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学术论著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研究
——以《乡土中国》为例

2023-04-05孙丽红江鸿洋

教育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乡土中国整本书乡土

孙丽红江鸿洋

(1.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广东广州 510260;2.广州市第五中学,广东广州 51024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1〕要求高中生学习学术论著。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五单元为“整本书阅读”,选取费孝通先生的社会学著作《乡土中国》〔2〕作为课内整本书阅读内容。这样的编排大致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阅读《乡土中国》,构建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二是借用费孝通的学术研究,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三是引导学生体会学者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学习陈述学术见解的方法。《乡土中国》全书共分14篇,论著在探究中国基层社会——乡土社会本质特征的同时,对乡土文化有颇多的论述。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生存的土壤,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根基。本研究在分析《乡土中国》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意义和价值基础上,对语文教学如何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进行探讨。

一、对《乡土中国》蕴含的思想文化梳理

费孝通先生认为,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业文明史,中国农村社会是孕育中国传统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沃土。

(一)儒家精髓是“乡土中国”的精神内核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3〕中提出,中国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费孝通先生一生致力于关注传统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关系,关注富民和文化自觉,在观念层面和实践层面研究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主要因素,《乡土中国》有大量内容体现着中国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起巨大作用的文化力量——儒家文化精髓。

《乡土中国》行文大量引用了古籍,引用的对象相对集中于《论语》。全书约有27处引用《论语》,分布在“乡土本色”“再论文字下乡”“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男女有别”“礼治秩序”“无讼”“长老统治”“名实的分离”等章节。几千年来,中国基层乡土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基本保持了惊人的稳定。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村社会的深入调查是在1930—1940年期间,这个时期正是传统的乡土社会最后的光景,也是乡村社会最成熟的时光。费孝通观察到的乡土社会与千百年前的乡土社会基本上是同质的。《论语》印证了他的观察与经历,同时他援引乡土社会的具体情景对《论语》进行诠释,也使《论语》获得了当代的重读,是传统文化经典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而儒家学说倡导的“仁”“孝”“忠”“恕”“礼”“信”在《乡土中国》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例如,以“己”为出发点的“差序格局”充分体现了“克己复礼”“修身为本”“推己及人”的儒学观念。按照孔子的观点,在差序格局的乡土社会基层结构里,处理自己与他人的网络关系,要“克己”“修身”“仁爱”。孔子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二)“土”“私”“礼”是保持传统社会稳定的文化观念

所谓“文化观念”是指长期生活在同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与人本身的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与信念。《乡土中国》中首先从基层概括出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对土地的高度依附是诸如“私”“礼”等文化观念与特性产生的根基。

在中国的基层乡土社会中,往往靠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来约束众人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产生了强烈的信服和敬畏的心理,发自内心地遵从传统文化精神。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社会的稳定。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特征,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土”“私”“礼”。这背后与传统的文化观念有着深刻的联系。

关于“土”的文化观念:因为社会不流动性的特征,直接靠农业谋生的人是粘着在土地上的,乡村人口一代又一代附着在土地上,不太有变动。另外,由于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历世不移,聚村而居,其结果是乡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村庄内部的成员因为没有与外部接触的机会,一辈子都在村庄内部成长、生活,所以村庄内部是一个无比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面对面社群。因此,“土”文化影响下的社会是稳定的,表现为骨子里“安土重迁”“故土难离”“叶落归根”。

比如《乡土中国》第1章中提到:费孝通初次出国时,他的奶妈包了一包灶上的土给他,嘱咐他不舒服的时候可以用土来煮汤喝。对乡土的热爱和眷恋,孕育了农耕社会安土重迁的文化观念。又比如孔子两次去国:离开齐国的时候,饭也来不及吃,捞起湿米,马上出发,走得匆忙而干脆;但是离开鲁国的时候,久久不肯出发,一步三回头,因为这里是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可见乡土情结是中国古代社会抹不去的感情,形成国人根深蒂固的故土难离的文化观念。

关于“私”的文化观念:在乡土社会中,每个人的社会关系是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编织的网状结构,像水波纹一样,以己为核心,一圈圈的荡漾开去,涟漪的远近代表社会关系的亲疏。这个圈子是可伸缩的,范围的大小依中心势力的厚薄来定。《乡土中国》“差序格局”一章中以贾家的大观园为例,鼎盛时,凡是沾得上亲戚的,都包容得下;可是贾家一倒,便树倒猕猴散,缩小成一团。这种“伸缩能力”就是有差等的次序关系,是中国乡土社会中的传统结构差序格局形成的根源。

关于“礼”的文化观念:乡土社会中的人的理想生存环境便是一派祥和,安居乐业,解决乡土社会中的矛盾冲突的方法并不是诉诸法律,而是让乡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评理、劝诫,从而促使双方和解,就是“长老统治”。乡土社会中按照约定俗成的规矩办事,“礼”是维持乡土社会秩序公认的行为规范,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守礼”的文化观念根深蒂固。在第9章“无讼”中,费孝通提到一个他在乡村参加调解“某甲抽大烟”的故事,论述了在乡土社会里打官司是一种可羞之事,正所谓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三)乡土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

