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辟适切路径 高效落实语文要素

2023-04-05陈伟光

语文天地 2023年1期
关键词:词语要素课文

陈伟光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既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当下语文教学的基本共识。从过程与目标的关系角度来看,语文要素的落实是以目标的形式存在,那么自然要提出一个问题:应当通过怎样的途径来落实语文要素?这是一个基本且重要的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有助于帮助教师梳理语文要素与教学途径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教师对语文要素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有助于新课标以及统编版教材运用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作为语文教师要在教学当中开辟适切的途径,让语文要素在教学当中高效落地。

众所周知,统编版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的方式编排,对应了新课标“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属性定位。其中,语文要素的落实,关涉到语文的必备知识、基本能力、学习策略和良好习惯,是塑造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纵观当下语文教学,很多教师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已经严重陷入到机械训练当中。事实上,语文要素的落实,是静态性语文知识向着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迈进的转化过程,需要借助巧妙的方法、扎实的支架,开辟专业的路径,才能真正转化成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一、明确训练维度,一课一得中落实语文要素

统编版教材以具体单元为完整的教学单位,单元中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课后习题、交流平台、语文园地以及习作板块,都有着共同的能力着力点,即编者在单元中设置的语文要素。因此,落实语文要素或者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绝不能依托一篇课文或者一个栏目,而要举全单元之力。但这样的认知也容易使教师走向另一个极端:在不同的课文、不同的栏目下,重复、机械地围绕着语文要素一个维度进行训练,会导致教学内容在能力训练的层次、进程中,始终“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要走出这一困境,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教师要精准解读单元语文要素,并明晰每一篇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时所承担的不同要求和标准。统编版教材的每一篇课文里,都有着与语文要素相对应的落实维度,这些维度有时候体现得比较明显,有时候体现得比较隐晦,这就需要教师带着落实语文要素的目的认真解读课文,在教学目标当中明确训练维度,追求语文教学的一课一得,由此对语文要素有深切的体验,从而实现语文要素的真正落实。

以统编版三上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多种方法理解词义的意思”。教师不可僵硬地将这一语文要素毫无变化地直接作为单元所有课文的教学目标,而应该根据不同课文在单元中的位置、课文自身内容的不同,明确这一语文要素所承载的任务。

比如,这个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关涉到语文要素的内容,教师则应该帮助学生形成“借助注释理解词语”的意识;第二篇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重点强化联系生活和上下文语境的理解策略,增强学生对词语的感性体验,继而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篇课文中对“凌乱”一词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查阅工具书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将工具书中的解释“杂乱又不整齐,没有秩序”,与这段话中“排列得并不规则”进行对比,由此发现工具书中的解释与“凌乱”一词所在的语境高度相似,教师顺势告知学生:文章的词语和语句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上下文紧密联系。因此,词语的理解,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来完成。而《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典型的现代诗,诗人积极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表达手法,教师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激活多维感官的方式,深入理解词语,把握词语内涵。

虽然是相同的语文要素,但在不同课文中训练的侧重点则完全不同,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判断,认识到这一点,意味着在语文教学中,应当结合语文要素去寻找到课文训练的侧重点。要让学生解读语文的过程变成在侧重点的支撑之下,顺利落实语文要素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进程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借助“一课一得”帮助学生习得多种“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二、摒弃概念灌输,在细致入微中落实语文要素

当下的语文教学面对着新课标、新教材,由于教师教学认识的局限性和一些思维惯性,会对语文要素的落实形成干扰。面对这一客观事实,最关键的就是需要教师能够走出传统的束缚,避免在教学当中机械地进行概念灌输。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而且在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做到细致入微,那么语文要素的落实也就有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保障。

统编版教材将设置的语文要素,以简练的文字、明确的要求,呈现在每个单元的篇章导语中,成为了很多一线教师践行统编版教材的救命稻草。课堂中,对于语文要素的落实,教师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的层面上,关注更多的是语文要素的概念。

事实上,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思维一次又一次接触语文要素的相关概念,对于理解要素、接纳要素以及将语文要素转化为语文能力毫无帮助。教师要做的,不仅是嘴上喊口号,更需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翔实、细致、具体的指导。

