、台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以及开采作业引起的火灾、爆炸、有害气体泄漏等灾害发生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矿山现场需要配备有应急救援人员、应急救援设备、物资等,以备能够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响应,进行应急救援、现场控制、人员疏散等工作[5]。
5.4 严格管理现场作业材料
为做好矿山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施工材料、器材管理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施工所用的器械保管不当造成的机械问题容易导致机械在现场使用中发生安全事故,轻则机械设备无法继续使用,重则对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除施工机械设备外,施工材料的保管也十分重要,尤其是爆炸物、油以及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工材料,此类材料的使用不当或泄露都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综上,施工现场的材料应有专门的保管、监测、使用流程,由专人管理。加强对材料保管库房的安保工作,在使用时应有完善的审批流程,避免因危险品滥用造成的安全事故发生。
5.5 安全使用、更新机械设备
5.5.1 安全使用机械设备
开采工作需要用到大量的机械设备,尤其是大型机械设备一旦出现事故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机械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在使用结束后需要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与保养。在机械设备使用前需要提前检查,保证在作业时设备能够正常使用,避免机械设备由于保存不当性能下降而造成事故发生。
5.5.2 及时更新、更换设备
老旧设备或受到损坏的设备更容易产生故障引发现场事故,如设备电线短路造成火灾或设备电线裸露造成人员触电等。为保障现场作业安全,要及时淘汰老旧机械设备、更换设备老旧配件,在设备受到损坏时及时维修,保证机械设备正常使用的同时保障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5.6 爆炸物与爆破安全管理
5.6.1 爆炸物的储存与管理
露天矿山对于爆破的需求大,爆炸物的使用量也大,必须配备符合相关部门标准、规范的爆炸物存储仓库,并由专人管理。爆炸物存储仓库须有完善的消防设施、安保设施与避雷设施,并且由专人定期检查爆炸物数量与质量。一方面,坚决杜绝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爆炸物存储仓库,防止由于静电、雷电天气造成的仓库爆炸,同时也可以防止由于仓库渗水等原因造成的爆炸物失效。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现场工作人员盗取爆炸物造成爆炸物在市面上出现,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5.6.2 爆炸物品的使用
爆炸物品在使用时要严格按照矿山开采规划、爆破流程规范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爆破作业人员须经过爆破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等专业培训,持证上岗。在爆破工作确定之前进行前需要对现场环境进行评估,检测场地是否合规,并由相关部门审批、领导签字。在爆破工作确定后,要确保矿区及周边所有人员知晓爆破时间、爆破规模。在爆破工作进行时要确保无关人员离场,并确定现场应急人员到位,做好应急响应的准备工作。在爆破工作完成后,做好现场清理工作,避免炸药残留影响接下来的作业。
5.6.3 爆炸物品的运输
在爆炸物品运输时要做好运输路线规划,避免车流量大或事故多发路段,在有大雾、雨雪等天气条件不良的情况时及时暂停运输工作。长距离运输时要保证司机休息时间或使用倒班制度,避免疲劳驾驶造成交通事故。
5.7 电气安全管理
为保证露天矿场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矿场需要大量的电气设备,作为照明、机械的动力来源,而由于矿产位置的特殊性,供电设备往往也在场地之中。电气设备容易受到雷击、大雨等天气环境的影响,或因使用不当造成漏电、火灾等事故发生。其中雷击危害与电气设备的使用相关,因此防雷也是电气设备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电气设备使用中要做好雷电天气预警与场地防雷措施,同时与电气设备直接接触的人员需做好绝缘措施[6]。
5.8 建立边坡系统监测制度
采场边坡事故是矿山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除了根据地质、地理情况进行合理设计外,建立边坡监测系统可以有效观察作业现场变化情况,及时反馈可能出现的安全漏洞,排查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5.9 强化员工整体素质
5.9.1 职业技术培训与安全技术培训
加强对不同工种的作业人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的力度,并在培训结束时进行技能考核,严格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不达标坚决不允许上岗作业,在需要上岗证的工作岗位严格执行上岗证制度,杜绝无证上岗。避免因作业人员作业水平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对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把安全知识与生产相关知识紧密结合,同时无论什么岗位都应学习爆炸物品相关防护措施以及电气相关防护措施,安全知识的储备量提升,能够让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有一定的能力避免事故发生或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止损以及自救。
5.9.2 培养员工安全意识
对从一线作业人员到管理人员的所有矿山工作参与人员进行定期的安全意识以及安全法规知识培养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培训、讲座、会议等形式,力求提高矿山所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矿山工作人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度,不仅要在管理上保证作业人员的操作合乎安全规范,更要让作业人员自身拥有安全意识。
5.9.3 安全多样化形式培训
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减少灌输式学习,举行各类安全管理知识活动,让安全培训实践化、生动化,避免安全培训太过枯燥。将安全培训与现场工作相结合,让员工实地学习、亲身实践,将自己代入作业环境,多思考在工作中应如何避免事故发生,避免安全教育纸上谈兵,做到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5.10 强化安全管理队伍的素质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队伍是保障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安全管理人员也应有健全的考核、奖惩、绩效制度,保障安全管理队伍切实发挥其作用。同时应注重安全管理人员的考核制度,要做到内容明确、奖惩并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明确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划分,坚决杜绝懒怠、走形式的行为。在事故发生后不回避责任、推脱责任,不断提升安全管理队伍的思想觉悟。对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深刻反省并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找到工作中的不足,及时弥补。对同类型矿山甚至各类矿山容易发生的事故成因进行分析,学习并找到适合自身的管理侧重点,提高管理队伍的工作能力。
6 结语
总之,相比较常规行业,开采行业危险性大,尤其是露天开采行业作业条件差、作业设备简陋、作业环境容易受到地质条件及天气变化影响、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劳动强度大等因素导致安全事故频发。为保证开采作业人员的安全以及保证矿山开采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露天矿山企业应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符合自身管理需求的安全规章制度,严格把控危险物品及机械设备管理,做好风险识别与管控,按时按量进行安全检查,并对员工实施安全培训、考核制度,提高矿区人员安全意识。安全管理工作要做到长期重视不放松,坚持改善矿山作业环境,推动露天采矿行业安全、积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