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支持能力结构及提升路径研究
2023-04-05宋红侯夏梦
宋红 侯夏梦
引 言
组建高质量政工队伍、构建高水平育人体系是高校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的有力保障。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要求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被纳入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辅导员作为与大学生接触最密切、管理最广泛、相处最持久的育人主体,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崇德向善的重要责任。在大学生心理复杂化、严重化的问题导向下,提高辅导员的心理支持胜任力,不仅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管理理念及管理工作的硬性规定,更是促进辅导员妥善处理学生心理咨询与干预工作,实现个人研究性专业发展的现实逻辑。本文从现实需求出发,系统分析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谈心谈话、心理咨询及疏导工作的所需能力结构,探索辅导员心理支持能力提升路径,为构建高校“心理育人”质量体系提供借鉴。
高校辅导员心理支持能力提升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
1.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校辅导员队伍增强心理支持胜任力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保量求质”的重要关头,而素质教育是衡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自从“心理育人”被纳入“十大育人”体系以来,政策明确了辅导员给予学生心理支持的主体地位及主导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坚持“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育心育德成为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工作的首要价值遵循。增强辅导员的心理支持胜任力,是平衡高校内部心理支持服务需求量与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际需求。
2.学生管理需求驱动高校辅导员加强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能力
大学生思维活跃,敏感性高,心理发展不平衡,易受到外界干扰,还具有主体意识强、自我发展需求旺盛的特点。在学业、就业、经济、人际关系的多重压力下,部分大学生易产生消极情绪,表现为烦躁、恐惧、焦虑等。此类情绪一般可自行排解或通过倾诉消解,常常不足以构成医学意义上的心理疾病,但学生若长期处于低沉、失落的情绪中则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根据2021年公布的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达标率仅为60.8%。许多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承担着育人重责的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应加强人文关怀,及时发现、预警、干预学生的心理不适及危机。目前,提升包括心理疏导能力在内的专业化、职业化心理支持能力,是辅导员队伍建设面临的新要求。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
大学生是高校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之根本,“以学生为中心”不仅是高校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还是做好全面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依据。高校辅导员要始终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做好大学生价值观念养成的引路者、日常生活管理的服务者、身心健康安全的护航者等多重角色。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背景构成复杂,经验性地处理学生学习、生活及心理问题的情况比较普遍,对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尚未形成有利条件。“以学生为中心”的广泛认同能够有效促进高校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技能提升,强调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个体差异,旨在构建平等的心理咨询关系,让大学生实现心理自救。
4.职业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需要推动辅导员工作将“育心”与“育德”相统一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很大程度上是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下进行的,即要求辅导员在正确政治方向的引导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育心”与“育德”应相统一,基于这一价值体系,不断加深辅导员思想育人、心理育人的责任感和职业信念,促使辅导员主动提高自身专业能力。钻研学术是大学教师的明显特征,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占据话语主导权。辅导员在学术氛围浓厚的高校环境中也能够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通过提高心理支持能力、掌握心理咨询技能、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性研究、讲授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等,使自己成为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资格的高级辅导员(辅导员职级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从而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
辅导员心理支持效用欠佳的原因
1.谈心谈话“对立化”
大学生谈心谈话工作是辅导员履行工作职责的基本要求,构建谈心谈话长效机制有利于提高辅导员的心理支持胜任力,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基于信任和认同的情感基础是拉近师生心理距离、确保谈心谈话顺利进行的前提。然而谈话谈心方式不当却极有可能引发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冲突与对立。首先,由于“权威—服从”型传统师生关系的延续,有的辅导员为了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表现为“声色俱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怕教师”的心理。其次,以崇尚自由为价值追求的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强的抗拒心理。最后,部分辅导员在谈心谈话工作中以学生问题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约谈”甚至是批评教育,在无形中打破了师生谈心的平等关系,站在了学生的“对立面”,偏离了谈心谈话的初衷。
2.心理咨询“医学化”
虽然我国《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明确规定高校辅导员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及心理健康教育手段,但辅导员的心理育人功能与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心理治疗功能截然不同。辅导员需根据学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入学、考试周、考研、就业等)开展摸排工作,初步对有心理问题特征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评估学生的心理危险程度,选择预警方式。这种政策性规定使得辅导员在工作中容易混淆“非专业心理支持人员”与“专业心理医生”的目标定位。大多数辅导员由于工作经验及专业的限制,尚未完全掌握心理咨询相关技能,在面对学生隐私和心理疾病的两难问题时,若贸然对学生进行心理治疗会加重学生的病情。另外,辅导员提供的心理咨询强调“针对性”与“普适性”相结合,既要精确到个人,又要顾及团体,而因辅导员的精力有限,心理支持效用难以覆盖全体学生。
3.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化”