以统编版六上第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对于这一语文要素,教师不需要用专业的语言来解释什么是“点面结合”,也不需要将“点面结合”整节课都挂在嘴上,而要融入具体的内容,对“点面结合”形成更深入、透彻的洞察,最终让学生学会运用“点面结合”的策略来描写场面。这个单元中《七律·长征》这首诗,借助三次跋山与两次涉水,展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辛和磨难,凸显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借助这首诗的内容,教师可以围绕“点面结合”展开这样的教学。

首先,帮助学生认识到“面”的范畴较大,“点”的描写视角相对较小。从“面”的视角来看,侧重于对场景展开整体性的勾勒和刻画,而“点”则是强化了局部和细节的描摹。其次,结合诗歌内容,推动学生思考:红军长征长达两万五千里,所经历的过程和事件众多,为什么毛主席偏偏选中了“翻越五岭”“攀爬乌蒙”“横渡金沙”“巧夺大渡”“笑傲岷山”这几件事情呢?主要就在于,这几处地点最为艰辛,这几件事情最为艰苦,这是整个长征途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素材。再次,回归点面。如果将整个长征路途看成是一个完整的“面”,毛主席所选择的这五件事情,就是五个典型的“点”,而这五个“点”,足以展现整个长征过程的艰辛和不易。事实上,关于长征的过程,可以写一整本书,电视台也创作了几十集的纪录片,可写的素材很多,而诗人则是通过“点面结合”的方式,对长征过程进行了高度浓缩。

纵观这一案例的教学,教师并没有完全局限在“点面结合”的概念上,而是将语文要素与具体的内容进行对接,通过细致入微的点拨和引领,让学生在诗歌内容中徜徉与感受,不仅认识到什么是“点面结合”,同时还感受到“点面结合”的表达作用,为后续自身的习作表达和运用提供了方法的支撑,可谓一举多得,将单元语文要素充分落到了实处。

三、强化学导融合,在实践运用中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教学自改革以来,一直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事实上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认识,尽管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认识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当中曾经被忽视,但是在课程改革当中再度被提及,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保证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的教学关系得以存在。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强化学导融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文本意义的过程,有了这一过程,就可以让语文教学获得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与教学关系的支撑。

语文要素的落实,也是相同的道理。具体而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主要体现在要借助于扎扎实实的实践和运用,才能真正掌握语文要素,提升语文能力。因此,教师不妨采用“先扶后放”的原则,将学生的学习前置,而后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展开富有针对性的指导,为学生搭建实践运用的平台,从而推动语文要素贴地飞行,高效落地。

以统编版五上《父爱之舟》一文为例,这是整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紧扣细节感受作者情感”,学生在学习第一篇课文《慈母情深》时,已经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契机中,积累并掌握了紧扣文本细节展开深度阅读的方法。因此,这篇课文的教学,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全新课堂模式的重新建构:在班级中成立学习小组,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合作碰撞,形成有机交融。比如,在阅读课文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中的“父爱”形成自己的感受,并在交流中吸收他人的理解成果,最后在全班交流,将父爱提炼为“满满的爱”“深深的爱”“默默的爱”,这一过程教师完全将“读”与“思”的权利交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关注文本表达的细节,对父爱形成深入的解读。其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明确后续关注的焦点,描写父爱,作者为什么要以“父爱之舟”为题,这一统整性问题涉猎度深、覆盖面广,需要学生能够综合性把握和处理文本表达的内在细节,充分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思维,一起进入课堂学习的磁场之中,从而营造实践性的平台,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并将语文要素的落实,朝着课堂教学的最深处不断漫溯。

总而言之,统编版教材中语文要素的设置,扭转了传统教学中语文能力点模糊不清、杂乱无序的尴尬,是推动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践行统编版教材的重要抓手。教师要敏锐地捕捉语文课程的属性、教材课文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融合、协同中,充分落实语文要素,助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高效发展。

猜你喜欢

词语要素课文
容易混淆的词语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找词语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背课文
也谈做人的要素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