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2023-04-05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刘雨婷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红色文本阅读教学

◇湖北荆州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刘雨婷

红色经典是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它谱写着民族的光辉历史,是承载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重要符号之一,是中华民族宝贵且特殊的精神资源。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红色经典作品的特殊性,其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和文学价值。但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初中教学。如何解决红色经典阅读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将红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是每位教师面对的难题。

在部编版七年级到九年级选文中与“红色经典”有关的篇目共有31篇。根据教材中红色经典篇目内容的不同,可将红色经典篇目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歌颂英雄人物,如《邓稼先》这篇课文为我们介绍了“两弹元勋”邓稼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类,记录革命历程,如《老山界》生动地讲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故事,表现了红军英勇顽强、披荆斩棘的精神;第三类,抒发革命感情,如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以诗歌的形式表达对祖国的深切的热爱之情。

一、红色经典在初中语文阅读运用的必要性

红色经典作品指从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原创性地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独立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过程,且在当时达到一定高度、具有较为广泛影响的,以叙事性为主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1]红色经典产生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承载着历史文化内涵,记载了革命历史进程,谱写了革命者的高尚品格,歌颂了爱国情怀。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精神和历史烙印,其思想性、价值性具有时代不可逾越的高度。

红色经典作品中描写的伟人伟业,凸显的坚定信仰,弘扬的革命文化为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情怀、价值观、艺术审美等方面提供强大的动力。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红色经典作品中记录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保家卫国献出生命的英勇事迹,刻画的英雄人物所具备的无所畏惧的品质,贯穿着浓厚的民族情感,它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文本。如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中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热爱之情,充溢着深刻的爱国情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着力于培养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它能感召青年群体团结奋斗,最能成为每一个青年最坚定的信念支撑和精神引领[2]。

(二)引领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

红色文化教育是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达了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精髓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3]。红色经典蕴含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大公无私的思想内核,其与新时代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如杨振宇的《邓稼先》赞扬了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国家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歌颂了白求恩在抗日战争中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中学是核心价值观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挖掘红色基因,使中学生在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端正品行。

(三)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

红色经典以审美方式呈现的“历史镜鉴”,弥足珍贵[4]。如光未然的《黄河颂》是一首以黄河象征祖国的热情颂歌,旋律激昂,气势磅礴,语言热情深切,歌颂了黄河的宏伟气势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孙犁的《白洋淀纪事》展现出朴实自然、富有个性化的艺术语言,着力于内心世界的刻画,塑造人物的心灵美,即使在残酷的背景下,作者仍然以沉静从容的姿态抒写了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红色经典呈现的形式给人以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文化和美学体验,为提高中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中学生艺术欣赏的典范。

二、初中语文红色经典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缺乏必要性的重视

首先,红色经典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其创作背景较复杂,这就导致部分教师对红色经典文本理解不透彻、认识不足。在进行红色经典教学时,与其他题材的阅读教学如出一辙,只满足于语言文字的浅层理解,阅读教学的简单解答,没有深入挖掘红色基因,无法让学生真正领悟到红色经典的价值。其次,学校在面对升学压力下,教学中更加注重知识层面的教育,教师根据考试需要来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将精力放在提升学生成绩上,在“应试”捆绑下的红色经典阅读教学得不到重视,学生不了解文本深层意蕴,为了考试被迫接受文本知识,没有真正发挥出红色经典的育人功能。教研员作为学科教研的领导者,要明确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之间关系,结合当前的教研员在课程编制、教学中的研究可以发现,大多都偏离了这一教育理念。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成绩好坏的标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红色经典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在教学中很容易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将教学重点放在情感目标而忽视语文的“工具性”,一堂课下来,学生只了解表面上的作品,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培养。

(二)教师对红色经典阅读教学方法较单一

在进行红色经典阅读教学时,大部分教师以“讲授法”为主,一言堂、填鸭式教学现象普遍存在,红色经典选文从写作背景到作品主旨最后到情感升华几乎全部由教师直接讲授,课堂上少有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环节。本身对红色经典创作的时代较陌生的中学生对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更容易觉得枯燥。长此以往,学生更难深入体会红色经典作品传递的崇高的革命精神。例如,在执教《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中,教师在讲解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世界正义之士和日本右翼分子的态度时,学生可能难以升华感情,可以适当地转变一下教学方法,通过播放与南京大屠杀相关的影片等方式,用声画将学生带入那个悲壮的时刻,在渲染氛围的同时,让学生对历史有更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情感,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相关资料,进行分享,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存在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也是流于形式,如展示与红色经典选文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等,并没有深层次地引导学生体会红色经典作品传达的情感,以至于中学生对红色经典的深层含义一知半解。虽然在短时间内学生的兴趣提高,但随着次数增加,对学生而言,新的教学形式也不过是看多媒体学习而已,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

(三)学生与红色经典的时代隔阂

红色经典创作的背景是以中国革命战争为主的时代,与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相隔甚远,红色经典中不同题材的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描写的历史事件,学生很难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怀,理解不了战火纷飞的时代。初中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形成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他们的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不够强烈,容易被日常生活中的不良网络信息分散注意力。随着科技发展,特别是现在流行的快餐文化、二元次文化等极大地影响着学生对红色经典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面对多元文化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具备辨别优秀文化和糟粕文化的能力,因此导致一些中学生忽略红色经典的文化精髓,也没有意识到红色经典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加之学生难以将革命历史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对红色经典中战争事件的描写、对革命英雄文章的描写难以产生情感共鸣,他们对浴血奋战的革命英雄、艰苦卓绝的革命精神多停留在文字层面的理解与知识点的学习,停留在浅显的阅读层面,无法深入、有效地学习此类文本,对话文本。