为什么很多人家供奉土地神?为什么春节,中国人要不辞辛劳、排除万难地赶回家过年?为什么古语有言“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为什么我们经常说熟人好办事?这些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在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里都可以找到答案。

传统中国是以农立国的农耕社会。农耕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对土地、家园、人伦亲情的重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态,也由此衍生出很多富有乡土社会特征的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按照“农历”安排,带有农耕文明的印记。这些节日基本都处在农闲的日子。比如端午节在缫丝之后、插秧之前,中秋节和重阳节在稻子孕穗的间隙,等到一年的农活忙完,人们就可以迎接冬至了。而每年播种前长达十五天的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一家人在春节团圆,这个习俗深入中国人的骨髓、融入民族的血液。

1.祭祖:故土是宗庙、祖坟所在。春节祭祖、扫墓体现了宗族、家族血浓于水的观念。

2.贴春联:俗话说“二十八,贴花花”、“二十九,贴倒酉”。腊月底贴春联是春节的固定节目,人们借此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3.团年饭:拜神祭祖之后,全家要围在一起吃团年饭。不管身在何方,儿孙都要在除夕夜返回故乡与亲人团聚,因此团年饭又叫“合家欢”,是中国人家族意识的体现之一。

4.拜年走亲戚:从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人们走亲访友、施礼道贺的日子,这是维系人情的表现。乡土中国是关系社会,没有“个人”概念。一个人婚前是“某家”的儿子或女儿,婚后是“某家”的丈夫或妻子。乡土关系社会,由私人领域的小关系网,延伸到公共领域的大关系网构成。其中,最小的关系网是“父、母、子”的三角结构,也就是一个简单家庭。以“父子”关系为中轴,简单家庭的关系网以父子关系为轴向外延展,形成“家族”。在拜年走亲戚这一习俗中,又体现了差序格局这一社会结构,以最重要的人为圆心,按照由重要到次要的次序展开。

乡土社会中还有很多婚丧嫁娶的习俗:有喜事要请酒,生了孩子要送红鸡蛋,有丧事要帮忙入殓、抬棺。比如受“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娶媳妇时新娘子的床上要撒红枣、花生、桂圆、瓜子,寓意“早生贵子”;又如受“叶落归根”观念的影响,如果家人在他乡身故,则要将他的灵柩带回家乡葬入祖坟……

随着时代的变迁,乡土社会的习俗虽然也发生着变化,如土葬改为火葬等,但大多数传统习俗得以留存,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还得到重视和发扬。

二、《乡土中国》入选高中语文教材的意义和价值

2020年,《乡土中国》入选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这是整本书阅读首次进入《高中语文》教材,尤其又是一本学术性著作。《乡土中国》入选教材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拓宽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入选教材的范围

在以往各版本的语文教材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作品一般为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比如《诗经》、“先秦诸子百家”、各类史传节选、汉赋、唐诗、宋词、元散曲、元杂剧等。其中体现的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及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了学生的心灵、提高了学生审美鉴赏的水平。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更加注重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除了增加了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篇目外,还创造性的选取了费孝通先生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乡土中国》入教材,有利条件在于:首先,《乡土中国》能帮助学生以社会科学的视角了解中国乡土社会,有利于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其次,阅读《乡土中国》既利于学生学习这本学术著作所反映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利于学生在中西文化的比较中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再次,这部学术著作语言通俗易懂、例证翔实生动、论述时引经据典,有很强的可读性,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阅读虽有一定难度,但下点工夫是可以初步读懂的。《乡土中国》中援引了传统典籍材料,用乡土社会的具体情景对其进行诠释的同时,也使这些传统典籍材料获得了当代的重读,是传统文化经典的强大生命力的体现,形成了古今融通互证。

(二)加强了中华文化思想观念的社会化学习与承传教育

社会化学习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的重点不是我们正在学习什么,而在于我们如何开展学习。社会化学习并不是让学习者机械的记忆知识,而是让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社会生活之中。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心理现象,也是一个社会行为。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往往蕴藏着无限丰富的学习资源。《乡土中国》是一部讲述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治理结构的学术著作,书中所呈现出的乡土社会,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给学生提供了社会化学习的真实情境。书中所阐释的乡土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其所孕育的社会文化,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印证。《乡土中国》的学习,应让知识点走出书本,更为立体地呈现,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从历史走向当下,在社会化学习中思考并关照当下,继承并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以“乡土中国”为联结,培育文化理解及加强理性思维

《乡土中国》文学性与学术性兼具的双重价值使其成为培育文化理解及加强理性思维的“联结”。叶圣陶先生曾说:“就学生方面说,在某一时期专读某一本书,心志可以专一,讨究可以彻底。”〔4〕高中学生正是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阅读学习学术著作,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在整本书的学习中,可以明晰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起整体宏观的有机架构;在具体章节的研读中,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农耕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基本结构,了解祖辈生于斯长于斯的热土中孕育出的传统文化;在研读中体味例证详实、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学术小论文的写作技巧,提高议论文的写作水平;还可以提高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能力,有助于阅读社科类型的书籍。《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为学生打开一扇不同世界的大门,培养学生用科学的、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乡土中国中的传统文化,拓宽视野,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乡村和社会组织运行模式,了解我们的文化根脉,了解我们当下所处的中国社会。

