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习作目标, 提高写作质量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
2023-04-05陈小红福建省龙岩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364000
陈小红(福建省龙岩市师范附属第二小学 364000)
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习作教学多以教材内容确定习作方式,多数习作教学内容源于教材,教材没有对写作要求有明确描述,造成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对习作目标进行准确界定,导致习作教学针对性不强。此外,教师无法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写作也缺乏具体性的指导。
一、 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诸多语文教师构建习作教学课堂仍以提高学生习作成绩为主要目标,过于强调学生表达形式,对习作目标的确定存在问题。多数语文教师仍习惯采取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构建习作课堂,虽有利于把控课程教学内容进度,但不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的小学生长期接受机械化的教学,思维固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此外,语文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写作结构、素材及其表达形式,忽略了对作文题目的选择与思考,导致学生无法将真实情感融入语文写作中,造成习作质量不高且内容空泛。
二、 细化习作目标的重要性
1.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习作作为小学语文重要的基础教学板块,在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发展学生语文素养方面极为重要。为进一步提高习作教学效率及质量,教师要进一步细化习作目标,结合作文教学标准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规避因习作内容不符合实际情况导致学生写作过于随意、松散。例如,在培养学生写作内容表达方面,教师可采用仿写方式,要求学生根据仿写内容进行续写。同时,为学生提供与日常生活或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从生活视角出发,帮助学生形成写作思路,引导学生完成习作。
2.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写作意识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小学生在写作时,应不拘泥于形式,自由发挥想象空间,写自己感兴趣或对某事有深刻印象、感动的内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写日记、看漫画书、查阅参考书、做笔记等方式提高写作兴趣。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乐趣,进而形成写作习惯,习作质量也会明显提升。
此外,要强化小学生习作意识,让学生掌握习作技巧,丰富学生素材积累尤为重要。一般来说,阅读和生活是最容易收集和积累写作素材的两条途径。要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可以引导学生大量自主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很多好词佳句,同时,可以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通过阅读,学生也可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鼓励学生将阅读中的所思所得应用在之后自己的习作中。
3.立足于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对文章的阅读和赏析,有效的阅读能够让学生视野变得更加开阔,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获得相应提升,进而促使他们对文本深入理解,更加深刻地掌握语文知识,理解文本内容,学习语言表达技巧。低年级学生写作教学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呈现出来的作品总是千篇一律,这是因为学生背诵的范文都比较相似。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不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和写作风格。同时,通过良好的阅读指导,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 细化习作目标的若干思考
1.基于课文特点确定目标
语文是工具性及人文性高度统一的核心课程,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文质兼美,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术。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应基于教材所选文章,在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体会文章内容和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建立自己的写作思路。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下册教材要求学生写一篇以“记录场景”为主题的习作,《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具有比较鲜明的写作特点,根据观察顺序对双龙洞的景物依次展开描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此文章作为仿写目标进行习作训练,学习场景描述的方法。如一篇仿写的学生习作这样描述校园美景:一进校园,第一眼就看见主席台边上的花圃……站在主席台上向右看,一棵棵石榴树正在吐出新芽……向左边望去,旧教学楼前的老樟树叶不甘寂寞地换身新绿装。一走出教室,同学们就涌向操场,在明媚的阳光下尽情地呼吸着春天的气息。你们看,春天的校园已经够热闹!
2.基于学生确定目标
新课改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要求。其中,强化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切实围绕学生构建语文课堂教学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为基准设定习作目标。但不同学生的习作能力存在差异,如教师围绕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设定习作目标,势必会导致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理解;反之,如围绕习作能力较差的学生设定习作目标,也会导致习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参与性及自主性不高。对此,教师应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优化,以满足学生不同认知为基础,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差异化习作教学目标。
3.基于遐想确定目标
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传统固定式、单一式的课程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如何创设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语文习作教学改革的重点。陶行知认为,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是,教育能够启发学生创造力。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想象的有意性和目的性迅速发展,因此,基于遐想确定教学目标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三四年级学生处于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的阶段。而此阶段的习作内容多以神话寓言为主,教师可以此为基准,基于遐想确定习作目标,通过神话故事丰富习作内容,在寓教于乐的教学中使学生对某个事物有一定联想,使其在想象力丰富的同时,又能保证具体内容。编写童话故事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要把生活中的常识和趣味故事运用到童话故事中,让故事内容变得更加神秘和合理。比如,在《我和________过一天》的练习中,引导学生结合语言的基础元素,去想象某个特定的事情,并从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等方面来丰富故事情节,从而增加文章趣味。教师给出几个例子,例如,“我和喜洋洋过一天”,引发学生联想,灰太狼来了,我和喜洋洋一起对抗灰太狼。在编写童话故事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生活中的事情变成童话,使学生能够创作出有趣的童话故事。
4.基于生活元素确定目标
在传统教学理念影响下,学生在写作时内容过于单一,并且在积累写作素材时,多数都源于教材知识,忽略了在生活中积累素材。“生活即教育”,为了帮助学生写作积累有效素材,教师可以认真观察学生日常生活,将生活内容引入教学中。通过生活元素,扩大学生想象力发挥空间,丰富学生想象内容,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让学生在潜意识中增进语文与生活之间关系的认识,增加学生生活化的情感体验。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处于零散状态的习作素材,提高学生收集材料、积累素材的意识,还能使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素养,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写作和生活是分不开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要顺利地完成习作,就必须从生活角度入手,以生活为载体,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将自身在生活中所经历的趣事、有意义的事件记录下来,将其作为写作的重要素材。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教师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还要教人知其所以然。教师一方面需要培养小学生写日记的好习惯,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记录和记忆的方法。有效地记录日常的事情,可以为以后写作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更像是二次创作。但若强制小学生进行每日记录,很容易造成排斥心理,反而对写作不利。例如,最近北方出现了一场冰雹,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小学生们可以将这种情况详细地记录下来,然后写下冰雹的成因和特征。这种记录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又如,在寒假期间,会经历一年一度的最热闹的节日——春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春节的过程记录下来,进而教师可以对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和归纳,将习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类,并利用一堂课时间深入讲解和指导春节主题写作。例如,有的学生写日记有一种流水账的感觉,教师可以列举一些关于时间的词语,引导小学生学习并运用。进行描写的时候,有一个明确的时间顺序,能让故事线更加清晰和直观。还有的同学将过节中的每件事情都写得很详细,显得内容很繁冗复杂。此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会详写和略写,这样才能更加突出其中更有意思的环节。
5.基于人物特色确定目标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诸多习作训练核心大都是以人物描写的方式进行,确定习作目标可从加强任务写作技巧培养为切入点。例如,三年级习作教学中有一篇以“猜猜他是谁”为主题的习作,需要学生用文字将同学的样貌、衣着、性格和习惯等特征写出来。而在小学三四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类似描写人物的佳作,如《小英雄雨来》。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此类文章,对课文进行扩展、解释,以提高习作水平。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分析小学习作教学重难点的基础上,对细化习作目标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以课文、学生、遐想、生活、人物为主题的习作教学。通过分析可以得出,语文教师要利用小学生的思维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发现语文习作魅力,通过传授相关写作技巧,提高学生习作质量和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