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互联网+”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2023-04-05甘肃省广河县水泉小学马占华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互联网+文本

◇甘肃省广河县水泉小学·马占华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体系中的重难点,也是影响语文教学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一直以来该教学活动备受重视,而素质教育的实施更是强调和突出了阅读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新课改也针对这种变化对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互联网+”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将其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是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而当务之急就是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如何巧用“互联网+”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让互联网技术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让阅读教学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得以实现。

一、“互联网+”概述

(一)“互联网+”内涵

“互联网+”通常指的是借助各类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嵌入到社会各领域、各行业中,构建起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它代表着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就是说在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上打破了传统的、既定的方法,通过互联网各种现代技术及功能的利用来促进资源的优化和集成,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各域之中。因此它的本质就是融合、创新。

“互联网+教育”不是两个领域的简单叠加,而是利用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等与互联网关系密切的各种平台、技术等对教育管理、教学模式策略等各类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从而实现可视化、智能化与数据化,进一步推动教育的生态化、现代化发展。

(二)“互联网+”视域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变化

1.从内容结构分析

素质教育的实施改变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环境和方向,教育部门也为了更好地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满足学生学习成长需求,对语文教材及知识结构进行了对应的调整和优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依据的内容基本都是教材以及与教材相符的各种教辅资料,很难实现知识的整体性发展,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不仅可以开展课内的教材阅读教学活动,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及技术多渠道收集阅读资料,有效地整合大量碎片化知识,由此学生在参与阅读教学中就会构建起更加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框架。同时,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也都可以自主去选择和利用具有有效价值的阅读资料,在进行知识二次建构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大量的阅读素材,从中学习到更多书本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由此说明“互联网+”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有所延伸与拓展,更加丰富和全面。

2.从教学主体分析

素质教育要求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好教育和引导工作,这就说明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有了新的变化,两者共同参与教学整个过程,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而互联网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能够为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多样的途径,教师与学生通常会围绕某一个阅读主题,结合各自实际需求,利用网络技术和平台进行自主查询、选择相关资料,学生的主体地位愈加明显和突出。它切实转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地位关系,切实将“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进行了彻底的贯彻和执行。这也是“互联网+”对阅读教学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

3.从教学形式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形式不再局限于对书本的阅读,包括教材内容、章节阅读习题以及教辅资料,而是逐渐向着多元化的阅读形式转变。除了上述书本阅读之外,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推荐与所学单元相符合的阅读文本资料、名著等,学生利用手机、电脑等实现电子版的阅读,或者教师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开展高效阅读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功能调整阅读版面。比如将主题相同的两个文本内容放在一起,在讲解到某一个点或某一种描写手法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功能进行清晰的对比。那么学生在阅读中的视觉、听觉、思维等都会受到一定的冲击,从而产生更好的阅读体验。另外,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智慧算法来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能力,以此为依据推荐或传送与学生需求、教学需求都相符合的阅读资料、阅读指导方法等,让学生的阅读压力逐渐消除,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形式的多样性也是“互联网+”对阅读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互联网+”的融入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鉴于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的情况,教师也对其进行了充分的分析,主要原因就是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吸引学生。因此互联网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就能通过对各类阅读资源的整合来丰富阅读内容,让学生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文本内容,开启一个新的阅读天地,学生从中不仅开阔了视野,也被各种类型、各种情节的文本内容所吸引,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积累更多的阅读素材和经验;再加上互联网平台提供的阅读途径和模式的多样化,学生既可以阅读纸质书籍,也可以依托网络查询阅读资料、开展网络阅读、有声阅读等,多样化的阅读形式会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带来新的阅读体验,从而产生阅读的兴趣。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传统的阅读教学虽然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整体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理想,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只限于教师所讲的这节内容或者遵循教师教给的阅读方法、顺序和步骤去收集相关信息,定向思维严重,一旦转换了该主题的表达场景或者某种手法的运用情况,学生很难从中分析并获取相关的信息,这也足以解释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质量偏低这一问题。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和学生不仅可以依据教材,还可以从网络中收集大量不同类型的阅读资料,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围绕主题、作者、描写手法、修辞的运用等元素进行分类,那么这个过程就是学生有效筛选信息、整合信息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全面的网络阅读资料库的建立,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对信息的收集与分析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互联网+”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一个网络化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的参与下,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能够满足自己阅读需求的书籍资料和文本内容,并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和探究。另外,文本的阅读往往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若出现了与我们生活年代不同或者比较抽象的一些文本内容时,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利用互联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从网络中搜索与之相对应的图片、视频等,通过画面以及真实情境的创设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深刻感知作者的情感思想。如此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主阅读的意识,提升探究能力和赏析能力。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现状

自实施教育体制改革以来,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创新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所积极倡导的。学校不仅开设了专门的阅读课程,教师也在积极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模式,运用网络平台和终端设备,让学生完成电子阅读练习,另外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虽然形式上愈加活泼,且一些课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亮点多、追求新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本质上看,涉及到学生语言发展能力的促进上的阅读教学内容并不多。因此阅读教学还需要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去寻求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法。