辅导员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承担者,但其在具体过程中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其一,高校辅导员岗位流动性较大。院际、校际之间的工作变动使得辅导员没有充足的时间去了解、走近学生,加之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很多辅导员不愿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耗费精力。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安排多由班干部组织,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内容浅、时间短,学生难以从中学到调节情绪或心理自救的有效措施。其二,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不足。大多数辅导员在入职前后没有经过专业的心理学习和培训,个别辅导员甚至不曾有沟通技巧的学习,所以,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工作成效较低。
高校辅导员大学生心理支持主要能力结构
1.掌握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性格逐渐成熟稳定的过渡时期,受社会竞争压力、原生家庭矛盾、人际交往关系、情感受挫等因素的影响,他们会表现出自我意识迅速增强、极度重视个体发展和个人成就的心理特点。高校辅导员应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认识大学生渴望尊重和平等的心理诉求,以及对说教、斥责教育方式的心理排斥。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时,应注重因材施教,尽量避免灌输型教育方法,耐心地倾听,适时地引导,激发学生的诉说欲望,帮助他们重构心理秩序。
2.识别诊断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
高校辅导员在给予大学生心理支持的过程中,要重点掌握教育者和学生心理问题预防阶段非专业咨询疏导人员的角色功能,着重提升自身的心理突发危机预防能力和心理问题识别诊断能力,而不是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治疗能力。其一,重视保护学生隐私,防止不良言论对学生的二次伤害。其二,初步诊断学生心理问题类别、确定危害程度。譬如心理不良状态(消极心态)、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区分,学生短期内是否会产生过激行为、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等,以便“对症下药”。其三,处理学生的早期心理问题(以诚相待、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协调校内心理问题治疗资源,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
3.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干预
鉴于心理危机的潜伏性和时限性,虽然有不少大学生具有烦躁、郁闷、社恐等心理问题表征,但日常学习生活仍能够正常进行,只有面对强烈的刺激才会产生应激行为。从高校辅导员提供心理支持的工作内容来看,区别于对已经产生心理问题学生的个体辅导咨询,辅导员的团体辅导心理支持能力主要以“预防”功能为主,面向全体学生,向学生普及心理知识、求助平台和自救方式等,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受挫能力。正所谓防患于未然,辅导员应定期以班级为单位从班干部及宿舍成员处摸排学生的思想及心理状态,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安全指数。
4.尊重、关爱学生的心理支持内驱力
心理疏导是辅导员与学生的双向互动过程,除上述掌握心理问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外,高校辅导员不仅要做好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和心理育人工作,还要具备观察力和判断力、表达及沟通能力、共情叙事能力等内驱力。首先,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是及时发现学生不良情绪,防止学生走入心理误区的前提。其次,从容而饱含关爱的沟通交流是辅导员进行早期叙事疗法,促进学生形成积极自我认同的重要素养。最后,辅导员的共情能力由共情意识、共情思维和共情反馈三个维度构成,即学生在倾诉烦闷情绪和诱发性事件时,辅导员应表示理解和尊重并进行适当安慰,为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提供建议。
高校辅导员心理支持能力提升路径
1.唤醒辅导员心理育人主体意识,明确角色定位
从处理学生事务的专职角色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再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的多元主体,高校辅导员的职能日益提高,却也容易陷入角色紧张和职业倦怠的状态。要使辅导员时刻保持捕捉学生心理问题的警觉性和提供心理支持的积极性,高校要明确辅导员心理育人的主要地位和心理治疗的辅助作用,切勿主次颠倒。第一,以关爱学生为引领,把好辅导员准入关口,约束辅导员的职业行为。第二,以立德树人的职业理想为依托,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辅导员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职业信念,第三,以“尊重、认同”的校园文化为支撑,充分肯定辅导员心理支持的突出贡献,激发其心理育人的热忱和活力。
2.建立辅导员心理支持能力提升训练手册与指南
心理专业理论素养是确保辅导员取得心理支持实效的坚实基础,高校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提升辅导员的心理支持能力。第一,增设心理咨询在职课程,帮助辅导员建立心理支持概念体系,为其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各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心理测评量表、常见心理问题、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初期干预措施等知识。第二,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图书及网络资源,鼓励辅导员自学考取心理咨询师等专业的资格证书。第三,成立辅导员心理支持案例汇编小组,搜集校内外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成功案例,以“理论指导实践”的思路分类整理成册,为其他教师提供可借鉴的经验。辅导员通过理论学习和自我反思,能够提升自身心理支持能力素养,形成“早发现、早干预、早疏导、早治疗”的系统思维。
3.加强辅导员心理支持能力专题培训,提升其专业技能
招聘专业泛化导致高校辅导员缺乏给予学生心理支持的主动性,割裂了教学双方的心理互动,高校可以开展技能培训的方式促进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首先,引进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专门人才,整体规划辅导员心理支持能力提升方案、制订培训课程考评细则、全面评估培训效果。其次,开设辅导员心理支持能力专题讲座,邀请业内著名、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及治疗工作的心理学专家进行讲授;定期组织院、校两级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讨和经验交流会。最后,建立辅导员心理支持实践能力孵化基地。高校可根据辅导员职业发展需求实行“点对点”心理咨询机构实训策略,使辅导员在实践中掌握心理诊断、辅导、咨询的应用技能。
4.完善辅导员分类考评机制,提高其心理育人积极性
高校可根据辅导员职业标准分类评价学校高级、中级、初级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完善包括“准入、培训、遴选、奖惩”在内的辅导员综合评价制度,建立辅导员心理支持质量评价标准。首先,对于在谈心谈话、心理疏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显著成效的辅导员给予工作分配上的政策支持,对其部分或全部学生管理工作重新安排,使其能够有充足的时间、热情、兴趣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尝试走专家化的职业发展路线,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其次,对于力求做到心理危机“尽早发现”、心理疏导“全程参与”、极端事件“动态清零”的辅导员,应为其设置物质奖励或晋升条件。最后,建立符合辅导员实际能力及相应职级的奖惩机制,通过“信任+物质”双重激励的方式,鼓励辅导员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切实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积极性。
结 语
在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育人的总体要求和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预警体系的迫切需求下,辅导员队伍的中流砥柱作用是完善学生心理机能、提高学生心理弹性(心理韧性)的关键。面向集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辅导员心理支持行为的主要内容,旨在促进学生“依从—认同—内化”的认知发展过程,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初期干预措施是辅导员心理支持的补充内容,旨在以“情感激励”施加积极影响,引导学生自我调适,达到心理平衡。
综上,为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辅导员要时刻把“关爱学生、爱岗敬业、终身学习”的职业价值观作为道德约束,主动参与心理知识课程和专业技能实训,全面提高心理育人主体责任意识和心理支持内驱力,帮助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