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学困生致困因素与心理特征分析及转化策略

2023-04-05刘博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窝驼学校

教书育人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困生体育课运动

刘博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窝驼学校)

体育学困生指的是在体育学习或活动中身体素质差或运动技能低、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消极对待体育课的特殊学生。转化这部分学生,需要体育教师遵循课标要求,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注重差异,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让每一名学生都从中受益。

一、体育学困生的致困因素

体育学困生指的是在体育学习或活动中身体素质差或运动技能低、不喜欢参加体育运动、消极对待体育课的特殊学生。无论是对体育的思想认识、学习态度,还是对具体的体育活动、体育运动,和其他同学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体育成绩,达标困难,差距明显。那么,对于学困生而言,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其体育学习上的后进呢?

(一)思想认识方面的因素

在思想认识上,一些学困生认识不到拥有良好健康强壮的体魄、敏捷柔韧的身体、良好的耐力和爆发力是自身应该具备的素质,在体育学习、运动锻炼中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学习不用心,练习不出力,动辄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逃避体育课,甚至出现无故缺操、缺课现象。学校尽管也对体育教学非常重视,每年都通过评选“三好”或“五好”学生激励其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全面发展,但是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在客观上也起不到激励作用。尤其是一些家长和学生只重视文化课而忽视体育课的学习,觉得体育并非主课,参加体育运动或活动会浪费大量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岂不知,在2001 年版、2011 年版、2022 年版课标中体育与健康课时均占到总课时的10%-11%,仅次于语文(20%-22%)、数学(13%-15%)两科。而且,这些家长和学生从根本上并没有认识到德、智、美、劳等不同教育间的紧密联系。

体育活动或运动对于文化课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它能够消除因脑力劳动而造成的大脑紧张状态,使已经疲倦的神经细胞得到休息,所以,在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能对大脑进行有效调节,起到增强学习效果的作用。而且,经常性的体育锻炼还能促进身体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让大脑变得更加灵活、健康。但是,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就会轻视体育锻炼,导致学生体育运动的低效和体质下降。

(二)环境氛围因素

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无论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比较显著。一个班集体,如果学习氛围好,环境催人上进,那么,学生就会在良好的氛围中凝神聚力。相反,一个班集体之中,即使有一名学生我行我素、自由散漫,不遵守课堂纪律,其他同学就会因此受到影响,等于是给良好的班级学风“豁”开一道“口子”。体育课堂也是如此,整体的班级学风营造不好,缺乏良好环境的影响和促进,不仅会对体育好的学生造成影响,而且会为学困生提供“懒惰”的“温床”,造成学习动作技术不上心和不愿意通过刻苦训练协调、熟练动作技术的状况。特别是那些位置比较偏远、场地或器材条件落后的学校,体育教学基础设施设备差、专业化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有些体育教师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自身专业素质差,再加上学校原本不重视体育教学,更不用说通过举办一些体育竞赛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了。在这种环境下,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去上体育课。在活动、运动时,一些学生更是想方设法逃课、缺课;即使参加,也是被动应付,致使项目成绩和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三)情绪或心理因素

一部分学生在情绪或心理上排斥体育,尤其是一些体质弱、不喜欢体育运动、身体异质、生理期异常的学生,往往会对上体育课产生畏惧、厌恶或痛苦、烦躁、沮丧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或心理往往会影响自身对体育的投入程度或情感倾向,难以对体育运动产生亲近与热爱之情,难以推动自己去积极、主动地排除活动或运动中的困难与障碍,难以从体育活动或运动中获得挑战自我的兴奋感、成就感、荣誉感,从而导致体育学习的困难。

(四)先天的遗传因素

生物体的生理机能和构造,从生物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说,能够代代相传。有些学困生也是如此,由于父母亲生理机能和构造上的遗传因素,造成了自身的先天不足。这部分学生或者身体过于矮小,或者过于瘦弱,或者过于肥胖,有的甚至患有先天性疾病或存在其他身体方面的缺陷。这些先天性的遗传因素无形之中就成为这部分学生体育学习上的劣势,尽管有些先天因素不可能改变,但随着人类医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有针对性地引导性训练,体质的增强或身体状况的好转也不是没有可能。

二、体育学困生的心理特征

(一)意志不坚强

体育学困生普遍存在意志不坚强、勇气不足、决心不大、毅力缺乏、怕苦怕累的心理特征,他们对于持续时间长、娱乐成分少、活动形式单调的项目,往往难以坚持。尤其是对动作难度比较大、技术或技巧性比较强的项目,往往缺乏反复练习、攻坚克难的毅力和决心。一旦遇到困难,心理上容易退缩。没有战胜困难的毅力,没有挑战自我的勇气,总担心训练会伤到自己。

(二)学习被动、消极,心理动机不强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自主、主动学习的一种内在力量,是激励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主观动因。体育学困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对体育课学习的缺乏兴趣、动机不强,消极被动、应付差事,结果造成了体育学习上的困难。

(三)心理紧张,压力较大

一些学困生由于受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家长普遍重视文化课成绩的影响,在语数外等所谓的“主课”上下的功夫足,学习成绩好,而在体育上花费心思或时间少。在上体育课时,往往心理比较紧张、学习压力比较大。而另外一些文化课学习竞争性强、心理压力大的体育学困生,总担心上体育课、课外活动等会影响自己的文化课成绩,反而出现了双重压力。

