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库隧洞施工期的监测及施工技术

2023-04-05饶云强

大科技 2023年11期
关键词:导洞隧洞围岩

饶云强

(曲靖灌区管理局,云南 曲靖 655000)

0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各种施工工艺和监测方法已成为提高工程建设速度、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很多工程在实际操作中还没有掌握有关技术要点,导致一些工程面临停工[1]。

1 工程概况

车马碧水库位于金沙江水系牛栏江一级支流马龙河干流下游,坝址位于马龙县西北部的马过河镇车马碧村附近,坝址以上径流面积约595km2,水库总库容12449×104m3。工程由水库枢纽工程和输水工程组成,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有大坝、溢洪道和泄洪放空隧洞;输水工程为一条隧洞,长29.623km,设计输水流量5.4m3/s。水库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由拦河坝、泄洪放空隧洞(兼导流隧洞)、溢洪道组成,工程等别为Ⅱ等,规模为大(二)型。主要建筑物大坝、溢洪道、泄洪放空隧洞(兼导流隧洞)为2 级建筑物。输水工程主要由一条长输水隧洞组成,总长29.623km,为3 级建筑物。

2 隧洞施工期的监测

2.1 地质和初期支护状态观测

在每一次爆破和初期支护后,进行地质和早期支护状况的监测,由施工技术人员联合监理工程师、地质工作者,对基坑的地质状况和初期支护状况进行定性评估,并在现场确定:①随机支护和随机支护的类型和参数;②确定系统支撑的工作时间;③是否有必要进行超前支护和预支护的形式和参数;④对支护区的加固支护情况进行分析。

隧洞洞身段全断面开挖以YT28 风钻凿岩机打眼全断面光面爆破,根据围岩类别的稳定情况确定进尺,以确保隧洞成形。遇到地质不良情况“钢支撑、喷、锚支护”及时跟进,一般洞段边进边喷锚支护,围岩较差而不稳定地段,采取出碴前喷顶和上部封闭围岩,后面锚喷以加强支护,上述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使用[2]。

2.2 地质超前预报

地质超前预测主要是由地质速写来完成,对一些存在问题的破裂区也可以进行超前探查,以了解其变化。地质草图是由专业的地质工作者绘制的,在绘制完后,要及时向技术主管汇报,并对其进行设计。

地质草图应当包含下列内容:①岩石名称、结构、颜色;②层理、片理、节理、断层等软弱面的形状、宽度、延伸情况、连续性、间距等;③岩脉的穿透性、岩体与围岩的接触、软度、断裂程度;④风化程度、特征、抗风化能力;⑤地下水类型、暴露位置、水量大小;⑥岩体内鼓、弯折、变形、岩爆、崩塌的位置、规模、数量及分布;⑦详细的地质情况说明;⑧地质剖面或纵向剖面。

2.3 周边位移量测

外围位移量测采用收敛测量法,初步设计了10 个区间,主要监控入口、出口和洞体Ⅳ级围岩,每一个剖面设置7 个测点14 条测线,3 个测点设置在顶部开挖基面和下底面1m 处,7 条测线作为开挖测线,下7 条测线作为基坑测线,根据监理工程师的指示和施工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断面数量,并对剖面位置进行调整。

2.4 顶拱下沉量测

利用全站仪进行顶拱下沉量测,其测量点可以与周边位移测量的测点相结合,也可以在必要时任意布置。

3 输水隧洞的工程开挖技术

3.1 全断面工程开挖技术

在隧道施工中,广泛采用了全断面开挖技术,施工方采用了爆破法,在隧道内进行隧道开挖,然后在隧道内进行隧洞的开挖,为隧道的开挖奠定了基础。为了保证隧道的安全,施工期间必须对周边的围岩进行及时的清理,以便进行衬砌和支护[3]。一般情况下,在水利工程围岩坚固、完整性良好的地区,宜采用全断面开挖法,在施工初期,由于洞口工程量大,影响较小,利于组织爆破作业,便于掘进。根据剖面面积、设备运行功能等特点,施工人员采取了竖向工作面等工艺措施。竖向工作面采用了直立式工作面,采用大型的工作台进行掘进,大大提高了作业的工作效率。阶梯式掌法可按区域及施工需要将剖面划分为若干阶段,并以此作为施工的依据。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台阶和手掌技术之前,要精确地确定楼梯间的间距和间距,以达到爆破作业的要求。

