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校属企业党建业务融合机制研究——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为例

2023-04-05葛祥艳

高校后勤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同济大学设计院融合

杨 丽 葛祥艳

新时代高校校属企业党建业务融合机制研究——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为例

杨 丽 葛祥艳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高校校属企业作为一类比较特殊的国有经济体,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责任等有着特殊的使命担当。在新时代,校属企业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重点工作、日常工作的有机结合,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党建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校属企业;党建;业务;融合

一、高校校属企业的主要特征

高校校属企业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校属企业本质上属于国有控股企业,“国有”这个属性就决定了其超越一般企业的范畴,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作为特殊的国有企业,校属企业也必须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根固魂。

高校校属企业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其经济性。高校校属企业具有高校职能与企业职能的双重主体。从作为企业层面来说,校属企业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仅要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还要支持学校建设、贡献社会,因此必须不断保持自身的盈利能力,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校属企业的党建工作也必须根据企业特点,立足企业中心工作,服务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经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高校校属企业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校属企业一般是依托于母体高校成立,如某某大学出版社、某某大学科技园有限公司等,都是以高校的教育资源、科技优势为后盾,企业的核心建筑也分布在高校周边,甚至有些员工还保持着学校编制。正是这种天然的亲缘关系,使得校属企业的经营项目与高校学科特色之间、经营方式与学校人才特质之间、企业建筑与校园规划之间、企业文化与大学精神之间存在相当程度的关联性。[1]校属企业一般是高校的二级党组织,其党建活动的开展也带有高校文化色彩。

高校校属企业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在新时期,校属企业的党建工作,要围绕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高校的使命及社会责任,与高校的校园文化、精神底蕴和社会气质相得益彰,既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包容性,又要贴合高校的社会定位和发展定位,助力高校校属企业更好地发挥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2]

二、新时代高校校属企业党建业务融合的意义

校属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国有企业相比,又在“三全育人”、科研创新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使命,加强校属企业的党建工作、促进党建业务融合意义重大。

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重要路径。自2016年的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以来,党中央修订出台了一系列党内规章制度,对“坚持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工作”“坚持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等提出更多具体的要求。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既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企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的必由之路。

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是提升企业党建工作质量的客观要求。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多人觉得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就像两条平行线,各自开展,互相没有什么关系,甚至觉得党建工作不重要,抓生产、搞经济才是关键。党建与业务工作在性质上不同、职能上不同、方式上不同,但是两者在根本目标上高度一致。[3]因此,党建工作要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有机联动,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党建工作才能充分激发活力,促进党建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党建工作对校属企业而言,是凝聚力、是战斗力,也是生产力。因此,在抓好生产经营的“经济主业”的同时,也要抓好党建工作的“政治主业”,让党建工作成为企业发展的坚强支撑。这是完善提升企业治理体系的内在需要,也是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新时代校属企业党建与业务融合实现机制

(一)坚持“政治性”,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把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是我们党探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一大创举,也是从决策和治理逻辑起点上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顶层设计。[4]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党委完成党建工作进公司章程,为推动公司改革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了坚强保障。同时,通过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对凡是涉及到重大资金使用、干部任免等重大决策,都须前置经党委集体讨论,切实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作用。同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建立程序严密、行为规范的权力运行程序。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党委持续推动建立“两学一做”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党史学习教育。同时,组织建立多层次政治理论学习机制,持续学、深入学、贯通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定期开展理论学习研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学研用”融合机制;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的落实,将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方面的重要论述相结合,结合时事热点和企业经营实际,从理论中汲取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建立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覆盖全体员工的政治理论学习,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全力提升广大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坚持党管人才,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党委不断完善适应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市场竞争需要的选人用人机制,通过制定一系列对企业领导人员、中层干部等选拔任用办法,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能力关、廉洁关。注重培养治企兴企、管党治党的复合型干部,尤其把党务干部岗位作为选拔和培养企业领导人员的重要台阶,建立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双向交流机制,以人的融合带动工作融合。在建筑设计院党委共44个在职党支部中,24个党支部书记均由企业领导人员或部门行政负责人担任,20个党支部书记由高工及以上职称或业务部门骨干担任,真正发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作用。

(二)关注“经济性”,围绕业务开展党建工作

坚持重大项目组建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尝试在项目现场以联合体方式共建临时党支部,促进党建业务融合发展。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党委近几年先后成立了上海博物馆东馆临时党支部、上海市人民医院眼科临床诊疗中心临时党支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救治临时医疗项目临时党支部等,深化项目部党建联建平台建设,形成资源共享、责任共担、难题共解、和谐共创、思想共育的联动机制和工作格局,保证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