(四)重视促进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乡土中国》成书于1947年,距今已经七十多年。在这七十多年里,中国的社会形态、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的乡土社会性质已经受到了冲击,乡土社会实现了由礼治到法治、由长老政治到能人政治的转变。从“封闭保守”到“开放交流”;从“人情交往”到“契约合作”……种种现象都颇值得我们重新思考,而思考的起点正是这本书中提出的一些核心概念。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猛的当今,传统熟悉的乡土社会变得越发“陌生”,传统的乡土中国正在逐渐的消解,乡土本色也日渐褪色,在转型的过程中,乡土社会中哪些是与时俱进需要变革的,哪些又是需要固守的?这个问题引发我们深刻的思考。《乡土中国》立足乡土社会的实际来探寻乡土深处的文化之根,是一部饱含家国情怀的学术著作,新时代的青年们阅读与学习《乡土中国》,可以对这片热土有着更深厚的感知,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更深入,对所肩负的责任与使命的体悟更深刻,对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有着更深入的思考与探索。

三、《乡土中国》入选教材对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启示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5〕提出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2019年,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完成编写并陆续投入使用。2021年,教育部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6〕,对加强和改进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制定以“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为基本理念,确定了语文学科的四项核心素养,其中一项即为“文化传承与理解”。“文化传承与理解”包括传承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等。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学习的重点内容,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教材精选了许多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其中,仅是古诗文就有67篇,占课文总数(136篇/首)的49.3%,除此之外还有《乡土中国》《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以及专题学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流传下来的精髓,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领悟其中蕴含的真善美,厚植中华文化底蕴、涵养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只有强化高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用辩证的历史的眼光思考,培养文化自觉的意识,才能真正树立文化自信。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构成了高中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三重逻辑。

文化认同、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三重逻辑相互支撑,为高中语文教学落实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思路。学术论著《乡土中国》在必修学习中宜以单元学习时间为单位设计教学,不拘泥于课程标准所规定的9课时。另外,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18为“学术论著专题研讨”,安排2学分,36课时。据此,高中阶段学术论著的学习可分层次将“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和“学术论著专题研讨”两个任务群融合学习,完成对学术论著的学习,同时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遵循在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达到文化自觉进而形成文化自信的进路。

文化认同——从“了解”到“认同”。文化认同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可能性,“了解”是“认同”的基础,其有效教学策略是回到真实语境,具体包括特定历史语境、作者人生境遇、具体写作语境。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既是“民族文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是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障。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文化认同是指要在了解《乡土中国》的历史背景、学术背景、写作背景的基础上,围绕“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等核心概念,了解中国乡土社会的基本结构与特征,认同其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中对社会的稳定性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自觉——从“认同”到“审视”。能以客观的态度,对自身文化的长短优劣进行审视与辨析;面对世界多元文化,能以包容之心、多元之态来取长补短;既不数典忘祖、故步自封,也不盲目排外、自尊自大。经过“审视”的文化才有更加清晰的发展方向与目标,其有效教学策略是多维深度思考,具体包括审视思考传统文化的历史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利与弊。在《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中,文化自觉是在阅读过程中针对乡土社会基本特征及社会结构的辩证性思考,是针对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先进性与落后性,是针对礼治秩序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进行辨析,是针对当今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交织、乡村与城市交融的现状,思考“差序格局”“礼治秩序”的历史性与现代性,进而辨析其在现代视角下的利与弊。

文化自信——从“审视”到“创造”。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审视传统文化的优劣,是进行文化创造的基础。文化创造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提供了必然性,创造是发展的注脚,能够激发文化的生命力,其有效教学策略是视域融合创新,具体包括视城融合下的议题讨论、运用新媒介与媒介融合。学习是为了学以致用,在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这两重逻辑上,文化创造要与动态生活相结合,结合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单元学习任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访谈,了解家乡文化,审视家乡文化,为家乡文化的建设建言献策,最终将阅读、课堂讨论和综合实践的成果尝试用不同的媒介表达展示。在传承与发扬、审视与创造中树立文化自信。

四、结语

中华上下五千年,是由农耕文明书写的悠长岁月,时代潮起潮落,那些源于乡土的记忆与文化却历久弥新,潜移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从“乡村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以中国的事实来说明乡土社会的结构和特性。阅读这部书的意义是让高中生深入认识中国文化中的乡土性,因为只有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才知道要到哪里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7〕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为新时代的高中语文教师,要将《乡土中国》整本书的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紧密的联系起来,引导学生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审视“乡土中国”,在时代的发展中,思考乡土社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涵养家国情怀。这是新时代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

猜你喜欢

乡土中国整本书乡土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再思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建设与改造
“乡土中国”的审视一种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