3.2 导洞开挖的技术要点

导洞开挖技术应在横截面上挖一个截面孔,也就是导孔,然后继续扩大该导孔的范围,以保证导孔的面积达到设计要求。利用导孔技术进行剖面洞孔开挖,可以从剖面洞口中得到岩体的具体地质条件,从而为隧道开挖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开挖了导洞以后,隧道内的通风条件也会得到改善,洞口的面积可以满足实际的施工需要,同时也能保证爆破的精度。导洞开挖按规定的施工次序进行,采取“专进”或“并进”的方法,以提高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在整个导洞全贯通的条件下,采取了专进法进行扩孔施工,以保证导洞通风,并做好地质调查。但是,专有技术的实施费用很高,所以在进行技术分析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

3.2.1 上导洞开挖的施工技术

在隧道顶部设置导孔,在该部位进行隧道开挖,在开挖时要注意两侧是否对称,通常采用上导洞技术,对设备和地下水的需求不大,且施工安全,因此在许多输水隧道工程中都会采用这种技术[4]。

3.2.2 下导洞开挖的施工技术

下导洞是一种在断面以下进行开挖的技术,其对地质条件的要求和洞口的长度必须达到一定的长度,通常不宜应用于断面较大、地下水较少的区域。下导孔技术具有工期短、爆破速度快、排水效率高、施工方便等优点。但其不利之处是,在开挖导孔时,岩体的形态很难控制,因此,在水利建设的地质条件比较差的区域,不宜采用下导孔,以免影响工程的安全。

3.2.3 中间导洞开挖的施工技术

中间的导孔,需要工人在横梁的正中央挖一个导槽,然后在导槽的周围继续延伸,这种技术需要的材料必须足够坚硬,但对设备的要求也很低,但在实际施工中,不可能同时进行多个项目的并行,这样会造成大量的工作和费用。

3.2.4 双导洞开挖的施工技术

双导洞法是将导洞开挖分为上下两个施工段,并结合工程实际,将其分为上下两种。双侧开挖是在隧道的底部和内侧的两个部位设计一个导向孔,然后按照导向孔的位置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采用的是双侧开挖技术。而上下导洞的开挖技术,通常都是在隧道的上部和下部设计,主要用于大型设备的施工,但由于施工难度太大,不能保证工程的安全,所以适用的范围也比较狭窄。

4 输水隧洞工程的钢拱架技术

钢拱通常可分为“工字形”和“网格”两类。在具体的施工中,首先要对工作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将钢拱架底部的残余物全部清理干净,然后用石头进行平整,以便顺利地进行钢拱架的安装。在钢拱架装配时,施工人员要采取分段式的安装方式,使用手柄进行拼装,并注意各构件的连接,并将螺栓紧固,保证其支撑质量。同时,在对钢拱架进行检测后,对其进行再一次加固,并按2m 的标准进行加固,确保其施工质量符合安全要求。同时,有关部门也要加强对焊接工艺的监督,保证焊缝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在对焊接的检验中,对钢筋的材质要达到规范的要求,对焊缝进行正确的处理,把钢筋的加固工作做好。

5 输水隧洞工程的混凝土衬砌技术

5.1 喷锚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技术要点

5.1.1 输水隧洞喷锚技术的锚杆施工

在施工前,要根据工程的需要,科学地选择不同的型号、长度和材料,选择合适的钻具、合理的施工方法。在进行围堰、锚杆施工时,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孔位分布合理,孔径和孔深符合技术要求[5]。在进行钻探时,应先对锚杆表面进行除锈和弯曲,然后进行处理。在进行注浆作业时,必须将注浆管道插入孔底5~10cm,并保证至少将锚杆插入孔内35%或更多。同时,在对Ⅳ/Ⅴ级围岩进行支护时,必须采取先喷浆、下锚固、再喷浆等措施,以提高支护速度,保证围岩的强度。

5.1.2 混凝土喷射的施工技术

在进行喷水施工时,最重要的技术问题是水泥混合比例的科学化,需要经过多次试验。除此之外,还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混凝土喷射方法,并在正式施工之前进行围岩的清除。在正式的喷水作业中,要确保水泥浆液的厚度、速度、面积都要保持一致,如果出现混凝土脱落、裂缝,就要及时补喷。

5.2 混凝土衬砌施工技术要点

5.2.1 控制原材料与中间产品质量

不同类型的建筑材料在建造时应保持标准品质。以硅酸盐水泥为例,在按规范操作时,有关技术人员首先要用锚杆来保证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在进行碎石集料的选用时,相关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文件的规定,进行科学的配比和选用,并结合工程实际,保证其质量符合设计规范。

