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全面推进
——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初探
2023-04-05赵小刚
赵小刚
(甘肃省武山县第四中学,甘肃武山 741300)
化学是一门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转化以及应用的科学,与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联系密切,而且它还是材料科学、生物科学、能源科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础,对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有着重要意义。高中化学是高中阶段学生的必修学科,也是学生的选考科目之一,随着当前高中新课改的持续推进,国家在高考模式上进行了重大的调整,“3+3”或者“3+1+2”模式的实施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特别是选考科目的自由组合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也更加充分体现了“生本理念”,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提升。这种新变化也势必会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如必修教材的教学进度如何调整、如何满足学生差异化需求等问题,这就需要化学教师主动求变,以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形势。但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创新,使得高中化学教学质量不高,这就需要我们结合问题不断优化教学,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科的育人功能。
一、当前高中化学的现状
(一)学生对化学学习存在畏难心理
从学生未来职业选择的角度来说,在学生选科过程中“物理+化学+其他”的组合在高考报考志愿时更有优势,职业范围选择更广。但是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内容和要求较初中阶段有很大的变化,其知识更深、学习范围更广、难度更大,且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更强,这对于在初中阶段仅仅经历一年短暂化学学习的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后学习起来明显感觉到吃力,进而在化学学习中产生畏难心理甚至是逃避心理。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待改进
观念影响行为,行为影响结果。新课改、新高考的变化需要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与时俱进。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教师面对新课改的新变化没有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无论是对新课改理念还是新高考政策的要求重视程度都不够,他们更多还是以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教学站位依然是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解题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上,对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则关注不够,导致学生难以获得较大提升,尤其是在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依然存在短板。
(三)教学方法需进行调整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深刻领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内涵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但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使用更多的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法,教师“主宰”课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样的灌输式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使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局限于死记硬背或者机械地照搬照抄,学生的学习潜能难以被有效挖掘,这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都不利。尤其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教师觉得实验步骤烦琐,准备环节会占据很多时间,所以经常压缩实验教学的内容,把学生操作实验改为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是直接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这就很难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长此以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缺乏对课程与知识的探究、质疑与反思,学生也习惯于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工书本知识,其结果是创新意识被剥夺,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被削减。
(四)对新教材的应用缺乏把握
教材是化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也是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主要依据。新的高中化学教材在课程结构上打破了原来的传统,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其目的是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新教材的内容选择更具时代性、典型性、丰富性和适切性。尤其是教材中辅助性资源增加,如“方法导引”“练习与应用”等,辅助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和充分利用。但是很多教师因为习惯了旧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结构,对新教材存在一定的不适应感,很多教师在处理新教材时该删减的不放弃,降低了要求的还人为地拔高,热衷于大量课外习题的补充,更缺乏对新教材的深入研究,更多是在死板地教教材,上课多半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普遍存在,使得新教材的作用与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提质增效、全面优化高中化学教学
新高考的实施对于广大高中化学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谁能够首先适应新高考的教学要求谁就可能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取得新的突破。因此,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要以当前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着眼点,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从高中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出发,全面优化化学教学。
(一)提前谋划,有的放矢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工作的开展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谋划,这样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教学效率。针对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化学教师首先要做好初高中化学的衔接,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为此,教师不仅要充分挖掘高中化学教材在高考备考中的价值,还需要详细了解初中化学教材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初中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与重点,进而了解学生化学学习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教案,帮助学生实现由初中到高中化学学习的顺利过渡。
其次,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做好相应的教学规划。从目前高中化学的教学要求来看,高一阶段要求所有学生统一完成必修内容的学习,之后参加学业水平考试,然后学生进行选科。选择化学学科的学生则要进行选择性必修三个模块的学习,即《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三部分内容的学习,为高考做好准备。在此过程中,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与需要开展选修内容,通过实验化学、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的化学科学这三部分内容学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深化学生对化学学科及其价值的认识。这需要教师对教学进程与内容统一做好规划,在高一阶段为学生选课做好引导与准备,夯实学生的基础。而在学生选课后则要以落实新高考的要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中心任务来进行多样化的教学。
(二)重视兴趣,科学引导
托尔斯泰曾经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唤起他们的内驱力,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创造。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兴趣的引导,挖掘学生的潜能,真正提高教学实效。
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和引导。只有目标明确,学生才愿意在学习中付出,才能够把兴趣与意志二者结合起来。有了意志力,学生才会有学习的自控力与持久性。为了达到此目标,化学教师要重视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从未来职业选择的角度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化学。
其次,要发挥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化学本身就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去尝试新事物,愿意动手参与。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重视实验教学,精心设计教师演示实验,大胆进行实验创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要认真对待学生操作实验,多给学生体验、参与、感受的机会,不断丰富实验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的魅力。
最后,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通过精彩的导入设计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巧设问题形成“波澜”,通过教学扩展给学生“余音绕梁”之感,这样就能够抓住课堂这一主阵地,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现象,并引导学生讨论发生了哪些能量转化。有的学生说:“放鞭炮的过程,我们看到光,听到爆炸的声音,发生了热能与光能的转化。”学生纷纷发言,课堂气氛热烈,这就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切实发挥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常规的课前预习、课上听课、课后作业等基本习惯之外,教师更要提醒学生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要重视在阶段性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与梳理,例如根据学习内容制作思维导图的习惯;也要重视及时总结与反思,特别是要做好典型错题的整理与归纳,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才会越来越有信心、有动力、有目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提升素质,提高效率
教师是化学教学的组织者,也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其关键作用是在“导”上,即引导、指导学生有效地学,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认知,使学生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上能够真正获得提升。这就需要高中化学教师不断成长,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进而有效提升教学实效。
首先,要重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师观念的更新对其教学行为的影响是巨大的,新高考的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新教材的应用都需要教师针对新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是要强化对《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研究,课程标准是化学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更是新教材编写、教学开展、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中心依据,抓住了课程标准也就明确了教学方向。二是要重视对新高考的研究,高考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指挥棒”的功能。自2014 年开始,新高考已经从上海、浙江率先开始,之后北京、天津、山东、河北、湖北等地也陆续推进,新高考的命题特点体现了对高中化学教学的新要求,是开展化学教学的重要依据。三是对教材要进行深度挖掘,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我们要站在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合理、高效地使用新教材,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在理念上保持先进性。
其次,要重视教育教学技能的提升。“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要想在当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做到从容应对,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技能,这样才能够灵活驾驭当前的化学课堂。这就需要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在专业素质方面,根据新教材时代性强且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高中化学教师一定要了解与把握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做到知识上与时俱进,从而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在教学能力方面,每一位高中化学教师都要有不断提升的意识,要在学科教学渗透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综合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力争使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四)丰富方法,提升实效
开展以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化学教学,也需要教师主动调整教学方法,通过丰富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也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路径之一。丰富教学方法要避免绝对化的认识,即并不是要对传统教学方法全盘否定,而是要以教学目标和任务的需求来选择方法,要把讲授法的优势和新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合理加以应用。根据高中化学的教学特点,教师要重视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创设真实且富有价值的问题情境。例如,在讲“氧化还原反应”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环保热点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对燃油汽车尾气的绿色化处理?从而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还可以创设生产、生活的情境,拉近学生和学习内容的距离。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或是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
总之,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育人工程,当前高中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势必要求化学教师要在诸多方面主动做出调整,特别是要针对新课标、新高考的要求,直面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着手,不断进行尝试和优化,力争打造富有实效的学科教学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