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戳破了写作的真相
2023-04-05沈嘉柯
/沈嘉柯
《红楼梦》既是一本小说,也是写作学教材。这个书的作者喜欢跳出来直接告诉你怎么写诗,如何搞创作。尤其厉害的是,他一边教读者,一边自己把技巧运用得非常娴熟,让你可以照着学。
小说原文第三回,宝玉便走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
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道:“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
探春便道:“何处出典?”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取这个字岂不美?”探春笑道:“只怕又是杜撰。”宝玉笑道:“除了《四书》,杜撰的也太多呢。”
当贾宝玉初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觉得这个妹妹非常漂亮,就给林黛玉取了表字“颦颦”。古代的中国人在自己的本名以外,还会取个跟自己有关联意义的别名。贾宝玉看到林黛玉一颦一笑恍若仙子,就自告奋勇了。
探春这个时候故意询问,取这个名字有什么典故?在前文中我给大家讲过,古人写作,特别讲究用典,让文章更加文雅有韵味,涵义更加丰富。贾宝玉就说出自《古今人物通考》。探春一听,就觉得不对劲,她对自己这个哥哥的性格脾气很了解,干脆戳穿了他在杜撰典故。
贾宝玉就开始狡辩,杜撰这个事情,又不是只有他在做,很多文人都这样干过。
看看,贾宝玉这孩子天赋异禀,太聪明了。他说的没错。谈到创作,我们都知道,小说是虚构的。
那么小说之外的文章呢?那些诗歌、随笔、散文、杂记等等,是完全真实的吗?那些小说里写到的名人传说故事,都是真的吗?
年代越久,越有可能是杜撰了。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传扬千古,但并不是完全写实。
在庆历四年春天,范仲淹的官场好友滕子京被贬官,贬到巴陵郡,也就是今天湖南岳阳一带。滕子京是个做实事的官员,重修了岳阳楼,邀请范仲淹写文章纪念,还送了一幅《洞庭秋晚图》供他参考。范仲淹没去过岳阳楼,全凭想象写的。
我们的古人,其实也坦然承认,他们写文章写诗主要是为了抒发抱负,表达心中的情感,并不是为了专门记录建筑物景观,也不是在写应用文。风景名胜只是一个表达的对象。换一个地方,换一栋楼,也可以写出好文章。
曹雪芹在书里,直接让薛宝钗说了真相。
小说原文第37 回,李纨道:“方才我来时,看见他们抬进两盆白海棠来,倒是好花。你们何不就咏起它来?”迎春道:“都还未赏,先倒作诗。”宝钗道:“不过是白海棠,又何必定要见了才作。古人的诗赋,也不过都是寄兴写情耳。若都是等见了才作,如今也没这些诗了。”
大观园的才女们开诗社,咏白海棠写诗,压根就没赏花,直接开始写了。所以呀,虚构杜撰这种事,古今中外,都不例外。
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就很实诚:“咱家也坦率地承认,咱家那些散文随笔基本上也是编的。咱家从来没去过什么俄罗斯,但咱家硬写了两篇长达万言的俄罗斯散记,咱家写俄罗斯草原,写俄罗斯边城,写俄罗斯少女,写俄罗斯奶牛,写俄罗斯电影院里放映中国的《地道战》,写俄罗斯小贩在自由市场上倒卖微型原子弹。”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文学艺术追求的是更好的艺术效果,是容许杜撰虚构的。合情合理的虚构,令文章增光添彩,更加有可读性。
最后,虚构可以,但不能太过头,那就只有反效果,普通读者会怀疑起你写的一切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