(四)心理不成熟,随心所欲,幼稚放纵

有些学困生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公主”,做什么事情都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宠着,任性固执,幼稚放纵。在体育活动或运动中也是如此,总想被老师、同学罩着,主动性差,合作意识弱,交流沟通的能力差,在行为上显得既幼稚又放纵。

(五)自卑、焦虑,信心不足,防范心理强

由于自身体质较弱,或者患有疾病,或者体育底子薄,一些学困生在上体育课或参加体育活动时,往往内心焦虑、自卑,缺乏自信心。他们总觉得自己身有缺陷,在体育方面处处比别人差,在活动或运动中总怕被老师、同学取笑,防范心理强,完成动作要领的信心不足。

三、体育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学习动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让体育学困生抛弃错误的思想认识,科学地认识体育学习,是树立学困生体育学习信心、培养学困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键性策略。只有他们充分认识体育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体育的功能,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学习体育的动力,调动他们上体育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以良好的学习心态面对挫折,以坚定的决心和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排除万难的信心挑战自我。例如,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让学生认识体育素质是21 世纪适应社会激烈竞争与挑战形势的基本素质,让学困生认识到拥有健康体魄对于促成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等等。再如,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开展改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不要把体育仅仅视为体育课,体育的学习除了体育课,还包含大课间活动、课余活动和一些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全面认识体育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元和个性化特色,等等。这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思想认识到位了,学生学习体育的信心与动力就强劲了。

(二)创造良好环境,形成促进力量

一是从学校层面,通过积极创造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亢奋师生体育运动的情绪或精神状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运动环境中充分体验体育学习的喜悦和运动的价值。二是从教师层面,通过精心备课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学习氛围,激励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在体育课堂中认真学习,在体育活动中积极参加。三是从学生层面,发挥体育委员和体育骨干的榜样带动作用,为学困生做示范,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带好头,形成良好的体育学习风气和促进力量,促成学困生的成功转变。

(三)调整学生情绪,增强运动快乐

针对学困生,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他们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深入发现其生理、心理原因,切实探索转化策略,尽早让他们摆脱困境、由弱变强。一是善于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或心理,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心理素质为出发点,助力学困生走出体育学习的困境。例如,在学困生自卑感表现突出时,教师有意识地挖掘他们自身潜在的“闪光点”,以此引导他们从收获体育学习的成功、快乐中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因体弱、疾病而自卑的学困生,抓住他们耐心足的特点,引导他们完成一个个分解动作,让他们从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享受运动的乐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心理素质;对于因不善运动、协调性不强而自卑的学困生,教师就要抓住他们善于动脑的特点,鼓励他们揣摩动作的要领或关键点在哪里,以此增强他们对动作规范性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从中体会运动的快乐。再如,针对一些具有消极、忧郁、焦虑等负面心理的学困生,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游戏、比赛等教学形式,通过心理激励调控和暗示调控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体育学习环境中把心理状态调整到积极的一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还如,针对一些具有逆反心理的学困生,教师就要以真诚、爱心来感化他们,同时用自身深厚的专业化能力和娴熟技术动作让他们产生崇敬之情;无论学生表现出如何的叛逆,绝不“针尖对麦芒”,而要因势利导,留给他们反思自己、改进错误的机会与时间。二是根据学困生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通过运用语言、手势、目光等多种方式,因地制宜赞赏激励学困生,以此调节他们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运用语言赞赏学困生,就是在体育课堂上用赞美的语言调动学困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消除他们完成动作时的恐惧心理,使他们在轻松、愉悦中收获学习的进步。运用体态赞赏学困生,就是通过给学生竖大拇指、点头示意、使劲鼓掌、会心微笑、亲切抚摸等方式,充分肯定学困生每一点的进步或每一次的小成功,鼓励学生进一步去完成难度更大的体育技术动作。运用目光赞赏,就是用赞许、认可或欣赏的目光给学生以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理解与肯定,以此帮助学困生稳定情绪、鼓足勇气,情绪高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做课堂真正的主人。

(四)尊重学生个性,落实因材施教

班级是一个具有不同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能力状态的个体所构成的集体,面对这样一个集体,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就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切实落实因材施教原则。一是根据学生个体体质、个性爱好、学习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既让体育尖子生或特长生“吃得饱” “吃得好”,又让学困生“吃得了”。尤其是对待学困生,也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区别对待,做到教与学的细致入微、效果显著。例如,针对“书呆子”型的“学困生”,就要在体育课上发挥他们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优势,让他们在活动、运动、体育知识的学习中发挥其特长优势,在激励他们体育学习自信心的同时,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此培养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再如,针对运动能力较差的学困生,就要有意识地降低体育学习的能力要求,从强化基础入手,有梯度地引导他们不断增强运动能力,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走出技不如人的困境。二是改变大一统的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将学困生的特殊因素考虑在内,和对其他同学的教学方式与考核评价办法区分开来,在教学中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帮助与关怀,进行重点辅导;在评价上根据他们自身的实际,降低学习要求和评价标准,以他们是否付出努力与取得进步为评价点,纵向评价,正面激励。尤其是对因先天因素导致学困的学生,要精准掌握其身体状况,必要时要在学校备案的情况下,与家长协商好教育学习的适度要求,既不能盲目施教,又不能不管不问。例如,对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体育学困生,教师就要精准把握其造成学困的因素,在学校教务处备案的情况下,与家长进行沟通,进行适度的体育学习,促其身体机能在疾病允许的范围之内发展。

猜你喜欢

学困生体育课运动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体育课
不正经运动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