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新阶段
2023-04-05梁永安
梁永安
我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上的小学,那个时候我们都有共同的命运,比如说全国的知识青年都有上山下乡的经历。而中国在1978年的时候,全国只有19%的城市人口,工业化水平还很低,城市化水平也很低,所以整个社会还有一些传统的特点。
我们那一代,年轻的时候确实比较关心解放全人类这样的宏大价值,在个人方面属于无我状态,渴望把自己奉献给民族、国家。大家可以一起唱非常红色又非常青春的歌曲,对吃、穿没有要求,也不在乎生活中的艰苦。
后来的年轻人,我觉得尤其是从“95后”开始,他们成长的时代,国家发展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一方面是物质喷泉,出现了很多新东西——互联网、各种各样的数字技术、形形色色的文化潮流、全球化带来的诸多影响,其实是文化的维度,甚至文明的维度都发生了转折。
所以我觉得新的年轻人更有知识,所谓“有知识”不光是指上大学受教育,更多是无形中整个社会的信息流动所带来的关于世界的知识、关于全人类的各种不同活法的知识,还有图书、电影、电视……方方面面的大量信息,这是非常多元化的过程。
而这不仅是社会的多元化,也是个人内在的多元化。这个内在的多元化,当然现在还没变成宽容,不像以前我们只有一个依据。现在是这边说的有道理,那边说的也有道理。
在这种生活里面,可以说那种统一的潮流和精神,还是比以前要少得多了。但是因为知识、信息丰富,所以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生活比较具体。我们都是在这个无限分工的切分中(比如知识经济、高科技等等)打造自己的一份生活。这是科层制社会中的“合理化”——在社会的链条里面,我们有一个空间站位,有一个可以自我辨认的身份。
所以我们说现代社会中的人,更加具有“工具人”的特点,不问“上面”的价值,也不问“下面”的价值。
但也有好的方面,就是我们有了比以前高得多的专业性。在专业性里面形成了什么呢?就是平等精神。一旦有分工了,人和人的关系,就不再是那种垂直的,像农业社会一样,靠一个从上往下贯通的权力让大家来服从就行。
今天的社会因为是分工的、专业化的,所以越是有自己独特的价值、有别人不可替代的知识和技术的人,就越能站得住。人和人之间依靠交换市场来彼此建立起新的契约,这种平等符合我们说的现代社会的“新链接”,这也是今天社会的基础。
其实我觉得今天的这代人也是“基础性”的一代,再往上发展就会出现新的连接、新的公共空间,出现彼此之间的各种可能性,包括各种志愿者团体、各种中间组织……到时候,它们的力量就会一点点放大,新的责任感、公共价值会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
所以,现在这代年轻人,我觉得他们更多是朝向着我们文明的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