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成为精神共富的高地

2023-04-05陆文荣

杭州 2023年2期
关键词:文明法治中心

文 陆文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近年来,杭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从试点开展到全域覆盖,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了进一步释放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等方面的潜力,把中心建设成为精神共富的高地,建议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在定位上把握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只有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重点是要在服务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共同富裕的整体发展战略中找准定位,发挥作用。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文明实践要大力弘扬乡风文明,围绕“信仰、观念、知识”等基本内容构建新时代中国农民思想文化体系,培育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乡村振兴奠定强大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基石。

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文明实践对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能提供强大的意识形态资源和道德资源。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实践的重要载体,也是基层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工作手段。

推动群众精神富有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文明实践通过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建设,开展文化活动、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发掘整理和开发民间文化资源,特别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文化资源下乡,有利于补充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短板。

在内容上把握项目和需求的关系

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部分地区文明实践群众参与性不高、活动实施效果有限,主要是因为活动的吸引力偏弱,活动形式和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多元化需求。

文明实践中理论宣传要宣传群众最想听的内容,解读群众最关心的政策,讲解群众最渴望的知识,避免好高骛远、华而不实。志愿服务要紧密联系群众的生产生活,精准定位受众群体,实现服务“到人、管用、有效”。要通过向群众广泛调研、发放需求征询表等,形成需求菜单。整合职能部门、各级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文明实践服务资源,根据服务内容形成供给菜单。开设群众自主点单,中心按需派单,通过“点单+派单”制定服务清单,根据需求输出资源和服务。借助数字技术,建立文明实践中心云平台,探索完善“开门询单、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工作机制,从而保证需求和资源的精准对接。

在机制上把握行政和市场的关系

地方各级政府要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如果仅仅依靠各级政府,通过科层化管理方式运作,可能会导致行政化倾向,参与主体不愿积极创新、主动作为,文明实践效果将大打折扣。

因此,应充分引入市场这一重要的资源配置机制。在文明实践中扩大政府购买企业服务的范围,对参与文明实践的中小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和积分奖励,对个人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并在一定时间节点根据积分情况兑换生活必需品或兑换券等。

对于那些政府不能为、市场不愿为的文明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其专业性好、灵活性强、满足小众化多元化群众需求的优势。在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物业用地、社区文化家园等公共场地,可以委托社会组织微利运营,实行使用者缴纳一点、政府支持一点、社会组织少赚一点,从而实现行政机制、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结合。

在手段上把握德治和法治的关系

德治和法治都是实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应吹响德治的号角,构筑法治的体系,坚守好各自边界,互相配合。

德治引领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通过思想宣传、舆论引导、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最美现象”“诚实守信”等良好社会风尚。

法治推进文明创建。在文明实践过程中,一些不文明行为单靠教育宣传手段往往难以见效或见效慢,需要强化法治手段推进文明创建。2021年,杭州通过了《关于修改〈杭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决定》,新增了文明行为工作原则和文明实践体系有关规定,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提供了重要依据。要严格落实规定,进一步提升影响力,加强执法部门联动,发挥文明办综合统筹协调作用。

在供给上把握存量和增量的关系

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阵地建设等方面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在供给上要注重激活存量资源,结合整体发展规划,融入文明实践的要求和元素,避免不必要的“另起炉灶,再拉人马”,导致资源浪费。

整合县域范围基层公共服务阵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盘活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村部校舍、物业闲置用房等公共空间,整合现有的党员活动室、科普活动室、农家书屋、文体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阵地资源,加以改造利用。对于新建社区,同步规划建设文明实践广场、市民公园,建设县级中心、部门分中心、乡镇实践所、村(居)级实践站、小微实践点等文明实践阵地,实现阵地建设全覆盖。

在政府侧把握条和块的关系

在地方实践中,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主要由宣传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分配有一定的实施任务。但在具体实践中,部门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和最大化利用,容易出现部门利益和条块分割的现象。因此,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在制度环境方面需要同时处理好不同条线的关系。

成立由各级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发挥主导推动、统筹推进作用,办公室设在宣传部门(文明办),发挥牵头抓总、协调指导作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坚持一把手主抓,一盘棋规划,形成“中心吹哨、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常态化工作机制。

坚持“条”为“块”服务,把分散在各条块中的资源统筹使用、协同运行,建立文明实践的资源供给库,整合理论宣讲、文教体服务、医疗保健、科技指导等平台载体,县中心、街(镇)所和村(居)站按需在各平台调取资源使用,最大限度增强综合效益、整体效能。

猜你喜欢

文明法治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对不文明说“不”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