三、改进初中语文红色经典阅读教学的策略

红色经典作品流传着中华民族长期发展中积淀下来的精神品质,传递着社会主流价值观,以红色经典篇目为教育内容的学习,不单单是接受红色文化的灌输,而是将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与思想情感相结合,从而感受红色经典所带来的时代魅力。基于当前的红色经典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秉持现代教育理念,增强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拓宽学习红色经典的途径,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感悟红色经典在教学中带来的教学价值。

(一)增强红色经典的认同感,重视红色经典

走进红色经典,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红色文化素养,加强对红色经典的认知,真心地热爱红色文化,才能在教学中唤起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在教学中积极克服红色经典阅读教学困难,更加从容、理性地看待红色经典作品。其次,教师要广泛阅读,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通过阅读红色经典积累红色文化知识,对历史背景、故事经过、人物形象等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与学生更加深入地探讨。最后,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语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学科的拓展性,使其涉及的范围大于其他学科,学习其他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在特殊的年代,诞生了红色经典优秀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描述的历史故事、刻画的人物形象、传递的精神和感情都与我们的时代相关,这也见证了民族历史发展历程。在学习红色篇目时,为了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更深入地体会文章所传递的感情,执教红色经典选文时,适当进行跨学科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所以教师要学会扩充学科知识,探索红色经典的跨学科交流,做到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如在学习《土地的誓言》时,教师可以引用历史课程“抗日战争”章节的学习,详细介绍“九一八”事变,了解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对文本进行初步感知,体会在写这篇文章时作者内心深处的悲痛之情,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但仍需注意的是,跨学科的交流始终是语文学习的辅助手段,要防止将语文课的学习变成历史课或其他科目的学习,从而使语文课的学习失去本身的意义。

(二)拓宽课堂教学渠道,挖掘红色基因

第一,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多媒体呈现的音乐、视频、图片等多种方式,带动学生的感觉器官,让学生融进教学情境,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帮助学生感受文本所描绘的意境,实现情感共鸣。如《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主题的抒情诗,在学生的朗读中配合《黄河颂》的伴奏,学生的朗读更有气势,朗读声和伴奏声此起彼伏,身临其境,使得学生的感情更加充沛,做到与文本共鸣。

第二,在进行零碎的红色经典学习后,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内容的整合。如以“奉献精神”为话题设计专题教学,《纪念白求恩》赞扬了白求恩跨越国界、无私奉献精神;《驿路梨花》中哈尼族小姑娘发扬雷锋精神;《邓稼先》中邓稼先将生命奉献给国家国防事业等等。在这一专题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通过赏析语言和人物形象,深切地体会无私奉献精神。

第三,开展体验式教学,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个红色旅游景点都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5]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红色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开展体验式教学,把课堂学习置于现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切身体会革命历史进程,通过与革命历史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感悟红色经典传递出的独特魅力,在解读文本时才能有更加深的理解和感悟。

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探索,教师要善于利用资源,组织展开一些有特色的活动,不断丰富语文课堂,让传统的语文课堂充满生机,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优化课堂结构,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红色文化,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红色经典的兴趣。

(三)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传承红色文化

学生要广泛阅读,拓宽阅读红色经典视野。学生通过阅读红色经典作品把握历史的脉搏,深切体会红色经典的历史意义和精神价值。在八年级教材中,学生学完《新闻两则》后,对解放军叱咤风云的气势有了深刻印象,此时要求学生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就恰到好处,还可以继续阅读《长征》等红色经典篇目,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历程,让学生对中国革命展现的精神面貌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组织开展红色主题活动,将红色文化融入教学,以读书分享会、诗歌朗诵、话剧表演等实践活动在学生群体中传递红色文化,营造学习红色经典阅读的良好氛围,拉近学生与红色经典的距离,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分享阅读的红色经典,用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样做一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技巧,使故事的叙述更加流畅富有逻辑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做好故事分享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就要求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整理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切实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信息收集整理的能力。除此之外,倾听者通过其他人对故事的分享,对中国历史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活动中也能畅游在红色经典的海洋中。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出现了一些红色诗歌,例如光未然《黄河颂》、艾青《我爱这土地》等,这些诗歌感情充沛,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作为诗朗诵的文本最好不过。在诗朗诵之前,教授一些诗歌朗诵的技巧,提醒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节奏划分、停顿等,鼓励学生去收集红色经典相关的诗歌,借助音乐、舞蹈的方式创设朗读的情境,丰富朗读的情境、增强氛围。例如《黄河颂》这首诗歌,可以配上音乐,使得诗歌富有感染力。诗朗诵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红色经典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结语

关于红色经典阅读教学,应该以红色经典为切入点,语文教材中的选文在教学方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红色经典篇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红色经典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而又重要的学习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正确对待红色经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要注意红色经典的特殊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文学与教育构筑互通的桥梁,寻找教育和文学创新突破口。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应对红色经典在当代的价值重新进行评估和认知,充分挖掘红色经典在当下教育以及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真正让红色经典走进学生,渗透到课堂学习,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红色文本阅读教学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追忆红色浪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