5.2.2 控制混凝土配比

每批进罐的水泥必须有厂家提供的品质检验报告,同时试验室按规定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取样以200~400t 同品种、同标号、同厂家的水泥为一个取样单位,一批不足200t 也作为一个取样单位,检测项目有:水泥强度等级、凝结时间、安定性、标准稠度、细度、比重等。经取样检测合格后,才接收水泥。要科学地设计混凝土的比例,也就是说,在施工的前期,要根据砂石骨料的含水量来确定混凝土的配比,然后将配比写成一份书面的报告,由监理单位审核。对于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应按实验室配比和实际施工要求,使其结构尺寸控制在140~220mm。

5.2.3 底板施工技术

针对水利工程中的输水隧洞混凝土衬砌,应以侧墙为衬砌对象,并以倒推法米整体掌握隧道内外施工的控制。在每次浇注时,应每隔12m 测量和控制伸缩缝的留置资料,在进行施工之前,应清除地基上的泥土、建筑垃圾、松动脱落的石块,保持施工环境整洁,优化施工条件。同时,有关的清洁工作也要经过监理方的验收,只有通过了工程验收,方可继续进行下一步的建设。

此外,还要保证钢筋表面无污染、无腐蚀,若发现钢筋表面有油污或腐蚀现象,应及时清理。为保证钢筋能在基坑内起到良好的效果,应先检查其安装高度,确定接头的桩号和浇筑高度,然后将施工材料送交监理、验收单位备案。

5.2.4 泵送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在启动混凝土输送泵后,不能直接进行混凝土泵送,应首先进行一定时长的空气换热。如果泵的工作环境是在低温环境下,那么工人们就需要将热机的时间延长到合适的泵送要求,并且不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温度。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输送泵的主轴在低温状态下的负荷会降低,摩擦力增大,因此要避免使用压力来加热。为保证泵送管道、料斗和分配阀正常工作,工人也要向料斗中注入适量的水,在料斗中加入少量的水泥砂浆,然后用搅拌轴进行翻转。值得注意的技术问题是,水泥砂浆在进行开泵时,必须采用一半的动力或1/4 的动力来进行,这是由于砂浆会影响到料斗轴下方的抽吸控制,而混凝土的水平则是由于其位于料斗轴的中线,因此,当混凝土板位于搅拌轴下方200mm 时,施工人员必须停止工作,避免给料不足[6]。

5.3 输水隧洞的回填施工与固结灌浆

在进行回填时,应先进行试验,以确保注浆达到设计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注浆压力,但原则上,在使用钢筋混凝土的土洞应采用低压注浆,冬季应大于土孔压力。灌浆区段洞长一般不大于40m。按分序加密的原则进行钻孔、灌浆,分两个次序钻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后方可进行回填灌浆。每个灌浆区段一序孔钻完后,由低孔向高孔逐排(或孔)进行施灌。一序孔灌浆结束48h 后,方可进行二序孔的灌浆作业。同时,注浆工作也要按照分段进行,在各断面的上部封堵完毕后,再进行下一段的注浆工作,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保证制浆和注浆的速度可以达到最好的衔接,不会因为制浆速度跟不上而落后。同时,在开挖隧道中发现的空穴(如采矿引起的采空区),还应进行充填注浆,将泥浆注满到围岩与岩体间的间隙,形成紧密的整体受力,以充分发挥围岩的弹性抗压能力,降低渗漏。

此外,考虑到隧道围岩固结灌浆的设计,直接影响隧道的整体强度和抗变形,因此,应明确固结注浆工艺,并据此合理地设计注浆孔的位置、压力、注浆方法和注浆特性,从而保证隧道的安全运行,达到最优的施工效果,保证隧道的长期承载力。

6 结语

隧洞开挖支护和混凝土衬砌技术是输水隧洞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各地要根据当地的施工情况和工程需求,合理选择隧洞开挖、支护和混凝土衬砌技术,掌握技术要点,提高隧洞和整个工程的质量。

猜你喜欢

导洞隧洞围岩
PBA 工法暗挖车站导洞施工应力场分布研究
隧洞止水带安装质量控制探讨
滇中引水工程大理段首条隧洞顺利贯通
不同覆跨比下洞桩法导洞开挖引发地表变形规律研究
隧道开挖围岩稳定性分析
软弱破碎围岩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技术
滑动构造带大断面弱胶结围岩控制技术
地面荷载及围岩自重作用下浅埋隧道的围岩应力解
水平冻结法在疏松砂岩地层隧洞TBM掘进超限处理中的应用
地铁车站暗挖法施工中导洞开挖方案比较