(二)问题

1.缺乏正确的阅读认知

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即使当前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学校也通过一些举措来落实和执行教育政策,但整体而言,教学的认知始终处于表面化。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没有将阅读教学的意义了解透彻,对阅读教学的开展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认知的不足严重影响了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2.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源

通过对具体教学活动的观察,大部分教师所依据的教学载体就是课本、教辅以及推荐的一些课外读物,但真正能够得到有效利用的资源并不多。比如教师推荐的课外书,学生买了,但没有利用起来;或者教师在讲课时是以印发的“语文学习主题”系列读物为主,因此教学资源并不丰富,学生能接触的知识也是有限的。

另外,学校中虽然有特设的阅读课程,但开展的场所一般都是阅读室或教室,相关的阅读设备也并不多,无法满足真实的阅读需求。而从家长角度分析,多数家长对阅读没有清晰的概念,并且在学生使用手机、电脑来开展电子阅读时也往往会存在抵触情绪,总是认为学生是在“玩手机”“打游戏”等,由此会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学生,那么学生就无法在家庭中获取良好的阅读体验,家庭教育的缺失没有创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

3.互联网技术利用不当

通常情况下部分教师侧重于多媒体教学,这就导致了教学目标、重难点无法在课堂中得到体现;另外阅读是一种情感的输出,多媒体教学只是单纯地将文本内容用声音表述出来,缺失了肢体、表情的生动展现,学生感受不到文本内容蕴含的情感,学习热情并不高。同样在课外阅读中教师通常也会要求学生从网络上收集资料,但“怎样利用网络收集、网络阅读中应该注意什么”……这些技巧并没有明确传递给学生,导致学生开展网络阅读时没有方向。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教师在利用互联网技术时关注的点在于课件的制作是否精美、是否都囊括了声音、画面等,没有过多关注这些课件内容是否真正且明显地体现出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学生是否会在观看中有时间去思考等等,这样的利用显然无法发挥互联网的真正价值,也无法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四、巧借“互联网+”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措施

(一)布置阅读教学任务

阅读教学与其他语文教学活动一样都需要提前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可以把握文本的大体内容、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而教师通过预习的反馈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情,从而调整教学的方向和内容,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巧用互联网来布置课前阅读预习任务,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比如目前教师基本都会创建班级微信群或要求家长下载班级小管家、钉钉等教学软件,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平台软件发布下节课要讲的阅读文本及预习任务,让学生有预习的方向和目标,然后将预习反馈到该平台中,这样另一端的教师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若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教师还可以连线学生或直接给学生留言,进行预习任务的远程指导,激发学生的兴趣。以《赵州桥》为例,教师可以列一个清单: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来了解赵州桥,包括它的建立、发展、外观、作用等;遇到不会的字词可以通过工具书或网络去查询,并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要从文章中找出所使用的描写手法、过渡句等;要通读全文并将视频或照片上传到小管家上。不但学生有了预习的方向,一旦进入到正式课堂讲课中,教师也会有明确的教学方向。

(二)巧用互联网创设体验情境

情境,是引发阅读期待,产生探究动机的必备环节。小学生对事物的思维方式一般都是以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为主,而对于与我们学生所处时代、环境有很大差异的各类阅读文章中所描写的内容而言,学生无法切实地感受到作者的意图和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仅仅是通过字里行间或者教师的指导做出片面的结论,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并无明显效果。而情境创设法就针对这样的现状而让学生进入到与作者所处环境相仿的世界中,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让文章变得更加具体、明朗、清晰和生动。同样这样的方式也正是“体验法教学”的本质所在。因此情境创设法是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运用最直接、最普遍的方式。比如,我们在五年级时会要求读《窃书记》。其中有段话感悟颇深:“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这一段描写的是作者“窃书”后欣喜的内心活动。但如何让学生感受体验达到这份喜悦,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真实的场景:在开课之前将课文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同时在课堂上将讲台当成书店,讲桌上放些书籍,然后让学生翻开教材内容,打开课件,让配文音乐缓缓流淌,教师随着讲解。之后在学生大体掌握“窃书”过程后,让学生上台表演,亲自感受作者的心情和对书籍的渴望之情。这样的阅读教学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三)巧用互联网拓展阅读范围

阅读教学指的不是单一的课内阅读教学,而是要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集中、融合起来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活动。因此教师要巧用互联网来拓展、整合阅读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阅读资源,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在对比不同文本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文本的构造、作者的思维模式,并学会批判、模仿和创作。以《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为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分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亲身参与去思考文章主旨、感知作者情感,然后再通过多媒体将下载下的一些与该文本相关或类似的资料展示给学生,像《天方夜谭》《格林童话》等,同时经过学生投票选择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文本内容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有声阅读,不但能有效开阔学生的文学视野,也通过将这些文章展开探索研究与比对,归纳属于自身的优势与特点。这样的模式会进一步强化学生文化涵养的沉淀与素养的提升。

结语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也意识到了互联网技术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将其融入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但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途径,还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要分析“互联网+”的时代内涵,挖掘其优势,围绕具体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促进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深入融合,为学生阅读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创设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互联网+文本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