党建联建促进合作共赢。结合业务目标,开展广泛的党建共建联建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项目推进、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实现以党建联建促合作共赢的双赢成效。近几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党委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等举行党委理论中心组联组学习会,在学科发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跨学科的合作;与二七广场隧道项目参与单位等共同签署了结对共建协议,通过支部之间的合作,促进双方不同业务板块间的技术交流和项目合作。

加强对重点领域以及关键人员的监督。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党委专门成立了监察审计部,加强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和权力运行关键环节的廉洁风险防控。纪委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关于供应商、分包商管理情况自查,防范经营风险;同时对大额资产采购及招标项目关键环节的过程实施进行有效监督;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廉洁风险防控手册编制及责任落实签订工作;开展企业领导人经商办企业以及防止利益冲突自查自纠工作等,进一步规范管理企业干部从业行为。

(三)注重“社会性”,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服务国家(地方)战略。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发挥同济大学学科专长,积极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主动把研究方向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将实践成果反哺教学、科研乃至学科的发展,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汶川“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同济大学指导下,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投身援建,圆满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在2008年北京奥运,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充分发挥建筑创作产学研协同优势,高质量完成了北京大学体育馆(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馆)、秦皇岛奥体中心体育场两项重点工程;2012年完成了上海世博会95万平方米的总体控制规划设计。与同济大学城规学院合作完成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大湾区茅洲河碧道试点段、苏州河南岸黄浦区段滨河公共空间等多项城市生态修复标志性工程,打造“人民城市”实践典范。2019年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地震发生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组织了最强的建筑、规划、景观团队,全力推进灾后重建设计工作。近几年,设计院多维度对接和投入雄安新区建设与上海“五个新城”建设。

校企互促推进科技创新。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依托同济大学学科优势及理论技术支持,发挥着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开展课题攻关,遵循“从工程中来,到工程中去”的研发模式,不断参与到行业发展与技术创新中。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牵头与同济大学、同行企业共同启动建设多个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并获上海市科委立项;与同济大学共同承担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纵向课题,也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员工发表论文、获得授权专利多项。

(四)发挥“文化性”,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做好大学文化的延伸。同济大学校训为“同舟共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提取同济大学精神的核心元素,并延伸到企业,将“同舟共济,追求卓越”作为企业精神,将“用我们创造性的劳动让人们生活和工作在更美好的环境中”作为企业使命,自觉把党赋予企业的历史使命、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深度融入企业使命,把理想信念、宗旨意识融入企业价值观,凝心聚力,开拓奋进。

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相结合,组织开展与党史学习教育、校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的文化建设,提高党员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自豪感,推进凝聚力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设立图书阅览室及工会活动室,定期开展体能训练、健身塑形课程培训,营造“全民阅读”“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组织学习全国劳模——姚启明先进事迹报告会,以党建带动工建、团建,努力建设具有设计院特色的企业文化。2021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

不断提高行业声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确定了教育、慈善赈灾、抗震救灾、对口支援、教育帮扶、脱贫攻坚作为公司公益支持的重点方向,在公共责任、道德行为和公益支持方面,努力履行和落实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学校及企业在业内的声誉。支援西藏农牧学院建设,助力云南云龙脱贫攻坚工作。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抗击疫情,完成了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救治临时医疗用房项目的设计。助力地方党建阵地设计,承担嘉兴火车站、遵义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陈列馆等红色项目设计,积极参与上海、山东、昆明、定西党校和甘南党建阵地建设,助力嘉兴“百年百项”重大项目和标志工程——嘉兴火车站区域提升改造工程。

在新时代,高校所属企业要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建设,自觉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融入公司发展理念、融入公司治理、融入企业文化、融入业务经营,全方位推进党建工作和业务经营同频共振、深度融合,实现各方面、各层次、各领域相融并进、同向发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优势,保持校属企业正确发展的方向。

[1]孟庆焱.高校校属企业党建工作的特点及思路[J].高校党建,2009(26):26-27.

[2]葛建平,谢锐.清企业党建质量提升的多维路径[J],唯实,2021(08):57-60

[3]王迎杰.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发展路径新探[J], 大学:研究与管理,2022(04):26-29。

[4]谷澍.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经营深度融合[J],党建研究,2022(03):40-42。

同济大学2021年度党建研究一般课题,(批准号:TJDJ20210310)

(责任编辑:杨书元)

猜你喜欢

同济大学设计院融合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介绍
《融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启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国贸工程设计院
国贸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